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滿月民調》馬總統降為50% 劉揆43%
2008/06/20 15:20 瀏覽1,534|回應16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 2008.06.20 03:32 am

新政府上任滿月,本報民意調查發現,馬英九總統的聲望由剛上任時的六成六降至五成,至於劉揆和內閣部會首長的表現雖以好評居多,但滿意度都低於五成。

本報趨勢資料顯示,馬英九總統五二○就職時,有六成六民眾肯定馬的表現,僅一成不滿意,二成三無意見。

本次調查發現,馬英九擔任總統首月來的表現,獲得五成民眾好評,三成不滿意,一成九無意見;滿意度一個月內下滑十六個百分點,不滿意比率則增加廿個百分點。

分析顯示,泛藍支持者對馬英九表現的好評由一個月前的八成六降到七成五;泛綠支持者不滿意的比率則由四成五增加到七成二;無政黨傾向的中立民眾一個月前對馬的表現以好評居多,目前則有三成二滿意,三成六不滿意,評價趨向分歧。

和八年前陳水扁總統上任滿月時七成五的滿意度相比,馬總統執政首月的好評略遜一籌,滿意度較陳總統當時少了廿五個百分點。

在新政府內閣團隊評價方面,調查發現,四成三民眾肯定劉兆玄院長的表現,三成三不滿意;至於內閣各部會首長的整體表現,則獲得四成二民眾好評,三成五不滿意。

交叉分析發現,對劉院長與內閣首長的表現,泛綠支持者的負面評價都超過七成;泛藍支持者雖有逾六成滿意,但不滿意比率也超過兩成;至於中立民眾的不滿意比率則高於好評。

這次調查於六月十八至十九日晚間進行,成功訪問九百零七位成年人,另三百五十九人拒訪;在百分之九十五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在正負三點三個百分點以內。調查是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為母體作尾數兩位隨機抽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266
 回應文章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金手銬症候群─馬政府1月記
2008/06/23 10:44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3 中國時報 【南方朔】

     六月廿一日,馬總統到台東紅葉國小參加畢業典禮。特別提到台南偏遠的總爺國小廢校問題,強調不要在教育上造成城鄉差距,任何地方不可輕言廢校,他的談話,台南縣長蘇煥智所做的回應是「併校不變」。

     有關總爺國小的問題,當然是個小問題,但卻透露出許多大訊息。馬英九就職迄今,已不知說了多少次他遵守憲法,所以要退居「第二線」,一切都讓劉兆玄負責。既然他如此相信自己的「第二線論」,那麼像總爺國小這種屬於地方自治範圍的事項,連行政院和教育部不一定管得上,既然他自居「第二線」,為何又要急著表態搶出頭呢?總爺國小案馬英九已自己否定了自己的「第二線論」。

     馬英九就職迄今,在國家大事上以「第二線論」來合理化自己的不主導不決定;但在一個偏遠國小存廢問題上卻搶上了「第一線」,企圖以總統身分來影響縣市首長的自治權限。這是一種極大的自我矛盾。對於這種矛盾,人們只能用一種看起來有點「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事實上卻可能是最準確的說法來加以解釋;那就是當今台灣國家大事百孔千瘡,主導國政必然眾聲喧嘩,動輒得咎;企圖做出任何決斷極有可能不是得罪這就是得罪那,聰明人犯不著做這種可能會付出代價的事。最近已有人指出,「第二線論」是一種推卸責任的美麗修辭,關於偏遠地區小學合併與廢校問題,台灣百姓在感情上早已有共識,對這個問題發表意見,縱使有違「第二線論」,也有違中央與地方分權的原則,但至少可以獲得掌聲。台灣中南部淹大水,他不去走訪,探親民瘼,因為他相信「第二線論」主張分層負責。為了總爺國小,他卻違背了自己才說過的那些似是而非的原則。對於這種自我矛盾,如果慎重分析,當可發現馬英九其實已不自覺或自覺地陷入了當代政治理論所謂的「金手銬症候群」(Golden handcuffs syndrome)中。那是政治明星而非領袖的通病。

     所謂的「金手銬症候群」,指的是出名大人物為了討好選民,對任何可能傷害名聲的事不願做出任何承擔,而對任何可能獲得掌聲之事則當仁不讓的一種行為模式或角色扮演。「金手銬」指的是大人物靠著討好選民,獲得稱讚的那種包袱。

     近代民主政治理論早已注意到一種現象,那就是民主政治依靠選民投票而選出領導人,形成「民主權威」,政治應當變成更細緻,更依靠說服與遠見判斷來形成政策,決定國家方向才對。但為何在許多地方,民主政治卻反而造成了所謂的「政治平庸化」這種現象呢?

     對此,美國喬治柏森大學經濟教授柯文(Tyler cowen)倒是指出了一個要點:「政治大人物被人盯著看,會使得資深政客愈來愈不敢做出較大風險的選擇,因為畏懼反面的民意,遂使得他們永遠只跟著所謂民意風向跑,而不敢表達自己的願景與視野。政客們只會在第一次選舉時做出風險賭注,接下來則都是在安全範圍內表現,俾維持自己的權位。」他並指出,在媒體發達,政治人物靠著作秀出名並獲得選票,作秀、出名、討群眾好感與掌聲,也就注定了政治的平庸化。

     而對這種政治平庸化,柯文指出當政治人物依靠別人對他的形象「同意」而獲得選票,這種「要求別人同意」的滿足感,就會變成他的弱點和耽溺。他不敢做出別人可能不同意的決定,而別人同意造成的滿足感則日漸一日成了他權力唯一的滿足感,他甚至忘記了做為政治領導人開創國家新氣象這種更大滿足感的可能性。當獲得短線的掌聲成了他唯一的權力快樂泉源,他所有的創造力也就自我設限在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閃避責任,如何抓住小問題而作秀等方面。美國媒體研究者喬伊.柏林(Joey Berlin)更對此問題做了廣泛的實證心理研究,證明了政治大人物為了追求別人的認可,而將自己全部精力自我設限在這個狹窄領域的現象。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是研究政治平庸化的先驅,他在《道德情操論》就已明白指出,政治領袖以別人的贊美崇拜為務,像粉絲對偶像,這種政治領袖就不可能有事功成就的大開大闔格局。亞當斯密兩百多年前的透視力,現在已證明為真!

     由馬英九的自我矛盾,其實已碰觸到了一個相當傷感情的話題。那就是他和他的政府就職迄今已整整滿一個月。台灣選民受夠了阿扁時代的胡亂領導和違法亂紀,因而才會以兩百多萬票的領先差距讓他當選,這樣的投票行為所透露的是殷殷望治的心情。台灣百姓當然都知道搞壞的台灣政治、經濟和社會不可能「馬上」好,但選民卻發現他們期盼到的卻是一個凡大事皆「第二線」的領導人,一個月過去了,別說「馬上」不可能,甚至連變好一點的新氣象也都絲毫不見蹤影,人們看到的只是划龍船、早安晨跑、到小學參加畢業典禮之類活動的領導人。台灣貧富不均的嚴酷性,通膨危機的可能會在七月份以猛爆的方式出現。這些問題其實早該「準備好了」,但現在人們卻發現連準備都沒有。一個萬人仰望、以超高票當選的領導人,在一個月內聲望即下跌到只剩百分之五十,更慘的是跌到百分之四十一。馬英九讓台灣人民跌掉了對未來可以變得更好的熱情。如果整個馬政府不能在領導力、決策力、執行力等方面做出幡然改轍的警惕與自勵,一旦通膨急爆,誰知道兩個月後或百日後,他的支持度會降到甚麼樣的超低水準?此刻台灣的街談巷議已出現「一任總統」之說,這是個嚴重的警號!

     台灣不能因為阿扁動輒跑到第一線胡亂治理,就拿來合理化馬英九的「第二線論」,何況他事實上哪有「第二線」,只是用來做有權無責的掩護而已。也正因此,在這個馬政府滿月而支持度大跌十五到廿個百分點的時刻,也應該到了台灣媒體結束對他的寵愛褊袒,用更就事論事的態度加以鞭策的時候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8045
搶救支持度 馬別再兩面不討好
2008/06/21 11:4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胡祖慶/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台中市)】 2008.06.21 03:03 am
  
連日來多家媒體相繼公布新政府滿意度的民調結果。由於各家數據相差有限,足證信度很高。不出所料,馬英九和劉內閣支持度雙雙下滑,不滿意度則明顯上升。面對這項警訊,新政府或應改弦更張,避免情況惡化。從法國雙首長制運作經驗來看,下述兩點值得注意:

第一,馬英九應該正視「總統多數」的責任和限制。

首先,根據帕克泰論點,擁有國會多數支持的總統允宜擬具政策方針,責付總理制定具體可行的方案。當閣揆聲望下滑的時候,總統退居第二線並不明智。舉例來說,稍早法國總統沙克吉的支持度是百分之卅八,總理費雍則是百分之四十六。因此,沙克吉避避風頭是應該的。

相對地,馬英九勉力維持五成支持度,劉兆玄則只有四成左右。這種情形比較接近一九九七年的法國。當時席哈克決定讓不得人望的總理朱貝「再試一下」。結果不僅朱貝成為第五共和最不受歡迎的總理,席哈克也飽受牽連。除了輸掉一九九七年國會改選之外,席哈克差點無法在二○○二年連任。

其次,即使總統多數優於國會多數,仍應給予後者適度尊重。新政府上任剛滿一個月,但是已有不少人事案、法律案和預算案讓同黨和友黨立委感到錯愕,長此以往恐非所宜。假設總統和閣揆駛的是順風車,這麼做還不打緊,稍有閃失就可能變生肘腋。一九六九年戴高樂被迫下台,友黨領袖季斯卡陣前倒戈至關重要。

第二,馬英九似宜重新思考多數統治的意涵。在藍綠或左右兩極生態當中,尊重少數意謂保障少數人的公民權利和意見自由,並不包括接受對方政治主張。對於優勢政黨而言,向競爭對手貼近可能帶來違背選舉承諾的質疑,以及兩頭不討好的後果。

在這方面,一九七二年法國總理夏本德瑪推動的「新社會政綱」是典型案例。因為這項帶有濃厚社會主義色彩的政策路線,戴高樂派付出的代價不只是夏本德瑪在一九七四年問鼎總統失利,而是失去優勢政黨,乃至於右派主要政黨的地位。相形之下,新政府兩岸政策和考監兩院委員提名名單有意無意間似乎是在測試藍營選民忍耐限度。

一年前,甫上任的法國總統沙克吉支持度是百分之六十六,現在則下滑到百分之卅八。對此,世界報有過如下評論:「沙克吉自認政治手腕優於前幾任總統,但是選民並不這麼認為。另一方面他自負創造出不同的政治風格,問題是選民拒絕接受」。鑑往知來,至盼政府儘快調整,才有再次開創新局的可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5568
滿月的壞消息和好消息
2008/06/21 11:35 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曾太公

【聯合晚報╱社論】 2008.06.20 02:48 pm
  
馬英九總統就職上任,剛好滿一個月,有好消息,也有壞消息。

壞消息是民調顯示,馬總統的滿意度,一個月來從將近七成下跌到五成,不滿意民眾的比例,也從原本的一成激增到三成。這一個月來,馬總統自己沒有什麼大動作,也沒惹起什麼爭議,所以民調變化最主要的因素,顯然來自於他挑選的閣揆與新內閣的表現。果然,民調同樣顯示,劉兆玄院長及其內閣閣員的表現,沒有人能夠取得過半受訪民眾的支持。

在壞消息當中,夾著相對的好消息。馬總統的蜜月期雖然快快結束了,但他的民調還是維持了一定的水準,不像被國際媒體注目的南韓新總統李明博,上任不久就陷入無法有效治理的泥沼中。更值得注意的是,聯合報的民調中,有五成八的受訪民眾相信,馬政府的表現會漸入佳境,越來越好。這表示,新政府的成績雖不如人意,但民眾還是能保持冷靜理性,願意給新政府多一點時間,也覺得新政府的確需要一點時間,才有辦法真正上手。

這是馬政府必須正視的台灣社會高度善意,同時也是滿月之後,馬政府必須兢兢業業、臨淵履薄予以回應的責任寄託。回顧一個月來的種種,至少有兩件事,是馬政府特別需要調整改善的,才能回應民眾期待。

第一,內閣與社會大眾的溝通,不只如劉院長自己檢討的「不足」,更糟的是「不良」。首長們,包括劉院長本身,發言太草率,沒有深思考量大眾的觀感,而且也缺乏完整的發言機制。另外,內閣閣員似乎缺乏群眾魅力,甚至呈現出一種精英治理的距離感,對進行政策說服未能表現熱情與威信,這絕對是嚴重的問題。

第二,對於政務「變數」的設想,準備不足,以至於遇到任何危機狀況,難免露出慌亂模樣。從油電漲價到綠卡風波,以及處理台日釣魚台紛爭,這個政府都不夠沉著,無法快速控制局面,把自己弄到進退失據。

已經在陳水扁時代忍耐了好多年的台灣民眾,看到新政府上台手忙腳亂,沒有破口大罵,沒有掉頭而去,竟然還肯給時間,相信「明天會更好」,這種難得的集體善意,新政府可千萬別辜負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5560
民意不滿? 政院分兩路找問題
2008/06/21 11:0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台北報導】 2008.06.20 05:00 pm
  
針對內閣執政滿月滿意度不佳的情況,新聞局長史亞平上午表示,他們會虛心檢討,並根據各方數據,以確認民眾不滿意的,是政策本身,還是閣員間的表現,找出問題的關鍵著手改善。

史亞平表示,就政策部分,他們會進一步瞭解確認劉內閣所推動的政策,是否為民眾肯定、喜歡;至於不滿意部分,如果是因為閣員發言不當,部會間缺乏一致性,彼此步調不協調造成的,找出原因後,他們會立即改進。史亞平表示,如果是印象、觀感出問題,那比政策出問題好解決。

政院官員表示,根據內部交換意見,主要問題應該是出在和外界溝通不良,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指示朝三方面加強,包括民眾、媒體、立委,接下來都要更積極建立溝通管道。

官員表示,根據研考會進行民調,民眾對劉內閣政策面的表現,其實滿意度都在6成到7成之間,亦即工作內容本身,相當程度得到民眾的肯定,但外界對劉內閣還是多所批評,問題應該就在溝通的工作沒有做好,這是今後必須加強的地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5513
馬政府運作滿月總評價
2008/06/20 22:0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0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馬英九、蕭萬長宣誓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副總統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也就是民間俗稱的「滿月」。雖然我們認為,一個新政府的運作與績效,應該長時期而且多方面的觀察與評價才會公允,朝野各界,乃至海外流行的蜜月或百日看績效說法,難免因為時間倉促與角度片面而有缺憾。但「旁觀者清「古有明訓,利用旁觀者客觀、超然身分來對局中的政府團隊施政表現與功過進行初步評價,提供「有則改之,無則嘉勉」機會,期以落實強化國家實力、增進民眾福祉目標,滿月總評價的嘗試或許有其價值。

     基本上,我們認為,馬蕭團隊或者外界習稱的新政府,在執行研議已久的議題,譬如兩岸經貿改採開放政策,以及甄選考試、監察委員上,因為準備充分、構思週延,進度與績效較符合民眾期待,反之,一些突發議題乃至例行政務,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或急於建功、過度在乎外界意見,反而顯得手忙腳亂、無所適從,乃至瞻前顧後、缺乏主見,頗有改進空間。

     具體而言,因為從競選期間就聆聽民眾心聲、號召學者專家長期研究並列為主要政見,而且經過對手陣營的反覆辨正,兩岸經貿關係必須改採開放政策,新政府可以說是胸有定見,加上國民黨從旁協助加持,七月周末包機與陸客來台政見幾乎百分之百兌現。除了兩岸經貿具體事務獲得績效外,海基海協兩會的復談與兩岸重建互信也頗有成績,如果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九、十月間可以順利來台訪問,其他如貨運包機直航、金融機構相互登陸,乃至兩岸互設辦事處等議案都可以在「擱置爭議,共創雙贏」共識下陸續推動,我們認為不但可為台灣經濟發展引入活水,甚至可為兩岸關係奠定永續、和平、健康發展基礎,對台海兩岸及亞洲區域和平的貢獻,著實可觀。

     另一個因為籌備妥善而顯現績效的就是考、監委員的遴選。在五二○宣誓典禮後總統馬英九立即簽發的少數命令中,即包括考試委員、監察委員審薦小組的派令,此舉令我們對馬總統的細心與決心印象深刻。果然,經由按部就班的執行,考、監委員提名人選相繼出爐,不管被提名人是否確實符合眾望及立法院同意程序結果如何,至少總統提名作業毫無延擱,不但印證「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古訓的真確,也因考、監委員的到位與考監兩院的可以正常運作,而使馬政府在推動憲政體制繼續前進上作出貢獻。

     相對上述的建樹,我們也遺憾看到了馬政府的一些缺失,譬如緊急調漲油價的進退失據,面對綠卡問題的倉皇失措,處理中南部水患的漫不經心,在聯合號海釣船遭撞事件中表現的前後不一,以及推動擴大內需政策上的倉促草率,其他如國防部長陳肇敏、外交部長歐鴻鍊在立院答詢或推出新措施時不經意露出的濃厚政治意識形態,整個內閣似乎因為學者從政而出現了與民意脫節,乃至傲慢孤高的情緒,不但不是一個具有親和力的政府,更明顯缺乏現代政府應有的穩重與遠見。一個學歷、操守普遍中上的內閣,在蜜月期間竟然無法獲得應有的肯定,背後的因素除了學者從政的通病外,急於建功兌現「馬上就好」政見,以及企圖討好朝野各界的壓力應該是關鍵。

     對剛剛滿月即落實兩岸開放主張,以及逐步完備憲政架構的努力與成績,我們認為馬政府值得民眾肯定,對稍嫌慌亂的內政運作,我們期待經過滿月的生澀期後,整個政府團隊可以堅守自己的施政步伐與治國方向,不要過度在乎或顧忌外界的指點與評語,甚至動搖信心。我們期待馬政府真的能夠如馬總統所形容「漸入佳境」,畢竟當前的高物價、低所得、低就業、低股價,對大多數的民眾而言是難以承受的煎熬,負責任的馬政府應該盡快結束人民的苦日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904
話題》短空長多
2008/06/20 21:0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陳漢杰】 2008.06.20 03:21 am
  
九萬兆新政府今天滿月了。滿月成績單如何?一個月,好像很短,尤其政府機器龐大、複雜,想要在短短一個月就展現大有為的政績,並不容易。

但一個月,其實也很長。新生兒滿月,要喝滿月酒,代表小孩順利度過新生後的危險期,一個小孩將來有沒有成就,有時在滿月時就可看出一些端倪。滿月,仍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一個月來,兩岸關係迅速回溫,周末包機與陸客來台觀光政見也已兌現,釣魚台宣示主權並和平落幕,也是數十年來最佳作為。至於處理油價上漲,雖因民眾預期心理而有些混亂,但也算知過能改。

比較遺憾的是,台股表現不符預期。馬總統5月20日就任時,盤中出現今年最高的9,309點與520以來最大量1,790億元;到了昨天,盤中最低來到8,044點,成交量創下今年來次低量825億元。

今年以來,台股跌了5.39%;但520以來,台股卻跌了11.26%。大家對新政府的熱情,抵不過全球的通貨膨脹與不景氣。外資萬點叫得響,現在卻只能守8,000。

馬英九總統上任後強調的用人標準,是「德才兼備,德重於才」。論語有云,「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儘管一個月來各項政績、股市表現沒有十全十美,但只要能撿回保留「德」這個千古不變價值,走上拚經濟、改進兩岸關係的康莊大道,「短空」應無礙於以後的「長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717
滿月成績單》時代變了!老手上路亂了!
2008/06/20 20:2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特稿 】 2008.06.19 03:14 pm
  
劉內閣上任滿月,政策不穩定的頻率讓人印象深刻,對內閣穩定度有很大傷害,不論是政策面還是政治面,都有很大成長空間。

政策不穩定的原因,相當程度和老官僚在新國會、媒體生態中適應不良有關。其中國民黨立委早不是當年護航部隊,82 席有82種想法,剛上手的官員,為了政策焦頭爛額,顧此失彼,政策沒處理好,立委也得罪,裡外不是人。

電子媒體全天播放民眾囤油畫面,讓油價上漲的衝擊加倍風聲鶴唳,即使有寫「武俠小說」功力的劉兆玄心情也出現起伏,政論節目早中晚火辣評論,讓劉內閣頭皮發麻。於是,劉內閣一出門就碰到立委、媒體壓力,政策只得修修改改。

油價上漲可為代表作。原本該是6月1日宣佈、2日凌晨起調漲的步驟全被打亂,因囤油情況嚴重,劉兆玄臨時提前在5月27日宣佈調漲,結果除了調漲前依例的加油站大排長龍外,東港漁船加不到油,進而群情激憤的畫面,對劉內閣又是一記重拳。

外交部通令各外館將外賓訪問中華民國,簡稱為「訪華」,不稱「訪台」,結果社會對此政治動作評價不佳,馬上由外交部長歐鴻鍊出面宣佈暫緩。

行政院對綠卡問題的態度先是不以為意,後在立委逼問下,劉兆玄嚴正表示不贊成部會首長擁有外國永久居留權,態度看似很明確,但眼看閣員綠卡風波愈燒愈大,劉揆卻態度翻轉為閣員擁有綠卡緩頰。緊接著,人事行政局跟進滅火,表示閣員依法令無須填載有無綠卡情形,一切又好像都沒事。但在人事行政局說明前,行政院則已大動作完成清查閣員持有外國永久居留權狀況,外界對政院前恭後倨態度一頭霧水。

釣魚台事件也是一樣,外交部最早發出的新聞稿,連要求賠償都沒有,後來在社會氛圍帶動下也跟著強硬起來,之後又因總統府考量長遠台日關係,瞬間又表現出平和以對的一面。劉內閣態度變化,全在短短三、五天內。

最後,以刺激經濟為由追加減預算1160億元,財政部長李述德才說絕不舉債,而是要以中華電信釋股做為財源,但因國民黨立委不願昨非今是被擋下,到頭來還是舉債,馬上自打嘴巴。

過去一個月,劉內閣每說一句話,下一刻就有變成另一套的可能,這條滿月之路相當坎坷。劉內閣能否倒吃甘蔗,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603
滿月成績單》馬總統 兩岸外交打出好牌
2008/06/20 20:22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志平/專題報導】 2008.06.19 03:14 pm 
 
馬總統就任滿月,兩岸關係迅速開展,停滯近十年的兩會日前復談並順利簽署協議,周末包機、大陸觀光客來台支票也將兌現,三年沒有進度的漁權談判,台日正在積極交涉中,馬總統念茲在茲的清廉政府,行政院通過相關規範外,監察院也可望恢復運作;在憲法認定的總統職權部分,馬總統交出了不差的成績單。

這些總統政績背後潛藏危機。7月4日大量陸客來台對台灣經濟提升是否如各界預期,後續包機直航引起的國安疑慮能否有效化解,台日交涉是否順利,過去八年弊案不斷的各級政府風氣能否馬上變好,以及重新運轉的監院如真開始「打老虎」,政壇的動盪會不會連帶衝擊黨內同志對馬政府的支持,都讓馬總統無法一刻輕忽。

更重要的是,總統政績是否等於讓經濟由黑翻紅的利多,是真正左右民眾後續對馬政府評價的關鍵。

新政府上任一個月爭議不斷,獨獨兩岸關係馬上改善,讓許多心急的藍營選民稍感安慰。兩岸關係迅速回春,不讓人意外,相較於新政府對其他內政事務有八年的隔閡,藍營過去八年在兩岸事務上並未缺席,能力甚至遠遠優於執政的綠營。

馬總統上任,現階段兩岸關係改善的方向,應已大致獲得選民的肯定,但台灣民眾是否會對「兩岸牌」的期望過高進而失望更大,也將是馬政府下階段可能面臨的問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602
冷眼集》內閣螺絲還要再栓緊
2008/06/20 20:21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特稿】 2008.06.19 03:14 pm
  
劉兆玄還沒上任前,就天天和準閣員開會討論政策,打算520一出手就開出長紅。結果事與願違,和外界期待、自我期許都有不小落差。劉內閣免不了橫向、縱向聯繫不佳的老毛病。

在整體經濟環境逐漸朝鬆綁、開放後,企業界還是看好劉內閣,最近在聚會中給了八十分成績,這些企業菁英對於劉內閣綠卡政治風波的處理,只給了六十分成績。這顯示劉內閣雖然站穩了政策改革的立場,但是如何適切回應民意,面對在野黨的任何攻擊,都應該有一套周延而深入的論述,才不會老是被在野黨牽著鼻子走。

內部方面,過去一個月,財經閣員可為劉內閣的核心圈,財經閣員之外,好像就和這個內閣距離相當遙遠,造成不少部會首長,在政策方向的掌握度上,拿捏不精準,小瑕疵善後不力都變成大麻煩。

時局不同,政府舉手投足都受到檢視,資訊發達,很多事情想淡化都淡化不了。偏偏劉內閣一個月來,經常態度反覆外,政策也反覆,外在壓力造成父子騎驢,可以是解釋理由之一,但缺乏一貫性的政府,不是準備不周,就是信心不足。

外部方面,劉內閣躊躇滿志,想要盡快在政策上立功,於是方案、計畫一個一個推,但在政策利多之餘,卻又不時讓自己同黨立委陷入自我矛盾。新舊政府拋出同一件事、同樣的作法,要國民黨立委瞬間從杯葛轉成護航,強人所難。新政府上任初期,民進黨罵十句,其實都還比不上國民黨念一聲來得有力。劉內閣卻始終把外界的批評,怪罪於為何配合在野黨起舞。

神經緊繃的劉內閣,經過前陣子震撼教育,可以重新整裝,調整步伐,順便走出政院象牙塔,呼吸一下外面的空氣,畢竟執政前和百姓站在同一陣線,沒理由執政後就分成兩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599
工商界看法》許勝雄:反應稍慢 整體OK
2008/06/20 20:2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李立達/台北報導】 2008.06.20 03:32 am
  
劉內閣上任滿月,金仁寶集團董事長許勝雄表示,「整體表現還OK」,唯一需改進的是處理事務的反應速度,他也建議,兩岸投資上限40%,要儘速改善,以免影響產業布局及競爭力。

許勝雄指出,各界對新政府期許很高,候選人當初選舉承諾,要讓台灣有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包括改善人才、改善投資環境等。此次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赴大陸談判,透過對岸善意回應,將台灣旅遊觀光業帶起來,陸客來台的消費,對台灣整體環境均有正面影響,台灣也該做好配套措施,避免黑心商店等弊端出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4598
頁/共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