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李祖舜/台北報導】 2008.07.21 03:04 am
民進黨立委余天(右),國民黨祕書長、立委吳敦義(左)被國觀會列為問政最糟的十名立委,余天昨天態度低調,吳敦義則大聲喊冤。
本報資料照片
國會觀察文教基金會昨天公布立委問政評鑑報告,問政表現最糟的為民進黨立委余天與國民黨立委吳敦義等十人;最佳是國民黨立委江義雄、趙麗雲與民進黨立委黃淑英、親民黨立委林正二等十人。
評鑑是以「積極開會率」(即扣除謾罵後的發言次數除以總開會次數)、法案提案數等標準,再以立委所屬的選區(北、中、南、東與離島)與性質(不分區、原住民)區隔,評比排除立院正副院長以外的一百一十一位立委在所屬委員會的表現。以此標準,若立委不謾罵的發言較多,出席率較高,則可能評比較佳。
評鑑觀察期為今年三月三日到六月廿六日,十位表現最佳立委依姓氏筆畫順序,分別是江義雄、林正二、林滄敏、曹爾忠、黃淑英、楊麗環、趙麗雲、鄭金玲、盧秀燕與賴士葆,其中國民黨八人、民進黨一人、親民黨一人。積極開會率從百分之卅五點四八到百分之九十七點六七。
基金會董事劉義鈞指出,曹爾忠積極開會率是百分之卅五點四八,因選區馬祖天候關係,近一個月不能回台開會,仍能維持一定水準。
十位表現最糟的立委,分別是不分區立委中的蔡同榮,北部立委李慶華與余天、中部立委陳秀卿與劉銓忠、南部立委林益世與陳啟昱、東部及離島地區中的林炳坤,以及原住民立委中的陳瑩。國民黨籍五人、民進黨籍四人、無盟一人,積極開會率從零到百分之廿點九三。
基金會執行長姚立明指出,國觀會在評鑑區域立委表現時,以「選區」遠近,即立委選區服務與國會間交通限制,做為評鑑標準之一,因此余天與李慶華兩人都在評比加權比較後、被列入表現最糟十人。不分區立委因無選區壓力,單獨評鑑。
劉義鈞指出,第七屆立委開會仍有立委四處簽到氾濫的問題,而有些兼任黨職立委,出席率不佳,提案數又少。立法院長王金平與副院長曾永權主持院會、處理院務,情況特殊,卻「霸佔」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席位,既不出席也不發言,也不提案,制度面有檢討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