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接收台灣的國軍衣衫襤褸?她終其一生為此辯護
2019-02-21 22:13聯合報 記者
陳言喬╱即時報導
七十軍軍長陳頤鼎與夫人丁志凡年輕時合影。(陳萬中提供)
「守候著愛情、守候著國家」的國軍前七十軍軍長陳頤鼎的夫人丁志凡日前以102歲的高齡過世,今天(21日)上午舉行告別式。眾多親朋好友門生故舊前往弔唁。
七十軍與台灣有著千絲萬縷的連結,1945年9月台灣光復,10月七十軍與六十二軍來台接收台灣。部分文史記載兩軍穿草鞋、衣衫襤褸,完全不像一隻軍容壯盛的部隊,讓迎接的台灣老百姓失望。
但丁志凡在一百歲時曾接受本報記者訪問時表示,當時抗戰剛結束,百廢待舉,部隊也未整休,如此批評有失公允,也與她實際所見不同。
丁志凡曾隨同陳頤鼎一同來台待了一年多,直到1947年年初因大陸戰事吃緊部隊調回大陸,她回憶起當年對台灣的印象仍歷歷在目。
陳頤鼎抗戰期間參加過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徐州、武漢、長沙、浙贛會戰,並奔赴陝西、甘肅、江西、福建等地戰役,官至中將軍長,但在國共內戰時被俘。在南京保衛戰時陳頤鼎曾一度與家人失聯,丁志凡堅信丈夫在世,走遍大半個中國才在陝西寶雞找到受傷的陳頤鼎。
台灣民眾夾道歡迎七十軍
丁志凡告訴記者,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是無數將士、平民百姓犧牲生命換來,陳將軍有幸榮膺赴台接收任務,是他戎馬生涯中最揚眉吐氣、最自豪、最快樂的時刻。
陳頤鼎率領的七十軍在1945年10月17日抵達基隆登陸,並在台灣交接任務。
丁志凡說,七十軍搭船抵達基隆時,廿幾名高級日本軍官整齊的向陳頤鼎行軍禮,其中就有日軍總參謀長諫山春樹,及陳將軍的老對手日本的十六師團的大佐們。
出了碼頭到處人山人海,歡呼聲像海嘯,一浪又一浪,陳將軍一輩子都忘不了。那時台灣民眾歡迎國軍部隊,讓大家非常感動。陳將軍隨即到一處高點發表講話。接著從基隆坐火車到台北,竟走了四個多小時,沿路到處拉歡迎橫幅,陳將軍不斷與人握手。
到了台北,很多商家歡迎國軍部隊接收台灣,都主動打折,澡堂、理髮店甚至免費。
部隊並非衣衫襤褸 對台灣印象佳
丁志凡說,有人說接收台灣的國軍穿著破爛。但據她了解,在下船前,陳將軍特地要求先頭部隊必須換裝整齊,留給民眾較好的第一印象。但後來陸續抵港的船,有的是炊事兵、有的是勤務兵,就像搬家一樣,用扁擔挑著大大小小鍋盆,有的未換發新裝,穿著草鞋,自然讓人留下「衣衫襤褸」印象,但要知道,艱苦的八年抗戰才剛結束,國家窮困、部隊疲頓是難免且合理的現象。
丁志凡回憶,她跟陳軍長住在台北昭和町龍安坡六丁目的一個舊官舍(按,為前日本高級教師居住的地方,大概是現在的永康街),軍部就在現在中正紀念堂的地方。
她說,台灣很乾淨,天氣比較熱,但水果很多,西瓜甜得不得了,她很喜歡吃菠蘿(鳳梨)。她常外出去買布,自己裁縫衣服。有時軍長帶她出去吃館子,都會給小費,但她吃不慣生魚片。
她最常去台北周遭的廟裡上香祈福,還有一次去草山(陽明山)泡溫泉,混濁的池子,看不見池底擔心腳下去會被淹,後來才知有底的。 部隊後轉到台中半年,由於就在電影院附近,她也常常去看電影。總計她在台期間,社會秩序很好,很安定。
與台灣同胞建立情誼
陳萬中說,父親駐台期間還向台灣徵兵,希望多徵些素質較高的台籍官兵,汰換部分大陸兵。當時有上萬台籍兵應徵,最後徵了三千多名台籍兵,很多人是高中生,部隊提供了日械武器。
其中就招了四百多名汽車兵,甚至來了許多台灣女青年要求入伍。他父親對台灣籍士兵很信任,自己的汽車司機就由台灣籍的士兵擔任。
丁志凡說,「這名台籍兵國語講得很好,有時開著車載我四處走走」。後來跟著部隊到大陸,在東北娶妻生子,直到八十年代末才回到台灣家鄉。
丁志凡說,翻譯官是由台灣籍的陳育申擔任,陳將軍與他建立長久情誼。1987年台灣解嚴,兩岸中斷近四十年後,陳育申找到他們立刻來南京找陳將軍,而且每年都來。
陳萬中說,這位台灣叔叔每年來都帶很多禮物,還送給他黃金戒指,陳叔叔喜歡拍照,連他們家早年拆掉的房子照片,都是陳叔叔拍下留給他們紀念的。
丁志凡說,有一年,陳育申沒有來找他們,他們打電話到台灣問,才知陳育申已病逝,大家難過了好一陣子。
陳萬中說,父親在駐台時,與台灣建立很多情誼,離台回大陸時,林獻堂還前往送機。
蔣介石一度希望七十軍再回防台灣
他父親還告訴他一些軼事,蔣介石在1946年10月來台視察時,蔣主席的日常接待、安保,都是由父親負責的。蔣介石受到台灣民眾熱烈歡迎,每天都有排不完的行程要接見台灣團體仕紳,蔣介石每次會客送給對方的紀念品,是收繳自日本的戰刀,到後來實在沒有時間接見, 就委派他父親見客。
他父親還說,二二八事件發生當下,蔣介石曾問七十軍能否立即回防台灣,但父親向蔣報告,部隊已返抵大陸四散開來,已收不回來,來不及赴台。父親說,「還好他的七十軍沒接下這任務」。
丁志凡表示,當她們返回大陸不久,聽到台灣發生暴亂後,心裡很難過,台灣有人到大陸告訴她,動亂的情況,讓她一直為台灣老百姓擔心。
丁志凡當年受訪時已一百歲,但精神狀態很好,思慮清晰、行動自如,生活能夠自理,還會自己做菜。她的高壽離世也代表那一代人的凋零。她曾說,她的一大遺憾是,1946年年底離台後,未再到過台灣看看。
丁志凡(中)一百歲時與兒子陳萬中(右)、世侄邱曉輝(左)合影。記者陳言喬/攝影
丁志凡還保存著1940年,台灣作家、前立委張曉風父母送給她的結婚照。(陳萬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