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記者陳俍任/台北報導】 2008.04.03 03:14 am
立委質疑華航購機訂金二百七十億是回扣,昨天在交通委員會質詢時,民航局長張國政(左)表示公文並未註明金額。
記者林俊良/攝影
華航購買空巴疑雲越滾越大,民航局長張國政昨天透露,「事先毫不知情」此購機計畫,審查公文在「未完成核定程序」下,華航隔天立即簽約。
華航公關處長陳鵬宇指出,華航為上市民營公司,購機案只需向民航局核備即可,不用官方同意,因此無所謂審查或同意與否的問題。
航空界則批評此舉已違反航空運輸管理規則,華航顯然有「偷渡」之嫌,依規定,即使飛機買回來也不准飛。
張國政指出,今年元月廿一日,民航局承辦人員才將華航購機計畫簽辦給相關部門彙整,民航局當天雖然審核,但「並未同意」,華航卻在隔天迅速與空巴集團簽約購機,他並指自己事前完全不知情。
張國政說,航空公司租機與購機計畫,都須經民航局審查核准同意,否則即便新採購案交機後也不准飛行,他指民航局雖已同意華航中長程飛機汰舊計畫,但選擇採購A350他完全不知情,直到媒體報導才發現。
不過民航局副局長王德和昨夜卻「宣稱」該案因層級不高,由他代批,並指華航呈送此購機計畫已一個月,他批准後在元月廿二日當天送出回文,因此華航當天簽約購機在「合法範圍」,並未先斬後奏。
民航界則質疑,即便民航局廿一日核准購機,公文最快也要廿二日才送達交通部,華航「同步作業」竟如此迅速,當天就與空巴簽約,如果不是未准先偷渡,顯然就是「背後有高層已做指示」,才敢如此放膽作業。
立委吳清池昨天也痛批,指華航前董事長魏幸雄在去年九月二十一日才簽核暫緩協商購機案,十月二日就馬上被拔掉董事長一職,趙國帥上任三天就重啟購置空巴評估,十二月決定要買,短短不到一個月,如果沒有高層指示,根本不可能如此火速。
魏幸雄昨夜表示「此刻自己立場很為難,不方便多說什麼」隨即掛電話,對整個購機案不願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