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陳添枝:今年物價恐漲逾4%
2008/05/22 10:08 瀏覽2,466|回應24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05.22 04:14 am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憂心,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可能會飆到百分之四,創近十四年來新高;且房價與通貨膨脹將是今年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
記者曾吉松/攝影

新任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昨天表示,今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可能會飆到百分之四,房價與通貨膨脹將是今年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主計處資料顯示,一旦全年物價漲破百分之四,恐創十四年來新高。

經建會昨天舉行正副首長就任記者會,新政府如何因應通膨走勢成為話題。陳添枝說,通膨的確是今年經濟的潛在風險,但他希望,維持今年通膨在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可能比百分之三多一點,頂多到百分之四。」

他說,物價上漲受貨幣政策的影響較大,油價推升物價的部分則有限;央行貨幣政策一直都很穩健,只要油價的壓力不要太大,或許國內通膨壓力可以舒緩。

他表示,今年的經濟情勢看起來,溫和的通貨膨脹不可避免,但政府會盡量將對民生的衝擊降到最低。

他說,國內油價自去年十一月凍漲以來,至今累積漲幅已達百分之廿八,未來油價一定會解凍,預期會加深物價上漲的壓力。不過,他認為,台灣需要較多注意大宗物資,因為台灣不是產油國,油價只能交給市場機制決定;大宗物資倒是比較關鍵,政府已經研擬配套民眾因應糧食供應問題,增加政府儲存外,也會讓部分休耕地復耕。

他也希望民間不要盲目投入生質能源作物生產,以免占走生產糧食的土地。

陳添枝強調,經建會對任何價格都有監視制度,以今年的情況來看,房市與重要物資通膨,是經濟發展的潛在風險。他坦言,房市發展兩極化相當令人擔憂,經建會會密切監視,但由於是市場供需問題,政府不能做太多的干預或是打壓。

另外,他也對發展國內博弈產業提出時間表,他表示,經建會將盡速在今年底前提出國土整體規劃方案,決定是否繼續推動博弈產業規劃,如果確定要做,再考慮觀光賭場落腳何處。他開玩笑表示,「想賭的人要再等一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72667
 回應文章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經建會:離島建設投入規模達195億元
2008/12/21 21:2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台北21日電】 2008.12.21 12:05 pm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表示,自民國90年至今,離島建設基金投入離島軟硬體建設與發展計畫,總計約有新台幣195億元。

經建會表示,台灣離島主要包括金門、馬祖、澎湖、蘭嶼、綠島與小琉球等六個島嶼,受到地理環境等限制,發展上處於相對弱勢,為加強離島建設與發展,民國89年制定「離島建設條例」,並設置離島建設基金,擬分十年編列300億元,作為離島建設的專屬財源。

經建會表示,離島建設基金自民國90年至今,加上明年預計投入的規模,總計約有195億元投入離島軟硬體建設與發展計畫。

經建會表示,離島建設包括地方產業振興、居民交通費用補貼、緊急醫療救護、水資源、能源開發與節約措施、縮減數位落差、人才培育、學童教育補助、歷史文化保存、生態環保等。

經建會表示,離島建設「永續發展」為最高指導原則,採整體性、系統性方式進行,以避免不當開發造成自然、人文生態破壞。

經建會表示,為鼓勵民間企業投資離島地區,離島建設基金自民國95年起,配合低利融資貸款、或專案信用保證兩機制上路,已有10件民間廠商提出申請案,其中兩件已申貸成功,總金額達3700萬元,另有三件正辦理申請作業中,申貸金額達30餘億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60502
經建會通過 126億元治山防災
2008/12/02 09:2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許玉君/台北報導】 2008.12.02 02:33 am 
 
世界銀行(World Bank)最新報告指出,台灣有90%以上人口面臨颱風與地震的災害威脅,屬於災害高風險地區。

經建會昨天通過農委會「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將在未來四年(民國98年到101年),投入126億元,辦理「土石流監測及預報」、「水庫集水區保育」、「治山防災」,及「山坡地監督及管理」等四項計畫。

明年度的重點優先地區,包括:埔里國姓大旗崩塌地、高雄甲仙鄉、台南南化、歸丹鄉、高雄杉林鄉等易受災區域。

農委會提出最新的世銀「災害高風險區評估報告」表示,全世界主要的天然災害概分為颱風、洪水、地震及乾旱四種,其中台灣73%的人口,將面臨上述三種以上的災害,而面臨颱風與地震兩種以上災害的人口比率更高達90%,相較於世界各國,台灣屬於全球災害高風險國家。

農委會說,由於國內重大天災平均每三到五年發生一次,且每每造成重大災害,因此擴大「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規模至四年126億元,並列入「愛台十二建設」方案。

農委會表示,「整體性治山防災」計畫至今已經執行三年,未來四年的經費規模創歷年新高,僅低於九二一大地震時期,主要是因為國內易受災地區範圍不斷擴大,因此決定擴大經費,配合特別預算,推動山坡地水土保持工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7396
經建會真該加把勁了
2008/09/19 10:30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9.19 03:00 am 
 
行政院長劉兆玄日前赴經建會視察業務,聽取主任委員陳添枝簡報,除對該會同仁的努力表達慰勉之意外,還要求該會多加把勁,並期許經建會能持續發揮財經運籌總部(即過去所稱財經小內閣)的功能,成為經濟建設強有力的發動機、協調者、審議及評估者,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心力。劉院長所指各點,正是經建會應有的任務與責任。實際上,過去經建會及其前身在歷次遭遇困難中,不僅及時採取因應對策,一一克服問題,甚至事先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為未來經濟發展更上一層樓鋪路。台灣過去能創造經濟奇蹟,經建會扮演關鍵性角色,故被稱為財經小內閣。劉院長對經建會的指示,是否有感而發,不得而知,但確一語中的。

8月27日提出的「八大刺激景氣措施」,與9月11日公布的「因應景氣振興經濟十大措施」,僅就程序而言,在兩周內推出內容大部分重複的方案,顯得政府處事急躁不耐,倉促間如何能提出周延可行方案,令人質疑。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表示,「因應景氣振興經濟方案」是針對短期內需下滑所造成衝擊,從刺激消費、振興投資和穩定金融三個方向,採取十大措施;政府總計投入的補貼及減稅金額達1,809億元。預估可帶動國內投資及消費高達1兆元,其中促產條例適用傳統產業,能創造5,000億元的民間投資。陳添枝還強調,觀察過去台灣景氣循環,自高峰至谷底的收縮期12、13個月;這一波景氣循環的高峰,出現在去(2007)年10月,谷底將發生在今年10月以後,到明年初台灣景氣即可復甦,台灣這一波景氣衰退,時間不會維持太長。陳主委此番談話,站在政府立場提出樂觀看法,給人民加油打氣,可以理解。但過於誇大政策成效的結果,反會導致更大的落差,讓人民更失望,重建對政府的信心將更難。

先就台灣景氣循環而言,在過去十次循環中,有九次收縮期在十至16個月之間,但不能忽略第二次石油危機時,收縮期長達37個月之久。然美國自去年爆發次貸風暴後,本報社論即一再指出,次貸風暴的影響不僅沒有結束跡象,而且尚在發酵中,而今不幸言中;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的雷曼兄弟宣布破產、美林證券被美國銀行收購、美國國際集團(AIG)聲請美國聯準會金援,造成百年來僅見的金融危機,嚴重衝擊美國及世界經濟,全球經濟何時能落底,此時無人敢斷言。而近年來靠出超擴大支撐經濟成長的台灣,「明年初景氣即可復甦」,難以令人置信。

陳主委雖強調十大措施將帶動內需1兆元,可以促進景氣的復甦。可是其中民間傳統產業創造投資5,000億元,即占一半,並未說明是一年或幾年。但促產條例明年底即落日,即使立法院下會期儘快修訂促產條例,將傳統產業納入,其實施五年免稅期間一年一季都不到。而實際上2006年民間傳統製造業總投資不到3,000億元,明年底前在免稅誘因下,民間傳統產業就會創造投資5,000億元,是2006年投資額的1.6倍以上,有此可能嗎?未知陳主委在估計政策效果前,有未檢查過民間傳統產業過去幾年實際投資額;如此誇大政策效果,如何能讓人民信賴?

再看十大措施內容,多屬舊案重提、延伸或擴大。就以嶄新姿態出現的「468方案」,也是馬蕭競選時重要政見之一,但爭議甚多,在基本條件未具備前,要勉強推動完成立法程序,真正實施也是三年後的事,對當前刺激消費,振興經濟,緩不濟急,而且造成不公平等後遺症。

本報日前社論已提出嚴厲評論,今天不再贅述。不過就十大措施整體而言,無甚高論,與過去經建會及其前身在遇到困難時所採取重大措施,如1960年所推動的「19點財經改革方案」、「獎勵投資條例」,未雨綢繆的事先化解美援停止後可能發生的困難;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初期,敢在強人蔣經國總統面前檢討第一次石油危機因應缺失,建議應在石油進口價格上漲,隨時充分反映,以價制量,而得到肯定;以及俞國華、連戰任行政院長時,分別提出的「自由化、國際化、制度化」的全面經濟自由化與「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為施政主軸,都是經建會提出的建議,並研擬實施方案;除「建設台灣成為亞太營運中心」受到李登輝祭出「戒急用忍」而胎死腹中外,其餘政策措施在執行過程中雖遭到阻力與困難,但政府都以最大的決心與魄力一一克服而獲得顯著成果比較,不可同日而語。

而今劉兆玄院長,既然授權經建會擔負起「財經運籌總部的功能」,經建會就應更加把勁,統籌協調有關財經部會與央行,因應面臨的困境,重建經建會的精神與功能。我們相信,只要各部會能放棄本位主義,團結合作,一切為國家為人民,沒有問題不能克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34333
陳添枝:通膨減弱 該拚經濟了
2008/09/04 00:0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何孟奎、蘇秀慧/台北報導】 2008.09.03 07:03 pm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昨(2)日表示,通貨膨脹的高點應該過去了,接下來的大敵人就是衰退(recession),政府施政重點將從抗通膨轉移到振興經濟。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昨天確認,國內物價上漲的高峰期已過,8月物價已出現緩和;行政院也已將施政重點從對抗通貨膨脹轉移到振興經濟,如何提振國內投資、刺激消費已成當務之急。

陳添枝說,7月景氣燈號的變化比較快,之前景氣燈號維持在黃藍燈(代表景氣有衰退之虞)好一陣子,但7月一下子「趴」了下來,綜合判斷分數跌了好幾點。他認為,北京奧運讓中國景氣反應慢了點,因此台灣景氣循環也晚了些。他認為,通貨膨脹在7月達到高峰後,8月以後的通膨壓力應該可紓緩。

對於政府是否採取退稅、減稅等措施刺激景氣?陳添枝說,目前傾向不退稅,但以直接補助方式,來幫助中下階層的族群,例如9月1日起近貧工作所得補助方案已啟動,放寬近貧的認定標準外,也提高補助額度,但社福還有加強的空間,現在還在研擬是否能將擴大社福補助範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12603
下半年物價穩不下來
2008/07/31 19:26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7.31 03:13 am
  
近日國際原油價格自高峰每桶145美元,急速降至121美元,跌幅高達17%,雜糧價格也大幅下跌,對今後物價穩定有幫助。但並不表示台灣今年下半年物價會比上半年穩定;而且物價高峰正在進行中,最快也要到第四季才會緩和,即使緩和其漲幅仍會高於上半年,故下半年國內物價仍然嚴峻,不能掉以輕心。

行政院日前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聽取各部會報告後,決定將行政院主計處原估計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上漲率3.29%提高為3.5%,作為各部會應努力穩定物價的目標。其依據是主計處認為,國際油價每桶比5月時預估高出8至10美元,全年CPI上漲率會高出0.2至0.3個百分點,央行也同意此預估值,遂作此決定。

從表面上看來,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將今年CPI上漲率預估值提高,顯示當前物價上漲較5月時嚴峻。但實際上,僅從CPI上漲率來看,上半年CPI平均已上漲3.89%;則全年才上漲3.5%,豈不是下半年只上漲3.1%,不僅未較上半年嚴峻,而且緩和很多?日前主計處曾預估7月CPI可能高漲5.0%至5.5%,則8至12月平均每月將僅較去年同月上漲2.6%;在全球物價高漲下,台灣今年8至12月只上漲2.6%,那太好了,又何必窮緊張呢?顯然穩定物價小組只考慮油價對CPI的影響,其他因素都未考慮,甚至上半年已實現的物價漲幅都視而不見;這脫離現實的物價上漲目標,即使各部會再努力也無法達成,空有目標又有何用?

據媒體報導,經建會曾在穩定物價小組引用Global Insight7月最新對台灣CPI今年上漲情勢預測提出報告,指出今年台灣物價高峰落在8至10月,CPI年上漲率為6%,其後可望逐漸下降。另段又稱今年7月是台灣物價高峰期,預估CPI全年上漲率達5.3%。不管今年台灣物價有兩個高峰期,僅就上漲率來看,此估計本身就有矛盾之處。今年上半年CPI上漲3.89%,8至10月上漲6%,7月是高峰,未列上漲率,假定上漲7.0%,要全年上漲5.3%,則11月、12月要分別上漲7.6%;這與「其後可望逐漸下降」完全相反,而且11月、12月才是今年物價高峰。顯然不是經建會引用有誤,就是媒體報導有欠正確。不過,今年台灣CPI全年上漲5.3%,有過於偏高之嫌,經建會曾將國內各研究機構所預估今年CPI上漲率在3.5%至3.9%之間,供物價小組參考,可見決定的上漲「目標」與下限相當。

由於全球物價嚴峻,大家都關心台灣下半年物價走勢,各有關單位及大銀行研究部門都自行作預測;但正式對外公開宣布的有花旗銀行總體經濟研究部門,提出下半年經濟展望分析,受到各方重視。該行對台灣CPI漲幅指出,油價每桶若是在120美元以上,以台灣對原油進口的高度依賴,預估今年第三季CPI將衝到5.5%的極高紀錄,全年CPI上漲率也調升至3.3%。此一估計與上述Global Insight犯了同樣毛病,而方向相反。因上半年已漲3.89%,第三季若漲5.5%,要全年上漲3.3%,則第四季CPI年漲率是0。第三季高漲5.5%,第四季突降為0,可能嗎?顯然全年估計上漲3.3%,過於偏低,不足取。

評析各方對今年CPI上漲走勢,都有其問題;謹提出我們的看法供參考,並就教於各方賢達。

今年上半年CPI上漲3.89%,總指數已墊高,而去年7月CPI是下跌,總指數降低,即使今年7月CPI總指數維持6月水準,其年上漲率即達5.3%,何況7月初油電雙漲,再加以兩次颱風侵襲,蔬果價格暴漲,7月食品價格指數,年漲率可能超過15%,接近20%,對以食為主的升斗小民而言是極大的負擔,7月CPI年上漲率可能衝破6.5%的高峰。近半月來油價已大幅下跌,但7月上半月油價大漲,因此,即使下半月油價回跌,全7月平均油價仍然較上月為高,除非再凍漲,否則依浮動油價機制,8月1日國內油價再上調勢所難免;加以鳳凰颱風7月底來襲,受影響的蔬果漲價將落在8、9月,因此,第三季CPI漲幅仍會超過6%,甚至6.5%。真正漲幅緩和可能自10月開始,一方面去年10月柯羅沙颱風侵襲,使去年第四季CPI大漲4.48%,基礎墊高;另方面10月1日夏季電價結束;但不要忘記10月初還要調漲第二次電價,油價如何變化、颱風是否再來,均難預料;因此,第四季CPI漲幅會較第三季緩和,但仍然會超過4%,比上半年漲幅高,全年估計CPI上漲4.5%以上,創1981年第二次石油危機後27年來新高。

根據我們的預測,今年物價高峰落在第三季,漲幅超過6%,全年CPI漲幅達4.5%以上,使實質薪資負成長高達3%,實質利率也負2%左右;這對依賴薪資及退休金利息生活的600多萬員工及退休老人生活,情何以堪!雖政府為穩定物價正在採取許多新措施,惟規劃中的提高貧窮家庭補助及增列對中低所得者補助,應劍及履及及早落實;無論如何應設法籌資於8月中發放,補助到家,方能濟民於苦;也顯現新政府能「苦民之苦」的決心與效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65890
陳添枝:通膨壓力 8月後減緩
2008/07/31 18:5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07.31 02:52 am
  
行政院主計處昨天預估,台灣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CPI)壓力的高峰期會落在七、八兩個月分,八月以後就會緩和下來。雖然主計處憂慮七月CPI會比預期高,但政府有信心讓全年CPI成長率維持在百分之三點五以下,「通膨壓力應該在解除中」。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昨天召開例會,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在會後做以上表示。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日前公布,七月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上個月下降四點一五個百分點,陳添枝表示,這項調查應該是針對上半年的調查,信心降低和國際油價高有關,美國最近發表的信心指數上揚,原因是油價下跌,信心也恢復了。

陳添枝也指出,最近大宗物資已有下跌趨勢,其中小麥已下跌一陣子,但是國內麵粉價格尚未充分反映。雖然麵粉二十二公斤裝已從五百八十四元跌到五百七十元,但是並未確實反映在下游的商品,如麵包、水餃及麵粉等。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特別指示經濟部,應負起監督責任,查看下游是否有順應小麥下跌,充分反映在各相關產品的價格上。

陳添枝說,目前物價的好消息是國際油價跌了,不好的消息是因為連續經歷卡玫基、鳳凰兩個颱風,導致蔬果價格上漲,相信很快會恢復平穩的價格。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65828
陳添枝:抗通膨 三管齊下
2008/07/10 12:49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蘇秀慧、林淑媛/台北報導】 2008.07.10 02:57 am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昨(9)日表示,油價上漲已帶動物價上漲,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4.97%確實比較高,超過預期。至於全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能否控制在政府宣示的3.3%以內,第三季國際原油價格將是關鍵。

對抗通膨,陳添枝指出,政府將三管齊下,一是維持物價穩定,不要出現有人利用物價上漲的機會趁火打劫;二是一旦特殊商品價格產生不正常波動,政府要隨時介入,以平穩價格;三是擴大照顧中低收入戶。

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昨天舉行會議,會中就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創下12年來次高進行熱烈討論,並已衝擊到行政院將全年物價控制在3.3%以內的宣示目標。

陳添枝說,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確實比較高,但核心物價年增率3.7%「還好」,但也有上升趨勢,顯示油價上漲效果確實有擴散,但與亞洲國家相較,除日本外,政府對物價控管相當有成效。

為了減少原油的用量,經濟部能源局昨天也宣布,15日起全台所有加油站銷售的車用柴油,一律添加1%生質柴油,預估一年可少用3,850萬公升的石化柴油,耐斯集團的新日化公司、承德油脂、積勝油脂以及兩家新投入的宏傑與玉弘公司,都將搶攻這項新能源商機,估計投資6.5億元,年產能達4.2萬公秉。

能源局官員表示,原油價格飆漲,對生質柴油等替代能源商機就更有利,除五家廠商已經投入市場外,也有業者計畫在彰化地區投資生質柴油,規劃未來自大陸進口原料,生產後出口,爭取更大的利潤。

陳添枝指出,物價上漲同時,是否會出現部分商品買不到,或市場出現混亂,是政府緊盯的重點。國內物價溫和上漲,不能亂,不影響生產秩序、投資意願,這部分政府已做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39561
陳添枝:年底前公布博弈評估案
2008/06/27 13:05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7 工商時報 【薛孟杰/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在立院指出,經建會已邀各部會討論博弈事業是否開放,但仍有歧見,需要一點時間磨合。他保證,年底前一定會公布評估結果,若評估可行,經建會亦一併提出博弈方案。

     立院經濟委員會26日再度排定審查離島建設條例修正案「博弈條款」,但由於陳添枝主動表示,還需要時間評估,擔任主席的國民黨立委邱鏡淳最後裁示,全案擇期再審。

     陳添枝表示,有關擴大離島設置免稅商店區域等內容,各部會都支持,唯獨博弈,尚未整合完畢,他並保證,經建會對博弈事業將採開放態度,不會僅以「道德理由」予以封殺。

     儘管如此,由於馬英九總統選前曾經在澎湖公開支持離島設立博奕事業,陳添枝「還需要時間評估」的說法,藍綠立委都不滿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3773
陳添枝:將與各部會研究救股市措施
2008/06/27 13:03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06-27 工商時報 【薛孟杰/台北報導】

     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指出,台北股市近日下跌,一與短期投資客獲利了結出場有關,金融改革措施太慢則是另一原因,經建會正積極檢討金改還有哪些措施可作,激勵股市。經建會亦將與各部會研究,是否要祭出短期方案拯救股市。

     馬蕭選前喊出馬上上萬點的口號,但台北股市五月卻慘跌,投資人期待政府能祭出利多拯救股市。

     陳添枝昨日在立院回答民進黨立委李俊毅質詢時指出,從今年1月以來,台灣股市應該是亞洲表現最好的,但5月迄今確實表現不佳,持續下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3769
台股慘跌 陳添枝:新政府要檢討
2008/06/26 10:37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李順德/台北報導】 2008.06.26 02:52 am 
 
行政院經建會主委陳添枝昨天坦承,台股確實五月之後跌得比較多,只贏中國大陸,「新政府要虛心檢討,五月之後是否有些措施無法滿足投資者期待,以至於投資者有些動作。」不過,陳添枝表示,政府目前並沒有對股市採取特別措施。

陳添枝分析,「520後,有點利多出盡」,實際上股市已經開始跌了。他說,這一波不只是國際股市大趨勢,台灣很難不受到影響;而包括外資在此時「獲利了結」,投資人在資金上作短期調節,都是股市下跌的原因。另外,陳添枝也說,暑假快到了,這段期間,並不是外資很積極投資的一個區段。他說,資金調節確實在五月之後比較多,但從整年來看,三月以來表現不錯,基本面沒有問題。

行政院副院長邱正雄也很注意外資為何賣台股,他研判外資在亞洲其他國家虧損,只好賣台股填補,「獲利了結」,並非外資對台股沒信心。

陳添枝表示,選舉前投資氣氛不錯,那是政黨輪替前就預期經濟會變好,外資有大量投資,而且認為全亞洲只台灣有好的機會,投資人大家都是這麼講的。

陳添枝表示,未來金融市場措施應該更積極,尤其在開放這部分,銀行、保險幾乎是全面性的希望鬆綁,這是台灣的優勢,或許投資人認為太慢。最近政府與外僑商會談新措施時,他們都認為金融應更鬆綁,資金更活絡。政府接下來將處理金融法規鬆綁,這是外商的期待,他們覺得台灣是有機會的。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922261
頁/共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