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3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立法院在休會前夕,趕工三讀通過「勞保條例修正案」、「國民年金法修正草案」,短期內將推動勞保年金與國民年金。兩項新年金,適用範圍涵蓋所有勞工,以及目前不適用勞保、農保、軍公教保險的社會弱勢族群,政策立意都是為提高基層民眾基本生活保障,這一點沒爭議,令人擔心的還是財務問題。
與全民健保一樣,勞保年金與國民年金,都是「保險皮,社福骨」,表面上打著保險旗號,實際上,則是不折不扣的社會福利,在政府財政日趨緊縮下,這項政策是否已通過嚴謹的財務精算都還不清楚,就這麼倉卒上路了。問題是,萬一十幾年之後,這兩項保險也步上全民健保後塵,虧損累累,尾大不掉,屆時,不管哪個黨執政,不管誰當總統,恐怕都得背負著這兩個超級大窟窿!
簡單點說,對政府而言,實施勞保年金等於是飲酖止渴,管它日後爆發多大危機,只要能先度過眼前難關就好。
目前勞工退休,只能一次請領勞退金,勞保基金潛在負債已經高達七千餘億元,如果大量退休勞工突然集中請領,勞保基金只好宣布破產。勞保年金延後勞工請領退休金年齡,避免全額請領,改成每月小量提領,可讓勞保基金度過眼前危機。
然而,化解了短痛,卻免不了長痛,依照勞保年金規定,實施第一年勞工保費費率為七.五%,以後逐年遞增,到了第十九年,提高為一三%。於是,問題來了:年長勞工依低費率繳保費,沒繳幾年,就可以領年金,年輕勞工卻是保費愈繳愈高,愈繳愈久,繳了幾十年,卻還沒資格領年金。
尤有甚者,現在這批年長勞工,生於二次大戰之後,號稱「嬰兒潮」,人數眾多,馬上就夠資格伸手領年金。而民國七十年以後,台灣進入少子化年代,每個家庭一般只有兩個孩子,只生一個孩子的,更是大有人在。於是,勞保年金制度就成了倒金字塔,少數精壯後代,養活一大批老頭、老太太,心裡自然不平。立法院通過勞保年金那天,「青年反債聯盟」等團體,猛烈批評此制度不符「世代正義」,反映的就是這個現象。
這話,絕非危言聳聽,日本就是前車之鑑。多少日本年輕人,覺得自己將來絕對享受不到年金好處,所以,寧可打零工也不願進入就業體系,拒絕繳錢供養上一輩。台灣遲早會不會走上這一天?
至於國民年金財務結構,則比勞保年金更不堪,勞保年金至少在表面上,好歹還有勞工與資方繳納保費,而國民年金,一開始就注定是賠錢貨。簡單點說,國民年金原本目標,就是衝著農民保險與老農津貼來的。
農保繳費只有七十八元,包括生育給付、喪葬給付等支出幾乎都是國庫撥補,長期虧損嚴重,開辦十年,政府已挹注資金一千一百億元。農保之外,另外還有老農津貼,開辦十三年來,政府填補將近三千億元,並且,每逢選舉就加碼,沒個止境。有鑑於此,政府才想出釜底抽薪辦法,另外搞個國民年金,打算把農保、老農津貼併入國民年金。
沒想到,立法院竟然把農保與老農津貼抽離國民年金,農保與老農津貼窟窿沒堵住,又另外挖了個國民年金大洞。照理說,國民年金是一種保險,每個月要繳六百七十四元,繳滿四十年,才能領年金,問題應該不大。然而,事實並非如此,要知道,軍公教、勞工、農漁民都各有保險與津貼,刨除這三大類之後,剩下的,幾乎都是孤苦窮困弱勢。
而國民年金制度另有規定,為保障弱勢國民,政府對低收入戶、中低收入與身心障礙者,按不同比例補助保費,低收入戶和重度以上的身心障礙者保費則全額補助。由此可以預見,將來納入國民年金體制者,主力應該就是這些社會底層弱勢民眾,成了沒有保費收入,只有年金支出的社福救濟制度。
無論是勞保年金、農保年金,還是老農津貼,還是低收入弱勢族群國民年金,全都有助於保障社會基層民眾福祉,全都應該落實推動。問題是,政府必須擁有豐足資金,以強力財政實力為後盾,而台灣目前財政狀況,實話實說,並沒有這種能力。怕只怕不管國民年金還是勞保年金,到後來還是步上全民健保後塵,一方面縮減適用範圍,一方面增加保費費率,引發後續的無窮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