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邱正雄任賦改會召集人
2008/05/22 12:09 瀏覽11,612|回應16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商時報2008.05.22
【呂雪彗/台北報導】

     行政院已確定,針對稅改將成立行政院層級的賦稅改革委員會,召集人由副院長邱正雄出任,其中如何實施負所得稅,各界仍有諸多意見,將透過賦稅改革委員會討論才會拍板定案。

     據了解,為使稅改工程大計能符合社會公義及租稅公平,行政院決提升賦改小組的層級,在行政院下成立跨部會組成的賦稅改革委員會,並已決定由邱正雄出任召集人。

     馬英九總統表示,百日內的重大政務包括稅改,尤其遺贈稅的改革。官員表示,遺贈稅改革涉及海外資金能否回流,及台灣競爭力,因此必須經過跨部會審慎討論。

     此外,負所得稅政策,副總統蕭萬長日前表示希望優先推動,但由於涉及層面廣泛,高層表示,必須納入賦稅改革委員會討論,才能兼顧租稅公平及社會公義,因此不會在短期內出爐。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72953
 回應文章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第三次金改 稅改擺第一
2008/06/28 16:3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新輝/台北報導】 2008.06.28 03:44 am
  
「扁規馬不隨」,陳水扁執政時期推動的「二次金改」將走入歷史。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昨(27)日出席立委邱毅舉辦的「金融改革」公聽會上表示,新政府推動金改的腳步不會停止,將在馬蕭政見基礎上推動金改,但名稱改為「第三次金改」。

「金融改革」公聽會中,包括台新金、開發金、元大金控、華南金、富邦金、新光金、國泰金、台灣金控、中信金及玉山金等國內大型金控,都派總經理級出席,陣容浩大。

邱正雄表示,為避免重蹈二次金改弊端覆轍,第三次金改會有完善的配套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環是賦稅改革,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將在6月底啟動,並研擬出與金改相關的賦稅改革方案。

邱正雄說,二次金改是台灣關起門來,鎖國式的金融整併,未來第三次金改,會打開金融市場大門,允許各國金融機構在公平公開的市場參與金融整合併購,杜絕二次金改走後門的弊端。

財政部長李述德進一步表示,二次金改採「限時限量限對象」的作法,引發圖利財團、賤賣公營銀行疑慮,「限時」要求兩年內完成,「限量」指金控及公股銀行減半,「限對象」如政府指定台新金併彰銀。未來新政府推動金融改革沒有時間表,將充分尊重市場機制,不再限時限量限對象。

至於引發詬病的公股銀行釋股賤賣,李述德說,將來會朝「養肥了再賣」的方向進行。所謂「養肥」,簡單地講,就是改善公股銀行的績效、提升公司體質,不會再出現過去民進黨執政時賤賣公股銀行的情形。

國庫署長蘇樂明表示,過去金改大部分都是由上而下,因此屢屢發生勞資抗爭,造成外界質疑政府推動金改決心。馬蕭政見所提金改將採「由下而上」模式,是正確的,未來金改將先從公司內部意見整合做起,減少抗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5035
這廂也不滿... 曾巨威:說二軍太傷人
2008/06/27 13:0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7 工商時報 【王信人/台北報導】

     擔任賦改會副召集人的政大財政系教授曾巨威昨天說,他參與賦改會,是因為對租稅改革具有使命感,如果賦改會的運作不能客觀、獨立、超然,他將會退出賦改會。

     曾巨威說,在他的建議之下,賦改會委員沒有利益團體參加,委員單純化,他擔任副召集人後,初步有產生一點效果。他並承諾,「如果賦改會受到外界不當干擾,專業度不夠,我不會戀棧此職務,更何況副召集人並非了不起的職務。」

     最近外界批評,「賦改會為了落實馬蕭競選政見,不僅由行政院副院長兼任召集人,連副召集人都由馬蕭白皮書的撰稿者充任」,「務必積極廣邀一軍學者參與賦改會」。

     曾巨威對此頗覺委屈,「言下之意我是二軍,意指我在專業上有問題,為嚴重的誤解及遺憾」。

     曾巨威表示,他不是馬蕭競選政見白皮書的撰稿人,他只是被邀請表達意見,在馬蕭政見中,只有被俗稱為負所得稅的勞動所得租稅補貼制度(EITC)才是他的意見,EITC後來變成政策,不能怪他,不能認定他是馬蕭競選政見的落實者。

     曾巨威曾經參與過民國76年的賦稅改革委員會,他是「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目的改革」小組的召集人;之後,陸續擔任賦稅革新小組、國家財政調整小組、二稅合一小組、經發會、財改會、經續會的委員。財政部多位資深官員均肯定由曾巨威擔任副召集人,可以借重他的專業,非常合適。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3776
賦改會爭議持續 工商團體嗆:不給委員就走人
2008/06/27 13:0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7 工商時報 【呂雪彗、譚淑珍、王信人/台北報導】

     行政院昨日公布賦改會成員,六大工商團體僅獲邀擔任諮詢委員,而非具主導權的委員,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表示,如果不能由諮詢委員「翻轉」為委員,或讓諮詢委員也有「主導」權,不排除隨時「集體」退出賦改會。

     賦改會將在下週一召開成立大會,行政院昨日公布已核定的委員、諮詢委員,共計48位的名單。中研院士朱敬一、中華財政學會理事長陳聽安、工研院董事長史欽泰,都以委員身份兼任賦改會最高顧問。

     由於諮詢委員不如委員能夠常態參與會議,也不能主導議題和內容,工商團體認為,萬一有不利於工商企業的決議事項,就沒有轉圜的空間,商總理事長張平沼率先發難表示抗議,工總理事長陳武雄也說:「何必要我們掛名諮詢委員?」

     對六大工商團體態度轉變,財政部長李述德說他不知道有此變化,尚需了解情況;賦改會是一個溝通平台,因為代表不同,所以名稱不同,工商團體和立委及歷任部長共同放在諮詢委員中,是對其尊重。

     賦改會副召集人曾巨威則表示,工商團體退出賦改會,可能會帶來政治性壓力,但賦改會絕不會因此就不考慮利益團體可能性意見和立場。如果利益團體在賦改會中有決定權,會賦改會最後達成共識、做成決議的難度提高。何況,如果工商團體可以列為委員,全國性的勞工團體、教師團體,是否也要列為委員名單中?

     雖然前幾天,行政院副院長兼賦改會召集人邱正雄已一一致電六大工商團體負責人進行「安撫」,對他們表示:「賦改會沒有投票的問題,沒有表決的問題,最後的決策權還是在行政院」。

     邱正雄安撫確實達到一時的效果,不過,工商團體依舊認為,諮詢委員與委員有著很大的差異,因此決定積極尋求補救,雖會出席30日的會議,但若最後果真「無力回天」,不排除「集體退出」。

     邱正雄昨日表示,政院聘書已寄出,且30日的開會通知的信函也已發出,他衷心誠意邀請工商團體代表出席,他們都已答應,不太可能又反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3774
稅改動大刀 賦改會 九月就有成果
2008/06/27 13:0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7 工商時報 【王信人、呂雪彗/台北報導】

     賦改會預計在3個月內提交第一波的研究成果,例如軍教應否免稅、投資型保單應否課徵綜合所得稅、船舶的營所稅是否改課噸位稅等,最快在9月底就會釐清。

     賦改會召集人邱正雄昨天召集財政部研商議題初稿內容,擬提30日的首次大會討論,題目為「公平效率永續且具國際競爭力租稅環境」,大議題包括促產落日配套方案,檢討營所稅與綜所稅;所得稅法案,檢討扣除額、軍教免稅執行檢討;財產稅以遺產與贈與稅為主;銷售稅檢討金融營業稅、貨物稅、能源稅、碳稅。

     財政部原擬在議題中,列出最適稅率與最適租稅結構的討論,昨天則改成我國財政收支與租稅架構的綜合說明。其他議題尚包括負所得稅的脫貧計畫,並不排除工商團體或外商可能要求就最低稅負制進行檢討。

     昨日的籌備會議並決定賦改會的短、中、長期計畫,依議題的複雜度,劃分為3、6、9、12個月等4個時程進行研究。據了解,列為3個月內必須研究完畢的研究議題,包括取消軍教免稅、投資型保單課稅、噸位稅等。至於馬蕭競選政見的能源稅及負所得稅,都列在需要較長時間的研究。

     財政部官員表示,週一若委員及諮詢委員認為有些稅改項目應討論,討論可行都會增列,期貨稅日昨立法院已討論,因此刪除。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3771
朱敬一出任賦改會最高顧問
2008/06/25 20:28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5 工商時報 【王信人、呂雪彗/台北報導】

     繼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婉謝出任賦改會委員後,前財政部長林全、何志欽先後婉謝擔任賦改會的諮詢委員。在副閣揆兼召集人邱正雄力邀下,中研院院士朱敬一已首肯出任賦改會的最高顧問兼委員。

     賦改會的最高顧問有何任務?財政部長李述德表示,「這是因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名份,以突顯其特殊性」。

     邱正雄與賦改會副召集人李述德、曾巨威近日密集召開籌備會議,已擬定整個初步架構,有20個議題,分為4個月、8個月、12個月可以完成的種類,其中原本社會共識甚高的取消軍教免稅竟然不是4個月內的短期研究目標,而列在8個月或12個月的研究案。此外,極具爭議性的資本利得稅,並未排入稅改的議題中。全部的議題在6月30日成立大會的當天就會確定。

     但如果取消軍教免稅、開徵資本利得稅這兩項賦稅改革最重要的議案,沒有排入優先議題,難免會讓外界質疑新政府推行賦稅改革的決心。

     所有的議題分階段進行,也會讓工商團體有平等、公開參與稅改工程討論的機會。政院會儘量尊重各界意見,讓各界充分發言,減少工商團體疑慮。

     邱正雄表示,賦改會決定各項稅改政策內容,採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召開工作會議,針對促產落日所得稅改革、各項所得扣免稅額、負所得稅、遺贈稅及能源稅等研究報告成果提出向大會全體成員報告,委員及諮詢委員都可在聆聽後提出意見,讓財政部及負責研究的學者作出修正。

     第二階段再召開諮詢委員與委員的聯席會議,就稅改政策內容進行實質討論,若有共識部分優先參採,納入結論,有歧見的部分再提至第三階段的委員會討論,由20餘位委員採共識決方式作成結論,原則將避免動用投票權。

     邱正雄說,仍有少數幾位委員未最後敲定,這二天會拍板,下週一召開全體大會,說明賦改會進行方式;委員加上諮詢委員計有50餘人,政院將於本週內對賦改會全體成員發出聘書。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1431
務必積極廣邀一軍學者參與賦改會
2008/06/25 20:2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5 中國時報 【中時社論】

     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的組成與運作,即將於近日公布。本報曾經多次以社論剖析這個委員會的重要性,並建議其未來之規畫方向。但遺憾的是,以目前行政院所公布的成員與組織來看,與稅改理想實有相當距離。我們希望行政院再做構思,也許在這幾天能做些調整,務必要擺出一列像樣的學者陣容,要慎於始。

     我們原本希望,第三次賦改會能比照第一或第二次賦改架構,由大學者出馬擔任主任委員;但是行政院目前的規畫,卻是由邱正雄副院長擔任主委,而即使是媒體報導的其他擔綱成員,論資歷與聲望也與大學者有相當距離,好生令人失望。財政部從五二○開始,就一心一意想要貫徹馬蕭政見。他們似乎擔心,由學者擔任賦改會主任委員,將來的結論也許會與馬蕭的租稅政策白皮書有差距,於是乾脆由副院長兼任主委,以便欽掌局面。不僅如此,連副主任委員,都規畫由馬蕭白皮書的撰稿者充任,幾乎是以「雙重保險」的方式,意圖掌握賦改會研究結論與馬蕭政見之銜接。這樣的主委、副主委安排儘管是煞費苦心,卻也完全侷限了賦改會的思路空間。經此折騰,坦白說民間對該會已經沒有太多期望了。

     就資望而言,二次賦改會主委陳聽安,依其輩分、學養,當然是最適合的第三次賦改會主委。即使邱副院長要自兼主委,那麼陳教授也是最佳副主委人選。就實務經驗與租稅理念而言,前財長林全與許嘉棟都是極為優秀的學者,其聰明、宏觀、視野都廣受社會肯定。但遺憾的是,目前媒體揭露的人選中,這幾位先進都被排除在委員名單外,似乎刻意要毀棄黃鐘,以便讓次佳的瓦釜將來能發震天價響的雷聲。如果媒體披露的主委、副主委等名單無誤,刻意將前列學識經驗豐富優秀的學者排除在外,反而是參與馬蕭財稅政見研擬的學者充斥在三次賦改會中,則表示該會成立伊始就自穿小鞋,那麼外界的觀感,就難免負面了。

     與行政院陸委會相比,我們就更能看出財政部規畫賦改會的小器。馬總統知道台灣民間對兩岸政策的態度有歧異,就刻意安排台聯黨的賴幸媛做陸委會主委,以「擴大民間共識基礎」。除了色彩之外,儘管外界對賴幸媛個人有種種批評,府院都能存同去異,以最大的包容去促成兩岸政策的多元對話平台。如果馬總統能夠這樣開放地思考、推動兩岸政策,為什麼行政院與財政部卻無法比照構思賦稅改革政策?如果馬蕭沒有將其兩岸白皮書的起草人強推為陸委會主委,為什麼行政院就要踢開其他更適合的人選,一定要白皮書的撰稿人去賦改會擔綱?兩岸政策涉及人民的統獨情感,處理起來雖然極為敏感,但即使如此,政府都能擴大參與,找台聯人士加入。租稅政策只是冷冰冰的經濟分析,政治敏感度遠不及兩岸,為什麼卻一定要作繭自縛呢?

     我們要提醒的是:在當前這樣一個民主多元、資訊流通的時代,面對不同的政策見解,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們引入體制內,做全然開放的、不做操縱的討論。如果學界某些稅改主張在賦改會尋不著抒發管道,或是遭到壓抑,他們就會藉網路、報章、部落格四處發揮。因此,即使賦改會設計成一言堂,整個台灣的輿論也不可能容許賦改會自為非是。到頭來,徒然使賦改會的瓦釜意見與民間學者的黃鐘之音相牴觸,不但達不成凝聚共識的效果,反而予人政府欲強渡關山的誤解,那就很得不償失了。

     媒體報導,目前賦改會的組成應該是財政部所安排規畫,而整體而言,也似乎反映出李述德部長「賦改會是為落實馬蕭政見」的中心思想。我們對於財政部的格局視野實在不想再做評論,但是對於賦改會的未來走向,卻感到異常地憂心。希望邱副院長能夠在最後關頭再冷靜思考;像陳聽安教授、林全與許嘉棟前部長等社會菁英若都排除在外,那麼賦改會成立第一天,恐怕國安基金就得進場護盤了。無論如何,唯有一軍學者才能研議出一流的結論;排除一軍的參與就只會得出三流的結論。賦改會邱主委其實任重道遠;就算磕頭,也要把幾位一流學者請進賦改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1417
成立賦改會是政見,不是為政見背書
2008/06/25 07:5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8.06.25 03:21 am
  
馬政府的賦稅改革委員會本周就要運作了,這個既須承襲歷次賦改會成就、更須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組織,能否在現階段利益糾葛、目標衝突的稅制亂局下,為台灣下一階段的發展建立租稅新制,各方皆正拭目以待。

然而,從組織建立、目標導向到議題設定,此次賦改會的架構工程一開始就顯得失衡:如不速速導正,賦改會的格局將僅限於為馬英九總統政見背書的橡皮圖章,那還不如早早收場,別再浪費公帑而徒具形式。

成立賦改會是馬英九競選總統時的重要政見之一,肩負了新政府稅改大任:但馬總統心目中的賦改會,是否能與曾在台灣稅改歷史中扮演關鍵推手角色的賦改會等量齊觀,目前看來卻有許多問號。

第一個問號出現在組織面,依行政院長劉兆玄上周核定的組織要點,賦改會將由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領軍,副手是財政部長及財稅學者:定位為意見平台的賦改會,還架設了委員會、諮詢委員會及幕僚作業的三層組織。這樣的組織邏輯是矛盾的,賦改會既定位為意見平台,卻是由政治任命、擁有行政權的副閣揆主導,則當結論與既定政策牴觸時,副院長是該依專業送出建議,還是依政治判斷直接否決?正因如此,前兩次賦改會都是由學者主持,在形式、實質上都與行政體系切割,方能以獨立的思考擴大改革的格局,不讓改革創意屈從於官僚體系的限制,而得以豐富稅改的多元性。現今這種運作架構,顯然是給賦改會的大腳穿了小鞋:稅改要在此情況下走出康莊大道,行政體系必須自我限縮在賦改會的參與,僅須提供幕僚作業即可。

第二個問號是賦改會的目標導向。稅制改革一定會涉及不同目標間的衝突與取捨,代表各方利益者自會選取於己有利的目標進行政策辯護,這本是民主社會的常態,沒有絕對的對錯。例如穩健財政、扶植產業、縮減貧富差距、永續發展等都可能成為目標,彼此間也可能衝突,不同的目標間還會發展出不同的稅改方向、幅度與速度;就像第一次賦改會是整理稅制為主,為強化所得稅量能課稅精神提高稅率;第二次則基於經濟自由化需求,簡化所得稅率結構。準此,政府及整體社會期待賦改會達成的目標應先定於一尊,以避免各說各話的無效率討論,並導引議事方向,不致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稅目改革,更可做為取捨政策、議定優先順序的基礎與標準。

不過,依馬總統的政見,賦改會要建立的新稅制,必須公平、效率、簡化及具國際競爭力:這些看起來宏大且理所當然的目標,在一般情況下卻常見衝突。例如無論簡化稅制或稅率,通常意謂個體間的差異也被簡化,就可能偏離量能課稅的公平;又如要國際競爭力,以台灣經濟特性而言,通常代表的補貼出口,相對於外銷產業在提供就業機會的外部效果是否公平,仍是爭論不休;事實上,政府長期運用租稅手段發展經濟及進行所得重分配的結果,反而是讓受雇者成為繳稅大戶,加速中產階級的陷落,動搖經濟及社會的發展根基。因此,賦改會必須拋開這些競選時的漂亮口號,真正回應社會期待的稅制改革。

另一個問號則是議題設定的超重。議題設定應是在目標確立之後進行,但賦改會尚未運作、目標尚待凝聚共識,行政部門卻已洋洋灑灑地列出了廿項議題,從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所得稅、遺產贈與稅、營業稅、能源稅、負所得稅,甚至航運業的噸位稅、投資型保單課稅問題等,幾乎納入所有待審未決的租稅議題,這不只是把賦改會當成是財政部賦稅署的法規會在用;並因議題「未審先判」,且多是馬總統競選時提出的政見,更令人不得不懷疑賦改會只是為政見背書而設立。因此,要特別提醒馬總統,成立賦改會是政見,不是為政見背書;既要以全盤觀點推動稅改,就不要預設立場,讓賦改會放手去做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0512
邱正雄:負所得稅 賦改會重點
2008/06/24 10:2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06.24 02:33 am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昨天指出,對於脫貧計畫,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將列為重點之一,主要是包括實施負所得稅,年收入在卅六萬起算,依馬蕭競選政見所提的四六八方案,每年補貼四萬六千八百元。

邱正雄昨天邀集財政部、主計處、經建會等首長,討論六月卅日即將成立的行政院賦稅改革委員會相關事宜,邱正雄說,因應九十八年底即將結束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政府如何將過去租稅免稅的內涵,回饋在一般納稅人身上,也是賦稅改革委員中程改革的重要任務。

至於有關拉近貧富差距,是否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所提「富人應多收稅,窮人應減稅」,邱正雄說,他不多做評論,但社會的重要輿情會做參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9260
欣慰賦改會能踏出專業的第一步
2008/06/21 13:0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1 工商時報 【工商社論】

     據報導,即將成立的賦稅改革委員會(賦改會)主委邱正雄,日前會同二位副主委召開了第一次工作會議,針對賦改會的改革目標、組織成員、研究議題以及運作方式等相關問題逐項討論,正式開展新政府所承諾的稅改工程。有鑑於賦稅改革對改善我國租稅環境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性,我們曾經不斷呼籲行政院不但要尊重專業,而且要慎之於始,在賦改會成立之初即有周延的規畫,擺脫政治因素的糾纏與利益團體的壓力,為我國的稅制公平與效率奠定更厚實的基礎。

     我們堅決主張賦改會須超然獨立於行政官僚體系之外,且主委職務應由權威財稅學者擔任。尤有甚者,委員會的組成應排除利益團體,以避免賦改會成為各種利益鬥爭與交換的場所。然而行政院長劉兆玄並未接受我們的建議,還是決定由行政院主導,派副院長邱正雄擔任主委,另外設立二位副主委,一為學者,另一則為財政部長,希望以此表示平衡與兼顧。我們對此決定感到遺憾。不過,日昨的第一次工作會議,邱主委卻接納了我們對於委員會成員的建議,將原先財政部所構想產、官、學皆納入的方式修正,僅保留學者專家與行政機關代表二者於其內。此一讓委員會回歸專業與單純本質的做法,值得肯定。邱主委能夠尊重輿論並察納雅言,的確為賦改會跨出了好的開始,省卻了許多社會對稅改產生的疑慮。

     其實,這次賦改會的規模與資源投入皆不若民國57年與76年的兩次賦改會,比較類似於民國90年的「財改會」做法。惟財改會乃係延續當時充滿了政治目的之「經發會」而成立的組織,故其委員會的組成自然偏向採用產官學共組的「協調」模式,以達到和解的表相效果。如今,時空背景完全不同,馬政府不但剛帶著民眾的高度期待上任,更掌控了立法院的多數席位,在野黨的掣肘固然仍會存在,但不可否認地,這種反對聲音已不足以構成行政院的重大威脅,同樣要做稅改,現在的內閣受到政治牽制與杯葛的顧慮較少,從而賦改會的運作與功能乃更應該強調專業與中立。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新政府應該懂得珍惜把握。

     我們雖然認為利益團體,尤其是工商團體代表,不應列入賦改會為成員,但並不表示我們對利益團體的意見有所貶抑或排斥。相反地,我們強烈主張任何利益團體的聲音都應該在改革方案研擬的過程中,有充分與均等的表達機會。如此,才能讓改革方案的副作用降至最低程度,亦才能讓改革方案最符合大多數民眾的福祉。賦改會的初步構想是將各方利益團體納為「諮詢委員」,與民意代表及其他社會各界菁英,共同成立另一參與稅改的平台。未來在方案的分組討論時,賦改會應該廣邀這些諮詢委員以及相關代表參與,傾聽並蒐集各方不同的意見,以作為送到大會定案前之重要參考。

     此外,賦改會雖然主要是由專家學者組成,但據悉這次的組成背景與專長將更為擴大,不只是財稅學者而已,尚包括了總體經濟、金融、產業、會計以及能源等專長的學者在內。這些不同專長的委員不但在政策或改革觀點上可以有所辯證或折衝,另一方面也可以從專業的角度為不同的利益者爭取其應有的合理對待。至少,在委員會上,大家相互間係以專業為討論的基礎,不為既定利益而爭,不為特定立場而吵,相信如此研擬出來的改革方案必定能夠更為理性與周延。

      當然,組成方式的搞定只是賦改會起步工作的一部份,接下來還有稅改目標的擬定、改革期間的規劃、研究議題的設定以及方案研擬的方式等更重要的工作須要完成。我們知道未來的任務還很艱鉅,但有了這次尊重專業的好開始,能為賦改會的成功帶來更多的希望,倒是大家共同的期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5703
曾巨威將任賦改會副召集人
2008/06/19 11:4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19 中國時報 【唐玉麟/台北報導】
 
 賦改會列車,六月底要運作,政大財政稅系教授曾巨威(見圖,本報資料照片/姚志平攝)
     賦改會列車,六月底要運作,政大財政稅系教授曾巨威昨天證實,他已允諾擔任賦改會副召集人,與賦改會召集人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副召集人財政部長李述德等三人,共同分工承擔賦改重責。

     曾巨威說,為未來賦改會運作問題,目前積極研商分工問題。對他首創提議負所得稅制,責任艱矩,他表示:「我是起頭者,但這是大家的事情。」他說,他只是一介學者,幫忙政府做事,盡一分心力而已。

     曾巨威曾是舊政府稅改的靈魂人物,早先協助前任財政部長林全任內推動最低稅負制;如今,他不但是馬英九競選總統提出負所得稅制幕後倡議者,更站在檯面,擔任賦改會副召集人,協助推動稅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12657
頁/共1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