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 2008.01.25 03:42 am
美國的房市衰退與次貸風暴,禍延全球,造成各國股價跌跌不休;本月22日美國聯準會在萬方切盼之下,祭出24年來最激烈的降息手段,一次降息3碼,不但未能揚湯止沸,反如火上加油,40餘國股市出現比911還嚴重的潰跌。許多專家努力唱衰美國與全球景氣之餘,更危言聳聽地指出,目前的經濟大衰退,可與80年前的經濟大恐慌相提並論。
半世紀來,經濟學家愈來愈重視預期心理對經濟行為的影響。曾紅極一時「理性預期學派」主張,由於市場中的決策者對各項政策手段的可能後果預作反應,甚至可使一切經濟政策的效力都被此預期抵消,而完全無可作為。在這一次全球股災中,我們充分見識到「預期」的威力。
在美國房市經過幾年極度繁榮終於由盛轉衰時,全球經濟情勢其實十分健康。除了預期原油需求將會持續大幅成長的心態,配合低成本投機熱錢亂竄共同哄抬油價迭創新高,復透過炒作生質柴油帶動糧價急漲,一起造成通貨膨脹的陰影之外,各國的經濟均順利運轉,中國大陸與印度等新興經濟體更是活力旺盛。因此單是一個房市向下循環,即使是美國此一全球經濟首強,也不足以導致全球經濟恐慌。
何況1929年經濟大恐慌之突然爆發乃至持續將近四年,事後學者已有定論,乃是當時英、美等國貨幣當局誤以利率為貨幣政策的標的,在信用開始緊縮時,仍堅持收緊銀根維繫利率水準不致下跌,而人為地造成信用急遽乾涸,導致資本市場完全崩潰。如今全球信用狀況恰巧相反。自上世紀末通貨緊縮的魅影乍現之後,各國央行均如驚弓之鳥,紛紛大事擴張信用;日本為挽救其迄今仍未完全脫離的通貨緊縮夢魘,將利率水準直降至零,使信用成本化為烏有;美國聯準會也於彼時將利率水準一降再降,近來雖數次升息,仍遠不如過去之高。因此,一直到次貸風暴爆發之前,我們幾可說全球錢淹腳目,這豈是1929年經濟大恐慌發作的背景?
美國的次貸風暴的確讓這樣的信用橫流受到抑制,不過即以美國一個市場、數家不肖業者,幾年之內對風險偏高的購屋者提供次級房貸,其規模有可能大到吞噬全球的過剩資金?到如今為止,據估計,由美國為首的金融當局極力擴張信用,資金缺口已彌補了7,000億美元之譜,再加上此次聯準會大力降息,資金會更大幅度增長,難道還遠遠無法填補次貸捅出的大窟窿?
實際的數字誰也不知道;因為拜金融自由化之賜,劣質的次級房貸被高明的業者巧妙地用各種包裝隱藏起來,販售給各國深陷低利泥淖渴望高投資報酬資產的無辜投資人。也正因為完全隱藏於無形,每個國家、每個投資者都人人自危,這樣的高度不確定性高度擴大了次貸風暴的殺傷力。恐慌心態擴大了危機,加重了經濟惡化的預期,預期心理抑制金融機構的授信態度,更嚇壞了消費者消費的勇氣;甚至連聯準會降息3碼,也被認定代表美國經濟嚴重衰退,而更加消極退縮。因而從美國開始,支撐GDP高達七成的消費支出萎縮,比房市衰退更猛力地重擊美國經濟、禍延全球各國。
次貸風暴收縮信用的衝擊若是罪魁禍首,則一方面美、日等國已對症下藥,一方面全球信用寬鬆的形勢並未扭轉,只要不確定性以及專家唱衰所造成的恐慌心理與緊縮預期逐漸淡化,全球經濟將迅速恢復元氣;與經濟大恐慌相比,真是小巫見大巫。
但從此次股災中我們又一次印證,全球如暗夜,台灣則是獨明的孤星。從本月12日立委大選民進黨慘敗以來,我們就看到明顯的對比:當各國股市大跌時,台股不跌反升,或者各國滑落幅度極大,台股僅小幅下滑。唯一的例外是,23日美國聯準會降息3碼,各國股市大受鼓舞,止跌回升,台股則先漲百點於午後轉跌;不過這又是我們獨特的原因所造成:民進黨政權提前解散內閣,導致民心不安。
台灣何以能夠與全球經濟走勢脫鉤?其理甚明;十年來從李前總統到阿扁政權一以貫之的鎖國政策,早已讓台灣經濟畫地自限,脫離了全球經濟的正軌,因而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這個飽受公權力壓抑的經濟,正等待解脫之一日。立委大選鬆開了阿扁的鐵箍,馬、謝二人競以開放自許,台灣終於等到了揚眉吐氣的時刻;全球經濟陰霾,與威力無比的經濟解放相比,豈不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