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李濠仲/特稿】 2008.06.08 02:49 pm
擴大內需方案不但引發人口較少縣市的不滿,也引來立委反彈,內政部長廖了以還兩度出面和立委溝通。
報系資料照片
新政府一上台,就推出追加減預算1144億元大餅,其中583 億元,以人口比例分配給各縣市政府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第一時間引起人口較少的縣市大為不滿,但接著連執政黨立委也開始反彈。據了解,為此內政部長廖了以還兩度出面和立委溝通,並表示立委們也可以建議相關補助計畫後,才稍微舒緩了執政黨內部的壓力。
行政院通過「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後,由於該方案事前僅知會地方縣市首長,因此,向來對爭取地方建設也相當積極的立委,心裡便相當不平。宜蘭縣國民黨籍立委林建榮率先發難,強烈抗議行政院依各縣市人口數匡列補助額度(宜蘭縣分得11億餘元,台灣本島排名倒數第7),直言這麼做等於是在「慢性謀殺宜蘭縣」。
不只林建榮,後續來自立委的壓力,紛紛湧向行政院,即便是執政黨立委,也幾乎都不假詞色地批評劉揆,尤其看到很多地方縣市政府提出的補助計畫,也是立委積極爭取的項目,如此一來等於平白少了「為民服務」的機會。為緩和立委的反彈,在行政院力有未逮下,廖了以自己挑了這個擔子,兩度和立委當面溝通地方建設問題,表示立委們提出建議,中央也可以研究協助。
只不過,地方縣市首長提報的計畫就已經夠浮濫,如果再加上立委的點子,則「加強地方建設、擴大內需方案」不免品質堪慮。
例如台北縣便提出了不知道和擴大內需何干的5000萬元「校園遊具器材增設及維護」,以及3億元的「全縣中小學設施提升計畫」;基隆市則是編了500到2000萬元不等,要把基隆市各區的里民會堂進行公共設施美化。
其他如宜蘭縣提出籠籠統統的所謂「重大建設規劃與都市規劃案」,一開口就是1700萬元;嘉義市同樣也有個不知所以的1500萬元「嘉義市綜合發展計畫」。好在其他縣市沒有起而效尤,否則追加減5000億也不夠分。
此外,各縣市提報的計畫,多是小型工程和應景式的文化活動,例如「2008宜蘭客家文化節」、「台中市爵士音樂節」、「雲林縣2008咖啡節」等,根本不符編列特別預算的法規,有些甚至連小型工程都稱不上,且很多都應該是年度預算要做的事,無法用特別預算處理,適法性恐怕大有問題。
雖然劉揆多次強調平衡城鄉差距不是這次加強地方建設的考量,但生活水準遠落後西半部的花蓮縣,還是想從分得的8億多元補助款中,拿2000萬元去「縮短城鄉數位差距」。在突然多出這些錢後,縣市政府見機不可失,於是不管和擴大內需有關沒關,能編的全編進來,也難怪立委會急得跳腳,擔心功勞全被縣市首長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