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黃介正】 2012.03.09 01:52 am
「簡單的說,相較於過去四年,未來兩岸關係將由急轉緩(go slow),台美關係則將漸至佳境(get better)。」
今年元月中旬,我國總統大選結束後第三天,我應邀前往美國華府,出席布魯金斯研究院與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兩大智庫所共同舉辦的台灣總統大選研討會,並針對馬總統第二任期的兩岸關係與台美雙邊關係提出報告。我之所以做出兩岸關係趨緩,台美關係轉好的結論,並非因為身處美國首都,而故弄外交辭令討好聽眾,而是依據台美中三角關係的情勢演變,所做的觀察。
上次二○○八年總統大選前,我國與美中兩大強權的關係盡皆緊張,可謂「明不修兩岸棧道,暗不度台美陳倉」;尤其兩岸之間的正式協商談判已經中斷十年,因此馬總統當選之後,首先著手兩岸關係的改善,實屬當時必要之策。四年來,在簽署十六項協議以及達成一項共識之後,兩岸關係可稱已然逐步回穩並且累積了可貴的交流經驗與互信基礎。展望未來,兩岸雖然有「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急後緩」的共同理解,但是也不可否認,在四年迅速的關係改善後,兩岸已經邁向困難度、複雜度與敏感度較高的「深水區」,協商談判的進度由快轉慢,也是很自然的現實。
我國與美國關係將會漸至佳境的說法,當然存有若干主觀的期待,然而在美國階段性結束伊拉克戰事,戰略重心重新調整至亞太地區,以及美中兩強在西太平洋勢力競爭格局形成之時,我國審度情勢,謹慎的進行「戰術回防」誠屬策略上的必要。此外,台美雙邊關於美牛進口與貿易投資架構協議(TIFA)以及未來安援合作等重大議題,均將影響我們維繫此一「戰略槓桿」的效果。為此,政府積極進行跨部會合作,形成步調協同的對美政策方針與行動計畫,花更多的時間與精神,來認真處理雙邊議題,增強台美關係的驅動力與熱絡度,對於台美雙邊關係自然是正向的。
今年總統及立委選舉中,民眾所展現的平和理性風範,贏得美國朝野普遍讚賞,使得我們在華府走路有風。然而,美國應否因中國勢力崛起而放棄台灣的辯論,卻也在近兩年悄悄萌芽。
上月底,美國彭博新聞社發表社論:提點在中國勢力崛起時,美國持續力挺台灣的風險;建議美國採取干預措施,鼓勵兩岸建立機制,排除衝突熱點;認為台灣的安全、繁榮和自由不一定單由美國來保障。此一議論,可能再度挑動華府的棄台辯論,為美國重新檢討對台政策點火增溫。
「兩岸之間的主戰場在華府,不在台海;穩華府則台海可保,失華府則不戰而危!」
在過去兩岸交流中斷的十年中,美國居於三邊關係之犄角,兩岸都將華府當作角力場。如今兩岸關係雖然改善,三組雙邊關係同時運作,但是台美關係做為我們處理兩岸關係的槓桿以及走向國際的橋梁,依舊鮮明。
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社會基本上對美國存在好感,反美情緒並非強烈。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其實都能體會居於兩強之中的難處,也珍惜現存三邊關係的運作機會,更瞭解良好親近的台美關係,實為和中、友日政策的關鍵。
冷靜且有智慧的穩住華府,從戰略大局與國家利益的高度觀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作者為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