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九萬兆政府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蕭萬長:520後 外資將湧入
 瀏覽24,259|回應171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淑媛、徐碧華/台北報導】 2008.04.05 04:02 am
 
準副總統蕭萬長昨天接受本報專訪預告,520後外資要大舉來了,要做好準備。
記者邱勝旺/攝影

「馬上」拚經濟,準副總統蕭萬長昨(4)日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322勝選後,「很多外商負責人來找我們(馬蕭),包括企業和資產管理公司,川流不息」,他們對台股的證券投資和設廠等直接投資都表達高度興趣。

蕭萬長同時提出520上任三大經濟優先施政目標,首先是穩定物價,其次是擴大內需,第三是將大量湧入外資導入長期投資計畫。在馬蕭的政見中,提過吸引資金回流的政見,如今直接跳過吸引資金回台,而開始著手規劃如何導引資金到建設項目上。

他說,有一點擔心來台外資太多,國內法令規章、配套措施以及有無足夠的人才,都是必須注意的問題。

蕭萬長說,台灣經歷過資金大舉湧入,股市、房市大漲,對經濟產生衝擊,如何導引這些資金進入長期投資,例如愛台12建設可以從政府投資改為BOT,政府不用出資,善用這些流入的資金。

蕭萬長說,322之後,股市雖然沒有大漲,但是交易量增加很大。台股當然很難自外於國際經濟,不可能一枝獨秀,不過,今年以來相較於其他股市,已表現不差。

蕭萬長說,目前外資對520前仍有風險意識,不知道520前有那些變數,假如平穩過渡,520後兩岸展開新紀元,有好的開始,那包括台資在外邊的錢都會回流,台灣經濟會整個動起來。

322勝選前,蕭萬長談的是政見,勝選後,談的是「政策」,是準備要落實施行的方向和計畫。除了導引外資,蕭萬長把穩定物價列為首要目標。

他認為,面對物價上漲的問題,必須要反映市場機制,不要抑制價格,而且要排除市場機制的障礙,不要有人為操縱,同時,政府要照顧弱勢團體。

其次,是擴大內需市場,蕭萬長分析,今年中國大陸與美國兩大主要出口市場經濟前景不樂觀,尤其是美國,經濟成長可能趨緩,內需減少,將會衝擊我國外貿出口;由於過去八年國內的經濟成長都是靠出口,面對全球經濟轉變,他強調今年要優先推動擴大內需政策,因此執行「愛台12建設」政見,即顯得格外重要。

事實上,322馬蕭勝選後,股匯市大漲,蕭萬長認為,選舉效應導致消費者信心回升是短期的,如何維持民眾的信心,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政府拿出實質的措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803059
 回應文章 頁/共1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蕭萬長談美牛:台美互信 談判才會突破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9 02:45:22 聯合報 記者林庭瑤、李昭安、楊湘鈞/台北報導

長年致力國際經貿談判的前副總統蕭萬長接受本報專訪指出,台美經貿談判不只貿易利益,還涉及更大層次戰略考量,「連美國內部也要做評估」;台灣要超越黨派意識形態,更須與美方建立高度互信,台美貿易談判才會有所突破。

為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政府擬准許美國牛骨髓等六項牛雜碎進口,引發反彈。

蕭萬長在專訪中雖未直接觸及美牛談判議題,但他談及台美經貿談判近年來的大勢時指出,一九七九年台美斷交後,美政府規定,我官員到美國只能到AIT(美國在台協會)辦公室談事情,「大樓底下就是捷運站,上面有很大的會議室」。

蕭萬長說,唯一例外、未受限制的,就是他當國貿局長時,不必到AIT談,直接在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談,「表示雙方信賴度很夠」。

蕭感嘆,二○○○年前,政府跟USTR互信高、關係好,但政黨輪替後,台美互信變得脆弱,USTR認為台灣很不可靠,以致「美方要的東西就緊咬不放」,也讓我方談判起來很吃力。

蕭萬長說,美韓簽署FTA(自由貿易協定)後,因韓國內部強烈反對美牛進口,雖一度讓美韓關係緊張,但後來韓國取得美國諒解,讓美韓又可以很順利重新談判,主要原因就是「雙方有互信」,但台灣就沒有辦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293577
「蕭習會」28日登場 蕭萬長:去博鰲交朋友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9 02:45:20 聯合報 記者林庭瑤、李昭安、楊湘鈞/台北報導

博鰲論壇月底登場,前副總統蕭萬長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他將力爭台灣加入TPP、RCEP。 記者于志旭/攝影
分享博鰲亞洲論壇本月底登場,預計廿八日舉行前副總統蕭萬長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蕭習會」。蕭萬長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這次論壇除延續去年底北京APEC峰會議題,他也將力爭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與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蕭萬長說,為了台灣生存發展,為了亞太區域的安定與和平,也要考慮到北京當局的想法,大家明白台灣跟大陸的實力消長;台灣經濟不需要擔子全放在一個籃子上,但「如果那個籃子很多人放入,我們也要放進去。」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菲律賓前總統羅慕斯,及美國、澳洲代表都將出席博鰲論壇。蕭萬長說,這是他每年參加理由之一,「參加都自費,旅費相當可觀,硬著頭皮要做,因為這是很難得的交朋友機會」。

蕭萬長說,今年博鰲論壇主要談亞洲經濟未來的合作方向,包括金融、能源等層面。博鰲論壇類似瑞士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模式,把未來一年區域經濟走勢,請學者專家跟企業界和政府官員交換意見。

蕭萬長說,他每次訪問東南亞並非駐外單位安排,都可見到政府高層友人,因為「老朋友來了,見見面!」這種交情是長久累積下來的信任度,「他們相信跟你談了之後不會惹麻煩」。

最近新加坡前領導人李光耀住院,引發關注。談到近廿年與李光耀的對話,蕭萬長說,李光耀問台灣政局選舉,一兩句就過去了,重要議題都放在兩岸,因為中國大陸不會放棄這個核心利益、攸關台灣生存發展的問題,以及區域和平安定。

李光耀認為,兩岸經濟整合未來必然走向統一。蕭萬長說,李光耀的看法是,台灣的未來不是台灣民意就能決定,要看台灣與大陸的實力消長,以及美國是否干預,「有某種現實面的考量」。

蕭萬長說,他很同意「李光耀觀天下」書中的話:「不論世界怎麼樣,新加坡都得去接受它,因為新加坡是實在小得無法改變世界。我們可以嘗試利用最大限度的有限空間,在本區域的巨樹之間穿梭。」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293574
蕭萬長:兩岸建構合作型自貿區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江碩涵/台北報導】
2014.07.23 03:46 am
 
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表示,兩岸應避免零和賽局,建議兩岸產官學界共同成立研究小組,建構「合作型自由貿易區」,且中國大陸對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應多一點經濟想法,少一些政治思考,才有利兩岸長遠關係發展。

天下雜誌昨天舉辦經濟論壇「兩岸轉型新賽局」,蕭萬長在開幕演講時做出以上表示。

蕭萬長說,目前兩岸經貿關係已從「合作大於競爭」,轉變為「競爭大於合作」的新賽局,建議兩岸政府建構合作型自由貿易,為經濟轉型創造雙贏。

他建議,在合作型自由貿易區具體做法上,應該在ECFA(兩岸經濟協議)等市場開放基礎上,另行協商建立配套合作以及管理機制,充分體現產業優勢互補,人才及資源互補,合作成果共享以及利益普及化。

蕭萬長指出,台灣和大陸都面臨經濟轉型挑戰,為避免出現零和賽局,兩岸不僅要從國際經濟新秩序角度思考,也要從兩岸關係大局進行長遠布局,要有新思維,建立新經濟合作架構。

他表示,台灣、大陸經濟合作要定位為創新經濟,合作進入世界市場,利用台灣充沛的創新能量,並以大陸龐大內需市場,做為兩岸創新經濟合作的練兵場,同步提升兩岸經濟,並在全球布局。

兩岸產業合作也要有所改變。蕭萬長分析,以前大陸對台招商引資,提供台商優惠待遇,以大陸為工廠進行代工製造等垂直加工,這樣的模式應該轉換為利用台灣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特殊優勢,結合大陸市場規模優勢,共同制定標準,共同研發、創造品牌、開發全球市場,賺全球的錢,才能讓兩岸產業同步發展壯大。

管中閔:樂見其成

【記者林毅璋/台北報導】 前副總統蕭萬長建議兩岸成立研究小組,建構合作型自由貿易區,國發會主委管中閔昨天回應指出,站在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政策的立場而言,他樂見能和其他地區合作,看如何把餅做大,「這是非常好的建議」。

不過,他強調,現在「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草案正在立法院審議,國內各界對政策內容仍有不同意見,尤其是兩岸合作與否,一定要獲得民意的普遍共識,在政策推動上才有基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146097
蕭萬長:陸應助台港進RCEP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劉芳妙、李仲維/台北報導】
2014.05.29 04:11 am
 

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蕭萬長(左)、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左二)與大陸海協會前會長陳雲林(右)一起出席「第五屆ECFA海峽兩岸暨香港民間經貿合作論壇」。
記者蘇健忠/攝影
兩岸企業家峰會理事長蕭萬長昨(28)日表示,兩岸貿易自由化的趨勢不會改變,針對亞太區域經濟整合,台灣與香港不能置身事外,他呼籲,大陸應幫助台灣與香港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讓兩岸三地與東協充分整合,打造亞太區完整而強大的產業供應鏈。
如果從區域經濟合作來看,蕭萬長強調,東協加上大陸等國家形成的RCEP,可望在2015年形成,成為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由於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尚未生效,貨品貿易協議協商也延後,不過,蕭萬長認為,兩岸政策大方向沒有改變,兩岸貿易自由化趨勢也不會改變。

由工商協進會、香港世界華商聯合促進會、浙江省民營企業發展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五屆ECFA海峽兩岸暨香港民間經貿合作論壇」,昨天登場,蕭萬長應邀出席,針對兩岸合作提出以上看法。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駱錦明致辭時表示,依據IMF在4月發布的最新展望報告,預估今年全球經濟將成長3.6%,優於去年3%,估計台灣經濟成長率約3.1%,香港3.7%,大陸7.5%,亞太地區自下半年到明年的經濟將持續穩定成長。

駱錦明說,兩岸服貿協議爭議日前受到大眾關注,但2010年6月兩岸簽訂ECFA以來,兩岸合作交流已有具體成果。在貨品貿易早收計畫方面,2011年至今年3月,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共減免關稅15.87億美元,台灣自中國大陸進口累計減免關稅1.57億美元,顯示台灣受惠較大。

台商赴大陸投資累計核准金額達5.85億美元,陸資來台投資累計核准1.49億美元,顯示兩岸經貿關係因ECFA落實加速正常化,駱錦明認為,未來兩岸三地應加強合作,發展成為華人區最繁榮的經濟鐵三角。

本屆論壇以「合作創新,共享繁榮」為主題,邀請兩岸三地企業代表發表演講,包括上銀科技董事長卓永財、浙江康恩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胡季強、台灣金控董事長李紀珠、法藍瓷總裁陳立恆等,以座談方式,討論如何落實產業合作創新、互補整合優勢,共創兩岸三地經貿發展新契機。

不過,會議開始前,四位身著台聯背心,舉著「反對服貿,終止ECFA」的人士要求進場遭拒,在會場前引發一陣混亂,成為會議的小插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103995
老蕭談經濟 要追求包容性成長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老蕭談經濟 要追求包容性成長

前副總統蕭萬長表示,未來台灣要開始追求「包容性成長」。
記者屠惠剛/攝影
「笨蛋,問題在經濟」,前副總統蕭萬長昨(6)日引用前美國總統柯林頓競選標語,表示「拚經濟」雖是老梗,卻需一炒再炒;只是,未來台灣不能再偏重出口或GDP成長數字,而要開始追求「包容性成長」。

蕭萬長進一步指出,「包容性成長」(inclusive growth)意味淘汰以往生產掛帥模式,轉向「生產、生態、生活」並重的「三生加值島」,要和民眾幸福感同步連結,相關指標如:薪資、就業、所得分配、生活品質和生態環境。

蕭萬長昨天出席政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論壇基金會共同舉行「2014年經濟政策菁英高階研習班」,並以「全球化下台灣經濟發展戰略與策略」為題發表演說。

蕭萬長說,過往政府、民間信賴關係深厚,足以度過60到90年代等重重難關,但這層信賴關係已不復存在。經濟改革和政治工程無法脫鉤,但目前國內缺乏改革的集體意志,社會對經濟改革共識薄弱。

在經濟挑戰上,他表示,國內部分,經濟施政未產生正向循環,如:證所稅、油電雙漲等,立意良好,但時機、方法沒用對,反而產生社會矛盾和衝突;對外部分,自由貿易島和兩岸經貿合作將扮演關鍵角色。



全文網址: 老蕭談經濟 要追求包容性成長 | 經濟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8531327.shtml#ixzz2vHXpob1v 
Power By udn.com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62328
蕭萬長:台灣面臨3個挑戰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楊美玲/台北報導】
2014.01.22 02:39 pm
 
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已顯疲態,前副總統蕭萬長今日出席2014天下經濟論壇,以「台灣未來的經貿之路」為題發表演說時指出,台灣面臨經濟成長模式、國際不公平競爭和邊緣化及兩岸經貿發展的挑戰,台灣經濟未來應朝向建設自由貿易島的目標全力以赴,並且以變革創新和永續發展為核心理念,積極進行五大方向之調整和變革。

過度依賴電子資訊出口

蕭萬長指出,台灣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因此遭遇非常多的衝擊和挑戰,首先是台灣經濟成長模式面臨的挑戰,因過度依賴電子資訊出口,卻和國內就業和薪資成長大幅脫節,也因為資源過度集中,影響對其他產業投入,特別是新興產業和服務業,導致產業結構改善遲緩。

其次是,台灣面對不公平競爭和邊緣化危機,第三個挑戰則是兩岸經貿發展的挑戰。他強調,亞洲當務之急是加速經濟調整,針對結構弱點包括資產泡沫化、創新能力不足和生態環境破壞,積極尋求因應解決方案,而變革創新和永續發展應是未來亞洲各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旋律,那麼亞洲崛起將可超越北美和歐美,並預估2030年之後亞洲的崛起將指日可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49758
靠民間拚經濟 蕭萬長的構想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李光儀、張文馨/台北報導】
2014.01.02 09:50 pm

蕭萬長
報系資料照

王金平肯定「希望在野黨配合」
馬英九總統昨天在元旦祝詞裡,宣布將請前副總統蕭萬成籌組「民間推動委員會」,負責整合加入「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議(TPP)」和「區域全面經濟伙伴協定(RECP)」事宜;蕭萬長的幕僚表示,籌組這個委員會是蕭的構想,也是2008年規劃台灣經濟戰略的一環。

立法院長王金平今天肯定蕭萬長有很好的人望、經驗及專業能力,「他來領導民間推動委員會是最理想的。」且蕭萬長色彩中性,考量國家發展,希望在野黨能多多配合。王金平也說,馬總統強調拚經濟,「這是必要的,方向也是正確的」,未來就是怎麼推動的問題」。

幕僚表示,蕭萬長自馬總統第一任期,就負責台灣經濟戰略規劃的任務;金融海嘯後,更對台灣整體經濟的推動多所著墨。去年成立「兩岸企業家高峰會」,則是著眼於兩岸雖然簽訂服貿等協定,但在民間方面,卻有許多重複投資的情況,希望此高峰會能扮演一定角色。

其次,在兩岸企業家高峰會後,蕭萬長又赴美提出類似「兩岸企業家高峰會」的設計,在台美民間企業間扮演溝通協調角色;隨後對於歐洲,蕭萬長也提出相同計畫,這都是一脈相成的戰略思維。

另外幕僚也說,蕭萬長在訪美時,美方對台灣加入TPP表示歡迎,但也說若要加入TPP「台灣必須要多努力」;蕭萬長認為,雖然台灣即將成立自由經濟示範區,但這畢竟只是「對內」,其他諸如法規鬆綁、整合民間企業等事項,還是有很多必須要做的事情。

幕僚說,在此脈絡下,蕭萬長才會認為應該要成立「民間推動委員會」,整合加入TPP、RCEP的相關事宜;並不是「馬政府有沒有人」,而是這一套的經濟戰略思維,都出自蕭的構想,因此繼續由蕭萬長來負責規劃和執行。

幕僚不諱言,如何整合在野黨看法確實是個問題,但蕭萬長始終認為經濟應該沒有藍綠、黨派的差別,如在民進黨執政時期,蕭萬長也曾經擔任民進黨政府的經濟顧問。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43114
「時間不在台灣這邊」 老蕭拚了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記者陳洛薇】
2014.01.03 04:07 am
 
「拚經濟不該分藍綠,時間已經不在台灣這邊了!」前副總統蕭萬長決定接下「整合民間拚經濟」的重擔後,曾經這樣對他的友人說。蕭萬長表示,這次再出來,是因為對台灣的使命感,願意再拚一次。

為突破台灣經濟困局,在馬總統授權下,蕭萬長整合國內企業界力量,去年九月和十一月率重量級企業家組成的經貿團,分別赴歐洲和美國訪問,爭取洽簽台歐FTA及台美雙邊投資等協定。

看到「老蕭」這麼拚,友人私下很擔心他太勞累,但蕭萬長對友人說,看到世界都在談區域經濟整合,韓國和中國大陸已經在談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台灣不能再坐等人家讓利了。

被視為馬政府「經濟總規劃師」的蕭萬長,一向是藍綠請益的對象,也是國民黨內本土派的代表,在國際經貿的長才及人脈,以及從政後累積的社會信任度,讓他能夠超越藍綠,民進黨前主席蔡英文也常找蕭萬長討論經濟議題。

蔡英文一向尊蕭,蕭萬長二○一二年卸任副總統後,曾應小英教育基金會的邀請,以「台灣經濟問題與對策」為題演講。一個多月前,蕭萬長與蔡英文也應邀出席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的台灣投資高峰論壇,共同對台灣經濟前景發表看法。

年底登場的七合一選舉,是馬政府期中考,二○一六總統大選,更是國民黨的政權保衛戰。經濟不振,民心自然思變,藍綠都面臨嚴峻挑戰,朝野能端出什麼大菜,選民也在觀察。蕭萬長一向主張拚經濟要超越政治、超越藍綠,藍綠也都積極拉攏他開藥方。

馬總統再次打出「蕭萬長牌」,除了借重蕭在國際經貿的人脈,蕭在本土及產經人脈的資源,也是馬江團隊最欠缺的,馬蕭再次攜手,為民間及政府在國際搭橋,也有機會為馬政府和在野黨搭橋。

今年是選舉年,馬政府要拚經濟,上半年是黃金期,一旦錯過,拚經濟的願景恐將被藍綠口水淹沒,直到二○一六年總統大選之前,台灣恐將持續空轉。

蕭萬長在副總統任內,曾召集總統府財經諮詢小組,邀集產學專家做出建言,但最後多流於清談。這次再請出蕭萬長,政府得拋棄本位主義,傾聽民間建言,落實政策執行;馬總統更要懂得授權,不要怕把光環給蕭萬長,台灣能否突破困境,此役將是關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43113
蕭萬長:政府面臨執行問題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薛翔之/台北報導】
2013.12.17 03:25 am

前副總統蕭萬長緬懷前總統嚴家淦對台灣經濟的貢獻。
記者王騰毅/攝影

台灣經濟陷入轉型陣痛期,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指出,改革需要理論和執行兩者兼顧,理論是經過嚴格擘劃而成,執行則要魄力;台灣政府一直以來,卻都面臨執行的問題。
前總統嚴家淦逝世廿周年;蕭萬長昨天原本要以「嚴家淦與台灣經濟奇蹟的出現」為題發表一個小時的專題演講,不過嚴重「燒聲」,蕭萬長在簡短致詞後,就坐在台下。事前準備好的講稿,全程由總統府國策顧問詹火生幫他朗讀出來。

蕭萬長的演講稿指出,嚴家淦是新台幣之父,推動國內幣制改革、穩定金融,也協助建立預算制度,整理財稅法規、改革外匯制度,並制定獎勵投資條例。

在匯率改革上,一九六○前後,財經界對於是否改採單一匯率,有兩派意見,嚴家淦支持單一匯率的自由化措施,將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一律改為四十比一,完成金融史的重大改革。

蕭萬長的文稿中也提到,在稅制改革上,嚴家淦認知到稅制改革無法一蹴可幾,也絕對不會有盡善盡美的稅制,必須要與時俱進,和時代腳步呼應,成立稅制改革委員會。另外,也為了培養相關人才,推動政治大學財稅學系的設置。

回憶嚴家淦的過往,蕭萬長指出,嚴家淦當總統時,在填寫報稅的申報表,會把稿費記錄的鉅細靡遺;儘管嚴家淦早在收到稿費時,就轉給背後協助寫稿的同仁,自己並沒有實質所得入荷包。但是,秉持「有收入就該納稅」的原則,顯示嚴家淦對法律、制度的尊重,而且,待人寬厚。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038140
蕭萬長:想賺錢別當公務員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陳幸萱/台北報導】 2013.01.15 02:36 am 
 
近來公務員福利紛紛被檢討,前副總統蕭萬長昨天在考試院演講時表示,公務員要有使命感,覺得自己做的事很有意義,再苦都會咬緊牙根。他指出,公務員不能有私心、不能貪是公務員最起碼的條件,「想賺錢的話,你要做生意,不能做公務員」。

蕭萬長昨天至考試院八十三周年慶演講,講題為「對國家公務員的認知與期許」,分享他服務公職五十年心得。

蕭萬長說,公務員是國家公權力的執行者、也是國家競爭力基石,行政效能是國際競爭力評比中的重要因素。他期許公務員或政務官一定要有創新改革的思維,整個時代都在變,「你不改革,人家在改革;你不進步,人家在進步」;強調改革並不代表與既得利益或現況衝突。

他表示自己一生唯一的職業就是公務員,他深以為榮、毫無遺憾。他提到公務員認知要先從「職業」開始,職業做好就變成「專業」,做出成績就成了「事業」,而不管是職業、專業或事業都要有使命感。

他說自己的使命感是「富國利民」,也就是絕對不能利自己、不能有私心、不能貪,這是做公務員最起碼的條件。

民國五十二年蕭萬長擔任外交部科員時,長官交辦事項沒做完絕不下班;連他結婚當天已請婚假,都還因泰國外賓來訪,回辦公室加班至結婚典禮前一小時,被同事虧是否要逃婚。回到典禮行禮如儀、宴客結束後,又回到辦公室工作。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913939
頁/共18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