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台北報導】 2008.09.03 07:03 pm
7月25日二次新閣座談會中,行政院長劉兆玄提出「傾聽人民聲音」列車概念,隨後並在接下來的行政院院會中裁示,要求各部會一個月內提出「民間交流」具體作業要點,而這項措施已正式列在98年度施政方針。研考會主委江宜樺表示,近日會彙整各部會提報作業要點,未來將納入研考會管考。
行政院在98年度施政方針中,提及行政院將啟動「傾聽人民聲音」列車,由政府與各行各業人士定期交流,建立政策形成前公民參與的機制。政院官員表示,這套機制建立,應可有效拉近政策和民意間的距離。
據了解,劉兆玄相當在乎各部會研議交流方式的進度,日前還曾當面問及江宜樺,怎麼正式文都發出去了,各部會都還沒有動靜,江宜樺趕緊表示,院長給各部會一個月的時間,差不多這幾天就會彙整完畢。
過去歷任首長,乃至閣揆,都曾說過在政府政策形成前,要多辦民間座談,但後續不是流於形式,就是有始無終,更多的是政策方向明明已經確定,才找民間人士背書,和當初立意背道而馳。行政院這次打算以制度化方式執行,江宜樺表示,各部會提報「傾聽人民聲音」作業要點後,將送請劉兆玄批示,後續再由研考會進行管考。
據劉兆玄指示,各部會必須依照業務分工和權責,列出未來一年將展開的活動,以及對話對象,例如體委會的對象須深及選手、教練和選手家人;教育部須接觸教師、學生和學生家長;勞委會的對象當然是各勞工團體;經濟部則是各企業界人士;研考會以邀請學者座談為主,諸如此類,每個部會都得提出具體計畫。
新聞局長史亞平表示,這段時間已有不少部會先行啟動,新聞局在公視是否到南部設台一事,就親赴南部舉行公聽會,大陸演員能否來台演戲,新聞局在政策形成前,即和台灣影劇界分批座談,儘管不可能有百分之百獲得認同的政策,但至少可藉此得到最大公約數,減低政策推出後可能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