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8.04.01■林照真
總統大選落幕,民進黨以顯著票數落敗,立場偏綠的談話性節目「大話新聞」成為討伐對象。已經有相當長的時間,存在於不同頻道的電視談話性節目,肆意地在所屬時段為特定的政治利益搖旗吶喊,台灣曾有的理性對話與政治辯論等公共價值,早已在意識形態對壘間流失殆盡。各大新聞頻道的談話性節目一直是偏執政治立場的複製者,但這類節目能在違背政治與媒體專業倫理下長存,實在值得台灣社會憂慮。
在大選競選活動展開之前,「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中央選舉委員會」曾先後要求各大談話性節目自律;「中選會」根據新修正的《總統副總統選罷法》,規範競選期間談話性節目應做到一定的公正性,否則最高可重罰兩百萬。但回頭檢視各頻道談話性節目的表現,顯然這些主管機構的告誡並未發生作用。
從二月二十三日到三月二十一日總統競選期間,各大談話性節目討論的主題全都鎖定總統選舉,彷彿其他議題都不存在,再一次強化台灣泛政治化現象。為了具體觀察媒體表現,本系大一學生輪流觀看晚上不同的談話性節目,並做觀察報告記錄。這群多數尚無投票權的學生,從電視上學習到的,都是負面的民主教材。
首先可發現平時「一言堂」的談話性節目,為了避免受罰,雖會技巧地增加一、二個不同立場的來賓加入討論,但依然連基本的形式平衡都做不到。可以看到這類節目是以強調衝突、勁爆等效果來設定主題,又經常在主題旁加上驚歎號、問號,以逃避可能有的言論責任。由於議題已經偏頗,更讓主持人與來賓能在其中高談闊論、大大表演一番。常見主持人刻意引導、任意打斷來賓談話、或是與特定來賓扮演雙簧,為特定立場定調。在競選第三周以後,距離投票日時間更加逼近,會發現主持人表現日顯急躁,不但加入更多個人意見,政治立場比前兩周還要明顯。
而在來賓邀請上,可以看到極高的「重複率」,每一個談話性節目都有既定班底,無形中增加特定人士的政治影響力。台灣過於頻繁的談話性節目,創造了怪異的電視評論產業,更製造一群依附節目生存的「名嘴」、或是「資深媒體人」。我們本應鼓勵各界專業人士踴躍參與公共討論,但追究這些「常客」,有不少是失去舞台的失意政客、學術怠惰的學界人士、或是無法見容於客觀新聞理念的媒體人士。如果他們的專業倫理都已是待修學分,如何能在台灣的政治公共領域間下指導棋?但是,在台灣意識形態對峙間,卻為這些投機者製造了生存空間。
這樣的談話性節目,讓人看了都是直搖頭,做為一個媒體公民,更希望能直接投訴。然而,根據向媒體進行意見反映的同學指出,他們透過節目提供的民意申訴電子信箱中投書,不料節目都是以電腦自動回覆系統回應,讓他們的申訴變成只是與機械進行「人機互動」而已,看不出節目接納建言的誠意。
台灣已是二次政黨輪替,我們需要媒體為我們做更好的政治監督。在今年總統大選勝負底定、各方冷靜後,實應針對所有的電視談話性節目詳加檢討,而非僅以「成王敗寇」為標準來做為檢視。選舉結果必然有輸有贏,這是民主的常態,如果我們繼續放任珍貴的電視公共領域遭人蹂躪,則意識形態的鬥爭不會停止,台灣將喪失理性對話的無形資產。到那個時候,每一個人都是輸家。(作者為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