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勞保健保年金社福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老年世代透過選票榨乾年輕人─評勞保年金及國民年金上路
 瀏覽1,418|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7-19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立法院已通過勞保條例修正案,勞保採年金制,明年起只要符合年資及年齡條件,可月領老年給付金,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另研議已久的國民年金制度,也可望在今年十月如期上路,未加入軍公教、勞、農保者,皆可加入國民年金保險。果爾台灣將進入新時代,人人皆可領月退金,活得越久,領得越多。表面上如此使老年社會福利體制趨於完善,但問題在於勞保年金依財務精算,19年後收支會出現赤字,其後財務虧損暴增。在少子化浪潮下,誰來支付鉅額月退金帳單?

     勞保年金制上路,對勞工而言當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以年滿60歲,投保年資30年,投保薪資4萬元勞工為例,依現制採一次給付可領180萬元。如改領月退,則可月領1.86萬元,以目前國民平均壽命約77歲計,可領金額約380萬,約為前者2倍。配合其他有利設計,預料選擇月退金者將大增。但天下沒有白吃午餐,勞保月退金加倍,終將由後代子孫承擔。

     我國勞工退休金制度係採雙軌制。依勞基法企業須支付勞工退休金,政府在三年前將勞基法退休金改採「個人帳戶制」,勞工換工作或企業倒閉,因退休金帳戶係採「可攜式」制度,因此退休金已是「看得到,也吃得到」。除企業退休金外,我國勞工尚享有勞工保險給付。兩項退休金所得的原始「成本」,很大一部分由企業分擔。加上十多年前即已實施的全民健保,個人攤額保費有限,大部分仍然由企業即雇主負擔,當然也會加重企業勞動成本,進而轉嫁給年輕世代及受薪者負擔。

     目前勞保費率是6.5%,勞保年金制實施後,第一步先調升至7.5%,此後將逐年調升,至民國113年調升至13%,也就是目前的兩倍。企業面對日益升高的勞動成本,因應的方式是外移至勞動成本低的國家,如此將降低本地勞工的就業機會,或使失業率提高。留在國內的勞工,則必須面對較低的薪資。依我們觀察,近五年台灣勞工實質薪資呈負成長,與政府推動周休二日、可攜式勞退個人帳戶、健保費率調升等措施息息相關。如勞保年金在19年後破產,政府須加稅支應,仍然是債留子孫。

     我們認為,社福制度變革帶來的「跨世代負擔問題」將日益尖銳。如前所述,勞退新制、勞保新制及健保費率調升,受益者主要是老年(或即將退休的後中年)世代,而沈重財務負擔則由年輕世代承受。試想一位目前大學畢業生(約25歲),未來要工作至60歲才能退休,其間要繳勞保費(其實是總薪資的一部分)35年。但到了他真要退休時,勞保卻早已破產或岌岌可危,可能無錢可領,試問年輕人作何感想,他會心甘情願參加勞保嗎?心甘情願繳稅嗎?現在雖有「青年反債聯盟」出面反對、抗爭,但聲音太小,未受應有的重視。

     我們很早就指出,台灣近年少子化速度很快,去年總生育率已降至1.1人以下,未來勞動供給將逐年大減。目前台灣七個工作人口養一個老人,估計至2050年,1.5個工作人口要養一個老人。台灣目前擬採的制度,如早在30年前建立,則勞保基金及個人退休帳戶會累積極龐大數字,足以支應「戰後嬰兒潮世代」退休之需,一如目前的新加坡。但30年前早該建立的制度,拖到現在才上路,卻不考慮少子化及勞動力長期大減的事實,此猶如推車撞牆,勢必引發極大財政災難。補救之道,是大幅延後請領月退休金的年限,依企管大師彼得.杜拉克的建議,在平均壽命的九成(約69歲)才開始領,西歐國家目前已朝此方向改革。但台灣在政治壓力下改變很困難。我們稍早討論人口問題時曾指出:「老年世代將透過選票,榨乾年輕人」,預言已然成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50931
 回應文章
老人津貼盼加碼 估須增百億預算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黃驛淵、沈育如、李順德】 2011.09.07 08:43 am  

老人津貼 民團促政府加碼千元 / 李賢霖 老農津貼要不要加碼,藍綠陣營日前吵翻天,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昨天批評政府「差別待遇」,要求應比照老農津貼,讓多年未調整的中低老人津貼及老人基本保證年金各自也加碼一千元,並修法刪除國民年金法中的排富條款。內政部估算至少須增加百億預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708071
期望兩大年金能夠行穩致遠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8.07.20 04:18 am
  
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國民年金及勞保年金新制,即將於兩個月後分別上路,但政府不僅沒有做好上路前的準備,並因修法倉促而過於妥協,留下太多路障;兩大年金能走多久,就要看政府能不能擔當起責任。

國民年金、勞保年金是台灣社會高齡化下的必要制度,也是補充制度;以國民年金而言,是補軍公教、農民、勞工保險以外的缺口,將非屬三者的廿五歲以上民眾納保,提供老年基本經濟安全;勞保年金則是補現行老年一次性給付的不足,以每月領取、活到老領到老的年金方式,以滿足平均壽命延長後更多的經濟需求。在制度設計上,勞保年金的實施早於國民年金,但在前幾屆立委隨性修法下亂了套,使國民年金今年十月就要開辦,勞保年金卻是遙遙無期;這屆立委雖然解了套,讓勞保年金明年改制,卻將種種相互關連的設計改得面目全非,為新制增加更多的不確定性。

最大的不確定性就是財務安全。兩大年金都是隨收隨付型的社會保險,姑且不論歐美國家紀錄欠佳的實施經驗,台灣現有的公保、農保、勞保及健保四大社會保險,也存有不同程度的財務缺口,有些已由政府預算撥補,如公保轉軌,有些則是勉力撐持,過一天是一天,如勞保、健保;除了凸顯社會保險的經營不易,更重要的是社會保險隱含的政府保證責任,代表一定程度的「免費午餐」,因而無法避免資源的浪費及盜用,令已經常臣服於政治考量的費率調整,更顯得理不直、氣不壯;兩大年金新制當然也規避不了相同的考驗。

但兩大年金面臨的財務壓力尚不止於此。以國民年金為例,本來是要整合農保、與勞保銜接的制度,竟在這次修法時為了馬英九總統的一句承諾將農保脫勾,為了避免勞保擠兌潮而放寬勞保高齡勞工轉保規定,以致納保對象本屬經濟弱勢族群的窮窮互保,還將出現保費收入減少、給付增加、政府財政負擔也未減輕的後遺症,導致國民年金的財務黑洞提早出現,其結果不是國家財政付出代價,就是國民年金瓦解,這樣的體制真的看不到未來。

勞保年金的情況則可能更糟。為了讓勞保年金儘速過關,行政部門在平均投保薪資、所得替代率與費率間做了妥協,這三項卻是關乎財務安全的關鍵;由於投保薪資認定從寬選取最高的五年、所得提代率增幅又大於費率,不用精算就知道,入不敷出的破產時間會早於勞委會精算的十九年;因為勞委會沒有算到運用投保薪資套利所增加的支出,也忘了勞保與國保原本相當的給付條件,經過立委胡亂喊價後已不一致,目前看來優厚的勞保年金,將吸引中高齡無固定雇主勞工靠攏,給付壓力恐不減反增。

矛盾的是,勞委會一方面對這項劃時代的制度沾沾自喜,並強力放送領年金遠優於現制的訊息;卻又明言這是一個十九年後就會破產的制度,亦即現今四十六歲以下的勞工,到了六十五歲時極可能面臨無錢可領或是再次改制的局面,那麼,這些屬於職場主力的勞工要如何自處呢?其已不僅是「債留後代」的代間資源剝奪課題,而是現在就要面對的現實。但更可議的是,明知這是一個會破產的制度,政府卻沒有相應提出起碼的預防破產計畫,僅是「屆時政府自會想辦法解決」的避責態度回應,擺明就是只看現在、不管未來的短視及不負責任。

誠如勞委會官員所言,十九年是個漫長的日子,變數很多;政府的責任,就是運用智慧、專業及執行力,透過種種政策,減少不利變數、增加有利變數,以提高未來的穩定度及能見度,讓依附其上的制度得以運行。政府當責,由小可建立防弊機制、改善資金運用能力,從大則應活絡經濟,提振投資及勞動意願、增加國民所得、改變人口結構,而不是把這一代的問題丟給下一代解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51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