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8.03.29白德華
「民進黨不是敗在策略,而是經濟!」選後,全國台企聯會長張漢文嘆了口氣,「未來如何把虛耗八年的經濟力找回,是新政府的重任。」台企聯常務副會長葉惠德說,希望新政府盡快落實兩岸經貿政策。據悉,北京已準備以務實態度落實「國共論壇」共識,兩岸形成共同市場前的「準經貿共同體」應是可預期的事。
總統大選揭曉後,台商發來簡訊,「八年抗戰勝利,回家路近,賺錢好點,朋友多點,房子漲了。」上海住了六年的這位台商,有點像加盟連鎖協會理事長王國安一樣,往返兩岸的「空中飛人」。但礙於不「三通」,多少歲月竟在空中湮滅掉。
三年前,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前往北京,達成了「連胡共識」。當時起,因對台灣失望而舉家遷移大陸的不少台商就認為,只有達成「連胡共識」,利用大陸市場,才能找回台灣生命力。
建立密切的兩岸經貿合作關係,包括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加強投資與貿易的往來與保障,建立穩定的經濟合作機制,並討論兩岸共同市場問題,這不止是連胡共識,也成為台商共識。
「八年來亞洲各國經濟崛起,只有台灣原地踏步;再加上CEPA的實施,兩年後『東協十加一』成形,台灣將不可免走向邊緣化」,人民大學教授時殷弘說,「只有兩岸經貿關係改善,台灣更廣泛地利用大陸市場,才能避免這一結果。」
大選塵埃落定後,這個「共同願景」,成為現實的可能。
目前,大陸已是台灣最大貿易夥伴、最大出口市場及最主要貿易順差來源地。葉惠德說,「民進黨時期經貿交流已無法擋,國民黨執政後,最重要的就是讓投資貿易正常化。開放兩岸人流、物流,降低營商成本,不僅有利台商回台投資、更能提升台灣產業,吸引外商來台投資。」
「預料直接三通後,會產生很多意外的效果」,葉惠德說,台灣房地產業可能隨著直航及開放陸資,迎來一波春天。最近已傳出看好兩岸前景,港資挹注台灣房地產現象。
「跨國企業總部,可能重新遷回台北」,張漢文表示,早年提出的「亞太營運中心」構想如能實現,台灣人才、人文素質及管理都優於大陸,美歐商會都可能重新評估兩岸局勢。
更重要是,中小型台商會掀起一波回台潮。上海聯泰諮詢董事長王泰允表示,中小台商投資大陸成本不高,遷移成本低,大陸面臨宏觀調控緊縮信貸之際,他們得到的照顧最少。一旦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隨著台灣經濟看好,「回台就有錢賺了」。
由於兩岸財會制度不同,台企大陸上市並不順利。葉惠德建議,台灣應解除企業登陸四○%上限規定,在台新設「台商板塊」,既可吸引台商回台上市,又可將台灣做為資金運籌中心。
不久前,民進黨宣布允台資金融機構投資陸銀股權二○%上限。消息人士透露,這顯示台方與大陸銀監會有一定接觸管道,雙方甚至達成協議。
因為如果沒有銀監會的核可,陸銀決無可能拿適用香港的CEPA規定來適用台銀。不過,這也表明,儘管兩岸未簽署CEPA協議,大陸已準備使用準CEPA方式對待台企的投資。
兩岸能否進入「雙贏時代」,主要仍看新政府成立後,兩岸當局能否同時釋出善意。不過,隨著全球化腳步加劇,有些結構性因素勢必要求兩岸進一步合作。
第一,兩岸經貿關係全面化、正常化,應設置協商機構,並定出協商時間表及內容議題。
第二,透過協商機構,應適時甚或定期召開會議,協商解決難題,諸如經貿糾份或台商融資等問題。
第三,可考慮讓「全國台企聯」擔任海基、海協以外的協商組織,承擔部份認證業務等功能。
第四,針對兩岸組「共同市場」可考慮由簡入繁,先簽兩岸CEPA或其他相關協議,再涵蓋解決「MOU」(金融監理備忘錄),讓登陸金融機構能真正展開服務。
不少台商表示,「國共論壇」已架構兩岸經貿遠景,加上馬蕭經濟政策主軸,「相信未來只有更好」。但凡事總有一體兩面,大陸經濟已國際化,雖然對台仍強調「同等優先,適當放寬」,但在全球產業分工下,也不可能永遠優惠。台灣只有加緊腳步蓄積優勢,才不會被競爭激烈的國際浪潮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