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馬英九第一堂財經課
 瀏覽54,795|回應524推薦6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6)

拎杯
Chocola
大同
藍海翔
中華民族的端午節
MOGI

中國時報 2008.04.28 
本報訊
 
 只盼生活好▲總統當選人馬英九上任面臨高通膨、低成長與高負債的台灣,人民痛苦指數居高不下,執政團隊應多傾聽民眾的聲音,好好關愛民眾,提供民眾安樂的生活;圖為一名上班族行經101大樓前的LOVE雕塑。

     如果要用一個字形容台灣現在的經濟體質,你會想到什麼?「易碎品(fragile)」,許多人回答。儘管台灣是四小龍裡最低幅度的通膨,但通膨壓力已是近十多年僅見;在低成長、薪資停滯的環境裡,在國債八年增加二兆四千億的台灣,如何逃出高通膨、高負債、低成長的「兩高一低」之惡性循環,將是馬英九上任的第一堂財經課;至於社會失衡與租稅的失靈,更難短期見效根治。

     過去八年,台灣經濟的複合成長率平均只有四.○%,居四小龍之末,遠低於之前八年的五.三%。如果,台灣能維持過去水準,平均經濟成長率拉到前八年的五.三%或與新加坡的五.四五%比肩而行,國內生產毛額(GDP)可以增加一兆四千億元以上。這個數字,代表的是十多兆元的產值,而且是永遠流失的十多兆元。

     面對新政府的施政方向,外界已有許多期望,似乎,認為經濟的提振與好轉應是一蹴可及、水到渠成。但,事實上眼前挑戰更多,難怪,業者勸告新政府「要管理民眾的期待」。

     油電價一漲 物價將創12年新高

     「台灣到現在還沒有真正感受到物價上漲的威力,」大和總研全球顧問劉憶如說:「這一次,漲起來不是鬧著玩的!」

     五二○上任後僅僅十天,新政權就必須決定,六月油、電價格要漲多少。如果一次漲足,極有可能,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逼近三%,創下十二年來新高。目前台灣銀行一年定存利率只有二.六五%,台灣很有可能再度變成負利率國家。這樣的通膨,更將幾乎把薪資漲幅吃掉。

     財經學者幾乎都有共識─面對全球性通膨台灣免疫力很小。這個月初,國際貨幣基金調高美國、歐洲與其他已開發國家消費者物價指數預測到二.六%,創下一九九五年以來新高。新政府唯一能做的決策是,一次漲足?或緩步微調?

     贊成一次漲足者,擔心緩漲反而造成物價上漲的預期心理。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溫英幹舉七○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機為例,時任行政院長蔣經國採取震撼療法,油電價一次漲足,把大家嚇了一跳,但預期心理馬上消失無蹤,物價很快平穩下來。哈佛大學教授,前國際貨幣基金首席經濟學家羅葛符也認為,通膨最怕就是預期心理,「一旦預期形成,整個情況就很難扭轉。」

     最佳化衡量與拿捏 將是大考驗

     主張緩漲者,則認為政策還是需要考慮後座力。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洪德生認為,理論上一次漲足是對的,但誰也不知道震盪療法後,是不是得繼續再漲。另外,萬一之後的局勢價格是往下掉呢,公用費率是否要跟著下調。目前國際間普遍觀點,隨著美國、歐洲經濟放緩,將有助於壓抑通膨,尤其今年下半,當高成長新興市場開始感受經濟趨緩的痛苦,全球物價壓力會減緩。

     但,不容忽視的是:根據本報民調,有高達五三%的受訪者贊成政府持續凍結油價,認為應該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則為廿九%。新政府如何在民眾的期望、專業與政治的考量、短期與長期效益之間,作出最佳化的衡量與拿捏,將是一大考驗。

     只是對新總統馬英九而言,如果高通膨惡夢未成真,是因全球經濟放緩而讓全球能源與糧食價格真能平穩下來,這也意味今著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可能跌破四%,創下近四年最低水準。國際貨幣基金就不斷下修今年全球的經濟成長率,根據其最新預測,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只有三.四%,創下七年前經濟負成長之後的歷史新低。

     國庫沒錢是事實 須訂優先順序

     新政府計畫以擴大公共工程來支撐今年經濟成長率到五%,明年到六%。這樣的政策,看在某些人眼中卻直冒冷汗。國民黨立委李紀珠直言,可預見未來半年物價都會是問題,如果貿然推出大量公共建設,可能會進一步推升物價,甚至產生資源排擠的效果。「政策優先順序一定要調整」,她認為。

     洪德生則直言,他不知這些建設財源在那裏。他說,過去民進黨政府不是不知道要做公共建設,但國庫沒有錢是事實。過去七年,政府資本支出每年平均減五.二%,政府消費只增加○.六六%,比起國民黨執政時平均增加六.四六%,可以顯見政府財務有多麼拮据。

     洪德生說,政府如果凡事要自己做,可預見一定會受到財源的限制。政府不是不能以處理公有資產,籌措建設用資金,但可能都需要修改法規。如果是用BOT,這又考驗文官素質與政府的議約能力。「台灣法律規章、制度面這些非貿易財,能不能改革跟得上?」他問。

     愛台十二項建設 必須務實把關

     曾在世界銀行工作的溫英幹認為,不論是用那一種財源籌措,公共建設最根本的問題是:建設能不能回收?要做的是不是好建設?根據世界銀行的評估標準,每一個公共建設,起碼要有財務效益,譬如:蓋馬路可以回本、經濟效益則如:增加稅收與就業、環境生態評估等問題。新總統提出的愛台十二項建設,都必須放回這些光譜下嚴格檢驗,不能貿然動工。

     外界寄望最殷切的兩岸開放,固然有短期刺激與提振效益,但絕非萬靈丹;終究,政府要面對許多內部長期與根本的經濟課題。而這些課題,都是嚴峻的挑戰。新政府,真的準備好了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37677
 回應文章 頁/共5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蔡明忠:放手就對 別把企業當笨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28 
本報訊

     編者按:富邦金控為國內五大金控之一,同時跨足多項產業,也是電信三雄之一,在大陸投資的布局亦已啟動。本報特別訪問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提出企業對新政府財經政策的建言,及深入解析新政府面對的經濟環境。

     如果只能對新政府提出一項建言,你會提出什麼?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說,「不要想做一個大有為的政府」,別再把企業當成壞蛋或笨蛋,就是開放、放手就是了!而對兩岸的經貿的解凍與開放,蔡明忠表示,除了三通、陸客觀光等應立即作外,台商投資大陸四○%上限應完全取消;他強調,只要把陸資視為一種外資,許多無謂的限制、管制與憂慮都可撤除。

     以下是專訪記錄:

     問:倘若你有機會向新政府提出一項政策建言,只能有一項,你的建議會是什麼?

     答:新政府既然標榜務實,我最大的建議是,不要想成為大有為政府,愈想成為「大有為」,愈容易捉襟見肘。傾聽業者心聲,別把業者當成笨蛋、或是壞蛋。其實,某些出事的企業在變成笨蛋與壞蛋以前,都是有心要做好的。政府要相信企業自己有評估風險與經營、自律的能力,不要凡事都要管,新政府要想辦法把自己變得渺小,渺小到讓人民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問:除了開放、放手外,政府還有什麼該作?

     答:維持兩岸和平關係,新政府當然責無旁貸,無需刺激對岸言語舉動。有兩件事一定要政府做,政府也一定要做。第一是全面翻修過時的法令制度,例如公司法,雖然才翻修過不久,但這部老舊的法令中,有太多完全不符現代資本市場與金融運作的法令;對企業的非合意併購也該允許。

     第二是公務員對民眾與企業的心態與態度要改,應該要以服務為本,而非管理、管制,甚至是高高在上的官僚態度。過去政府制定政策,與民間明顯脫節,制定大陸政策的陸委會官員,沒去過大陸,就是很鮮活的例子。台灣商人是一個皮箱跑天下,見聞比「在宅」公務員見多識廣,公務員必須以開放心態看待事物,管少一點就有多一點時間增廣識聞吸收新知。

     從過去與公務人員打交道的經驗發現,很多公務人員把企業當成是賊,「企業主動找上門,八成是為了謀取小惠」,官商談判過程,公部門處處提防落入陷阱,公務員也是公僕,應該盡力幫企業界解決問題。富邦香港銀行入股大陸商銀過程,就可看出香港金管局真的處處幫著企業解決問題。

     問:兩岸經貿的開放似乎已是共識,但優先次序與後遺症應如何解決?

     答:民進黨政府過去常說,「不要只看大陸,應該把大陸看成全球一環」,這句話完全正確,但其實際上的用意與作法,卻是希望台商把大陸,從全球布局中拿掉。而國民黨則把大陸看成萬靈丹。不論是視為良藥或毒藥,這二種解讀都不對。我們應該要持平地看大陸關係,穩定的兩岸關係是經濟發展的基石(corner stone)。

     兩岸關係不好,是台灣資金外流原因之一,加上台灣對大陸與海外投資設有監理管制,企業在擬定年度計劃時,把台灣與台灣以外,做成二個計畫、二個錢包,一個錢包留在國內,受政府的最高監督;另一個錢包跑到國外,做個「快樂的小鳥」。

     新政府上台後,馬上要做的兩岸開放,當然是三通、陸客來台觀光,與人民幣兌換業務,另外台商投資大陸資本額四○%的上限,也必須要拿掉。

     我建議只要把陸資當成外資,不必特別限制與規範,比照過去管理外資方式,先允許基金間接投資台灣股市房市,再開放陸資直接投資,就可以達到導引投資功能。在管理外資方面,台灣其實是非常有經驗。例如涉及國家安全、國防、媒體、電信等產業,原來如何規範外資就如何對待陸資,這樣也不用分什麼港資、陸資、外資。在這個原則下,像赴大陸投資四○%的上限就應該全部拿掉。請問:政府何曾管制與限制企業投資其它國家?如果持平把大陸看成另一個國家與經濟體,許多問題就解決。愈開放,就愈不用怕錢出走。

     問:過去幾年台灣的經濟表現為何不盡理想?什麼是新政府最迫切與必須優先處理的經濟事項?

     答:過去八年最讓社會痛苦的,是社會的撕裂、族群的對抗與政治的惡鬥,希望新政府上台後,能夠傾聽民間的心聲,大家回到九二共識,對台灣也是最大公約數。

     新政府要懂得管理人民的期待,不要讓民眾有過高的期待。三二二總統大選以後,股市房市出現一片榮景,其實,台灣經濟並沒有明顯改善,但人民信心卻明顯提升,顯示新政府做事,需要有momentum(動能),但卻不該迷失在此假象中。

     今年外在經濟環境相當嚴峻。美國經濟目前有衰退風險,全球經濟大環境對新政府並不利,要說台灣對美國經濟依賴度不深,那是騙人的;三市好只是個假象,信用卡循環餘額,三月是比二月還差,顯示台灣消費市場並沒有明顯起色。雖然新政府的兩岸開放可望會為台灣經濟帶來短中長期的利益,但單純就今年來看,整體經濟情勢其實非常需要注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37684
除了開放 配套新招不可少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28 
本報訊
 
 ▲兩岸直航被外商視為台灣經濟大幅改革的前菜。圖為被馬英九列為優先直航的台北松山機場。(黃世麒攝)
 
 ▲大選過後,台灣重新啟動,新政府如何透過兩岸經貿務實鬆綁,營造台、外資回流的經商環境,提升台灣整體競爭力,增加就業率,成為各界關切的焦點。圖為高科技廠商人才招募博覽會,吸引許多人前來求職。(黃世麒攝)

     近十年來兩岸任督二脈不通,台灣競爭力也大不如前。除了台商為貼近市場及回應元件大廠的要求而赴大陸設廠外,外商也出走、亞太營運或採購總部紛往對岸遷。工商協進會副理事長駱錦明感嘆,兩岸經貿相互依賴,「很可惜過去囿於意識形態,很多商機流失,國內產業競爭力也受到妨害」。

     某位在大陸經營有成的大老闆痛陳,兩岸政策牽動國家經濟整體發展策略,可惜的是,政府政策遲遲未能配合產業全球分工布局的實際需求,「政府自設對大陸投資不得超過淨值四○%的限制,台商等於自綁雙手與人打仗」。

     自我設限 予南韓可趁之機

     政府近年來在兩岸經貿政策故步自封,不只傷害相關產業的商機,間接加速大陸與國際的交流互動,台灣原來可以扮演的中介、樞紐角色,也因為自我設限陷入邊緣化的危機。

     從戒急用忍到積極管理,台灣故步自封,給予南韓可趁之機。世界銀行副總栽兼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也不諱言,南韓經濟能夠趕上並超越台灣,取得飛速的發展,主要原因在於南韓企業積極進軍中國大陸,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三星積極在大陸複製建設第二個三星的戰略目標。

     南韓企業有超過三萬家在中國投資,山東已遍地是韓商,南韓交易所也積極赴山東、四川、北京與天津等地招商;去年南韓以十一.三%躍居中國第二大進口國,超越台灣的一○.九九%。

     時移勢轉 發球權不在手中

     長期追蹤兩岸台商企業發展的中華徵信所總經理張大為以數據指出,過去中小企業是台灣經濟奇蹟的締造者,但去年國內中小企業倒閉家數首度超過成立家數,與此同時台商一千大營收,則以平均四五.八八%的成長率逐年成長,預計將在二○一二年超過台灣一千大企業。

     兩岸經貿時移勢轉,發球權早已不在台灣手中。十年前國內石化與汽車產業就有意赴大陸大舉投資,但被戒急用忍政策綁住。如今驀然回首,大陸的石化、汽車產業版圖早已被全球大廠搶占,國內企業要再西進開拓大陸市場,利基與競爭力都大打折扣。石化公會理事長周新懷就遺憾地表示,眼下發展大陸石化市場的機會之窗已經越關越小了。

     政府卡住台商,卻反而給競爭者崛起機會。半導體業界人士抱怨,八吋晶圓廠登陸吵了兩年半才有條件解禁,結果是把機會讓給大陸的中芯。中芯半導體董事長張汝京就說,中芯能有機會發展成長,其實要感謝台灣政府限制台灣半導體廠商赴大陸的政策。

     面對印度及大陸崛起後帶來的挑戰,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多次公開表示,台灣唯一可做的就是「善用機會及避開威脅」。在美國政府開放英特爾到大陸投資十二吋晶圓廠後,台灣繼續管制的意義就不大。

     缺乏品牌 競爭力逐漸下降

     聯電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更直言,新總統上任後,希望對半導體廠的管制可以更少,只要減少對半導體廠科技廠商的限制,各廠商就可以有更大的空間,去爭取最大的利潤,政府也不需要幫太多的忙,相信每家廠商都可自己活得很好。

     電電公會榮譽理事長許勝雄也向新政府建言,台商的品牌、通路、產品,必須要有適當的經濟規模,否則難與當地或日韓或歐美企業競爭,「大陸投資上限應考慮再適度開放,五成是一個比較適合的比重」。

     專攻兩岸產業競爭力的台經院副院長龔明鑫分析,近八年來,專長代工的台灣製造業競爭力並未消退,尤其台灣電子業所生產的零組件,在國際供應鏈分工上,「分量越來越吃重,但因缺乏自有品牌,賺的錢卻越來越少」。

     全球布局 架構一良好環境

     台灣電子業的附加價值,並未隨出貨量而呈現等比例的增加,這可不是兩岸開放就可以改善的問題。龔明鑫強調,「上游的原物料價格,與下游終端的零售產品價格,都不是台商能決定的」,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台灣製造業,只能坐視毛利不斷下降。但整體而言,台灣製造業在科技創新與跨國資源運用方面的能力都很強,「只是吃虧在缺乏自有品牌」。

     未來,在兩岸開放情況下,台商的全球布局與運籌可以更有效率、更靈活,對企業的幫助當然相當大;但因競爭導致的毛利下降、後進國家在技術上的追趕,卻仍是台灣產業要面臨的嚴酷競爭。新政府,除了兩岸開放「這一招」外,有準備其它政策,架構一個良好的環境,以提升整體經濟與企業的全球競爭力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37683
區域經濟整合崛起台灣成新亞細亞孤兒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28 
本報訊
 
 要突破▲近年戒急用忍也讓台灣喪失國際舞台,突破8年的畫地自限,重新與世界接軌,是馬團隊上任即將面臨的課題。

     二十世紀初,吳濁流知名小說「亞細亞的孤兒」,道盡日據時期台灣人的處境,以及身分認同的模糊與迷失。在二十一世紀初,台灣好不容易擠進WTO世界貿易組織,以為贏得進入世界的門票,卻面臨WTO失能,區域經濟協定FTA(自由貿易區協定)當道的窘境,加上政府的「鎖國、內視」政策,台灣,成為全球化經濟體系的「亞細亞的孤兒」。

     過去八年,WTO杜哈發展回合談判,窮國與富國間,吵鬧喋喋不休。但針對各國特殊經濟需求、外交戰略而簽訂的自由貿易區協定,卻大有進展。根據WTO的統計,一九四九年第一個區域協定簽訂後,長達五十年全世界才簽了一百個協定。但一九九八年後短短四年,就又新增了一百個。

     伴隨著中國、印度兩個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市場崛起,亞洲區內貿易取代區外貿易已成不可逆轉的潮流,亞洲互簽FTA已成為經貿戰略布局的主戰場。特別是中國宣布與東協十國完成全面經濟合作架構,更引爆韓國、日本瘋狂洽簽FTA的熱潮。韓國更在去年與美國完成簽署FTA,對以美國為主要科技產品出口國的台灣而言,無疑是一大警訊。

     透過洽簽FTA,亞洲各國間的自由貿易蜘蛛網,在過去八年,幾乎已經建置完成,最新的趨勢是,包括韓國、日本都已經把觸角延伸到印度。相較起來,台灣是星羅棋布的關係網下,唯一落單的一個小島,不是起步就輸人,而是至今尚未起步。

     當台灣被排除在這些區域經濟體之外時,不僅進出口貿易受影響,甚至連投資都可能流失。面對後年就上路的東亞自由貿易區,對台灣而言,在兩岸和緩的新情勢下,台灣如何搶時機、務實補足區域經濟協定的弱勢情境。不僅是政治問題,更是台灣國際競爭力眼前立即的挑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37680
開門迎陸客 民眾擔心被侵蝕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28 
本報訊

     新政府面對最重要的經濟課題,到底是什麼?依據本報民調發現,五○%的受訪者認為物價上漲嚴重是當前最需要解決的經濟問題,排名第一。卅四%的民眾表示避免貧富差距擴大,才是當務之急。卅四%的人認為最急迫的就是確保經濟持續成長。

     兩岸是否開放直航,國人看法分歧,調查發現,四八%的受訪者贊成兩岸完全直接通航,廿六%的民眾反對。兩岸一旦開放三通,四五%的受訪者擔心治安出現問題,卅三%的民眾憂慮工作被大陸人搶走,擔心特定產業競爭力更差與台灣生活水準降低的民眾,比例也各有一七%。一二%的人覺得可能會造成族群衝突。統計分析顯示,主婦、退休的銀髮族與軍公教人員,擔心治安出問題的比例較高。

     國人對開放大陸人來台投資企業,相對則抱持較為開放的態度。調查發現,六○%的受訪者贊成,廿三%的民眾反對。統計分析發現,年紀愈輕、學歷愈高與北部的民眾,贊成開放的比例就愈高。

     民眾雖多同意開放大陸人來台投資企業,但對開放陸客投資房地產卻有高度戒心。調查發現,四一%的受訪者贊成大陸人來台買房地產,認為如此可活化房市與帶動房價上揚。相對的,四四%的民眾表示反對,擔心陸客炒樓讓房價一飛沖天,台灣民眾反而只能望屋興嘆。統計分析發現,學歷愈高的民眾,愈贊成開放。三十與五十餘歲者反對的比例較高。

     人民幣匯兌即將開放,如果兩岸資金可以自由來往,陸客來台炒樓,讓台灣人反而買不起房子,是國人最擔心的惡夢。調查發現,卅四%的受訪者目前房價已經偏高,若再放任陸客炒作,情況將更惡化。廿九%的民眾憂心重要產業被中資掌控,最後遭到中共「經濟統一」!

     廿二%的人擔心兩岸完全自由化後,產業外移速度更快,廿一%的民眾憂慮更多台灣人把錢匯入大陸。此外像是台灣中產階級出走與台灣股市熱錢過多,也各受到十三%民眾的關注。

     本次調查於四月十日至十一日夜間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執行,以台灣地區住宅電話簿為抽樣清冊,並以電話號碼的尾二數進行隨機抽樣。成功訪問九百十三位成人。訪問結果並依照台灣地區之性別、年齡與地區分布進行加權。在九五%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三.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37679
頁/共53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