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府內缺智囊 馬寂寥困愁城
2008/10/06 10:40 瀏覽909|回應4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0-06 中國時報 【陳洛薇/台北報導】

寂寞 有這麼多?▲葉金川出任衛生署長後,馬英九總統在總統府內缺乏政治幕僚,幾乎找不到人可聊天。圖為他5日出席一貫道發一崇德學界40年感恩紀念大會發表談話。(王遠茂攝)
 
     毒奶粉事件後,馬英九總統重要幕僚、總統府副祕書長葉金川轉任衛生署長「救火」,卻讓馬英九所處的總統府更顯「寂寥」。據了解,一位泛藍地方首長日前進府會見馬總統,偌大的總統辦公室旁竟只剩四名處理庶務的行政小姐,讓這名首長心頭一驚,「怎麼馬英九這麼寂寞啊!」

     據了解,總統府兩位副祕書長的分工中,高朗「主外」,葉金川「主內」,尤其長期跟隨的葉金川更是馬英九在總統府內少數可以說得上話的政治幕僚,如今葉金川在短短四個月後就被送出府救火,馬能談事情的人更少了。

     身邊策士只有高朗蘇起

     這位泛藍地方首長表示,他前一陣子去看馬英九,侍衛長陳添勝帶他進入總統辦公室,進去後讓他嚇了一跳,除了馬從台北市長任內所用的幾名處理行政庶務的小姐外,辦公室居然空空如也,讓他深感「當總統這麼寂寞啊!」甚至連地方首長的辦公室都不如。

     馬英九辦公室位於總統府三樓,每天上午,馬英九驅車入府,緊鄰他辦公室的另一個辦公廳,總統府辦公室主任康炳政已經開始處理總統交代事項,這位追隨馬廿多年的總管大臣,行事謹慎低調,馬的行政庶務與對外聯繫,多透過他傳達。

     步出總統辦公室,斜對面邊角辦公室,是馬北市祕書李玉如、孫振妮,她們雖隨馬進入總統府,但也在康炳政指示下處理行政庶務。

     馬英九的兩位輔選大將張王浩、廖鯉隨馬入府,編制在國安會,也負責事務工作。馬參加一般活動的致詞稿,各單位擬妥後,由張王浩撰稿,廖鯉協助打點馬行程,都非政治幕僚。

     嚴格說來,總統身邊策士僅副祕書長高朗、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兩人。高朗主管兩岸、外交、國防事務,處理總統重大文稿談話,是重要文膽,學者出身的他,對實際政治運作本來就較陌生。

     蘇起雖當過立委,但學者氣息濃厚,私下聊天,他不斷強調國安會要「正派經營」,不會任意對部會下指導棋。除此之外,諮詢委員也都是學者,各做各的專案研究,儼然「學者研究團」,而總統也不願意藉由國安會操盤國政,國安會主導國政的權力比扁時期弱化許多。

     才四個多月已無人可用

     祕書長詹春柏體制上是總統「幕僚長」,但是馬事必躬親,詹追隨馬多年,一向馬首是瞻、任勞任怨,也經常背黑鍋,他是「忠臣」,卻非獻策者。

     前副祕書長葉金川主管內部事務、總統下鄉安排及國會溝通,葉赴衛生署救火已十天,遺缺懸而未決,還找不到合適人選。

     昔日打拚同志不在身邊,馬連說知心話的人都沒有,葉離府次日,馬無限感觸不知向誰訴,還私下撥電話給府幕僚,「感謝葉金川每次情義相挺」。

     府內資深文官說,扁執政時期,智囊團多是競選班底,辦事牢靠、危機處理能力強,馬辦公室編制約卅五人,但刻意精簡人事,只用一半缺額,昔日競選團隊幾乎都被摒除在外,才短短四個月,竟陷入無人可用的困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53987
 回應文章
馬政府 擴編智囊群
2008/10/13 07:4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明賢、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10.13 02:43 am 
 
據透露,為突破當前施政困境,總統府將恢復聘任資政與國策顧問,藉此擴編總統智囊群,強化決策品質。同時為杜絕外界任何酬庸的負面批判,第一階段將採榮譽、無給職模式,近期內展開遴聘作業。

政黨輪替至今,馬政府陷入一連串危機,輿論形容馬總統「缺乏智囊,坐困愁城」。據悉,馬總統除有意延攬熟悉地方生態的內政部次長賴峰偉出任府副秘書長,私下更多次與幕僚研商復聘資政與國策顧問。

據透露,總統府明年度已編列九千多萬元的資政與國策顧問人事費用,但府方強調「備而不用」,第一階段仍以無給職優先,最快年底前就會公布聘任名單。

總統府組織法第十五條規定,最多可聘用十五位資政與六十位國策顧問,總統府秘書長詹春柏說,是否聘滿法定額度,仍待總統決定。

據透露,聘用將以德高望重的黨內大老與社會清望人士為主,且除總統平日徵詢意見,也會交付若干任務,「絕非只是酬庸頭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61710
總統的寂寥 全民的焦慮
2008/10/07 13:3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0-07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馬英九是位恪遵憲法規範的總統。從上任前、就任後,他反覆掛在嘴上的一句話就是「總統要退居第二線」,中華民國的最高行政首長就是行政院長。馬英九講得一點都沒錯,問題是,如果「退居二線」,只是機械式地運作,其結果就會變成如今景況:宅男總統坐困總統府,偌大辦公室,區區四位庶務幕僚。馬英九寂寞與否,不是我們關心的重點,重要的是,國政中樞能這樣運轉嗎?

     陳水扁時代的總統辦公室,像是一個巨大的權力機器,在這個辦公室裡,扁幕僚就有十二人之多,從企業政治獻金、地方樁腳資源分配、到國會投票遊說,一體全包;總統府祕書長或國安會祕書長,主導政務不說,還兼管選務;結果扁卸任後弊案纏身,這當然不是全民樂見。

     扁時代的總統府,不但總統辦公室有模有樣,連副總統呂秀蓮辦公室都有相當規模;甚至府外還能成立各種名目的基金會,以供副總統了解民情民瘼之用。從台灣心會,到民主太平洋聯盟;從外交事務,到專做課輔的小學堂。不論這些事的績效如何,曾經被喻為「深宮怨婦」的呂秀蓮確實做了不少事。

     有扁的前車之鑑,馬英九戒慎恐懼,不但縮小總統辦公室規模,甚至總統的主要幕僚單位國安會都自限權責,畫地為界。想像的到,總統辦公室幕僚只有四人,副總統辦公室的幕僚只能少於此數,非總統交辦,副總統蕭萬長連接受媒體訪問都能免則免,遑論搞什麼基金會,辦外交兼做小學生課輔了。更不難理解,國安會絕對不是扁時代權傾一時的國安會,可從巴紐案管到鐽震案,從黨內派系管到國會投票。至於總統府祕書長辦公室,當然更小於正、副總統,這個祕書長迥異於李、扁時代「院長級」的政治分量,連國會行使同意權到底有幾票會跑票都算不出來了。

     陳水扁時代的總統府,當然不足為訓,但馬英九時代的總統府同樣值得討論。要知道,總統不是台北市長、不是法務部長,做為國家領導人,套句作家陳芳明的用語,總統承載的不只是「政治表情」,最重要的還有「社會心情」。全民期待有為的總統,不論他站在第一線或第二線,總統是「有能政府」的代表。威權時代的蔣經國,足不出國門,但誰說他不是站在第一線?連行政院要調漲油電價格,還得蔣經國拍板翻案;可是蔣經國真站在第一線了嗎?誰忘得了蔣經國時代的強勢行政院長孫運璿?誰又忘得了強勢院長下的強勢財經首長趙耀東、李國鼎?政府運作就像一個大機器,每一個環節都有其功能作用,環環相扣,強勢者相輔相成,弱勢者愈是戒謹愈是相互削弱能量。

     不談蔣經國,就說前總統李登輝吧。就任之初,李登輝何其弱勢,從國民黨一個派系到當年還是個黑單位的國安會,他運用一切可操作的政治機器,鞏固強化他合理的權力。中央政府概算送出門前先進府報告兼協商,召集的就是國安會議;東南亞金融風暴時,他跨越財經部會直接主導,透過的還是國安會議,遑論外交金援。就是因為總統的權力必須透過一個體制化的機關合理下達,特別在總統民選之後,國安會理所當然地法制化,沒想到這個法制化的單位,在扁時代操作成黨政運作的「黑手」,搞得馬時代不敢輕易動彈。

     政治上,過與不及,都是問題。李登輝時代的總統辦公室主任蘇志誠,事事都包,招致非議;陳水扁時代的馬永成不敢自居為辦公室主任,但扮演的角色就是這麼回事;蘇志誠和馬永成兩人在李、扁卸任後,都免不了跑法庭。馬英九時代,沒人想再看到類如蘇志誠或馬永成的角色,但不表示總統辦公室只能搞庶務,不能有政治幕僚,因為總統辦公室不只是總統的左右手,更是國政之腦。

     總統府不只是馬英九的總統府,而是中華民國的總統府,馬英九在算計總統府公務員的時候,不能只從數字上看較諸前任減了幾員、為中央政府省了幾文錢;做為國家領導人,馬英九要思考的是:用什麼人、用多少人、可以最有效的讓這個國政之腦,發揮最大功能。總統幕僚不只是總統的會計、總務,總統幕僚得是某種程度的輿情反映中心、政策評估中心、甚至危機處理中心,馬英九千萬不要讓自己的寂寞,釀成全民的焦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55558
貪汙與無能 人民都不要
2008/10/06 10:48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0-06 中國時報 【陳嘉宏/特稿】

     相較於陳水扁任內將總統府搞成「全國利益交換中心」,馬英九這個總統在府內,卻連個「好好說話」的人都沒有;然而,過猶不及,台灣人不希望有個「貪汙總統」,但同樣不希望有個「無能總統」,馬英九如果還搞不清楚自己的角色執掌,堅持當個「二線總統」,那絕對是另一場災難的開始。

     如果此刻還在選舉,無論是馬英九接受墨西哥太陽報專訪時談及「六三三跳票」或「非國與國的特殊關係」,亦或是面對毒奶粉事件荒腔走板的應變過程,都可能是對任一選舉團隊的致命重擊。執政後的馬團隊與民心向背越走越遠,關鍵就在於馬英九本身對於總統府憲法角色的錯誤認知,以及整個團隊謹小慎微的事務官性格。

     馬英九自認「二線總統」,來源在於憲法規定「行政院長是全國最高行政首長」,除了增修條文規定的兩岸、外交及軍事權外,總統實無介入政務的空間。不過馬英九顯然忽略了直選以後對於總統角色所產生的「質變」,以及人民期待「大有為總統」的憲政慣例;在角色認知與人民期待之間產生的落差,衍生成現在的困境。

     以往的總統府祕書長位如五院院長,不僅能夠從事「院際協商」,還能磨合府院黨。但馬自居「二線」,府祕權力跟著萎縮,別說院際協商,就連與立委溝通都出問題;諸如沈富雄的監院副院長意外落馬、主權基金一事府院搞得一團亂,難道不正是總統府祕書長角色功能不彰所致。

     此刻馬英九「高處不勝寒」,但外界不會因有個「謹守分際」的總統而感到喜悅,卻要為「二線總統」遲滯政務而心焦不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54009
總統府功能 「馬上」萎縮
2008/10/06 10:4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0-06 中國時報 【林諭林/台北報導】

     新政府施政屢遭批評與民意脫節,「宅男總統」行事風格往往成為箭靶。事實上,前總統陳水扁任內總統府運作和馬政府截然不同,扁光是總統辦公室就有十二名幕僚,且扁信賴的幕僚群,甚至擴及國安系統,每日替扁精準掌握輿情和政治判斷;不過也因為府介入政治太深,有些幕僚因此惹來牢獄之災。

     熟悉總統府運作的人士表示,每一位總統作風不同,很難比較誰比較好,但很明顯的,馬政府執政後,總統府的功能「是萎縮了」。

     扁政府時代的總統辦公室,除有八名行政幕僚,負責總統行程安排、庶務、聯繫等,還有四人組成的「文稿小組」。深受陳水扁重用的林錦昌,二○○○年綠營執政後就出任文稿小組召集人。據了解,扁的文稿小組各有分工,扁也充分授權文稿小組直接跟行政部門聯繫。意即文稿小組不但是扁重要文膽,小組整理、消化後的資訊,還有助扁掌握輿情和施政方向。

     此外,從林錦昌和現任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林成蔚,二○○四年後分別被安排出任國安會諮詢委員,也可知扁的重要幕僚群除了在府內,更逐漸擴及國安系統,而且府黨之間還互相流通。

     更重要的是,扁辦當時的幕僚,和行政部門、外交單位乃至執政黨中央,都有緊密的聯繫與回報管道,確保突發狀況總統不會「狀況外」,整個府的權力核心,其實涵蓋政務和黨務系統。綠營執政時期一名總統府幕僚就表示,今年六月我國海釣船在釣魚台海域被日艦撞沉,當時府院都不知有海巡署撤艦一事,但這種情況在扁政府根本不會發生。

     據了解,陳水扁任內為清楚掌握國內外最新情勢,每天上午都會主持例行性的「三長會議」,出席者除總統府秘書長、副秘書長、國安會秘書長,另還包括總統辦公室主任和相關幕僚。當時的「三長會議」討論議題廣泛,兩岸、外交乃至國內外股匯市、政經情勢等,一定會討論,當天有什麼議題必須處理或決定,基本上早上的會議,就會定調。

     民進黨執政時期黨政要員還嘲諷說,據稱現在總統辦公室多在討論「請假怎麼規定」等庶務性的東西,失去掌握政情的管道,才會讓外界感覺馬英九無法掌握國內外政治局勢。

     他表示。民進黨過去遭遇重大議題,會在行政院層級的黨政協調會報討論,該會報除相關部會出席,府、立院也有代表參加,「有一些『眉眉角角』,大家會幫忙看!」總統當然也能藉此得悉或傳遞重大訊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5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