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胡布通話:九二共識下 兩岸可復談
 瀏覽7,803|回應6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8.03.27 02:40 am
  
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昨晚就台灣與西藏問題,和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希望中美雙方繼續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共同努力。

新華社報導,胡錦濤向布希說,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兩岸協商談判,是中共的一貫立場。中共期待兩岸共同努力、創造條件,在「一中」原則基礎上,協商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

胡錦濤的講話,相當程度回應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日前在外國記者會上,兩岸政策的談話。

胡錦濤讚賞布希和美國政府多次表示堅持一個中國政策、遵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反對台獨、反對入聯公投、反對台灣加入聯合國及其他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的國際組織的明確立場。

談到西藏問題,胡錦濤向布希強調,中共政府對達賴的政策是明確、一貫,一直以極大耐心,保持同達賴方面的接觸。只要達賴真正放棄西藏獨立的主張,停止分裂祖國的活動,特別是停止目前在西藏等地煽動策劃暴力犯罪活動,和破壞北京奧運的活動,承認西藏和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共願意同他繼續進行接觸商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88672
 回應文章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美國務院:鼓勵兩岸建設性對話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4-25 13:21:25 聯合晚報 華盛頓記者賴昭穎/二十四日電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將於5月4日在北京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展開「朱習會」,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表示,歡迎台海兩岸降低緊張與改善兩岸關係,美方也鼓勵北京和台北當局持續建設性對話。

國務院發言人二十四日透過電子郵件回覆記者詢問「朱習會」的問題時指出,兩岸當局的建設性對話讓兩岸關係大幅改善,兩岸互動的內容、速度及範圍,應該讓台灣海峽雙方民眾都能接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18258
海上搜救 兩岸攜手演習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廖炳棋/台北報導】
2014.08.07 04:10 am
 
海巡署今天下午將與大陸海上搜救中心,在馬祖及福建馬尾交界海域舉辦「二○一四年海峽兩岸海上聯合搜救演練」。我方海巡人員將首度登上擔任海上觀禮台的大陸海事局艦艇「海巡卅一」,屆時兩岸人員將「同台指揮、同台觀摩」。

海巡署指出,這次演練是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及行政院核定的「推動海峽兩岸海上搜救合作建議方案」為基礎,由大陸海上搜救中心主辦、我方海巡署協辦。海巡署將動員新北艦、連江艦等六艘艦艇,結合一架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參演;陸方則派出六艘艦船艇及一架直升機參演。加上支援、後勤艦艇,兩岸共計出動卅三艘艦船艇、四架直升機、約五百五十人參演。

這次演練主題為「攜手海上應急,共建平安海峽」,將模擬一艘兩岸直航客船與一艘貨船在福州與馬祖交界海域發生碰撞事故,雙方搜救單位如何在海上救援並協助傷患轉移,驗證兩岸遇險信息通報及緊急應變機制。

海巡署指出,兩岸開放直航以來,金、馬小三通輸運人數在前年、去年分別達到一百四十九萬及一百卅九萬人次;兩岸海上演練可整合兩岸海難搜救資源,共同維護台灣海峽航行安全,並建立區域性搜救合作機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159649
施明德:ECFA也算是政治協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林河名/台北報導】 2013.04.28 03:16 am 
 
對岸再拋兩岸政治對話。對於馬總統認為現在還不存在政治談判的環境,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不以為然。施表示,政治談判不一定要敲鑼打鼓,「像ECFA(兩岸經濟協議)也是一種政治協議啊!」

施明德認為,兩岸從清楚分明的敵我意識,到簽下ECFA,可見雙方的領袖及人民已相當理性;未來,除非一方可以把對方完全消滅,否則兩岸最終都須經由談判來解決問題,「政治談判」勢在必行。

他說,外界不必過度在意「政治談判」的字眼與形式,「事實上,ECFA也是政治談判的一環」,否則,兩岸若沒有結束戰爭狀態,如何進行經貿交流?ECFA內容如何運作?

對於「九二共識」迄今仍有爭議,施明德也提出「妙解」,主張把「九二共識」當做「飯前祈禱文」。

他說,中國方面可以在飯前禱告:「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原則,阿門!」國民黨可說:「九二共識就是一中各表,阿門!」民進黨則說:「九二共識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阿門!」大家各取所需,念完之後,就可以一起吃飯,開始討論經濟的問題,畢竟兩岸人民的經貿往來最實際。

第一次辜汪會談迄今已滿廿年,施明德當年率領十多名民進黨公職人員前往新加坡抗議。他說,當年「扮黑臉」,是為了給我方談判者有更多籌碼,如果重新來過 ,他還是會站在監督者的角色,做同樣事情。

施明德表示,兩岸關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凍也不可能只靠一次會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954328
政府直通:加速發展「第四通」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0.09.23 03:23 am 
 
中央政府官員出現在兩岸場合的鏡頭頻密公開。大陸文化部長蔡武會見我文建會主委盛治仁,我新聞局長江啟臣接見大陸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我教育部長吳清基與陝西省長趙正永同場剪綵,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出席北京APEC人力發展會議,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合影」……。

這些現象令人想起兩岸航運由「中轉」變「直航」的過程。多年來兩岸一直透過香港、石垣島為「白手套」進行通航,因此發展出「換班次不換載具」等模式;但這些模式只是自作自受,尤其在九七香港回歸大陸後,台港其實已經是「直航」,卻仍要藉它「中轉」,更是自欺欺人。二○○八年十二月實施直航後,終於脫掉了香港這副白手套。

現在,兩岸政府的往來,也靠「中轉」,海基、海協兩會就是「白手套」;因而,前述中央官員直接會面的現象,已由「中轉」漸變為「政府直通」,可以視為「三通」之後,值得期待的「第四通」。

兩岸正在議商的經濟合作委員會,應是促進「政府直通」的關鍵作為;雖仍掛名在兩會之下,但雙邊皆將以次長級官員領軍,白手套已擺在桌邊作樣子。

這是一個值得肯定與期待的發展趨勢。而且,當兩岸正在「互不否認」,或「相互承認」的困局中左右為難之際,中央政府官員的直接接觸,可謂是超越了理論或論述的領先作為;也就是說,在這個時候,兩岸交往的理論及論述,已見落後於實踐與行動的發展。然而,「以實踐帶動理論發展」,也許正是一個好辦法。

過去,大陸與台灣官員接觸,只停留在地方政府層級,北京當局對與台灣中央政府官員會面有所避忌。最明顯的例子是海協會長陳雲林見馬英九總統,一者陳雲林不是官員而是白手套,再者陳雲林以「您」稱呼馬總統;此中皆涉及了是否「相互承認」的爭議。現在,兩岸中央政府官員直接接觸,「互不否認」或「相互承認」的理論,似有可待發展的空間。

兩岸的相互承認或不否認,也許可由二○○五年連戰訪問大陸談起。北京承認了連戰為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分,其實也就是承認其為中華民國反對黨主席的身分;接著,北京承認了吳伯雄為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分,其實也就是承認其為中華民國執政黨主席的身分。再者,北京起初只承認台灣縣市長的身分,但若沒有中華民國的中央政府,何來這些縣市長?如今,又見兩岸中央政府官員「直通」,但不能否認兩岸這些部長的上面都有一位「國家元首」。可見,實踐已超越理論,理論已落後於行動。其實,接受了縣市長,或接受了部長,便皆不能否認中央政府,其邏輯「一以貫之」,只是一直被政治操作切斷罷了。

如今存在於兩岸的最大想像之一,是馬英九總統與胡錦濤主席有無可能見面;這也牽涉到「理論」的問題。倘若雙方能以正式職銜互相稱呼,會面的機會就很大。兩岸若對馬胡會皆有憧憬,即必須共創一套彼此皆可接納的「理論」。

北京過去將「否認中華民國」與「統一」綁在一起;但這其實可以是兩回事。若承認了中華民國,難道就一定不能「統一」?如東西德相互承認為「非外國的國家」,最後還不是「統一」了?既稱兩岸現狀就是內戰的遺留,這豈不正是相互為「一個中國」下的兩個交戰或議和政府的現成「理論」?否則,難道要用「TPKM個別關稅領域」來簽訂「和平協議」?何況,兩岸在「和平發展期」中,「連結」比「統一」優先;而「政府直通」則是相當強固且難以逆轉的「連結」,因此應可寄以肯定及期待。

我們樂見兩岸中央政府官員加速加強「第四通」,俾使兩岸人民習於「政府直通」的運作,亦可從「政府直通」中重新理解兩岸關係,並以「實踐創新」來帶動「理論創新」及「政策創新」。倘能如此,或許在這珍貴的歷史機遇期中,兩岸人民將可見到陸委會與國台辦首長的互訪,行政院長與國務院總理的會面,以及馬胡二人以正式職稱舉行轟動世界的高峰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86468
「連結論」是兩岸的下台階與青雲路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0.09.20 04:10 am
  
本文是《從統一論到連結論》系列社論的收尾,想要強調:「連結論」是兩岸難題的下台階,但同時也是兩岸發展的青雲路。

前文指出,統一是難度最高、風險最大的解決方案。主張「統一」,可能使北京墜入「承諾的陷阱」;亦即可能被這個「過度的承諾」弄得無法下台。因為,就兩岸關係的弔詭與辯證情境而言,主張「統一」不啻就是延長「分裂」;就中共統治當局而言,則統一問題久懸未決,在內部就永遠是一顆鷹鴿反目的炸彈,且將如何向已被「非統一不可」洗腦的大陸人民交代?

舉例來說,蘇聯解體有諸多遠因近因,但當年莫斯科對波羅的海三小國的「過度政策」,使自己墜落「承諾的陷阱」,亦是重大原因;莫斯科當年若能及早降低放鬆對「三小國」的「政策承諾」,並及時「政策創新」,以與其他共和國切割處理,也許三小國不致成為蘇聯瓦解的第一張骨牌。兩岸關係當然大不同於蘇聯與三小國的關係,但由此可見,雙邊關係的「目標定位」是否準確,應當是政策風險的必要考量;因此,必須在陷入「承諾的陷阱」之時有所警覺,考慮「目標創新」。

其實,北京當局早有此種警覺,所謂「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之類的論述,皆是想要在「統一前」或「未統一」的情勢中,找到化解僵局、穩定兩岸關係的辦法。這就必須在「統一論」之外嘗試「目標創新」,朝往「連結論」的方向去思考,設法創造「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

再就台灣方面言,從本報11日發表的「2010兩岸關係年度大調查」顯示,若將這次民調對「台灣前途」的主張簡化為三項,則急獨加緩獨佔31%,永遠維持現狀佔51%,急統加緩統為14%。可見,在未來相當時間內,「統一」並非「民之所欲」;而在同一民調所顯示的民眾對改善及穩定兩岸關係的期待卻顯示,若欲在兩岸之間建立各種「不大幅改變現狀」的「連結」,則相當符合民意。而「連結論」的基本思考即在本報所提出的「杯子理論」(台灣是水,中華民國是杯子;杯在水在,杯破水覆);相對而言,「統一論」則是以砸破杯子為目標,豈堪想像?

兩岸關係必須「和平發展」(過程論),亦必須「和平解決」(目的論),此即本報《元旦六論》所主張的「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關於「過程論」與「目的論」之間的互補及替代關係,前文曾舉出四個對子,茲再抄錄如下:

既然很難統一,何妨作好連結/如果作好連結,也就不必統一/只要作好連結,其實好過統一/連結通過考驗,統一也有可能。

這四個對子,即能反映出本文的題旨,那就是:連結論是兩岸難題的下台階,同時也是兩岸發展的青雲路。

二戰後,出現四個分裂國家。南北越打了一場慘烈的內戰,政權更替,但國家困境迄未解決;南北韓即使已進入元首會面的層次,但仍陷劍拔弩張的不可開交之局;東西德則昨天還是隔牆分治,第二天竟已實現統一,來個措手不及。相較而言,兩岸可謂何其幸運,如今能以漸層漸進的步驟改善並穩定關係,因而極可能在四個分裂國家中創造一個足稱「人類歷史典範」的解決方案;而兩岸與其他三個分裂國家的最大不同所在,正是因為我們可以用「連結論」作為下台階及青雲路。

如何善用這個下台階與青雲路,北京的責任應大於台北。因為,台灣的民主體制,對任何高層次的「連結」(如和平協議或邦聯),除非先由北京提出正面的方案,否則必然會因「傾中賣台」吵得不可開交;但如果北京能對漸層漸進的「連結」方案,跳過台灣的政黨鬥爭,直接面對台灣民眾,端出一出手就能說服台灣主流民意的提案(如ECFA),那兩岸就可能有一拍即合的效應。當然,大陸內部若要從「統一論」朝向「連結論」,恐怕也是一個不小的難題,畢竟已陷「承諾的陷阱」久矣。

兩岸皆知,這幾年是稍縱即逝的珍貴歷史機遇期。倘若大局再變,恐怕連「連結論」提出的空間都沒有了,兩岸就又再墜入「承諾的陷阱」之中。所以,我們特別建議,大陸當局應鼓勵內部智囊公開討論「連結論」,為困局鬆綁。畢竟,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81269
社評-台灣如何解讀大陸?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9-17 旺報 【本報訊】

     陸委會主委賴幸媛海外演講,大陸國台辦發言人范麗青做了不指名回應,兩岸政治博弈後續發展值得關切。了解兩岸關係內情人士,已把陸委會與國台辦的言詞交鋒定位為「醞釀中的風暴」,應非過度反應。

     兩年來,兩岸關係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台灣對大陸的理解也應該進入新的層次,如何解讀中國,更應該有自己的眼光與見解,不幸的是,台灣反而越來越失去主見,總是隨著西方或日本的解讀起舞。

     這是件不該發生的事,以同文同種同文化的根源,台灣應該是最瞭解大陸的地方;老國民黨與共產黨某個程度「師出同門」,台灣應該比任何國家都清楚共產黨的思維。然而,今天台灣社會對大陸的解讀,多取自西方主流觀點及日本的解讀。人家驚歎中國崛起,台灣就大量出現中國如何勢不可擋的分析與報導;人家中國軍事威脅論抬頭,台灣就開始擔心安全。在中國這個議題上,台灣應該是世界的老師,結果反而變成世界的學生,而且還是個不會獨立思考的壞學生。

     這是危險的,尤其在台灣選舉「信手拈來」泛鬥爭文化影響下更危險。兩岸關係是台灣命運的主軸,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地方類似台灣與大陸命運緊密相連,但台灣竟然沒有獨立的中國解讀能力,只能輕佻地隨第三者起舞,或將「解讀中國」作為爭取選票的隨手飛鏢。

     正確解讀大陸得去除誤區,西方國家及日本對中國的解讀,從他們的立場看,可能非常正確,但台灣引用就可能踏進誤區,一個人的蜜糖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藥。

     西方及日本解讀,中國是一個崛起的強權;溫和論者要勸納,激烈論者要圍堵,極端論者說它很快就要垮台。但是,強權也罷,崛起也罷,都是站在自身地盤說話。在台灣立場,如果真如西方及日本解讀,中國已立定志向要成為區域霸權,台灣勢將被迫選邊站。但是,中國真的在追求霸權地位嗎?或者只是宣揚國威、建立「形象」呢?

     「形象」是現代語彙;舊詞叫「面子」。大陸之外,全世界還有誰比台灣更瞭解面子政治?西方人分析中國,離不開「利益」、「權力」、「尊嚴」、「野心」、「對抗」、「和解」等西方概念;台灣人解讀中國,應該從面子、裡子的座標來看問題。

     宣揚國威是爭面子,政權穩定才是裡子。西方人很難解釋中國諸多矛盾現象,一方面改革開放、加入WTO、鼓勵自由市場,另方面實施國家壟斷、言論打壓;對外政策時而緩和,時而激烈。西方人搞不懂中國忽左忽右背後的「戰略」究竟是什麼,因而抱怨中國意圖不透明;其實,中國在內部現實壓力下,並無特定「戰略」,時而柔軟時而強硬的「政策」,是隨需要而變,摸著石頭過河,只是為了維持裡子??政權穩定。

     國力稍強,北京的做法是面子裡子兼顧,處理兩岸問題亦復如此。咬緊統一是支撐裡子;柔性作為是爭面子。然而,當裡子問題惡化,可以一夜之間放棄面子,專顧裡子,這是台灣人遺忘的中國經驗。當前情勢下,對台灣最有利的做法是協同大陸做足面子,緩和它裡子的壓力。不幸的是,台灣社會,包括賴幸媛在內,不但對大陸的裡子問題認識不清,還對「面子信號」相應不理,難怪引起風波。

     大陸看台灣也存在誤區,台灣所有政治行為都受選舉制約,距離選舉越近,選舉制約越嚴重,畢竟失去政權就失去一切,大陸對於這一點,也需要更加理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77290
馬英九兩岸三階段論 vs. 胡錦濤333戰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玉山周報 2010/09/10 
 9月1 日,馬英九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提出執政兩年以來,頭一次最為完整的兩岸關係論述:基於「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大戰略思考下,透過改善兩岸關係,創造區域國家之間的「和平紅利」,並爭取在一個足夠長的歷史階段中,讓兩岸進行深度互動交流。  
 
【作者/翁明賢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所長) 】
9月1 日,馬英九總統接受媒體專訪,提出執政兩年以來,頭一次最為完整的兩岸關係論述:基於「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大戰略思考下,透過改善兩岸關係,創造區域國家之間的「和平紅利」,並爭取在一個足夠長的歷史階段中,讓兩岸進行深度互動交流。

馬英九總統的兩岸三階段論

另外,《中國時報》的一篇特稿,將馬總統的兩岸論述簡化為「三階段論」,第一階段:大幅開放兩岸政策,進行「海陸空大交流」,以及「和平紅利」概念,來創造機會、壓低風險,讓台灣賺到世界的錢;第二階段:重申「不統不獨不武」,將台灣定位為一個外在風險最低的「維持現狀」架構上;第三階段:從「不信中華智慧比不上歐洲」,以時間換取空間,讓台海深度交流,進而影響中國。

但是,當外界質疑為何不與中國進行政治談判工作,馬英九認為:「這兩年來的發展很清楚,大陸會質疑為何不談統一?

但根本現在統一的條件不成熟,台灣無法談這個東西。」卻又透露出其「終極統一」的思維,讓馬英九的「三階段論」帶來更多的疑問!

事實上,兩岸問題的關鍵在於「定位問題」,意即何謂「台海現狀」?又「現狀」如何得以維持?同時,如果台灣採取「以時間獲取空間」戰略,恰巧有可能落入北京「333 戰略」的「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布局,更加速讓台灣落入北京「一中促統」的架構,迫使台灣提早進入「一國兩制」的布局。

北京對台333 戰略的急迫性

在對日抗戰期間,當時日本軍國主義氣焰高張,倡言所謂「三月亡華論」,採取「以時間換取空間」的戰略方針,以「速戰速決」方式,逼迫國民政府在短期間投降;相對的,當時蔣中正委員長的抗日方針是「以空間換取時間」,利用中國廣大的幅員,牽制日軍百萬人在中國戰場上,採取正面軍事對抗與間接游擊消耗戰,最後事實證明,當時國民政府的戰略是正確的。

當然,「時間」或是「空間」何者為優先考量,主要在決策者的戰略考量是否周全,是否能夠確立目標與實施途經。從北京角度言,2008 年12 月31 日,胡錦濤提出對台政策指導原則之「胡六點」之後,北京推動對台「333 戰略」,3 年之內(2009 年~2012 年),透過3 個平台:國共論壇、海基與海協會會談、海峽論壇,完成3 項協議: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與和平協議,建構一個中國原則下的統一框架,基本上就是一種「以空間爭取時間」的戰略。

目前,兩岸已於6 月29 日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而且9 月1 日,中國國台辦主任王毅針對後ECFA時期的兩岸關係,提出4 項原則:「平等協商,善意溝通,互惠雙贏,公開透明」,並要求雙方盡速就「兩岸經濟合作委員會」的構成、議事規則等進行充分溝通與共識。

另外,8 月31 日北京舉行「兩岸關係:共同利益與和諧發展」學術研討會,中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周志懷強調:「政治對話」仍是兩岸關係的基本趨勢。同一時期,在九寨溝舉辦了一場後ECFA 時期兩岸關係發展的閉門會議,與會中國官方代表透露出兩岸關係的隱憂,在於兩岸「政治互信」未因「經濟關係」而增加,民調也顯示台灣認同正逐漸擴大。因此,北京增強推動兩岸政治關係正常化,及防止台獨法理化。

北京擬界定台灣法理地位

事實上,北京很難接受台灣「只經不政」的取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前所長楊毅強調中國軍事力量超越台灣,在於復興中華民族作準備,軍方只針對「法理台獨」,楊毅認為:「台灣究竟是永遠的獨?還是慢慢的統?永保現況是不可能的。」是以,另一中國學者宋傑強調,對於馬英九的「溫和台獨」路線,中國應該採取三管齊下:政治上的誘導、軍事上的逼壓和法律上的預防。

所以,北京考慮制定《台灣法》,以界定台灣的法理地位,並研究兩岸互設官方代表機構。關於對台使用武力問題,如同我國防部本年度《中共軍力報告書》所刊載,基於北京仍不承諾放棄對台使用武力,因為完成兩岸統一,為中共歷史使命之一,這一年來中國對台相關言論都顯示,北京雖不急於立即讓兩岸進入「實質統一」和談階段,然而對邁出兩岸「和平統一」協商接觸已產生急迫感。

最後,北京也極力推動文化互動與交流,9 月2 日,台北舉辦「2010 年兩岸文化論壇」,中國文化部長蔡武抵台,這是兩岸開放交流以來,首位訪台的中國正部級官員,蔡武與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共同出席文化論壇,提出兩岸簽訂「文化交流協定」的構想,足見北京對台戰略的廣度、深度,已超越政治與經濟性議題,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加速對台戰略的腳步。

北京以空間換取時間策略

面對上述中國加速推動對台「333 戰略」,不僅具有「以時間換取空間」,亦具有「以空間爭取時間」的戰略優勢考量。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趙黎青認為,在兩岸ECFA 簽署之後,應該採取「先軍後政」的策略,來增進兩岸互信,依次完成兩岸「和平發展」的3 個階段:「經濟階段、軍事階段與政治階段。」這些就是目前中國對台戰略的前進途徑。

因此,馬英九「以時間換取空間」的兩岸政策:「三階段論」,並沒有時間優勢的優勢考量,如果所謂的「時間」,就是兩岸之間「不統不獨」,是否能因應新的中國對台戰略,不無疑問?

同時,面對北京繼「經濟階段」,開始走向「軍事階段」與「政治階段」的情勢下,台北是必要有新的戰略思維。

其實,面對中國要求增加交流速度,馬英九強調「現在可以維持這個速度穩健往下走,不必再快了!」。接受日媒專訪時重申,兩岸的政治談判時機還未成熟。因此,9 月2 日,在一場國會助理研習會上,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表示:「兩岸政治談判目前還沒有跡象,但台灣方面當然有預作準備,可是這也不表示要提上日程,因此兩岸政治談判沒有時間表。」趙建民表明,馬政府的政策就是反對台灣獨立,採取「維持現狀」政策。

換言之,如果台北主張「以時間換取空間」,抗拒北京「政治協議」的談判議程,其成功關鍵應該在於一個假設前提下:北京對台放棄武力犯台與對台之主權主張,或是中國默認台灣主張之擱置兩岸主權,否則,馬英九提出之兩岸「三階段論」,如果操作不當,正巧落入胡錦濤的「333 戰略」陽謀設計。

台灣難避開一中促統架構

所以在2012 年之前,在胡錦濤下台之前,針對兩岸關係與台灣問題,北京勢必要有所成果,至少要確立「一中促統架構」,如此才能因應多變的兩岸情勢,亦即未來台灣任何一個政黨執政,都無法脫離此一兩岸發展的大架構。

面臨中國「以空間爭取時間」的「擴大交流、統化台灣」戰略下,馬政府思考「深化交往、改變中國」,藉以達到「維持現狀」的目標,可能陷入被中國「改變現狀」的局面。因此,台灣必須把握剩下的關鍵兩年,擬定各種因應中國對台戰略的作為。

總之,吾人必須了解「團結一致」的台灣,才能建構有效的防衛戰略,推動「以台為主、積極交往」戰略,首先確立兩岸的定位問題,並且擴大兩岸與國際社會的交往,才能有效因應北京「以空間換取時間」戰略,讓台灣能夠「維持穩定」與「持續發展」,真正建立「以台灣為主、對人民有利」的大戰略。

【完整內容請見《玉山周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67436
再論兩岸共策「目標創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0.09.04 02:30 am
  
本報二日社論的題目是〈兩岸應當共策「目標創新」〉。話題來自北京智囊周志懷說,兩岸也許需要在「一中憲法」和「一中框架」之間找到一個連結。他說:兩岸需要「政策創新」。

本報《元旦六論》系列社論指出,兩岸關係應當「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周志懷所說的「政策創新」,應與社論所說「改善之目的」有極大交集,均可進入「目標創新」的討論。

其實,六十年來,兩岸之間的「政策創新」或「目標創新」已然經歷了許多重大轉折。例如,且不說「血洗台灣」、「反攻大陸」的「政策」早已被「創新」掉了;再如,即使「和平統一」的「目標」未被「和平發展」所完全取代,但二者所強調的「政策」已經大不相同,故也是極大的「創新」。可見,解決兩岸僵局的機會在於:政策可以並應當創新,目標也可以且應當創新。正如北京智囊鄭必堅說的:「眼界決定境界/思路決定出路。」

周志懷說:兩岸需要在「一中憲法」(台灣主張)和「一中框架」(大陸主張)之間找到一個連結。這也許正是「政策創新」或「目標創新」的肯綮所在。

這個「連結」,或許即是我們自十五年前倡議至今的「第三概念的中國」;其實這也是許多欲為兩岸建立「連結」的官學人士之共同思考取向。亦即:「中國」有三個概念: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在二者之上的「第三概念的中國」。

「連結論」的共同思考取向是:設法創立一個在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二者之上的「整個中國」,作為「連結」。倡議層見迭出,例如「屋頂理論」、「球體國家」、「邦聯」、「三個主體論」、「一中兩憲」、一中三憲」、「統合論」、「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一國兩府」、「一個中國/兩個平等政權」、「筷子理論」、「杯子理論」等等不勝枚舉,可謂皆是「第三概念中國」的表達形式。議論紛紜,但多屬大同小異或名異實同。甚至,胡錦濤所言「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及「雖然尚未統一/仍是一個中國」,此處所稱的「中國」,可能也有「第三概念」的意涵。

「連結論」可以視為「統一論」的「創新」。「統一論」若欲以「和平」達成,不知要經歷多少風浪及多少歲月始能實現,甚且若以「和平」為最高宗旨,即可能永遠統一不了,甚至也許以不統一為宜;反過來說,倘若最後還是以武力完成「誰吃掉誰」的「統一」,而以殺戮及消滅民主國家中華民國為收場,那將是人類文明及中國歷史上不堪設想的浩劫,誰能下手?然則,和平統一不易達成,武力統一又無法收拾,難道不應思考「政策創新」、「目標創新」?

「連結論」可能是「統一論」的「創新」;因「連結論」並未違反「一個中國的原則」。兩者的差異在於本報屢屢指出的:統一論的刻板印象是中華民國消滅的「一個中國」,而連結論是中華民國存在的「一個中國」。

兩岸如今應當潛心思考汪道涵在一九九七年提出的「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他說:「一個中國不等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也不等於中華民國,而是兩岸共同締造統一的中國。」又說:「一個中國不是現在式,因為目前很困難;也不是未來式,因為可望不可及,夜長夢多。因此,何不用現在進行式的一個中國?」這種「政策創新」的表現,可謂是「連結論」的鼻祖;且亦可見,「連結論」可以是「統一論」的「目標創新」方向。

為響應兩岸「政策創新/目標創新」,茲再重複本報所說的「新新三句」:「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民國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一部分的中國,中國的主權與領土不容分割。」這個命題的邏輯性不甚周延,卻可能是由「統一論」往「連結論」進行「政策創新」、「目標創新」的思考入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56139
社評-大陸的焦慮感 馬政府須回應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0-09-02 旺報 【本報訊】
     ECFA順利簽署後,馬政府的「不統、不獨、不武」兩岸政策基調面臨愈來愈沉重的政治壓力。馬總統前天接受《中國時報》專訪,為「不統、不獨、不武」基調再度背書。他指出,大陸質疑他為何不談統一?但揠苗助長反而欲速則不達,他的想法是,兩岸應該在深度互動交流後,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上、從中華文化中尋找解決途徑。

     馬總統在壓力下堅持兩岸政策基調的態度極為明確,對此我們完全理解。馬總統於2008年競選時是以「不統、不獨、不武」為競選訴求,因而得到超越傳統國民黨支持者的選票,他就任後也始終以全民總統自我定位。選舉訴求是他對選民的承諾,堅持選舉基本訴求是政治人物誠信的表現,國人應該肯定支持。

     不過,馬政府執政兩年來,無論兩岸關係或國際大戰略環境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兩年前馬總統競選時的承諾須否與時俱進地調整,無疑值得探討。首先是東亞大架構的變化。中國經濟崛起、軍力建設積極進取已是明確的事實,美日經濟則在困境中掙扎。由於中國軍力隨著經濟力量成長而擴充,已經與美日傳統海權勢力產生擠壓,影響了東亞大戰略情勢。大趨勢是,中國在全球的政經影響力隨著經濟實力的擴大而繼續提升,美國的影響力則隨著國力的衰退而縮減。在中美兩國國力一升一沉間,台灣與中美兩國的關係也將產生此消彼長的變化。在東亞戰略環境大趨勢下,台灣應該有新的國家安全策略,「不統、不獨、不武」的舊思維還是台灣利益的最佳屏障嗎?

     再分析兩岸關係小架構。依據社會發展理論,兩岸交流深化、經濟關係緊密化,尤其ECFA順利簽訂後,兩岸關係應該更趨和緩,但事實演變似乎並不盡然,台灣民調顯示,兩岸經濟關係與人民的自我認同呈背道而馳現象,民意在經濟上支持兩岸簽署ECFA,在政治上卻更傾向非統。民意背離趨向加上選舉的不確定性,加深了大陸的焦慮感,因而希望兩岸政治關係能夠有所突破,台灣的政治地位更為框定。

     近來,大陸愈來愈明確表達,希望在兩岸政治議題上開啟得到授權的接觸與對話,寄望之殷已造成馬政府的政治壓力。台灣方面卻因即將來臨的五都選舉與2012大選而顯得極為謹慎,並在與「主權」相關的FTA簽署問題上用力很多,反更增加北京疑慮。馬總統前天明確排除了重新檢討兩岸政策基調的可能性,看來兩岸外弛內張的不安情勢將繼續惡化。

     馬政府的壓力不僅來自大陸對他促統的期望,也來自東亞戰略情勢改變後與美日關係的定位。他引以為傲的「和中、友日、親美」政策,在中美日台的戰略利益與相互期待關係改變後,是否仍具有可操作性,是必須再思考的。

     兩年來,美國官方對兩岸關係改善,始終高度肯定支持,但對兩岸軍事關係的發展仍有疑慮。理由很簡單,過去60年,美台軍事關係密切,美國基於國防安全與尖端技術保護,對台灣武器採購或資訊交換的限制遠低於大陸,隨著兩岸關係改善,美國憂心台灣掌握的機密流入大陸。最近台灣退役高階將領組團訪問大陸,引起美國高度關切,可以視為美台軍事合作關係的警訊。隨著兩岸關係的持續改善,美國的憂慮會更為加深,台灣希望和中、友日、親美同時並進,難度會愈來愈高。

     在新情勢下,馬政府需要微調兩岸政策基調。最低程度,要理解大陸的焦慮,並有所回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53028
兩岸應當共策「目標創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10.09.02 02:52 am 
 
從賴幸媛在美談話及李亞飛來台發言以來,兩岸關係似乎出現了微妙的變化。一方面,北京彷彿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進度太慢(甚至認為似有倒退),表達不耐;另一方面,北京對馬政府兩岸政策的信任亦彷彿出現動搖。後者當然比前者更值得注意。

先談兩岸信任。台灣實施民主制度,因此主政者在維持兩岸政策的國際、兩岸及國內的平衡上較為困難。馬政府在維持「一中憲法」的原則下,在戰略上「一中各表」(仍是一中憲法),在戰術上「不統/不獨/不武」(還是一中憲法);這非但是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底線,也是馬政府對內執政正當性的基礎。然則,有何理由認為馬英九會捨棄「一中憲法」的根本立場?

除非北京認為「一中憲法」違反「一中原則」,或「一中憲法」不容於「一中原則」,否則豈能謂兩岸信任關係已生變化?至於台灣內部,也有人認為馬英九所主張的「中華民國」已非原本的「中華民國」,又謂「九二共識」已漸空洞化,甚至將「一中各表」等同於台獨或獨台,相對於綠營之指馬英九為「傾中賣台/終極統一」,皆可見台灣主政者在民主光譜上維持兩岸政策平衡之不易,但恐怕都不至於可到指控馬英九違反一中憲法或變成台獨或獨台的地步。「一中憲法」是中華民國與台灣的生存根本,我們不相信馬政府會自毀長城。

再談進度的快慢。○八後兩年來的兩岸發展進度,其實是六十年來發展最快、最密集、最濃縮、最具正面成果的兩年,此點無人可以置疑。至於有人認為應當暫時慢下來,或有人認為還不夠快,主要皆是對於何時應當處理政治議題的緩急見仁見智所致。這方面至少可有兩種思考:一、所謂「政治議題」,是否就是「統一議題」,或只有「統一議題」?倘若認為如此,當然會感不耐,因此也會傾向主張加急加快進度。二、其他議題,例如簽成ECFA,難道不也是及已是一個重要的政治進度與成就?如果認為是,就不會對「政治議題」太急切,也就可能傾向將進度放緩。

要明白前述「信任問題」及「快慢問題」的糾結所在,必須先對「政治議題」的定義與內涵進行釐清。本報《元旦六論》系列社論指出:兩岸關係應當「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若以本文題旨而論,「合理的過程」牽涉到「快慢問題」,「改善之目的」則牽涉到「信任問題」。目的若改善,信任就會加強;目的若太困難,進度必然慢下來。

由於台獨已經絕不可行,所以「一中憲法」(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中華民國主政者絕無可能否棄的國家準據;亦因此,兩岸關係的「信任問題」可以說不是問題,實在不必因杯弓蛇影而藉以惹是生非。問題在於:如何用「改善之目的」(信任問題),來調節「合理的過程」(快慢問題)。

昨日本報兩岸版的一則報導頗具啟發性。報導稱,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副所長周志懷發表個人看法說:兩岸也許需要在「一中憲法」和「一中框架」之間找到一個連結;可以進一步細化兩岸的共識,構建一個共同的價值觀。我們想強調的重點是,周志懷說:兩岸要「政策創新」,理念上要更有創意。

用本報《元旦六論》的語彙來說,周志懷所說的「政策創新」,就是我們所說的「改善之目的」,也就是「目標創新」;而他說的「在『一中憲法』和『一中框架』之間找到一個連結」,也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屋頂理論加杯子理論」。

回頭來說兩岸的「改善之目的」。兩岸的終極「目的」是否一定只有「統一」一途?而「統一」是否就是消滅中華民國的意思?有無可能兩岸共同「創新」一個比「統一」更有實現的可能性且付出負面代價較小的「政治目的」或「政治目標」?也就如周志懷所問:有無可能「政策創新」?亦即有無可能在「一中憲法」與「一中框架」之間建立一個連結?其實,這也就是許多大陸學者所提出的「中華民國的定位問題」,可見不止周志懷有此想像。

兩岸其實有許多頭腦清醒的人,不要被那些糊塗人用「信任/進度」來混淆了視聽。從合理的過程到改善之目的,從合理的過程到創新之目標;我們期望亦相信,兩岸應能及必能共策「目標創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4152673
頁/共7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