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華盛頓特派員張宗智】 2009.05.14 04:16 am
自從十年前洛杉磯時報外交記者曼恩(James Mann)出版專書「轉向」(About Face),探討尼克森至柯林頓等歷任美國總統如何處理美國與中國關係後,美中關係專書汗牛充棟,卻獨缺鑽研美台關係的著作。只有前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卜睿哲撰寫的「解結(Untying the Knot)」,特別關注近年來台灣主權、安全,與兩岸局勢變化,以及美、台、中關係等議題。
一直要到最近,美國著名的兩岸問題學者、喬治城大學歷史教授唐耐心(Nancy Bernkopf Tucker)費時數年的力作「海峽對談(Strait Talk)」問世後,才適時補上了美台關係這塊空白。
台灣與美國自1949年後的複雜關係,在唐耐心埋首大量解密檔案、歷史人物訪談與學術資料,終於在「海峽對談」中,首度呈現了一甲子歷史的縱深,不再僅限一般十年或廿年的分析。
唐耐心也爬梳出一項清晰卻驚人的結論。她認為,「互不信任」一直是美國與台灣六十多年來的問題,美國與台灣關係雖緊密,彼此號稱好友,「卻從未完全擁抱對方。」
因此,美國與台灣的關係雖然因為中國而緊密交纏,彼此雖有部分共同利益的交集,但更常見的,卻是因互信不足而產生的猜疑與誤解。
因為互不信任,蔣介石丟掉中國大陸,敗走台灣,杜魯門政府歸咎蔣宋家族貪汙腐化,一直袖手旁觀;如果未發生韓戰,就等著看台灣這艘麥克阿瑟口中「不沉的航空母艦」,隨時淪陷中共之手。
也因為互不信任,蔣氏兩代政府運用冷戰矛盾,在美國培植了強大的「中國遊說團」,主要透過國會企圖制約行政部門。時移境轉,中國遊說團成了台灣遊說團,但操作手法和目標幾無二致,1995年李登輝的康乃爾大學之行,正是經典之作。
「海峽對談」觸及六十年美台關係的許多人、事,無論是早期的劉自然事件,美國防堵蔣介石反攻大陸意圖,尼克森與季辛吉對到訪的蔣經國扯謊,隱瞞與中國發展關係的進度與目標,美中建交與美台關係的調整,李登輝訪美與美國行政部門的爾虞我詐,以及陳水扁與布希政府關係起落,美台「互不信任」如影隨形,在唐耐心生動地旁徵博引下歷歷在目,也常令人掩卷一嘆。
她在書中提到,1996年台海危機後,美台高層為增進溝通而形成台灣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與白宮前後任副國家安全顧問(柏格、史坦柏格)對話的機制,並不是美台之間層級最高的對話架構。
唐耐心訪問曾經參與其間的美、台不具名資深官員後,發現當年柯林頓總統在「丁史會談」外,還派一位信得過的前資深官員,定期到台北會見李登輝,防止誤解與意外。
但信任與意外的問題還是發生了!李登輝在1999年發表兩國論後,柯林頓也立刻中止了這項美台秘密管道對話。
若硬要挑剔唐耐心這本「海峽對談」有什麼缺憾?大概就是她對陳水扁後期操作「廢統」等美台互動諸多秘辛,近乎省略的程度,令有興趣的讀者十分意外。也許因為唐耐心當時借調國家情報委員會任職,因為保密問題而有所顧忌吧?
總結這60年複雜關係,她指出即使美國歡迎馬英九當選總統,信任仍是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