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5.22
江慧真/台北報導
出招▲新任閣揆劉兆玄在上任後的第一次行政院會,將針對經濟方面提出擴大內需方案,並會對油、電及水價調整方案進行討論。(王英豪攝)
兩院拚速度▲新內閣為加強施政,將快馬加鞭送案子進立法院,但立法院休會在即,能否來得及審查,對新政府措施是否可能造成影響有待觀察。圖為立委在議場交換意見。(本報資料照片/王遠茂攝)
行政院長劉兆玄廿一日強調,他將盤整八年來的施政紊亂,打造厚實的中產階級,不讓M型化現象造成社會對立。但打造厚實中產階級,並不等於必須拉下有錢人。一旦施政重點聚焦在中間這一塊,中產階級更茁壯,社會的正常化便會出來,「行政院時間表都已擬好了,快馬加鞭地去做。」
走馬上任第一天,劉兆玄對未來施政侃侃而談。他表示,經過這八年,行政院的首要工作是「盤整」:先將各個面向議題按照時程切出來,包括經濟、民生、健保、教育等政策,很明顯的像教改部分措施,現在是根本做不下去了,這些都要全部盤整,「如果你在廚房都已經知道不行了,為什麼還要端出來?」
M型化社會不解決 對立更嚴重
劉兆玄指出,目前他慎重思考的議題是:台灣的中產階級在哪裡?台灣呈現出社會M型化現象,有可能進一步造成近貧、赤貧族群的擴大,這並非等同所謂的「貧富差距」。
「貧富中間的中產階級若夠厚實,便足夠抗衡貧富差距現象。」劉兆玄表示,雖有貧富差距現象,卻不致產生對立,但M型化社會不解決,社會對立便更嚴重。他宣布,「我上任後第一個課題,就是恢復厚實的中產階級。」
劉兆玄認為,解決經濟問題,必須要考量社會的因素在內,考慮整個大環境的需求。他舉例說,現在社會各界往往會有錯覺,認為所謂的「永續發展」就是限制在環保的框架上,其實政策在形成之前,便應該兼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社會正義」三者。
建設和環保之間 不能各自為政
他要求,執政者不要窄化「永續發展」的定義,建設和環保之間,不是建設指導環保,要環保為建設背書,相關部會打造政策前就必須考慮清楚,彼此溝通,不能各自為政。例如顧全經濟成長的單位不能只從「growth」(成長)來看;行政院整個團隊都是球員,絕對不能有人跳出來當裁判,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
他非常強調社會的「公」與「義」。劉兆玄直言,新政府在政策上,或許要有一個界限,在一定界限以下的,要以社會主義的思考,才能照顧到弱勢;但在一定界限以上的則屬資本主義的範籌。他最感慨的是,這幾年社會上很多中產階級陷落,許多人生活過得不好,但金字塔頂端的,其實還是愈來愈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