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天堂不撤守─軍購迷思 洗腦魔曲何時了
 瀏覽868|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5 中國時報 【■陳長文】

     總會不時看到一些「軍購至上」的言論,如果對美國的軍事採購頓挫,就大力撻伐政府,更奇怪的是,政府似乎也真的覺得,美國不賣這些武器給我們,是「我們」的不對,捧著幾千億元,低聲下氣苦苦哀求美國政府「施捨」武器給台灣。

     每思及此,我都會想到捷克前總統哈維爾曾說的一句話:「真正的意義只能從荒誕中看到。」也許,不管是新舊政府一脈相承的「軍購邏輯」,或者是幾乎每周都有的擁軍購學者文章,都只是想從荒誕的一面,讓國人反思真理何在吧。

     也因此,我決定系統的整理對軍購問題的看法,駁論目前被政府與部分學者奉為圭臬的「軍購至上」論。我希望新政府,包括立法委員、國防部長陳肇敏、行政院長劉兆玄以及馬英九總統,能夠針對這些駁論,說清楚政府的國防理念。同時,我希望三年前,反軍購聯盟的學者能夠「接力」,過去在反高昂軍購議題上發聲不遺餘力的張亞中、黃武雄、謝大寧及簡錫?等學者與意見領袖,我也希望各位能夠接續發聲,駁論那些周周月月,幾乎公式性、儀式性地在報章間出現的「擁軍購言論」。他們說的未必全盤無理,但平衡的聲音在那裡呢?

     現在就讓我進入正題。

     不管是那些軍購至上論的學者,或者是怯於改變、挑戰軍購思維的政府,有趣的是,我們鮮少聽到他們,逐項的從國防戰略需求的角度,向國人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採購清單上的F十六戰機、潛艦、阿帕契直昇機?我們只看到一個反覆進行、洗腦式的魔笛幻曲,軍購是善的,所以軍購不順利是惡的。

     月餘之前,前空軍作戰司令李貴發,對國防部長陳肇敏提出國防興革萬言書,依其空軍戰略專業,建議停止採購F十六戰機。

     李前司令從專業出發,指陳目前軍購思維的荒謬。他指出一個四百架戰機的空軍,龐大的維持費用將排擠其他軍種的必要武器採購;他指出為避免作戰初期大量戰損,主力戰機將全數存於地下洞庫,但「洞庫安全並不代表基地安全」,戰機起降需要有足夠長度跑道,若開戰,中共必攻擊基地令其無法使用,不能飛的戰機就形同廢鐵。

     另外,他也認為潛艦、飛彈不必買那麼多。潛艦不符合台海作戰的需求,中共海軍只要調整海攻的方向,沿大陸棚向台灣進發,潛艦即無用武之地。而飛彈,中共現有M族飛彈近一千五百枚,若我採購愛國者新型飛彈六百枚,就算全數攔住來襲M族飛彈(不可能),中共還有近千枚飛彈可對我攻擊,而美軍售我愛國者飛彈,每枚價格是中共M族飛彈三倍,簡直是變相鼓勵中共發展飛彈以消耗我方的財力。

     然而,李前司令的萬言書,顯然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另再以阿帕契直昇機為例,看到阿帕契直昇機「英姿颯爽」的照片,真的是「很振奮人心」,好像擁有了這麼一隊直昇機,就等於擁有了一隊「無敵鐵金剛」一樣。然而,可有人從戰略的角度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除了好看、可以在國慶日閱兵時飛出來振奮人心外,阿帕契在台海戰爭的角色與功能是什麼?

     一架阿帕契直昇機的單價是一四五○萬美元;不過希臘在二○○三年九月訂購了十二架的時候,包含武器和後勤支援,總額是六億七千五百萬美元,單價也增加為五六二五萬美元。換言之,一架阿帕契,就要花掉人民十六億新台幣。

     每架耗費新台幣十六億元的阿帕契,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反坦克」,但它的自我防護能力卻一直頗有問題,很容易受到來自地面火力的攻擊而折損。換言之,置入台海的戰略時空,阿帕契投入戰爭時,等於是假設中共的坦克已經登陸台灣,然後,阿帕契將可派上用場。

     但這矛盾還不明顯嗎?一旦中共軍隊登台,不正代表台灣已失去了海空優勢,如何期待阿帕契直昇機「力挽狂瀾」,改變戰局?政府能保證阿帕契不會變成每顆價值十六億元的「天價包子」,投入戰爭的結果猶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9669
 回應文章
天掌不撤守─投資戰爭? 何不投資和平!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0-13 中國時報 【陳長文】

     日前,美國行政部門日前正式通知國會對台灣軍售,項目涵蓋總值逾新台幣二千億元的六筆(五項)武器系統,即便這個讓新政府「雀躍不已」的軍購案看來已成定局,筆者還是要將反對的想法重述,以盡言責。

     這項軍購案的成案,一方面代表在敷衍人民上,新舊政府如出一轍,例如:為什麼我們需要三十架阿帕契攻擊直升機?為什麼我們需要三百三十枚愛國者三型防空飛彈?政府不曾向人民細心解釋,這二項武器對台灣國防的軍事戰略意義為何,也沒對人民盡責的作成本效益分析。在這分軍售清單後面,我們看到的只有行政部門「有軍購即善」的敷衍和傲慢,以及立法部門,特別是國防委員不負責的護航。

     另一方面,這也代表政府仍不能自拔於軍購迷思,不能務實地以宏觀角度思考自身的戰略處境。對這一點,我們必須從軍購的本質來說明。試問,若伊拉克軍費提高三倍,能阻擋美國攻擊嗎?兩國的軍力格局懸殊,伊拉克若要和軍事超強的美國做軍備競賽,會是聰明的做法嗎?若否,那麼台灣和軍事強權之一的中國大陸進行軍備競賽,會是正確的嗎?

     軍費提高表面上增加了形式軍事力量,實際上卻會因為國力耗弱,反而減損國家的力量。以美國為例,其國債已經超過十兆美元,而用於伊拉克戰爭即有五兆之多。既然馬政府要把更多力量放在追求兩岸彼此雙贏的經濟、文化的交流上,用以促進雙方共存共榮,希望一點一滴的消除彼此的誤會與敵意。筆者完全不懂為何馬政府仍要維持不合現實的國防預算及採購既無用又無助國家發展的武器。

     來看看德國和法國的例子,德法自一八七○年代發生普法戰爭後,一直是歐洲爆發大規模戰爭的火藥桶。兩國持續百年的敵意,給了彼此升高軍備的理由,然後,在恐懼對方不斷增加的武力陰影下,終有一方忍不住先動手,而爆發了一次比一次激烈的戰爭。直到雙方有朝覺悟,結成了歐洲媒鋼組織(歐盟的前身),把經濟綁在一起,讓彼此的利益融合無分的時候,戰爭才真正的遠離了德法。歷史告訴我們,和平無法從軍備競賽中獲得,要和平,促進善意交流是唯一路徑。

     正視現實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氣。可惜的是,政治人物往往因為擔心被套上「失敗主義」、「中共同路人」的帽子,而失去了正視現實的勇氣,也不敢真心的向人民清楚闡述他的理念。固然,今天的大陸政府仍稱不上民主。但由胡錦濤所領導的政府,已是中共建政五十多年以來,最溫和理性的政府。二十多年前大陸採行了改革開放政策後,兩岸之間即便仍有齟齬,但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卻是向和平方向發展的。或至少,戰爭是遙遠的。

     如果用「投資學式」觀點解釋,三十年前,「備戰」與「和平」二個選項間。我們沒有把握,投資和平會比投資備戰正確,因為當時的大陸是軍事獨裁政權,投資「兩岸和平」,並無期待可能性。然而,今日投資和平則比投資戰備會更務實划算,朝向市場經濟發展的中國大陸,已走向不可逆的政治變遷過程,經濟利益對其決策的影響與重要性愈來愈高,一旦對台灣動武,將嚴重衝突其經濟利益,這將不利於其政權維繫。

     前政府巨額軍購的邏輯錯在,預期「必戰」,於是得出「必備戰」的結論。這是一種斷頭斷尾的井蛙邏輯。在尾巴部分,不管即使「必備戰」也不會贏。在開頭的部分,更不願去精算,與其「備必敗之戰」,何不把相對的資源力氣,對內,全力支援內政提升綜合國力,對外用來構建善意、交融、化異求同的兩岸關係。這是前政府的邏輯,但是令人不解的是馬政府既然洞悉了兩岸利益互依的必要性,為何在國防預算的配置上完全看不出調整的勇氣。

     即使以上的說理分析,仍挽不回政府執意繼續的軍購思惟,但至少,以阿帕契直昇機七五○億的軍購為例,馬總統請詳細闡述其國防理念,而國防部則有責任回答,在有限資源分配下,政府堅持採購該武器的戰略思惟為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62323
天堂不撤守─為3%而3% 看見政府傲慢與敷衍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29 中國時報 【陳長文】

     據報導,美國國務院已不會在國會會期結束前,將我國要求的軍購送到國會。這消息雖然令我政府感到失望,筆者卻認為這是讓我們徹底檢討馬總統競選時國防預算占GDP三.○五%不切實際的政見的機會。

     筆者曾指出,政府從未告訴人民,每一項在軍購清單上的武器在戰爭中扮演的角色如何?政府總是用空洞的、同義反覆式的語言告訴大家:軍購是必要的,所以我們要軍購,至於買什麼,買了對國防、對科技工業的整合有何助益,就不必問了。例如,國防部決定花五百億天價購買三十架阿帕契直昇機,卻完全看不到有說服力的理由,坐實了是為買而買的傲慢邏輯。難道政府不該向民眾說清楚天價的直昇機對防衛作用何在?拜託不要告訴人民這些採購項目是前任政府決定的!要曉得,明知是無用的支出就等於從國庫偷竊。

     這樣的傲慢與敷衍,從另一則新聞中也展現無遺。約莫是月前,審計部發現,國防部為配合陳水扁前總統要求國防預算三年內達到GDP三%的指示,浮編共計四四六億元預算,影響其他施政的資源分配。拜託也不要告訴人民這是前任政府決定的。為三%而三%,根本是一種不用心的政治宣傳,沒有專業國防思維支撐。

     主張高昂軍購(以「合理軍購」為包裝)者最常懸諸於口的論點有二:一、備戰以止戰;二、向美方展示台灣防衛決心。而不足為外人道的另一原因,卻是為降低在野黨對馬政府傾斜北京政府的疑慮。

     說穿了,買什麼武器?能否抵禦中共攻擊?都不重要。支持高昂軍購的邏輯是:花大錢=有決心=給美國人、懷疑馬政府兩岸政策的人看。就算花三千億買的是廢鐵也無所謂,重點不在「廢鐵」,而是「三千億」。這錢花得讓台灣人民「很痛」,即便排擠社福預算,讓人民燒炭自殺,即便排擠教育預算,讓窮人子弟因負擔不起學費而永難翻身…。

     備戰以止戰?在相對均勢的軍備賽局中,兩次世界大戰的例子告訴我們相反結果,軍備競賽反而強化「先下手為強」的念頭。在軍事力相差懸殊例子中,備戰更鮮有止戰效果。中共軍力在世界排行名列前茅(神七太空漫步成功),台灣呢?在評估兩岸戰事的各種模擬中,別說看到台灣「逆轉勝」的推演,「守得住」都是問號。主流估算均是「悲觀的評估」台灣能「守多久」,以待機率渺茫的美國介入。

     備戰以止戰或許並非全無機會,但要問的是機率多少?代價多少?何不反過來,將資源投入改善兩岸關係,以降低戰爭可能性。換言之,既然在馬政府的政策下兩岸關係已較前大幅改善,為何不明白告訴人民我們無力也無需要維持華而不實的高額國防預算?

     高昂軍購可以向美國展示台灣的防衛決心?但花了大錢向美國買武器,美國就願意在中共攻擊台灣時協防台灣嗎(這是台灣有效抵禦中共攻擊的唯一可能)?如果美國願意展示「防衛台灣的決心」,與台灣簽署條約,承諾中共出兵時,其將派軍抵禦。若然,則就算台灣對美的軍購預算加倍,筆者也考慮支持。

     但美國肯承諾嗎?當然不可能,因為美國不願意為了台灣而破壞其與已是世界強權的中共的關係。如果美國現在不可能承諾協防台灣,我們又如何寄望美國在中共出兵時,就會出兵協防台灣呢?美方顧忌中共,連賣一些「過時象徵品」(不會對中共產生威脅)的武器都興趣缺缺,如何指望美國在中共動武時出兵協防台灣?

     此外,筆者已不只一次說過,過去台灣的經濟繁榮,高額國防預算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今天的政府已非過去那個金山銀庫,劉兆玄院長不是說,治水若要竟其功,至少要花五千億,那麼為什麼不拿部分軍購的錢來治水呢?防洪救人命,難道不比虛無的備戰實際嗎?

     在財政困難的情況下,政府就必須在支出項目中精打細算,應該把龐大的國防預算拿來和社福、教育、司法、公共建設等預算對比一下,看看誰最具急迫性;或者,試著找出在達到相同國防目的的情況下,有沒有成本較低的方法。

     請馬政府回答人民的疑問,好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4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