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21 03:03 聯合報 孫揚明/資深媒體人(新北市)
二○一六大選民進黨勝選,曾喧囂一時的兩岸相互定位問題,在蔡英文接受媒體專訪、給了一個半步答案後,就船過水無痕般消失。其實箇中關鍵問題仍在,只是潛藏更深,而且是往危機邊緣的方向走;一旦在特定的情境中爆發,對兩岸—尤其是台灣的傷害更大。
往昔一直主張台灣獨立的民進黨,在總統大選得勝後,英國政府的網站上立即出現,要求英國承認台灣獨立的聲音;隨後在美國白宮網站上,也出現類似訴求;隨後香港也出現要求獨立的暴亂行為。這還不包括被視為是支持西藏分裂的達賴,立即要求來台及李登輝的「餘生」餘波。
這一連串事件,雖未必是民進黨所為,但這一連串的氛圍相關確是存在的。此一情境,足以造成兩岸相互的高度不信任。
在這情況下;蔡英文目前的策略思維,卻是先內而後外,明顯是希望先階段性的穩住兩岸到五二○,她則是先訂定下一個台灣內部未來發展策略後,再去考量兩岸。但這作法明顯忽略掉對岸與國際因素,結果可能是造成兩岸問題的提前爆發。
首先,中共三、四月人大與政協兩會召開在即,其中「對台工作報告」目前正是草擬階段。今年這份報告必會對蔡的勝選做一總結定性,並提出未來一年的工作方向,重要性可想而知。
然在當前的氛圍下;如果沒有一個雙方充分溝通與充足資訊,極可能對彼此未來與意圖造成誤判。蔡如理解,她就有義務「告知」北京,以免造成雙方誤會。
其次,在國際層面上也面臨若干需處理狀況。其中較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台北是否尚能參與世衛大會(WHA),WHA召開雖是在五二○總統就職後;但是大會的邀請與前置作業正進行中。如果蔡在兩岸之間存有善意,那就應公開讓北京知悉;如此,參加WHA才不會出現波折;也才可能讓蔡選前所說「維持兩岸現狀」政策實現。如果是因其兩岸政策未定案,無法讓北京知悉,那台北參與極可能出現變數,並且更影響其他層面。
如蔡當下的產業之旅,雖對台灣整體的產業、經貿等進行了解規劃,但清楚的是這些需要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此中關鍵,即是中國大陸態度。要記住,中共的存在,是我們所有政策中的常數,不是變數。
新國會開議,藍綠對立依舊。但台灣當前面臨內外在重大挑戰,亟待新政府重視,雖說有些是五二○後才會發生,但蘊釀與準備期卻是在五二○之前;如果不能把問題解決於未發之前,屆時造成誤解與惡感的累積,就是一種毫無意義的事,更是一種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