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2008.05.16
張雅婷/北縣三重(學生)
政治大學新聞系實習刊物《大學報》竟傳出學生記者假造多起新聞,令人吃驚。
學生實習媒體沒有發行量的壓力,廣告業務的壓力比主流媒體來得輕,卻出現了造假新聞的情況,令人不禁質疑校園實習媒體的守門嚴謹度、編輯的查證能力、學生對新聞行業的認知、個人的角色定位和道德規約等問題。
筆者為新聞相關科系學生,也曾在校園媒體中實習,了解學生較容易發生技術層面的錯誤,也較容易被消息來源拒絕,在缺乏新聞素材和嚴謹的守門把關過程下,內容較容易發生錯誤。然而,這並不代表學生媒體所發生的錯誤能被合理化,每一個實習刊物的指導老師或負責人都應嚴謹的看守新聞內容,不能因為學生的身分而縱容過失。
新聞造假現象,又比技術性的失誤更嚴重。畢竟學生在校內應該要培養處理新聞的嚴謹態度和自我規約,日後在媒體工作時,才能生產出質優的新聞內容。現今媒體亂象叢生,若從學校教育來著眼,讓新聞工作者在學生時期就培養對新聞倫理的正確認知,並在校內實習期間學習到自我負責、認真查證、嚴格守門的態度,或許,就能夠稍微緩和肆無忌憚的媒介亂象。
總之,學生實習報出錯機率較高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記者主動造假等嚴重的情況發生,就應該要全方面反思校園媒體的守門嚴謹度和學生個人的動機與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