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8.02.05邱炯友
教育部五年五百億計畫引起之爭議,其癥結之一在於過度重視國外Thomson ISI所發行的三大引文索引資料庫(SCI、SSCI和A&HCI)之效益,忽略國內人文社會科學之本質與發展。此三項引文資料庫皆以期刊文獻為主,國內許多學者對於藉由前述引文資料庫之國際期刊排名等量化指標,而評定人文社會學者學術成就,甚至於推及學者所屬大學之整體表現,則相當不以為然。
國內大學在鼓勵或評鑑學者發表研究成果於學術期刊時,常以所謂「國際期刊」一詞當成標的,卻始終矯情於「國際期刊」之認知,不敢直稱此標的即為「被收錄於SCI、SSCI和A&HCI或EI」期刊之意,但內心實地裡皆逕行等同於此。這種心態即使在若干國內學術期刊已達相當的學術水準,並具有跨國的作者稿源和編務委員會組織,以及受國外著名專業期刊資料庫收錄等事實條件,卻因出刊於「台灣」或囿於中文期刊,而無法被當成「國際期刊」。這種認知邏輯極度窄化了「國際期刊」的內涵及可能,導致台灣的學術界研究成果被特定國外期刊資料庫所掌控;而台灣也斷絕了知識經濟產業、數位內容產業下,拓展「學術期刊出版產業」的多元機會。
「五年五百億」震天嘎響,政府理應回歸期刊論文供需本質,努力於營造更宏遠目標,積極扶植國內學術期刊之編輯出版;而非僅挹注於國內學者著作的國外期刊發表。台灣確實有少數期刊為了擠進SCI之列,花鉅資引進Elsevier與Springer等國外學術出版商,將原本產自國內自編自導的期刊資源加以改造,藉由國外之資源與技術,快速變裝成「國際期刊」。這之間當然不乏成功案例,它們確實擁有優良的團隊與作品。
但這類變裝手段若是來自於政府(如:國科會)經費主導,在拱手讓與國外出版者經營台灣學術資源的同時,將仍不免產生疑慮,因以公部門力量不去培植本國學術出版產業,卻反以操短線手段掙得國外青睞,這種不紮根政策,將來恐怕無法面對來自中國大陸學術出版產業之威脅,如果華文的學術期刊出版終有可與英文學術期刊出版相抗衡的一天,則缺乏政府輔導關愛的台灣學術期刊出版產業將日薄西山。
台灣需要有更多自己的國際期刊。事實上,我們應該有將「國內期刊」轉化為「國際期刊」的信心。除了期待政府於政策上的支持之外,就需要靠學術期刊評鑑來達成。學術期刊評鑑大致可以分為「出版」與「論文」評鑑,換言之,其應包含兩種意義:稿件內容稽核評鑑與出版業務稽核評鑑。前者重點在於稿件之學術價值與品質;後者則應重視編輯業務和流通發行情況。目前國內學術評鑑機制大都以引文計量方式來看待學術成就,也就是偏重於期刊「論文」的表現,卻不將期刊「出版」評比視為值得關注的事項。
我們期待國科會或高教評鑑中心能更深切體認學術期刊對學術發展的重要性不亞於論文。從單純的學術評鑑到促進產業發展,雙軌運作將更符合台灣的環境與利益。唯有改造國內期刊出版環境,將其視為學術出版基礎建設之一,不僅可提升國際學術競爭力,也可未雨綢繆,早日因應未來兩岸華文學術發展之競合關係。(作者為淡江大學資訊與圖書館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