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經觀察 字體: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紅包錢那裡來?
 瀏覽187|回應0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2.13 02:39 am 
 
農曆年前,調降遺產稅率、468減稅補助方案、營所稅及綜所稅配套爭議等,已使得稅改議題熱鬧滾滾;農曆年後,行政院長張俊雄更預先宣告要正式推出「所得稅改革方案」。隨著總統大選決戰日的腳步逼近,兩黨總統候選人競相減稅,甚至宣告「任內絕不加稅」;身為看守內閣的行政院,不但不避選舉利多、「瓜田李下」之嫌,更一意主導稅改動向。各方加碼減稅討好選民,請客誰來埋單?紅包由誰支付?似乎無人關心。但造成的財政大窟窿,實已隱藏極大危機。

促產條例2009年底落日,無論是執政團隊或朝野兩黨總統候選人,均認為是推動稅改的難得時機。財政部寄望促產條例完全落日,在稅收中立性下,以所回收約1,400億元做為減稅籌碼,包括取消保留盈餘加徵10%營所稅,調降營所稅或綜所稅率,提高薪資、殘障、教育等特別扣除額。然而馬英九政見主張保留部分功能別租稅獎勵,謝長廷則保留部分產業別租稅獎勵,以致可供減稅籌碼不同,稅改內容自有差異。問題是,即使各方均能在稅收中立下推動稅改,然在時間過程上仍對財政造成衝擊:減稅具有立即性,馬上造成稅收減少;然而促產條例縱使落日,投資信賴保護仍將使企業減稅利益持續多年,必然造成稅收短徵。

其實,更大的問題在於稅收能否真正中立?財政部方案主張促產條例租稅減免全面落日,以所增加的稅收用來全額降稅;在此同時,行政院高層又一再表示未來政府將採取直接補助作法,協助功能別與產業別發展。若政策工具是將稅式支出改成實際支出,朝三暮四成為朝四暮三,則從財政餘絀及收支方程式看,哪來財源大幅減稅?只會徒增財政赤字,陷財政於惡化深淵。

總統大選日近,加碼減稅,行政與立法部門亦不遑多讓。例如薪資及殘障特別扣除額,財政部原擬分別由現行的7.8萬與7.7萬元提高至9萬元,馬政見則加碼至10萬元;財政部不但跟進,並將標準扣除額提高三成,其中夫妻扣除額則由現行9.2萬元提高至12萬元。又如遺產稅,謝政見主張稅率調降至10%,馬陣營原本主張成立稅制改革委員會來通盤推動改革,後又將免稅額及扣除額由目前的1,300萬元提高至2,600萬元,謝政見隨後也跟進,並加碼至3,000萬元;行政院至今雖主張遺產稅率由50%降至40%,未來動向及法案送立法院審議是否面臨加碼命運,前途實在悲觀。此外,無論是綜所稅或營所稅率,在工商團體壓力下,也成了各方競逐減稅的戰場。局部減稅部分選民或能獲利,然整體財政惡化則將使全民受損。

馬陣營採納美國實施多年的負所得稅制度,提出「勞動家庭退稅補貼468方案」,以期照顧弱勢家庭,改善貧窮現象,增加工作誘因。此一方案或具新意,然而現行社會福利制度是否應與此稅制掛鉤?有無實施條件?是否徒增稅制複雜度?財源何在?此一制度若真那麼優越,為何全球只有美、英兩國採行?凡此必須慎重評估,有所交代。由於我國所得稅制原已殘破不全,減免所得項目過多,中小企業會計制度多不上軌道,地下經濟活動規模也大;因而即使表面上薪資不高,然其未納入課稅的所得若多,仍依法給予補助,實有欠公平合理。就財政需求言,馬團隊估算每年250億元,財政部估算則需600億元;若是制度推動失控,金額更大於此,也將拖累財政;貿然實施此制度,恐將未見其利、先見其弊。

其實,在評估實施「負」所得稅制之前,更迫切的工作,則是對「正」所得稅制進行改革,該課的稅就要課,例如證券及土地交易所得恢復課稅。針對M型社會所產生財富分配不均現象,更應從教育、社會、經濟、兩岸等政策提出更大格局的改革政見,救貧、脫貧制度也須有完整配套;局部推出一個「468方案」便宜行事,「騙選票」似已昭然若揭。

扁政府上台之初,召開經發會、成立財政改革委員會,一再宣示2010年達到財政平衡,然而債務仍不斷累積,似乎只是一句空話。馬、謝陣營亦宣告2013年左右達到財政平衡,恐怕更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債留子孫,代際公平正義何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72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