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2008.01.29【工商小社論】
好不容易有起色的台北股市,昨天又在美國、歐洲、亞洲各地股市相繼失守的壓力下長黑,再度見證了全球化的威力。不管投資人願不願意,甘不甘心,全球化的運作就是如此,活在全球化下的世界子民,只能接受。
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時,東南亞國家如泰國、馬來西亞及南韓等國,幣值瞬間暴跌,整個亞洲地區的金融與經濟情勢岌岌可危,如果不是人民幣堅持不貶,災禍不知要延續到何時何地。慶幸地是,十一年前的全球化程度沒有現在徹底、深入,亞洲地區的金融風暴,只在亞洲地區作怪,國際景氣仍然留下了復甦的本錢。
可是這一波的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因為全球化沒有疆界及時間限制,一夕之間席捲全球。不僅美國本土金融產業、股市,乃至普羅大眾災情慘重,歐洲的金融機構、投資人也無法倖免,亞洲地區乃至台灣的金融業、股市、廣大投資人,也都是美國次級房貸風暴的見證人。
當然,全球化也不全然是壞事。因為全球化,天涯若比鄰,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流動性危機,全球各地金主假借主權基金或其他名義堂而皇之入主美國產業;據統計,去年即有高達四、一四○億美元的外資,大量收購美國企業、工廠及其他資產。估計有五百萬名美國人,受雇於設在美國境內的外國企業,薪資還比美國本土企業高出三○%。
全球化還會繼續下去,不管願不願意,都只有接受一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