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林建山/環球經濟社社長(台北市)】 2008.02.06 02:38 am
迎鼠年的國家經濟轉運,寄希望於三二二的「改變(change)」(美國大選的共識主題),唯有執政思維改變、政策思維與策略抉擇改變,台灣經濟才有再起新生的可能。
事實上兩組總統候選人的政策主張都在標誌這種改變的必要與必然性,至少馬英九團隊的「競爭力經濟」主張與謝長廷團隊的「幸福經濟」主張,都深切反映改變的期待。
日本過去廿年的經驗告訴我們,重建一個既告萎軟的經濟,是頗為不容易的艱巨工程。但是,昨天媒體報導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經濟來自信心」的說法,則道盡了箇中玄妙,恐怕面對過去八年遭破毀的經濟活力,如何恢復與重建信心,確是根源關鍵。
最近半年有識者來問:台灣經濟至此,如何乃能得救?個人總以中國與北歐小國經濟之例,提醒信心的根本價值。
在廿世紀最後的十年當中,中國可以從一個「無料經濟(nothing)」發展成為一個「有料經濟 (something)」,而北歐幾個小國也能夠從原本的「有料經濟」進一步發展成為「實料經濟 (real thing)」,所倚恃的就是「信心」,政府的願景與領導人的意志,讓人民信任信賴,在社會中築成一個夢。信心可以使無為有,使有變強變壯,使強壯作出不可能。台灣經濟奇蹟固是這麼來的,中國崛起也莫非如此。
只是信心,尤其是經濟信心,要建立不容易,要把已經淪喪的信心再予重建尤其困難。
從工業革命以來先進國家的發展經驗看,領袖領導的願景與意志決心的認同,是首要的條件,亦即先要有人被認同能當領導,且他所提議的願景及所表現出來的意志力與決心,亦能受到肯定與認同。
一般而言,成功的先例顯示,唯其菁英領袖的願景,其後效成果可以轉化成正面積極的要素,否則流弊失敗在所不免,以此標準衡酌即將引領台灣改變經濟大勢的,究竟是馬英九抑是謝長廷?其具體答案或並不難解。
其次是建立信心的機構條件。最具關鍵性的是政府機構的執行力,其決斷、能力與落實度,以至既往的「施政信用」,都是國家經濟信心的根源,當一國政府治理能力總是落後於其他經社部門的表現之時,則各該國家經濟就不可能會有良佳優秀的表現。過去十年來,台灣的寫照恰似如此,這正是三二二之後新執政者必須展現的首要急務。
其三,也是最現實的經濟信心來源,是國家資源分配的策略態勢。在過去七年多,對於國家公共資源配置最大的改變,是台灣從一個「造餅國家」被劇轉為「分餅國家」。十年前政府施政預算百分之四十二至四十五用在經濟建設支出,百分之九至十五用在社會福利支出,政府的決心與示範,帶動國家經濟的生產性與競爭力;但是現在的政府施政預算分配是:百分之四十六至四十八用在社會福利支出,僅百分之十至十二用在經濟建設支出,其結果當然肇致不可避免的整體經濟頹勢。
新執政團隊就位後,最能具體帶動整個國家社會經濟信心的,恐怕就在於改變這一資源運用配置的型態了。
謝長廷的「幸福經濟」本質上是一消費經濟主義,馬英九的「競爭力經濟」是傾向於供給經濟主義;他們的主張能否實現,能否引領未來十年國家經濟信心的再建,直接關聯有效的,也就在第三信心要素。
但盼天佑台灣,鼠年再建我們的經濟信心,把前數年落人於後的「缺席」部分補正回來,使台灣猶能在亞洲經濟保有一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