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633支票跳票 馬說要花8年才兌現
2008/09/04 00:03 瀏覽3,053|回應4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黃國樑/台北報導】 2008.09.03 07:03 pm
  
馬英九總統日前接受墨西哥太陽報專訪時,對於他競選承諾的六三三經濟政策,首次明確表示會延後實現。他表示,希望能在他如果能擔任兩任總統的第二任的最後一年,即2016年,達到經濟成長率6%、國民所得3萬美元,及失業率降到3%以下的政策目標。

看世界經濟情勢 很難有足夠的條件

對於六三三政策,馬英九說,目前我們上任三個月,看得出來世界經濟情勢,不管是現在或是未來半年、一年,大概都很難有足夠的條件,讓我們實現經濟成長6%。我們今年經濟成長,大概能夠達到4.6%就已經不錯,到目前為止失業率還未大量增加,大概還維持在3. 8%,我們希望未來這幾年內能降到3%以下。我們這些政見都沒有改變,但是它完成的時間可能稍微延後。

他說,我們希望在2016年,如果他當兩任總統,那是他最後一年,能夠達到經濟成長6%、國民所得3萬美元與失業率降到3%以下的目標。

12項愛台建設 8年會達1200億美元

馬英九表示,我們要推動12項愛台建設,總金額在8年會達到1200億美元,這樣可以刺激經濟成長,同時增加就業機會。另外一方面,繼續鬆綁與開放政策,降低稅率,讓台灣的金融環境與亞洲主要國家,韓國、香港、新加坡相較,具有競爭力,這時候我們就有機會也把台灣變成一個亞太資產管理中心、創新中心,以及台商的營運總部、外商的區域營運總部。對於兩岸關係,馬英九強調兩岸雙方的關係應該不是兩個中國,而是在海峽兩岸的雙方處於一種特別的關係,但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馬英九表示,我們現在鬆綁範圍正一步步擴大,企業對大陸投資原先是不能超過企業淨值的40%,現在我們放寬到60%,同時明年能匯出去的金額也從8000萬台幣,約200多萬美元,放寬到每年500萬美元,將使我們的企業有更自由的經營環境。

他強調,這不是鼓勵企業到大陸投資,只是讓企業有個更自由的環境來作這樣的決定,有了自由環境,去大陸投資的廠商反而願意回台灣來投資,這也是目前我們爭取這些廠商回台灣投資的時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2589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熱門活題─比「633」跳票悲哀的事
2008/09/08 14:5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08 中國時報 【陳文卿/新竹(社會服務)】

     馬英九一句「六三三要等八年後」的話,讓大家罵到臭頭。

     我問過很多朋友,當初之所以投票支持馬英九的原因,根本不是因為被什麼「六三三」所打動,而是對於民進黨執政八年期間,政策的反反覆覆,及從上到下死賴硬拗的風氣深惡痛絕,並認為起碼馬英九在形象上感覺比陳水扁正直忠厚。可是馬英九今天卻自毀長城。說錯話不打緊,如果又一拗再拗,那與阿扁又有什麼兩樣?

     扁政府時代所謂3500CC是小車的經濟部長,也有青菜一把才五元的農委會主委,被譏為不識民間疾苦。誰知馬政府也不遑多讓,之前曾有颱風期間農作物受損「才」兩千萬元的農委會主委。現在又出了一位投資本來就有輸有贏,股民應自行負責的財政部長。這與馬英九的「六三三」短期內達不到一樣,說的都是實話,可是卻同樣冷血得可以!完全不顧社會觀感。

     馬英九競選時曾下鄉long stay,營造出讓大家感受到馬英九能苦民所苦的形象。現在選上了,所作所為卻似乎與民眾的感受越離越遠。百日施政成績單不好看,尚可以說是因為受國際經濟情勢不好所累,並耐心等待。可是完全背離民眾感受,讓大家懷疑又出了一個晉惠帝,這才是民眾最大的悲哀。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9283
633淚閃閃… 呵呵
2008/09/07 11:0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許明貴/自由業(台中市)】 2008.09.07 03:26 am
  
選出一個新希望的政府,說真的如果我股票賺錢肯定不會分給新任的財政部長。

我只會拿去請親戚朋友吃頓大餐過過當老闆的乾癮,丟個幾萬塊滿足一下老婆小小的購物慾,當然我肯定還是買不起積架給孩子,但裝台Wii玩玩遊戲機裡的跑車總還可以吧。

哇,原來政府鼓勵投資的好處,是一有獲利大家就會開始活絡市場經濟,賺錢再消費,消費再投資,明天越來越有希望,當老子在兒女面前可以抬頭挺胸,當老媽的買東西可以得心應手,雖然吃、喝、買、玩所貢獻的稅金只有百分之五,但對坊間與市道來說快樂指數卻是百分之百。

不過好像不大對,這前提似乎要拿稅金做事的政府先創造出美麗的經濟環境才行,但眼下的財長顯然是不相信這套,他說一些乍聽有理的話:「錢是你的,你自己要做一個比較睿智的抉擇」,「如果沒有賣,價值少、數字少,你也沒有損失,假如股市漲,但你沒有買,也沒有賺到」,這完全是投資人自己要去拿捏的投資抉擇,「如果沒有賣,可以說賠了嗎?」「是不是每一個人的投資抉擇都要政府來負責?」

這些話的真正意思是;「選票是你的,你自己要做一個比較睿智的抉擇」,「如果投給某人上了,經濟價值變少、數字變少,你損失就大了。相反的,假如經濟價值漲,但你沒有投他,也有賺到。」這完全是選民自己要去拿捏的投票抉擇,「如果沒有投他的,可以說生活慘嗎?」「是不是每一個人的選票抉擇都要當選的政府來負責?」

早說嘛,「經濟基本面好」,只是成長率近零。「兩萬點不是夢」,海市蜃樓而已,就連小學生都知道外國漢堡變貴了……呵呵(感同身受的乾笑兩聲)。直接這樣講,選票比股票重要,原來不是六三三是淚閃閃,對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7553
哪有當家的自己帶頭唱衰
2008/09/06 14:0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9-06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在輿論一片譁然後,馬總統昨日很快的改口,並數度表示歉意,不過他顯然並不是因為政見跳票而道歉,而是因為沒有把話說清楚而道歉。坦白說,人民已經被挫傷的信心,可能因為這樣的改口與道歉,就立即挽回嗎?恐怕不容易!

     畢竟,這回的政見跳票,若不是由馬總統親口說出,多數人還真以為又是反對黨在唱衰,結果竟是國家領導人帶頭唱衰,這叫那些原本還對馬政府抱著一絲期待的人們,怎麼不會從失望變成絕望,未來的時日,馬總統還如何要大家相信「跟著他走不會錯」?

     所謂「六三三」的目標,指的是二○○八年以後經濟成長率每年六%以上,八年內平均國民所得三萬美元以上,失業率三%以下。不論這些數據當初是怎麼推估的,最起碼總也是一批專家精心研擬出來的,不該只是隨便說說而已,或許當初真沒料到時局會很快變這麼差,但就算「六三三」確實很難達成,做為一個努力的目標,誰曰不可?總比現在就宣告做不到,要好太多了吧?要知道,許多人會感到生氣,並不是馬政府做不做得到「六三三」,而是他們先看輕自己所許過的承諾。

     不少人共同感覺是,馬政府自上任以來,口口聲聲說要苦民所苦,卻經常表現出不知民間疾苦,否則也就不會在人民最痛苦的時候,總是在傷口上撒鹽。以台股為例,五二○之前,大家看好「馬上好」,不僅外資大舉買超,許多小股民亦融資進場,準備台股上萬點時,大賺一筆。經濟部長尹啟銘在上任前甚至預言台股會上二萬點,不過,事後他澄清說,這只是玩笑話。如今,台股自五二○高點以來,重挫逾三成,跌幅在亞洲僅次於中國,損失慘重的小股民簡直是欲哭無淚。

     猶記得二千年首次政黨輪替,當時正好碰到網路科技泡沫化的危機,全球股市狂洩,外資對台股毫無信心,三個月內下挫達十五%;如今,馬政府上台,卻在三個月內讓台股重挫逾三成,真是令人跌破眼鏡。這一次台股會跌這麼慘,主要是選前大家對馬團隊期望太高,結果卻不如預期,難怪失望也就愈大。

     誰都知道國際大環境確實不好,美國受次級房貸與二房效應衝擊,景氣明顯趨緩;歐洲的經濟成長亦連續二季萎縮,英國即遭遇六十年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日本的經濟同樣走向衰退,首相任職不滿一年被迫閃電辭職下台。此外經濟數據亦顯示中國在奧運後經濟成長將首度滑落為個位數,這是十年來所僅見,對於大幅依賴兩岸經貿的台灣,這當然是一大警訊。台灣每年對中國的出超高達五百多億美元,如果這項出超大幅萎縮,台灣當然難保再有亮麗的出超,因而短期內經濟的動能確實很難令人樂觀。面對如此嚴峻的國際大環境,台灣其實並不需要急著馬上實現「六三三」,而是需要冷靜沈著的領導,不亂唱衰的步伐,持盈保泰,步步為營的帶領台灣走出衰退的低谷,並以明確的政策與治國方針帶給人民信心。

     過去數十年來,無論是第一次、第二次石油危機、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或是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與之後的SARS危機,儘管國際大環境極端惡劣,台灣民眾還不是都熬過來了。國內智庫認為,全球景氣每隔幾年有一個循環,馬政府如端出好的政策,徹底排除各種投資障礙,提升政府行政效率,該鬆綁的鬆綁,該開放的開放,讓民間企業的活力充分發揮,台灣經濟應可走出新局,經濟成長率要達到六%的目標並非不可能,應該不必等到執政的第八年。

     今年以來由於物價高漲,老百姓的實質所得嚴重縮水,上半年平均經常性薪資負成長為廿八年來最嚴重,老百姓的日子早已苦不堪言,馬總統卻在人民信心最脆弱時,自爆最重要的經濟政見跳票,如果不是缺乏信心,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出了亂子再消毒,恐怕越描越黑,亡羊補牢之計,只有趕快端出好的政策來,恢復老百姓的信心,讓台灣的經濟走在正確的軌道上,走出國際經濟衰退的陰霾,多做少說,可千萬別再自己帶頭唱衰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340
話題》悲情633
2008/09/06 13:3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王茂臻】 2008.09.06 02:39 am
  
最近台灣最紅的數字是「633」,馬英九總統的633政見可能跳票的消息一出,不但台股一度下跌633點,昨天再跌破6,330點,慘賠的投資人說,「633」是土庫的郵遞區號,相信633政見的人,最近投資台股都輸到脫褲(發音近土庫)。

投票選總統跟投資股票常會犯下買在最高點,殺在最低點的錯誤。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選上總統時,氣勢漲到最高點,如今卻是過街老鼠;韓國總統李明博競選支票跳票,民調直直落。

選總統跟買股票都是選擇一個未來性,買股票不幸被套牢,還可像政府高官說,「沒賣就沒損失」,用長期投資來安慰自己。但選出來的總統若暗示還要八年經濟才會好,恐怕沒幾個選民有耐心等待。

七百多萬選民選馬英九當新總統,很多人都相信新政府當初的競選政見「準備好了」,民眾是準備好要過好日子,而非準備好要過苦日子。

多數民眾都能認同新政府上任百日就要改變經濟是不切實際,但絕對無法認同領導者說要等八年才能兌現選舉支票。若一個領導者都顯露出對未來信心不足,又如何能帶領人民向前走?

633政見可能跳票的消息一出,各種633關鍵數字不斷顯現。若政府再拿不出作為,台股繼續大跌失守「6」千點;「3」大法人持續大賣台股;相信四年後,選民將用「3」次政黨輪替來討公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283
馬100天領導篇》補一堂課:摩西領導學
2008/09/06 12:5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尤克強/交大策略發展辦公室執行長(台北市)】 2008.09.06 02:46 am 
 
馬總統一番「八年後六三三」的無厘頭式語言,對國人的士氣和他自己的領導威信都產生了很負面的影響。自以為「誠實就可以」的馬總統,其實需要好好虛心接受「領導學」的教育。

作為危機年代的領導人,馬總統最應師法的是摩西的領導智慧和作法。不過,首先我必須澄清:本文中所提到的「摩西領導學」,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所宣稱的「台灣的摩西」沒有任何的關聯。

德國知名管理顧問貝哈德研究了許多德國企業的轉型實例來說明「摩西領導學」的成功應用。他研究摩西如何在漫長而缺乏物資的荒漠遷徙中,領導以色列人成功逃出埃及的故事,歸納出說服力、凝聚力和行動力等三個要素供領導人參考。

人性的本質是懼怕改變的,沒有人會自動對變革產生信心。摩西領導人的第一項工作就是透過個人的可信賴感、個人的身體力行和能力,為組織定義新的目標和方向。領導者的角色就像一位具有說服力的「先知」,洞察對未來的可能性,並且毫無動搖餘地,以能博得員工的信任。

作為最高領導人,馬總統在剛起步的階段就輕言放棄,讓整個國家洩了氣,顯然在「說服力」這個項目上需要再努力。

但是領導人不能一直停留在先知的角色上,他還必須擁有類似「祭司」一般的敏感度,才能夠把對未來的預言深植於當前的文化中,引發員工的「凝聚力」服從改革。摩西的技巧在於將過去視為未來的動力,而非完全摒棄舊有的傳統—他只需要對過去重新賦予新的詮釋就可以了。當外部不確定性很高的時候,特別需要「經過管理的」內部確定性—員工藉由確定自己的歸屬感而產生凝聚力。

馬總統任命的劉內閣正在全力「拚經濟」的時候,馬總統也應充當最好的啦啦隊,為他們掃除障礙、加油打氣。而不是繼續像個誠實的「不沾鍋」,名為「尊重憲法」,看在百姓眼中,卻是「不負責任」,難以凝聚行政團隊高昂的戰力。

最後,摩西領導人必須發揮「君王」的角色—訂立規則、解決問題、擬定實現任務的計畫、做出當機立斷的決定並且貫徹執行。摩西劈開紅海,讓自己的能力在眾人面前展現,這樣的神蹟終於轉化成全體以色列人的「行動力」。從此以後,所有的人都有信心接手行動—摩西領導人只需要關注團體的精神層面就可以了。

我們看到馬總統的危機處理能力老是「慢半拍」,每次都讓他的支持者「心驚膽跳」不已。久而久之,支持的信心就會潰散,失去了行動的動機和熱情。

這一套「摩西領導學」闡明了「功能性領導」和「象徵性溝通」在帶領龐大的組織轉型時的重要性。摩西領導人必須在適當的時候扮演好「先知」、「祭司」和「君王」三種角色,這對任何人而言都是極大的挑戰。然而當組織碰到危機的時候,大家所期待的並不是只會列出一大堆「可行」解決方案的專家,而是一個能夠帶領他們直接找到答案的領導者。領導者是否能獲得群眾信任的關鍵,在於他是否負有完成任務的決心和責任感,而不是為了個人的政治利益(譬如連任)。馬總統如果不能勝任台灣百姓所期望的「領導者」的角色,是絕對無法獲得連任的。

摩西是怎麼辦到的?頗值得馬總統好好學習一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249
馬100天政策篇》泡沫上的633 幸好跳票…
2008/09/06 12:5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濁水/民進黨籍前立委(台北市)】 2008.09.06 02:46 am
  
馬總統正式宣布六三三已經無法兌現,李總統感嘆,馬總統用的幾乎全是他過去的人馬,為什麼過去做得好好,現在不行。

李總統感嘆得好,但是真相恐怕是過去是運氣好而不是做得好。

上世紀九○年代,台灣經濟的成長率其實已經從八○年代末平均約百分之八多逐年下滑到九○年代末的百分之五多,不只如此,十年間年平均率達百分之六,根本是政府發動了資產大泡沫政策才支撐住的,在資產泡沫支撐下股票指數還一枝獨秀地硬挺上一二六八二高峰。

當年政府採取了異常寬鬆的貨幣政策,金融機構對民間放款和投資餘額由一九八六年的一兆七千多億增加到十一兆。大泡沫政策讓房價上漲三倍以上,正常時期每年大約只要八萬戶,但新建而沒人住,假性需求累積的空屋,竟高達一二四萬戶,留下銀行呆帳一兆多,一九九八至九九年間連續發生本土型金融風暴,許多企業實已應倒閉,政府用行庫資金對掏空的企業予以紓困,結果掏空愈形惡化,後來民進黨政府金改,從二○○二到二○○七年十月底打消留下來的銀行呆帳竟花了一點八兆,所以一九九○年代年平均成長百分之六根本是虛的,馬團隊據虛為實,規劃六三三,注定跳票。

當年經濟下滑,資產嚴重掏空,股票反而因資金氾濫漲到最高點,完全像大股東進行掏空、做假帳,玩金錢遊戲把股票炒高,然後脫手給散戶一樣。

一九九○年代資產泡沫可以炒作起來,關鍵是九○年代正好遇到了美國網路泡沫膨脹期,台灣雖然總體成長下滑,科技業卻拜美國之賜一片榮景,兩個泡沫互相支撐,資產泡沫不致即刻爆破,但到了二○○一年美國網路泡沫爆破,終於撐持不住,台灣出現幾十年來第一次經濟衰退。

一九九○年代有美國網路泡沫支撐住台灣的資產泡沫,但目前美國反而陷入了次貸風波,再加上全球通膨的襲擊,馬團隊看到近年來台灣對中國出超已遠大於對美出超,便認為美國出問題無妨,可以用中國取代美國做經濟靠山,不料中國經濟並非馬團隊所想像的可以在美國出問題時一枝獨秀,如今景氣下滑,股市崩跌之深尤甚於台灣。中國經濟條件惡化,導致今年前七月台商申請到中國投資案件已比去年同期大幅萎縮百分之四十三點五,政府卻猶如視而不見一廂情願地認為,對中國投資鬆綁將可引發對中國投資潮而帶動台灣經濟,實際上,台商在中國外移風潮早已蔓延超過半年了。

不只如此,認為台灣經濟對中國出口超過對美所以對中依賴已大於對美,根本是不瞭解台灣產業界全球運籌營運模式所產生的誤會,實際上台灣對中國出口是台商在中國設廠製造產品外銷歐美需要原料半成品和機械設備所帶動的,所以如今中國對美國出口上半年比去年增加才百分之八點九首度降到個位數,而且還逐月下滑,台灣對中港貿易便跟著急凍,七月只增百分之四,對中國接單更遽降到年增百分之一點七三!

經濟成長下滑,政府雖然不顧赤字惡化想重施舊團隊在九○年代故技,卯勁擴大內需,降低房貸,但台灣發動資產泡沫的舊技不再像一九九○年代有美國網路泡沫支撐,全面依賴中國也不可行;資產泡沫發動不易,但也幸好泡沫發動不易,否則如九○年代般飲鴆止渴未來將更悲慘。

無論如何,馬團隊不擺脫舊時資產泡沫的虛假光環,和對中國一廂情願的依賴思維,而改轅易轍地為台灣尋求一個更主體性、前瞻性的策略的話,是沒有前途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248
馬100天失敗誡》摔跤的地下有寶藏!
2008/09/06 12:1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南方朔(作家)】 2008.09.06 02:30 am

作家南方朔。
本報資料照片

馬總統的「633要到八年後」之論,已造成民心的下沉、失望,甚至憤怒,這是一種「領導危機」。人們支持他高票當選的熱情已告消散。如果他的眼睛不能因此而嚇亮,心不能因此而嚇醒,不能在重重摔了一跤的這裡站起,未來三年八個多月他的日子、台灣百姓的日子都不會好過!

領導危機 馬上好變馬上倒

其實,馬總統的「領導危機」絕非始於「633」。從他大違政黨責任政治的內閣及考監兩院人事安排及似是而非的「全民總統論」、「第二線論」等開始,百日之內,無論政治、經濟和兩岸,都可謂一事無成。他所說的諸如「苦民所苦」、「你們跟著我不會錯」都因而成了反諷的年度金句。馬政府百日,沒有醜聞弊案,沒有不可寬恕的錯誤,竟然能把一盤好好的棋局搞得敗象畢露,由「馬上好」到「馬上漸漸好」,又到「馬上倒」和「2016才好」,這不是領導力出了問題又是甚麼?

台灣百姓不是不知道世界經濟大環境在惡化,也不是不知道今天必須支付過去八年被掏空的代價,但大家普遍認為馬政府必須為「520」之後的更加惡化負責,原因即在於:

他對世界及本地經濟的變壞從來就不用心,不進入狀況。他不能見微知著,不能亦步亦趨,而是永遠慢了半拍。過去百日多,他「633」從未離口,當國內外公私機構都在說台灣四趴不保,他仍在說四點八趴。他自己不進入狀況所造成的自大,他真的相信過去阿扁推拖責任的那種「國民黨有人才不給我用」說法,而認為自己手下皆人才。種種自大使得百姓對他有了過高的期待,而這種期待很快就落空。因此,他的支持度快速下滑,並非百姓對他太苛,而是他的自大顢頇所致,這個領導人的確出了問題,那句「你們跟著我不會錯」已濃縮出了他自以為是與百姓脫節的身影。

人格特質 做秀被說成親民

他和他的核心手下都一向沾沾自得於他的「人格特質」,而事實上那種「人格特質」乃是台灣特定社會條件所形成的扭曲式誇讚。於是他那種畏首畏尾不敢在大問題上表白立場的躲閃被說成「溫和包容」,他那種拙於研究問題卻過度做秀的習性則被說成「親民」。這種「人格特質」在未取得大權時或許不無意義;但當他必須負起百姓生活與前途這種巨大責任時,則成了負債而非資產。台灣消費銳減,中秋難過,他不去和所屬妥擬振興經濟的大策略,卻要所屬用特別費買月餅水果送禮來刺激消費,「大問題」和溫馨「小動作」這種突兀的對比,所謂的「人格特質」的限制已告現形。「人格特質」當然有用,但能力、見識、決斷等品質不知大過「人格特質」多少倍!

當代西方學者早已指出,目前的民主已自然而然產生了一種只會討好、和稀泥、畏首畏尾的領導人。這種人對有爭議的問題只會躲閃。馬總統上台後,這種畏首畏尾及討好已太多了。特別嚴重的是教育問題上「九八課綱」的「杜規鄭隨」,對重大價值是非的和稀泥,已造成人們極大的惡感,也顯露出他缺乏核心價值而對許多重大問題不敢「說不」的心態。這類問題早晚已可能發酵,而對政權造成衝擊。

因此,「633要到2016年」引發軒然大波,這不是突發事件。而是百姓信心一路遞減的累積爆發。由「830」再經過這次事件,對馬政府表示不滿的街頭運動已有可能增多。這也對馬政府造成了極大挑戰,美國第二任總統約翰亞當斯的妻子愛比蓋兒曾教訓他的兒子——後來成為第六任總統的約翰‧昆西‧亞當斯說:「偉大的人格特質永不會形成於平靜無波的生活或安靜祥和的狀態。」因此,我們應期望以現狀為鑑,以自己的「人格特質」為鑑,對他百日失敗痛定思痛,打開自己的眼睛,讓自己有宏觀視野與擔當。

小羅斯福就職時美國經濟已到崩潰邊緣,而他百日之內,一切對策有思想有步驟的依序展開,至少奠定了廿年的基業。馬總統又怎能不見賢思齊呢?西諺有曰:「摔跤的地下有寶藏。」這寶藏要他去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186
冷眼集》道歉後,我們要牛肉!
2008/09/06 12:1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特稿】 2008.09.05 05:07 pm
  
馬英九終為633風波致歉,只是道歉是為自己語意不清,而非檢討發言是否適當;看在搥心肝的股民心裡,馬的道歉就和馬政府上任至今,直航截彎取直、承認大陸學歷等政見都悄悄打折一樣,只做了「半套」。只是政府如只想和人民辯論政見「打折」不算「跳票」,不思考「打折」的政見如何能救經濟,人民恐怕更想問,道歉之後,政府還能做什麼?

在國際經濟情勢低迷下,馬英九的633發言彷彿對奄奄一息病患再踹一腳,股市連五天狂跌,反映股民信心因總統率先撤守瀕臨全面崩盤,情勢終逼得馬英九不得不出面澄清,但致歉並不足以挽救人民信心,因為,除了致歉,今看不到藥方在哪裡。

馬英九上午重申,全世界都遭逢嚴重的經濟衰退和通貨膨脹衝擊,但正因為國際經濟情勢差,人民才期待政黨輪替能有所轉機,不過馬政府執政已過一百天,各項拚經濟措施振奮人心的效果卻有限,關鍵就在樣樣政策喊得響亮但實際只做了半套,就像政院想以下周的利多救今天的股災一樣,遠水救不了近火、畫餅不足以充飢。

以直航包機為例,兩岸直航一直是馬政府強打的利多,但至今見不到成效,究其原因,現在的直航包機空有直航之名,走的仍是繞行香港的老路,既未截彎取直節省油料,自然降不了價刺激不了旅遊消費。

開放直航或需配合談判時程,但馬英九承認台灣學生大陸學歷的政見,在上任後悄悄變成只承認大陸人的大陸學歷,不只背叛藍營選民,更透露馬政府仍擺脫不了意識形態的束縛。只是,面對當前局勢,政府大刀闊斧都不見得能衝破困局,更遑論打折的政策,如何能期待有百分百的效果 ?

馬英九上午參加聽障奧運宣傳時,再次見到了他標榜最具「台灣精神」的蘇麗文,蘇麗文在京奧雖然斷腿,仍屢跌屢起、毫不保留,力拚到最後一刻,看到馬、蘇再次會面,人民想問,這樣的精神,馬政府學到了沒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177
6%這數字 總統,你要很拚!
2008/09/06 12:1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仝澤蓉/特稿】 2008.09.05 05:07 pm

不論是否為國外媒體誤解或總統失言,633跳票已重挫馬總統威信,政府歸咎國際大環境不好,積極擴大內需,但台灣長期以來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只重內需而忽略外需的振興經濟措施,就如同逆風而行,要前進也是舉步維艱。

要批評新政府在目前困難的國際景氣下,無法達到經濟成長率6%目標,的確是苛責,不過,總有方法,如果不能靠陷入景氣低靡的美國及中國,台灣是不是可以開發石油國家的市場,油國近來變富有,消費能力強,分散市場風險是商界及投資最基本原則,但新政府有沒有做?看來財經部會沒人理會這個基本問題,只想著靠內需這種最快達成GDP的成長方法,但台灣人消費變謹慎,刺激內需能有多少直接效果?

根據聯合國以及國際相關機構規定,經濟成長率的組成要素包括民間消費、固定資本形成 (民間投資和公共投資)、政府消費、進出口等,各項組成要素占比因各國國情不同,而有不同。

以我國來說,是以民間消費和出口占比最高,要提高經濟成長率,刺激內需似乎成為最快速有效的方法,但真是如此嗎?

原本走馬上任之初一再強調簡約,希望扭轉官場送禮文化的馬英九總統,最近也開始率先帶頭買月餅,買文旦。但是以GDP新台幣10兆元以上的的規模來說,民間消費占了六成,啃月餅,吃文旦,能帶動的民間消費有限。

台灣是一個小型開放的經濟體,政府對於國際大環境不景氣有無能為力的迷思,目前看起來,行政院因應景氣小組推出的「振興國內投資,促進國消費」八大措施,多偏重在以短期因應景氣下滑的角度來處理長期結構性的問題,而比較忽略外需的部分。

長期以來,台灣的經濟體是以出口為導向,由於台灣人口不多,內需限制性高,因此出口提高,企業獲利,才能提升就業率,增加國民所得,近而帶動民間消費意願。

外需固然操之在貿易對手國的經濟活動量,但仍有一些操之在我的因素,包括品質競爭力和價格競爭力的提升。只要做出好的產品,不怕沒有人要買,但這是長期研發能量的累積,或許不能一蹴可及。至於價格競爭力,則牽涉到我們與貿易對手國的匯率變化和物價水準變動,央行或許有著力的地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175
元首道歉學 時間、對象和內容都有講究
2008/09/06 12:1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國際新聞組/綜合報導】 2008.09.05 05:07 pm
  
國家元首道歉,時間、對象和內容都有講究。南韓總統李明博為進口美國牛肉惹民怨,今年先後在5、6月道歉,對象是全國人民。日本的短命首相福田康夫也為日倉促下台道歉,但對象是他的自民黨內同仁。

李明博說,政府未能體會人民對飲食安全的關係,和天下母親關心子女的心聲,而進口牛肉,他為此道歉,表示再重要的議題也比不上人民的選擇,他矢言深自反省,今後要傾聽反對的聲音,改組內閣,改善施政。李明博也為747計畫無法按原定時程落實而道歉。所謂747計畫,是指上任五年內讓南韓經濟成長7%、國民平均所得衝上4萬美元、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

福田主要是為兜不攏派閥紛爭,無法施政爭而下台後,3日在自民黨內的會議上表示,他突然決定下台,未能做滿任期,十分過意不去,「我要向大家道歉,未能符合諸位的期望」。他寄望繼任者對外要努力打破國會僵局,和控制上院的反對黨接觸,對內辦一場真正選出總裁人才的選舉。

今年亞洲另外還有一件國家領導人道歉,是中國總理溫家寶。1月裡,大陸發生世紀大雪災,交通打結,到處成千上萬民眾困處深雪,回不了家過春節,溫家寶在廣州一處火車站,拿著擴音機對旅客表示「深深的歉意」,說政府已在盡力想辦法搶通道路,一定把民眾送回家。中國國家領導人向人民道歉,史無前例,CNN還特別報導。

更早的道歉發生在越南。2006年6月下旬,總理潘文凱在國會發表講話,為官場貪腐風氣猖獗,向全國道歉,說「政府官員的腐敗現象和官僚作風與日俱盛,在社會上引起民憤,有礙國家進步」,他身為總理和共黨中央政治局委員,「感到無比愧疚」。

潘文凱並當場向國會自請辭職。過了五天,國會另選總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6172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