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紐時驚爆布希政府收買軍事名嘴
 瀏覽709|回應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編譯陳泓達/綜合二十日外電報導〕紐約時報網站十九日報導,布希政府利用意識形態、軍事忠誠和物質利益等手段,收買任職於主要電視廣播網的軍事問題名嘴,使其在伊拉克戰爭等反恐議題上營造有利於當局的言論。

這些名嘴多半為退役高階軍官,他們固定出現在談話性節目中,針對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等議題發表評論。然而,紐時踢爆這些有利於布希政府的言論,背後都有著不堪聞問的利益驅策,因為這些名嘴代表一百五十幾家軍事承包商,他們的真正身分,是這些軍火商的說客、高層主管、董事或顧問。

報導指稱,這些軍火商既有重量級大廠,也有許多小型軍工企業,它們競逐的利益是反恐戰爭所創造的市場大餅,價值數千億美元。由於競爭激烈,內線消息和與政府高官的關係成為贏得先機的重要籌碼,因而值得重賞。

報導指稱,布希政府利用前述利益收買名嘴,進而在其任職的電視廣播網內部,扮演塑造反恐戰爭輿論的推手。這些軍評家獲邀參加對高層軍事將領、包括對合約招標和預算案擁有重要影響力的官員在內,私下舉行的簡報,場次之多數以百計。

此外,這些名嘴還受邀前往伊拉克考察、接觸機密情資,白宮、國務院和司法部高層也會特地為他們舉行簡報會。相對地,這些御用名嘴則以呼應政府論調予以回報,甚至是在他們懷疑情資有誤或誇大時也不改其志。

紐時的推論是以多達八千頁的電子郵件、謄本和紀錄為基礎,這些資料記載了前述簡報、前往伊拉克和古巴關達納摩灣基地考察的內情。紐時是在贏得向國防部提出的訴訟後,取得這些資料,披露了政府和媒體原來並非兩條平行線,兩者之間其實有著利益共生的關係。

五角大廈密件代號「代理人」

五角大廈內部文件一再以「訊息戰力倍增器」(message force multipliers)或「代理人」(surrogates)稱呼這些御用名嘴,其作用在於可透過「專業見解」形式,充當政府「立場和訊息」的傳聲筒。

紐時指出,這些在電視網擔任顧問的名嘴每上一次節目,酬勞介於五百至一千美元(約台幣一萬五千元至三萬元)之間,但他們參加五角大廈的會議時,宛如軍方潛伏在電視台的特工,他們會建議國防部如何反制媒體報導,甚至透露電視台規劃中的報導內容。

自由時報  97 04 2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26841
 回應文章
電視名嘴 為誰而說 為何而說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5.06 
郭崇倫

     紐約時報四月廿日登出長篇調查報導《Behind TV Analysts,Pentagon’s Hidden Hand》(中國時報廿一日閻紀宇譯《美軍事名嘴 五角大廈秘密武器》)是每個新聞記者的夢想巨作,以非常大的篇幅(整整三個版),處理重要的問題(國防部如何宣傳戰爭是成功的),而且造成政策改變(國防部八天後宣布暫停)。

     之前雖然華盛頓郵報與其他媒體也曾零星的提及此事,但是紐約時報根據資訊公開法,花了兩年的時間與國防部打官司,要求解密相關文件,即使勝訴,五角大廈還是遲遲不交,直到法官威脅要懲罰,國防部才屈服。

     如果從越戰學到任何教訓,美國國防部清楚認定國內觀眾的電視機才是他們第一線戰場,所以自從入侵伊拉克以來,每晚「空降」幾十位將校,到福斯新聞網、有線電視新聞網、以及其他電視公司,做戰事分析,宣傳國防部的觀點。

     雖然國防部砲火集中在電視,但是也積極搶攻報紙言論版,紐約時報登了九篇屬於此計畫的署名文章,國防部更積極替兩位將領撰稿投書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也有這類文章。

     現在最尷尬的莫過於聘用他們的電視台,紐時報導已經見報兩周了,但是電視台還沒有任何檢討,當作沒這回事,縮頭等著風波過去,僅有部分電視台主管則指出,分析評論家不僅是因為他們的專業,而且「需要他們有管道了解國防部的想法」。

     然而這是似是而非的,了解聯參、國防部的戰略思維,並不意味著必須與國防部長定期見面,每日四次簡訊電郵接受國防部「建議」,免費招待去伊拉克視察,評論家的可貴在獨立判斷,不是國防部的說法照單全收,甚至充當滅火、轉移焦點的工具。

     有些人做得比別人更過分,紐時取得的電郵中,有人寫給國防部:「請告訴我,有哪些點需要講到的,哪些需要淡化不提的」,大部分軍事分析家都與國防工業有關,仰賴國防部契約照顧,少數人唱反調,則被逐出這個七、八十人的小圈子。

     反駁紐約時報的人指出,這些將軍們原本就傾向軍方的觀點,國防部僅僅為他們準備相關的統計與背景資料,說他們是國防部的說客打手,是莫大的汙辱,一位三星中將罵將起來:「紐約時報說的是狗屎,沒有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說」,也許有些人替錯誤的政策辯護,但那是差勁的評論,不是因為拿人手短。

     當然每個人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分析起來有一定的角度,媒體在邀請上節目或是寫文章時,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與預設,但是前提是沒有利益牽扯在內,如果有,講的話就要大打折扣,紐時調查報導的可貴就是在揭露這部分的利益操弄。

     雖然紐時報導引發震撼,但卻侷限在媒體圈內,第二天點擊率排行榜上就掉到第四名,遠輸給教宗愛貓的新聞,這是怎麼回事?

     首先,夾在教宗訪問與賓州初選之間,新聞時間點實在不好,馬上被蓋過去了,其次,報紙的調查報導基本上是沒有畫面的,再加上牽涉自己公司,大部分電視新聞部選擇觀望,最後,美國人對偏頗解讀已經習慣了,甚至是生活的一部分。

     在美國,「導引解釋」(spin)非常發達,總統大選辯論結束,記者室裡趕著截稿,需要知道各方如何解讀勝負,就有一群人一擁而入,每個人背後一個插標,顯示自己是為哪位候選人在spin,好讓引用的記者們一目瞭然,也有提供800免付費電話,幾十個記者同時打過去,聽某位高層人士在spin。

     台灣晚間政論節目也越來越像,名嘴們針對每日新聞各為其黨、各為其主的在spin,而觀眾的我們也不以為意,反正當成連續劇看,一個個名嘴本質上都是藝人,製作單位與觀眾們,就是要看他們扮演著生旦淨末丑神仙老虎狗的角色。

     本來人生如戲也就算了,但近日台灣名嘴們不惜要對限制他們上節目的大學提出訴訟,美其名是為了言論自由;言論自由是指真正出於自由意志的發言,但是如果名嘴們與當權者有特殊管道,如果名嘴們有當權者恩賜的個人特殊利益,如果談話性節目的廣告支持有政治考量,都構成背後操縱的力量,認真追究起來,而這才是名嘴的真正問題。

     未來這樣的媒體政治生態,會有些改變,總統當選人馬英九已經簽署了禁絕「置入性行銷」公約,至少不會明目張膽的廣告新聞化,但是操縱新聞會不會更加精明,我沒有十足的信心,越有權力的政治人物,越禁不起批評,如果沒有辦法要媒體講好話,至少要媒體閉嘴。

     (clkuo@mail.chinatimes.com.tw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49055
籠絡名嘴挨批 五角大廈喊停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4.30 
閻紀宇/綜合廿九日外電報導

     美國國防部28日宣布暫停實施一項籠絡媒體軍事分析家的計畫,俾進行相關問題內部檢討,以因應外界批評。發言人惠特曼表示,這項計畫只是軍方向公眾提供資訊的管道之一,應該沒有違反任何法律。

     他說,對這些軍事分析人士所進行的視訊會議和簡報都已暫停,靜候檢討,檢討作業將由國防部公共事務辦公室進行。

     《紐約時報》在20日獨家揭露,五角大廈早從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爆發之前,就擬定這項代號為「代言人」的計畫,刻意籠絡退役軍人出身的媒體軍事分析家,安排他們與高階官員會面、聽取簡報、接觸機密情資並前往伊拉克等地進行戰場參訪。其中又以全國性電視網的軍事分析家最受軍方青睞。

     五角大廈如此大費周章,是為了讓這些打著「權威、客觀」旗號的分析家,在媒體上傳達政府對特定議題的論點,宣揚美軍在伊拉克的成果與進展,並反制各界對政府或軍方的批評。這些分析家有許多都任職軍事相關企業,樂得利用自身在五角大廈的人脈,爭取動輒數億美元的軍事合約,但顯然與其在媒體上扮演的角色有利益衝突之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40789
美軍事名嘴五角大廈祕密武器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8.04.21閻紀宇/紐約時報特稿

 美國政府進行全球反恐戰爭-特別是伊拉克戰爭,有一項鮮為人知的祕密武器:媒體軍事分析家。他們絕大部份是退役的將領或校級軍官,在媒體上以權威、獨立的姿態侃侃而談軍事議題。然而他們其實是政府與軍事企業豢養的傳聲筒。

 他們專門在輿論戰場上對付各種負面報導與批評,撥「亂」反「正」。不僅一般閱聽人被蒙在鼓裡,連新聞媒體本身也未必清楚這些「專家」的來歷(見圖,摘自紐約時報網站)。

 關達那摩虐囚案負責消毒

 2005年夏天,美國關押反恐戰爭俘虜的「關達那摩軍事監獄」遭國際社會新一波譴責,被「國際特赦組織」形容為「當代的古拉格群島」。負責媒體事務的政府官員立刻採取行動,召來一批經常在電視或廣播上亮相或發聲的「軍事分析家」,請他們搭上副總統錢尼的專機,飛往古巴關達那摩灣實地參訪,聽取簡報。

 這些分析家果然盡忠職守,回國後立刻上節目大放厥詞,發揮「名嘴」的功力,宣揚政府期待他們傳達的觀點,照本宣科軍方提供的資料數據,駁斥人權團體的質疑批判,而且維持自身「權威、獨立」的形象。「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退役空軍將領謝波德、「國家廣播公司」(NBC)電視網的退役陸軍將領梅格斯…都沒有讓五角大廈失望。

 與政軍共生深入媒體陣地

 《紐約時報》日前透過司法訴訟取得五角大廈一批近8000頁文件的調閱權,顯示從2001年「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爆發前夕迄今,政府如何利用各種方式拉攏特定的軍事分析家,以各種內部簡報與實地參訪來餵養他們,協助他們營造攸關數十億美元合約的門路與人脈。簡而言之,這些分析家與政府形成共生關係,儼然是政府深入媒體陣地的「特洛伊木馬」。

 以「福斯新聞網」(Fox News)分析家麥金奈尼為例,這位仁兄當年官拜空軍三星中將,退役後進入好幾家軍事公司的董事會。2006年4月,當時的國防部長倫斯斐遭到另一群退役將領聯名行文批判,直指他要為伊拉克局勢惡化負責。倫斯斐緊急召集一群分析家開會,商討反擊策略。與會的麥金奈尼當然義不容辭,隨即投書《華爾街日報》力挺倫斯斐。

 退役陸軍上校蓋瑞特也是雙重身分,既擔任福斯新聞網的分析家,又是「巴頓波格斯公司」的遊說專家,協助企業爭取國防部合約,宣稱自己可以直達國防部長、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等高層。他多次在軍方安排之下走訪伊拉克,回來後上節目大力讚揚美軍的成就、伊國局勢的進展。2007年1月他致函國防部官員:「如果你們有哪些論點要特別強調,或者有什麼問題要淡化處理,請務必告知本人。」

 有重賞必有重罰。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電視網分析家麥考斯蘭表示,不聽話的分析家會失去所有門路,事業可能遭到重創。退役陸戰隊上校柯萬本來表現得可圈可點,可是2005年8月3日一天之內,14名陸戰隊員在伊拉克陣亡,他再也無法全盤接受五角大廈對伊國情勢的歪曲,不過還是先跟軍方打了聲招呼,然後上電視做一些溫和批評。結果他幾乎立刻被五角大廈「開除」,從此成為拒絕往來戶。

 不聽話會失去所有門路

 政府滲透或策反媒體,古已有之,於今為烈。布希政府早從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之前,就開始積極培養深入媒體的「第五縱隊」,主其事者是當時的國防部公關主管克拉克(Torie Clarke)女士,出身報社攝影記者的她,認為公關工作的核心是取得「資訊主宰」,目標則鎖定那些在媒體上具有權威、獨立形象的「關鍵影響人物」,徵召他們為國效力。

 克拉克的理念得到倫斯斐全力支持,她提出的名單也由倫斯斐親自審閱敲定。幾年下來,五角大廈至少網羅了75位退役將領與校級軍官出身的分析家,Fox News最多,其次是NBC與CNN,CBS與「美國廣播公司」(ABC)電視網也有。這些分析家的確「表現優異」,然而他們自欺欺人的結果,雖然肥了自身的荷包與事業,卻對國家與社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26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