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證交稅調降說法 一日三變
2008/09/09 12:37 瀏覽2,400|回應3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何明國/台北報導】 2008.09.09 02:28 am
  
財政部長李述德昨天早上表示,證交稅朝調降方向,但調幅和時間未定;下午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表示,還在研究中,「未有決定」。傍晚新聞局長史亞平定調:「未有定論」。

邱正雄在外國記者聯誼會記者會上,被問及政府對安定金融(如調降證交稅)、股市及景氣等有無具體的措施?邱正雄回答,「證交稅等措施正審慎研究中,惟迄今並未有決定。」

邱李說法似有落差,媒體進一步向行政院查證,行政院方面趕緊和李述德聯繫,了解李早上說的是「研議中」。

在媒體要求下,新聞局長史亞平昨天傍晚表示,經查證後,「調降證交稅是研議中的方向,未有定論。」

【記者林政忠/台北報導】立院民進黨團書記長張花冠質疑,台股現在已進加護病房,調降證交稅不失是短期的搶救辦法,但降稅必須修法,立法院九月中旬才開議,修法公告已是十月,遠水救得了近火嗎?這帖藥效能有多久?

張花冠表示,股市要回溫,最重要的是經濟景氣及股民信心,非短期炒作,很遺憾政府碰到股市亂流驚慌失措,找不出好辦法,「劉內閣沒有一科及格,不知道為什麼馬英九還不改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0329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降證交稅 官員:受惠的應不只是富人
2008/09/24 08:4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素玲/台北報導】 2008.09.24 02:56 am 
 
針對稅改聯盟批評財政部調降證交稅是為富人減稅,財政部官員強調,證交稅機動調降,是為了活絡股市動能,何況我國證券市場有九成是散戶,調降交易成本,受惠的應不只是富人。

官員表示,財政部對證交稅機動調整,主因是因為全球風暴,台灣也面臨空前危機,在非常時期,各單位都會從盡可能提出各種可行的措施,機動調降是其中配套措施之一。調降證交稅,主要是維持我國股市的動能,不是只針對富人減稅。官員強調,賦改會目前正就稅制通盤檢討,一定會回應社會各界的期待,但因稅制改革不能急於一時,希望大家給賦改會一點時間,讓賦改會提出可長可久的稅改方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40051
證交稅調降 割肉療傷?
2008/09/24 08:4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2008.09.24 02:56 am 
 
公平稅改聯盟召集人王榮璋今天上午針對證交稅調降政策指出,現行證交稅率為千分之三,一般散戶手中持股數與法人外資無法相比,且持有期間又比大戶更久,一旦證交稅減半課徵,得利者僅為短線進出的大戶,面對立院財委會34名委員提案,王榮璋說,若三讀通過,對國庫的損失難以估計,呼籲立委勿圖利財團,勿使國家財政雪上加霜。

王榮璋指出,財政部一再提及1989年與1993年二次調降後,隔年均呈現交易量上揚的例子,卻忽略當時台灣正處於高經濟成長時代,反觀目前台灣經濟成長率不到5%,再加上民生必需品上揚,民眾痛苦指數已達歷年之冠,難有閒錢投入股市,加上對市場信心不足,更不可能只因調降證交稅就進場買股票。

此外,現行證交稅率為千分之三,王榮璋說,一旦證交稅減半課徵,得利者將是短線進出動輒千萬、億元計算的大戶,反觀一般散戶的降稅利益,只不過是百千元之譜,究竟調降證交稅的目的是全民皆利?亦或獨厚大戶?令人質疑。

稅改聯盟發言人簡錫也質疑,政院割肉療傷是否真的有助於股市,若立委受財團企業施壓,立場傾向圖利財團,將帶來世代的戰爭,他呼籲提案立委懸崖勒馬。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40048
證交稅誰來煞車
2008/09/14 12:0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4 工商時報 【工商小社論】

     為了讓調降證交稅合理化,官字二張口大編理由:為了「苦民所苦」、降稅可以擴大股市成交量不會有稅收損失等,乍聽之下好像工商界人士之口氣,而非財政部高層應有的論調。

     政府宣布要減半降稅,隔天的股市就大跌206點,正式宣告證交稅降稅不是對症下藥,徒然浪費大把稅收。若以過去3年平均稅收、去年稅收或今年1到8的累計實徵數推估,減半徵收半年,國庫損失逾250億元。

     如果真為「苦民所苦」而降稅,最該降的是營業稅,受到通貨膨脹的吞噬,全國百姓的消費能力下降,除了生鮮食物之外,凡購買民生必需品、生活日用品,全都被上稅5%,其苦絕不下於股市的套牢族。如果資本財的交易稅可以下降,民生用品的交易稅也應該得到減半徵收的待遇才公平合理。萬一全國百姓群起向政府追討公平時,行政院如何招架?

     不論就減稅效率或公平正義角度思量,調降證交稅的決定均存在重大瑕疵。何況,為了整體稅制的改革,行政院賦改會正絞盡腦汁、集思廣益研議中,單獨讓證交稅脫離賦改會的掌握,享受改革「豁免權」,對賦改會夠尊重嗎?調降證交稅的背後,雖然有其苦衷,但為整體稅制考量,執政黨與立法院應該扮黑臉出面攔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7874
證交稅降了 期交稅呢?
2008/09/13 14:18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嚴雅芳/台北報導】 2008.09.12 03:07 pm
  
證交稅減半為期半年定調,但早在兩個月前立院三讀通過調降的期交稅率,卻遲遲不見行政單位公布施行。據了解,財政部目前仍在與期貨業者拔河,做最後的討價還價,當初立院通過版本是將下限由原先的萬分之一,調降為十萬分之一,但財政部傾向最後核定稅率為十萬分之五,不過主管機關金管會倒是力挺期貨公會支持的十萬分之一稅率,並已去函財政部。

期貨同業公會理事長賀鳴珩表示,如果降稅只是杯水車薪,如何能與國際接軌,與新加坡摩台期貨競爭。證交稅減半快速定調,但進度跑在證交稅前面的期交稅,在立院三讀通過後,卻仍躺在財政部,證交稅最快10月就要調降,期交稅卻仍不見最終定奪,讓期貨業界急得跳腳。台灣期貨市場1998 年7月開始交易以來,曾調降期交稅二次,降稅結果對於擴大市場規模與稅基的效果皆非常顯著。

另外,台股本波重挫,期貨市場其實提供了很好的避險管道,只是國內外法人對於交易成本較高的本土期貨向來參與意願較低,多數傾向轉往不徵收期交稅的新加坡摩台期避險,這也是為何外資佔台股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已達20-30%,但在本土期貨卻仍只有5%,而摩台期的未平倉量往往高達10幾萬口,但台指期的未平倉量卻只有4-5萬口。政府若考量提升國內期貨市場的競爭力,在期交稅的稅率核定上,應從善如流,成本上才能與新加坡交易所的摩台期競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6524
慢郎中政府 急死民眾
2008/09/12 13:5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2 中國時報 【?涂晉誠/屏東長治(公)】

     政府敲定證交稅減半後,股市表現仍然疲弱,這反映了嚴重的經濟悲觀實情。

     解決經濟困境,關鍵觀念就在「快速」。馬政府上任到今,給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不慌不忙」。組閣人事沒有提早籌畫,因應油價、物價上漲也慢慢想、慢慢做,完全沒有跟上民眾焦慮。

     讓大家沒信心的原因是,馬政府一直與社會不同調,永遠神閑氣定,好像發生什麼事都跟他無關;財經出身的副總統只能兩手一攤表示幫不上忙;缺乏足夠財經背景的行政院長也講不出什麼有宏觀性的經濟政策見解。

     看著街上小吃店一間間倒閉,實質薪水未能提升,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如此嚴重的威脅在大家身邊,結果政府居然不急。政府要趕緊處理經濟問題,只有重視經濟景氣,人民才會有信心,消費力購買力才會回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956
總該有人負政策責任吧?
2008/09/12 13:5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2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在社會、輿論、多位前財政部長的反對之下,本周三政府仍舊決定要調降證交稅。雖說降稅聲稱只降半年,但朝野幾乎沒有人相信半年之後證交稅率還有可能調升。因此,此次的證交稅率調降,說穿了就是以每年五百億的稅收減少,去換取短暫的股市上漲。不論股市如何變動,數天之後,消息面出盡,台灣股市又還是回歸基本面,重新受國際經濟情勢的影響。但是,台灣人民還是要每年付出五百億稅收的代價,源源不絕。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外資大舉倒貨、國際情勢不佳之下,昨天台灣股市還是硬生生地下跌了兩百多點,全面凸顯出證交稅降稅政策的愚蠢。本報在日前社論中指出,任何台灣的利多政策碰上國際因素,就一切功夫白費。我們的警告明白若此,但財政部與行政院還是一意孤行。請問九萬兆三位政府領導人,這樣每年五百億的代價值得嗎?台灣人民會接受此種莫名其妙的愚蠢政策嗎?

     調降證交稅決策最懸疑之處,就是由閣揆率領財經閣員赴總統府,由馬總統與蕭副總統親自拍板決定。自此,宅男總統正式被挾持由二線前進一線,擔負了這個有爭議經濟政策的責任。媒體報導七月五日也是由馬蕭二人接見中研院財經院士,而當時眾多院士建議政府不要太介入股市,而據報載正副總統也頗為贊同。可是兩個月後,政府不但再一次赤裸裸地介入股市,更是由馬蕭本人以每年五百億的代價介入,結結實實地打了財經院士一巴掌。唉,現在的學界菁英、以前的財政部長、媒體輿論、社會大眾的各種諍言都抵不上若干閣員孤注一擲的府中讒言。然而大局悲慘至此,內閣中難道還不該有人負起責任嗎?

     本報日前社論即已明白指出,台灣一個小型開放淺碟經濟,無論如何無法豁免國際衝擊,故國際大盤若有風吹草動,台灣斷無置身事外的可能。這也就是政府需要格外審慎、冷靜、客觀、謀定而後動的原因。

     打個比方,如果整個大環境有流行性感冒,則任何人都躲不過感冒的衝擊;發燒、流鼻涕、咳嗽、頭疼等都是少不了的症狀。既知難逃一病,個人就只能多休息、多喝水、少去公共場所,不要過度勞累,保重身體,才能在流感過去之後再起。個人最不該做的,就是在一次次流鼻水的小症狀出現時,就亂吃成藥。早上補腎、下午強肝、睡前吃胃散、半夜打補針、起床再各喝一瓶蠻牛與保力達B。一個人若是這樣惡整身體,最後不僅還是免不了感冒,更是把身體給搞壞了,心肝脾肺腎五臟俱衰,奇經八脈齊敗。任何人只要稍通事理,都知道絕不該如此濫服成藥。行政院團隊中也有不少是老江湖、老經驗,怎麼會糊塗到這步田地,提出「降證交稅」這種笨到極點的政策建議!

     憑良心講,如果降證交稅真的是為了救股市,那麼政策錯誤也就罷了,但是我們認為,這次的降稅之議並不真的要挽救股市,而是若干閣員想要挽救自己的官位。近一兩個月,劉內閣經常表現出急促不耐,好像非常急切地做出結果,提出成績。表面上看交出成績是為了馬蕭政府的民調,但實質上,也許在「做不好就有人得負責下台」的共識下,官員們其實是為了自己的官位在亂推政策。我們認為,這樣的推理其實更合乎人性,也更能解釋政院團隊倉卒提政策的情形。讀者都知道,執政成果要看中長期,也從來沒有媒體逼馬蕭要在多久時間提出什麼成績單。今天內閣官員們病急亂投醫、亂吃成藥,都是自己怕丟官而逼出來的。

     投資戶買錯股票,自殺身亡,閣員說那是他們自己的決定,要自己負責。話是不錯,個人投錯資確實是自負盈虧;但是官員們做錯政策,每年損失數百億稅收,卻都是由廣大老百姓承接後果。這公平嗎?這有天理嗎?股民自負盈虧、自承責任,古往今來一向如此;但是昏官傷害了台灣經濟,做錯了政策建議,是不是也該負一點責任呢?劉內閣也可以把責任推給做決定的馬總統,馬總統也可以續挺昏官,如此繼續延燒,不知伊於胡底。沒關係,台灣經濟體質好得很,還可以再經這群蠢蛋折騰幾次。要怎麼收場,我們在看,全民也都在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944
業界:降證交稅 不如給願景
2008/09/12 13:1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2 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

     行政院昨天通過證交稅減半徵收為期半年,曾任財長的金融研訓院董事長許嘉棟表示,半年的時間太長;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孫克難則建議,訂3個月比6個月好,因為訂6個月到期後可能被延長為1年,不如訂3個月,保留被延長的空間。

     原本反對行政院降稅的許嘉棟昨天表示,政府為了應付外面期待,所以宣布修法降稅,至少訂出固定的期限,但6個月太長了,應再縮短。而且,如果台股在10月的交易正常了,還要修法嗎?

     他認為,比較嚴重的問題在於,如今財政部為了降證交稅,編出降稅不會影響稅收的理由,等於拿石頭砸自己的腳,將來恐難以在賦改會中應付工商團體的降稅壓力。

     孫克難說,行政院振興景氣擴增為10大方案,其中包含要降營所稅和遺贈稅率,但這二項租稅配合促進產業升級條例落日後的稅制改革,需要可長可久的規劃,怎麼變成短期振興景氣的方案?既然如此,還需要開賦改會嗎?股市昨天開低走低,似乎是證交稅利多出盡,也許等立法通過時會再反應上漲。

     一位資深財政界人士指出,歷年來沒有財政部主動提出要降證交稅的案例,這次卻由財政部主動因應外界需要而降稅,很特別。

     因為證交稅的稽徵成本很低,稅收積少成多卻很豐富,台北市國稅局中承辦證交稅的稅務員不到10人,由證券商代徵,電腦化下課稅很方便。

     證交稅率由千分之3降為千分之1.5,對股市不會有什麼影響,投資人只有出現賺錢機會時才會買股票,不會因為降證交稅而進場,降稅對成交量大的外資、和投機客的受惠最大,而對久久才買一次的股票投資人影響有限,政府應該給投資人信心和投資的遠景。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870
不是降稅猛藥失靈,是沒有對症下藥救股市
2008/09/12 13:1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2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儘管行政院趕在周三晚上宣布證券交易稅減半徵收半年,昨天的台股仍然一蹶不振,加權指數下跌206.06點,以6251.95點作收,並有繼續往下探底壓力。針對市場一片抱怨、狐疑降稅猛藥為何失靈聲浪,我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調降證交稅這一帖藥方的藥效是增加成交量,與促成股價上漲完全無關,政府用錯藥,當然沒有藥效。

     我們在昨天「對症下藥提振股市」的社論中已經明白指出,「證交稅支出,一向被股民認定是買賣股票成本之一。在券商手續費不變前提下,如果證交稅停徵或稅率降低,買賣股票的當事人,尤其賣方的交易成本當然可以減輕,而最可能也最直接的後果就是買賣股票成本減輕,可以鼓勵股民進場買賣」。這樣的論調,可以與周三晚間財政部長李述德記者會上的說詞相互印證。李部長說,民國78年1月1日,證交稅減半徵收,成交量由減徵當天的33.15億元,提高至一年後的1,217.74億元,另外,82年2月1日證交稅再度減半徵收,成交量由減徵當天的225.53億元,提高至一年後的1,012.67億元。請注意,李部長記者會上,自始至終沒有提到,調降證交稅可以促揚股價。也就是減徵或停徵證交稅,基本上只能達到擴大成交量的目的,這一帖藥不是不能用,但應該用在台股成交量不合常理縮減的時候,藉由證交稅率的調降,降低股市交易成本,達到活絡股市目的。現在,儘管股價持續下跌,但每天台股最壞也有七、八百億元的成交量,用降低證交稅來對治股價下跌,直如痛風的患者,醫生給了強心針,當然藥不對症,藥效也就全然沒有。

     那什麼才是對症的藥方?我們昨天的社論已經詳細陳述,事實上,很多學者專家也早就明白指出,政府把基本經濟弄好,把一些政治上疑慮如台灣的國家定位及推動廉能政治的決心與能力,向全世界明白昭告,讓台灣人民以及有意願、有能力來台投資的外國人,對台灣政經發展有信心,經濟自然能夠領先國際復甦,經濟櫥窗的股市,焉能不復甦?

     即使經濟的復甦需要時間,我們昨天的社論也指出,退而求其次,鼓勵、支援上市櫃公司莊敬自強,在全球經濟不景氣風潮中殺出一條血路,憑藉亮麗的營收及盈餘數據及超高標準的投資報酬率,當然能夠爭取海內外投資人的認同與青睞,願意掏錢買股,股價豈會不漲?至少股價不會長期不合理埋沒。

     最後,我們必須指出,如果全面的經濟、上市櫃公司的營運狀況,短時期內沒有顯著改善的指望,政府又有苦民所苦的壓力與責任,那只有服一帖苦藥,就是放手讓台幣升值,或製造、醞釀台幣升值的條件,讓台幣升值,自然能夠吸引熱錢來台,只要投入股市的比重足夠,台股應該可以擺脫持續沉淪的陰影。

     這樣的主張,其實可以近期台幣走貶與台股走跌若合符節,以及與台股同病相憐的南韓股市低迷不振與韓元走貶同一命運,得到印證。520後,外資把台股當成提款機,拚命賣股變現,可能的原因除了匯回公司總部彌補次級房貸、二房危機的財務缺口外,也可能是懼怕台幣、韓元幣值快速且大幅滑落,不但可能讓炒作的獲利回吐出去,甚至發生倒賠的尷尬下場,所以積極賣超台韓股票,終而拖垮台韓股市。

     只是,這一帖升值補藥,有其局限與副作用及後遺症。如果外資總部的次貸、二房危機財務窟窿超大,救命要緊,海外獲利相對並不重要,因為台幣升值預期而來台的可能性就不高,甚者,不但吸引不了新外資來台,原本停泊國內的外資,還會源源不絕的繼續匯出,台股的賣壓及底部堪虞。另外,台幣升值也要付出不利出口產業發展的代價,當然,對進口產業及穩定國內物價會有可觀助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865
既蠢又無擔當的決策
2008/09/12 13:1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12 中國時報 【呂紹煒/特稿】

     宣布要降證交稅,台股還是跌給政府看。當然,台股跌不是因為降證交稅;正如萬一周五台股上漲了,也與證交稅調降否無關一樣。台股這波走的是國際盤加基本面盤。降證交稅,甚至連一池春水都吹不縐,但,政府稅收就這樣丟掉數百億元。

     台股走跌,原因何在?全球經濟與金融市場,碰上「瘟疫」─從次貸、二房風暴、到大宗商品價格暴升…,壞事不斷;上半年是美國經濟走衰、下半年換歐(包括德、英等經濟大國)、日進入衰退;大陸股市腰斬,經濟成長率從二位數降到個位數…。全球各大經濟體走跌衰,消費當然跟著衰退,以出口為主的國內上市企業營收獲利前景自然保守,股價自然有反應。

     全球GDP(國內生產毛額)五、六十兆美元,除了美國十三兆的GDP外,其餘大國GDP動輒數兆美元,台灣GDP只有三千多億美元。這個比例代表台灣終難不受國際經濟與金融市場變化之影響,要「走自己的路」─門都沒有。台股未來要升要跌,國際因素的影響最大。政府官員難道連這個基本情勢都看不出嗎?

     如果再看微觀一點,台股走跌的重要因素─外資賣股匯出逃命去也!何以致之?外資在亞洲已連續十五周賣超,不是只在台灣賣股逃命。原因是母國母公司大難臨頭,急著要匯回資金急救。這個重要因素不會因為降證交稅而有所改變嗎?

     降證交稅,受惠最多者是誰?簡單講,就是買賣、進出股票金額越大者,受惠越多。如果你是窮小子,沒錢買賣股票,活該,一毛錢都受惠不到;甚至,過去有些照顧中低收入的預算,因為降證交稅少了數百億元稅收,民眾還可能受害!政府犧牲稅收、不顧公平原則,調降證交稅來救股市,但,可笑的是連一池春水都吹不縐。

     那麼,對國內法人總有號召力吧?業者一直要政府動員四大基金、甚至國安基金進場護盤,更提出降證交稅的建議。結果呢?這幾天國內自營商是賣超,大家一起砍股票。四大基金,奉命進去護盤,買了百億股票,結果是讓外資與要砍股票者一起倒貨,順利出脫走人。

     這個充滿博士、財經專家的內閣,真的就作了這般令人驚嘆、既蠢又無擔當的決策。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857
話題》降稅這一課
2008/09/12 12:5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陳美珍】 2008.09.12 03:21 am
  
證交稅宣布調降,台股卻重挫206點,減稅效應連一日行情都沒有,讓行政院非常難堪。降稅這一課,政府表現不及格;台股對降證交稅報以重挫回應,卻意外解除證交稅是股市救命仙丹的「魔咒」。

過去每逢股市大跌,就會出現要求政府調降交易稅的聲浪,隨著股市跌愈重,要求降稅的壓力愈大。降稅是好事,不管對股市能否起作用,投資人當然歡迎,不會有人反對。反觀政府,只要交易稅降稅之議一起,就陷入天人交戰的境地,考驗抗壓神經。

台股連續重挫,政府、投資人心裡都清楚,問題出在基本面與國際大環境,但是,在苦等不到政府拿出提振股市有效對策之下,反讓證交稅成為這波挽救股市的主角。行政院對降稅立場的脫拍表現,更升高證交稅非降不可的態勢。

結果證交稅確定調降後,股市反而照舊重挫,讓政府極力做多的顏面盡失。不過,也因此讓大家更清楚,沒有直搗核心解決問題之前,降稅對股市的影響實在微乎其微。

證交稅長期被過度神話,幻象終於結束。股市漲跌,不是單單交易稅就能夠左右。行政院擋不住外界的壓力,選擇一個明知做了也未必有效的降稅決定,換來一張重挫206點的成績單,其實並不令人意外。

降稅這堂課,行政院該學會多用一點智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24795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