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8中國年 躍登世界舞台中央
 瀏覽50,554|回應346推薦4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一杯飲料
大同
藍海翔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7.12.25 03:06 am 
 
廿四日上市的美國新聞周刊以「中國崛起」(What's Next: China)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成為全球超級強權不再是個預測,而是事實,中、美兩國必須妥為因應此一事實。

北京奧運 等待已久的派對 

新聞周刊在「一個強悍又脆弱超級強權的崛起」的專文指出,2008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但大部分國家地區則視2008為中國躍登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年,奧運會是中國等待已久的亮相派對。

中國去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已大,是自1930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的國家;不論在貿易、暖化、蘇丹達富爾或北韓問題,中國變成一個新關鍵因素,缺了它就不可能達成永久的解決方案。

蘇珊‧謝克最近在新書「脆弱的超級強權」中指出,一般美國人不認為中國是脆弱的,反而中國人並不自認為是超級強權。但中國兩者都是,且其脆弱與崛起有直接的關係。

地方坐大 政治改革很重要 

北京政權主要的問題是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權,中央的指令常被各省忽略,貧富懸殊也加大。解決之道在於政治改革,但高層對改革仍莫衷一是。

世界秩序 很適合和平崛起

有專家指出,歷史上新強權的崛起會引起國際秩序失衡,造成強權之間的衝突,甚至戰爭,因而中美衝突不可避免。但也有專家表示,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權時,並未引起戰爭。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衝突和競爭無可避免,但是否會惡化,主要取決於華府與北京未來十年的政策選擇。

普林斯頓大學的艾肯貝瑞指出,目前的世界秩序是整合、有規則、基礎深廣,非常適合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也可在參與此秩序中獲得經濟利益。

中美之間存在和平與合作的條件,但也有製造對立的因素。中國的力量增長,民族主義情緒也在高漲,這將在奧運充分展示,北京權貴認為美國希望中國不利,慣於獨霸的美國也不習慣與人分享權力,或遷就另一個強權的利益。某些引爆點,如人權、台灣問題或一些不可預見的事件,在互不信任和兩國人民都有意表示強硬的氣氛中,可能擴大。

如何因應 美國嚴肅的一年

新聞周刊表示,2008年是中國年,也應該是美國制定出嚴肅的長期中國政策的一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94961
 回應文章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中美建交30年 經濟危機攪局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9.01.02 03:36 am 
 
美國與中國大陸在30年前的1月1日建交,回顧這30年美中關係度過不少驚濤駭浪。展望未來,「明天會更好」這句話肯定不適用,因為不僅雙方在本質上有基本差異,兩國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

新華社報導,中共國家主席胡錦濤昨(1)日在發給美國總統布希的紀念建交30年賀電中表示,30年前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是雙方關係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對國際形勢和世界格局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胡錦濤說:「30年來,在兩國幾代領導人和各界有識之士的共同努力下,中美關係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中美關係的戰略意義和全球影響更加突出。事實證明,中美建立和發展正常的國家關係,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巨大福祉,也為亞洲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路透報導,美中雙方為了建立以和平為核心的關係,兩國度過了不少重要事件,包括1989年六四天安門事件、1999年美國誤炸南斯拉夫中共大使館、2001年美中南海撞機事件,以及近年來屢屢躍上媒體版面的貿易摩擦與人民幣匯率議題。

曾著有「脆弱的強權」一書的前美國國務院亞太副助理國務卿謝淑麗(Susan Shirk)說:「要管理(美中關係)非常艱難,因為崛起強權的歷史先例及其引起其他國家的反應。從歷史上來說,強權崛起幾乎總是代表戰爭。」

分析師認為,歐巴馬上台後美國的經貿政策立場可能更積極,尤其對貿易議題。由於美中兩國都面對失業快速惡化及經濟前景不佳,美方此舉勢必考驗雙方微妙的關係。

中共官方的難題在於,因為金融海嘯使失業人口增加,採取補貼與減稅等提升大陸出口在國際競爭力的吸引力愈來愈大。

美國駐北京大使雷德(Clark Randt)指出,房價崩盤與退休金儲蓄出問題,使得美國國內保守主義的聲浪愈來愈大,但華府認為雙方出於自我利益,將使美中官方不至於彼此指著對方鼻子對罵。

雷德說:「中國人很清楚他們是我們的最大債權人。他們為我們打好根基,他們持有許多美元,而且他們了解我們同在一艘船上。如果我們的經濟有麻煩,他們也逃不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85376
摩根:大陸買美債 騎虎難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18 03:14 am 
 
最新統計顯示,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政府公債突破6,000億美元,但中國大陸警告,美方不應把大陸增持美國公債視為理所當然,或是想慷大陸之慨走出眼前的金融困局。

向來扮演中共官方喉舌的英文中國日報,昨(17)日在社論開宗明義的提醒,「中國買進更多美國政府公債,不應被解讀為中方對美國到處借錢以走出困境的做法背書」。

社論指出,有鑒於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機嚴重,若中國大陸及其他國家不再向美國輸血,後果可能不堪設想,而且目前中方也沒有多少理想的投資管道。

英文中國日報表示:「若要把愈來愈多的外匯存底拿來投資,目前能夠獲利又安全的投資選擇不多,中國可能仍得買進更多美國公債,儘管國內對於如此可能帶來龐大損失的疑慮愈來愈高。」

不過社論中也提醒美國,美方應該把握這個機會採取必要改革,美國政府不應該把外國持有美國公債的胃納增加,視為各國堅定支持美國公債的長期價值。

美國政府16日公布,截至10月底中國大陸持有的美國公債增為6,529億美元,較9月的5,870億美元多出11.2%,更強化了大陸身為美國公債最大持有國兼最大債權人的地位。

香港明報報導,大陸經濟學者認為,北京當局非常明白繼續大量持有美國公債的風險愈來愈高,但現在是騎虎難下,大陸不得不繼續下去。

摩根士丹利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王慶表示,中國大陸對美國的外匯投資,除了公債以外還有大量公司債券與「兩房債」等,以及小量美元股權投資,「但在金融信貸危機下,投資者對企業債信心已大打折扣。」

王慶估計,中國大陸在10月大買美國公債,最大資金來源是來自減持其他資產後所得。但若北京不繼續大幅加碼,維持美國公債穩定,一旦中方「拒絕再玩」,美國公債將隨時崩潰,使得大陸辛苦累積近兆美元外匯資產化為烏有。

王慶說:「目前美國就是看準這個關鍵,不斷發債,中國等債主,則被迫繼續增持。現在是騎虎難下,在沒有更好辦法前,只能維持現有局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52980
大陸寬鬆貨幣 30項政策齊發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綜合報導】 2008.12.15 03:48 am 
 
為確保明年經濟成長率不至出現嚴重下滑,中共國務院公布30條具體政策,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包括將2009年廣義貨幣供給額(M2)年增率目標設定在17%,並將透過銀行信貸、債券發行等作為,確保企業融資不受金融海嘯衝擊。

外界高度關注的人民幣匯率政策,中共國務院提出,將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預示未來人民幣匯率,將擺脫過去三年單邊升值走勢,甚至是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浮動區間。

大陸政府網13日深夜公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包括九方面內容,共計30條。這是繼日前提出人民幣4兆元的「積極的財政政策」方案後,官方在貨幣政策方面提出的配套方案。

中共國務院辦公廳指出,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落實早前提出人民幣4兆元擴大內需十項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而擬具這30條意見。

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3日在日本福岡向中國駐日使館人員講話時表示,這場國際金融危機來勢迅猛,並持續蔓延,導致中國產品的外需急劇減少,出口增速明顯下滑。

溫家寶說,中共中央確立一個重要方針,就是要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首要任務,將立足點放在擴大內需,特別是擴大消費需求上。目前已及時調整宏觀經濟政策,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意見」內容第一項開宗明義指出,為「落實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保持銀行體系流動充足」,將以高於GDP增長與物價上漲之和約3至4個百分點的增長幅度,作為2009年貨幣供應總量目標,爭取全年M2增長17%。

大陸央行早前公布的資料,10月底M2餘額為人民幣45.31兆元,年增率為15.02%,官方設定明年M2年增率目標,大約比當前提高約2個百分點。

「意見」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和改進信貸服務,滿足合理資金需求」。大陸官方提出,必須加強貨幣政策、信貸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調配合。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制的前提下,對基本面比較好、信用紀錄較好、有競爭力、有市場、有訂單,暫時出現經營或財務困難的企業給予信貸支持。

在資本市場方面,「意見」提出將適時推出創業板,滿足中小企業上市融資需求外,將嘗試推動鋼鐵、稻穀等新的期貨商品,並擴大發展公司債等各種債務融資工具,同時鼓勵保險公司購買各類債券,發揮保險資金的投融資功能。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46833
大陸進出口衰退 七年來首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劉煥彥/綜合報導】 2008.12.07 02:46 am  
 
大陸媒體報導,中共海關總署初步統計顯示,中國大陸11月進出口可能較去年同期衰退10%左右,為七年多以來僅見,令北京當局大為震撼。圖為山東青島港前灣貨櫃碼頭裝卸作業的情形。
(彭博資訊)

大陸媒體報導,中共海關總署初步統計顯示,中國大陸11月進出口雙雙負成長,可能較去年同期衰退10%左右,為七年多以來僅見,令北京當局大為震撼,並可能影響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本周討論協助出口業的政策內容。

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北京消息人士的話說,依現有統計指出,大陸11月出口金額超過1,000億美元,但與去年同期1,176億美元相較仍有段距離;11月進口則為700多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縮水達10%。

中國大陸上次出口衰退是在2001年6月。報導中強調,這只是初步統計,海關總署要到10日左右才會公布完整數據,但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與南京等主要口岸上報北京的初步資料,顯示「都與總數反映的趨勢吻合」。

該消息人士透露,出口負成長的消息,早已在大陸券商研究部門與基金經理人之間廣為流傳。多位業界分析師5日就表示,大陸出口下滑已成趨勢,「負增長可能還將持續數月」。

中共經貿部門沒料到進出口成長會在短短一個月間完全逆轉,因為大陸10月出口仍有1,28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9.2%;進口930億美元,成長率15.6%。

該消息人士說:「雖然預計11月進、出口增速都會放緩,卻沒想到會大幅跌落到負數區間。」

由於近幾個月大陸出口變化太大,中共海關總署向中央上報資料的次數,已從過去每十天一次調整為每天一次。

報導提到,中共國家物流資訊中心1日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只有38.8%,創下該指數設立以來新低,同時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下滑,較前一個月降低12.4個百分點。這兩個具前瞻性的指數都顯示,大陸出口成長展望不容樂觀。

企業現況似乎也可以證實這個情形。廣東一家大型玩具出口商5日透露,該公司近幾個月出口量變化不大,但歐美市場出口金額已下滑一至兩成。

該公司負責人指出,全球金融危機明顯衝擊中高階產品,但低檔玩具受到的影響有限,而且「不少企業都在調整出口產品結構」。他預計,該公司明年出口量將維持不變,但是出口金額及利潤可能會縮水逾30%。
 
扶助出口 可能下猛藥
 
【經濟日報╱記者 劉煥彥】 2008.12.07 02:46 am 
 
中國大陸出口形勢危殆,迫使北京大員頻頻造訪出口重鎮廣東,親訪珠三角企業實況並調整宏觀調控措施,只是沒想到11月出口仍可能出現七年來首度負成長的壞消息,預期可能左右本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有關扶助出口業的政策內容。

今年來,經濟情勢變化迅速,迫使中南海多次調整去年定調的從緊貨幣政策,甚至是180度大轉彎。為直接掌握出口第一線情況,身為國家副主席的中央政治局常委習近平,自7月初首訪深圳與東莞後,上周再度前往廣東,視察廣州市蘿崗區具有國家級經濟功能區地位的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習近平不是唯一南下考察廣東的中共中央大員。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1月中才去過,先後訪查廣州、深圳、東莞與佛山等地,深入中小企業了解狀況。

由於一年一度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本周登場,預期出口負成長與北京要員的第一手觀察,都可能影響中南海對於扶持包括台商在內大陸出口產業政策的內容。

大陸21世紀經濟報導引述消息人士的話說,鑒於出口展望極不樂觀,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等多個大陸主要商會,紛紛呼籲北京採取「藥性更強」的出口刺激措施,包括繼續調高出口退稅率在內,希望能夠完全恢復17%的全額退稅。

但由於國內外經濟情勢大為轉變,大陸內部也有人質疑是否應該持續舊有經濟成長模式,認為如此反而可能走回產能過剩的老路,進而導致通貨緊縮。

上周來台參加美中台關係研討會的香港理工大學中國商業中心研究員朱文暉認為,現階段大陸出口業尚未受到外在情況的嚴重衝擊,只要看大陸10月出口還有近20%成長率就知道,這代表出口廠商接獲的耶誕節訂單,沒有太大變化。

但朱文暉提醒,真正要觀察的是明年北美復活節期間的外銷訂單。若11月以後訂單持續下跌,就表示大陸出口業真的要步入寒冬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34041
冷眼集》一場無可避免的經濟大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陳雲上/特稿】 2008.12.02 03:07 pm 
 
美國、歐洲最新公布的製造業指數分創26年及11年來新低,全球僅存高成長率的中國大陸也打出「雙率雙降」的貨幣政策及積極的財政減稅政策來刺激經濟,實已透露全球經濟正式陷入衰退期,只是在全球出口、消費力急劇萎縮下,「沒有訂單、就什麼都沒有」、「沒有貶值、就拿不到訂單」的現實惡化環境下,全球性的貨幣競貶及降息大賽似乎將是一場無可避免的「全球經濟大戰」。

之前,為了挽救瀕臨崩潰的金融體系,全球央行連手降息,大幅釋出資金挽救金融市場,讓金融信用緊縮風險暫時解除,也讓美股在感恩節前夕連漲一周,掃除金融信用緊縮危機。

不過,在金融局勢穩定後,下一個更嚴峻的考驗才正要開始。面對全球經濟可能創下70年來首見的負成長,及美國、歐洲、大陸等主要國家近期發布的最新訊息,都已證實全球經濟正式進入衰退期。光以美國製造業指數ISM創下26年來新低、美國道瓊大跌679.95點、歐洲製造業指數35.6%創11年新低,及11月大陸採購經理人指數創下2005年新低。

大陸人行在先後採取調降存貸款利率1.08%及存款準備率後,更進一步啟動「人民幣貶值」絕招,顯見為了「保八」大陸搶在經濟工作會報前啟動「雙率雙降」及釋出4兆人民幣擴大內需、丟出9200億元「家電下鄉」鼓勵消費及降稅等利多,就已看出大陸面臨的經濟困境,實已不容小覷。

台灣與大陸連動,一旦人民幣貶值,台幣跟進走貶「在所難免」,尤其今年以來,韓元大幅貶值逾50%,人民幣、台幣相對還呈升值,直接結果造成台灣電子、DRAM廠的出口訂單量就是直接縮水,加上今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採購大幅縮減30%、明年還將繼續縮減25%情況下,「沒有訂單、就什麼都沒有」。

也正因此,如何防止在經濟衰退、出口訂單急凍下,訂單流失,貨幣貶值似乎是不可避免之惡,依此推斷,在人民幣貶值將由目前的「六時代」進入「七時代」下,新台幣目前33左右的價位,隨時將挑戰34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8681
救經濟》大陸放手 人民幣重貶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則宏/台北報導】 2008.12.02 03:18 am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昨(1)日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指官定匯率)6.8505,大跌156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是近七個月單日最大跌幅。市場揣測大陸將放手讓人民幣貶值,這也將使大陸2005年中進行匯改後的人民幣升值走勢,面臨反轉。

大陸央行放手,立刻引發市場反應,深受全球金融海嘯襲擊的亞洲各國,很可能跟進貶值,為脆弱的全球經濟增添變數。

人民幣1年期海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也出現五年單日最大跌幅,來到1美元兌人民幣7.2100元,反映市場預期人民幣未來12個月至少將貶值5%。市場預期,大陸當前的經濟形勢遠比外界想像嚴重得多,尤其是過去依賴甚深的出口嚴重下滑,已不得不動用貶值救出口的關鍵作法。大陸的出口占其國內生產總值(GDP)近40%,近來如世界銀行等國際機構紛紛下修大陸明年經濟成長預估值,甚至跌落在8%以下。

過去兩個月,中國人民銀行一直讓人民幣兌美元維持在6.83元的水準。但上周五人民幣出現較大幅度貶值,下跌57點,昨天又進一步重挫;人民幣1年期NDF也從上周五的7.00元重貶至7.21元。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11月出席在巴西舉行的國際結算銀行會議時表示,為扶持大陸出口企業並確保經濟成長,不排除讓人民幣貶值。周小川當時說明動用貶值措施為時過早,但包括韓國等在內的亞洲國家貨幣次日已先行反應貶值。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天發布報告顯示,大陸11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為38.8%,創該指數設立以來新低。PMI一旦低於50%,即被視為是經濟衰退的象徵。11月新出口訂單指數更比10月大跌12.4個百分點至29.0%,顯示國際經濟惡化已對大陸出口帶來巨大衝擊。

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童振源認為,目前尚無跡象顯示大陸官方介入引導人民幣貶值。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市場就已預期人民幣將轉升為貶,主要是有人認為熱錢開始自大陸流出,今年大陸股市、房市大跌,也讓部分投入大陸資本市場的資金開始轉移。

以鄰為壑 全球緊張
 
【經濟日報╱記者 林則宏】 2008.12.02 03:18 am 
 
先是推出人民幣4兆元的擴大內需方案,11月底中國人民銀行又出乎意料,宣布11年來最大幅度降息,一口氣調降基準利率達1.08個百分點。昨天人民幣匯價突然重挫,引發外界揣測北京當局準備放手讓人民幣貶值。

擴大內需、大幅降息、貶值,對大陸經濟都算得上是利多。

但在確定大陸來年經濟工作重點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前,北京當局就頻出重手,不免讓人擔心,中南海那幫人究竟是預期到明年經濟會有多糟?

根據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10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僅較去年同期成長8.2%,較9月下跌3.2個百分點,為連續第四個月下滑。更值得關注的兩項指標是,10月全國發電量下降4%,鐵路貨物周轉量下跌0.3%。

發電量下跌是因用電需求減少,這當然不是大陸民眾節約用電的成果,而是經濟開始失去動能的跡象;在大陸鐵路是貨物相當重要的運輸管道,廠商必須靠賄賂搶「車皮」早非新聞。

如今連鐵路貨運都出現衰退,無怪大陸國家統計局長馬建堂在昨天出版的中共中央機關刊物「求是」雜誌會撰文指出,「經濟減速勢頭超出預期」。

為了救經濟,大陸在刺激內需與投資方面已推出多項具體政策。若要協助出口廠商度過這波金融海嘯,大陸官方其實也還有許多措施可以採行。即使是已經三度調升的出口退稅率,都還有調整空間,貶值絕對是最後的選擇。

如果貶值確實是北京當局拍板定案的匯率政策,這對全球經濟絕對是極壞的訊息。不只因為人民幣貶值可能掀起各國貨幣貶值競賽,這可能反映,中共高層意識到經濟情勢之嚴峻,已經到了不得不選擇這種「以鄰為壑」的手段,也要救出口的地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27298
國際瞭望:俄中聯手是表相 美中聯手是必然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8-11-21 中國時報 【本報訊】

     三大強國美國、中國、俄羅斯,其關係絕對不是三角形。表面看起來是俄中一起對付美國,但實際上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潛在關係遠超過俄中關係,而就美國的利益來說,與中國聯手是有益而必須的,對俄國則實在找不到利益,廿一世紀初可見的將來恐怕就是這樣了。

     在許多國際問題上,中國與俄國都是並肩與美國作對,但除了本身外交利益之外,中國與俄國之聯手,最大理由是「反單極」,反對美國的獨霸,而這只是外交權宜,除此之外,中俄沒有一點對付美國的共同利益。

     中俄聯合對中國有什麼好處?西方人客觀的看法認為,中國人根本就看不起俄國人,將它視為二流國家,中國能從俄國得到的利益不外乎能源與武器,而近年來中國對此的依賴已逐漸減少,如果能源問題解決,而歐美在武器禁運方面放鬆,中國就不會想從俄中關係裡面得到什麼利益。

     在俄國方面,是要以中國作為對抗美國的戰略籌碼,但並不把中國視為真正的戰略夥伴,它賣給印度的武器較賣給中國的更精密,它怕中國強大到威脅其安全,更怕中國報復十九、廿世紀結下的仇恨,而西伯利亞的虛弱可能成為中國勢力侵入的橋頭堡。

     美在冷戰後的國際戰略估量中,從不把中俄聯合放在重要地位,是有其道理的。

     但中美關係卻又不同。表面上,有台灣問題與民主價值這兩難題橫在中間,但雙方合作的利益之多卻遠超過這些。從最近的金融風暴就可看出,九月以來,中國不但沒有拋售美國公債而落井下石,反而增加了所持,九月間中國所購的美國公債已由八月的五千四百一十四億美元增為五千八百五十億(不包括香港所持有)。同期日本卻出售,只剩五千七百卅二億,中國成為美國第一大債權國,一個月就增購了四百卅六億,不能說不是有意如此。

     中國如果不買美國公債(拋售則更嚴重),會使其他投資者紛紛效法,這將提升美國的借貸成本,削弱了刺激一攬子計畫融資的能力,導致美元疲弱,這就非常不利中國,不但使所持的外匯儲備大量受損,也使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更重,而出口更受影響。所以兩者已是「利益共享」的關係,也就是美國國力如下降,首當其衝者就是中國。能不合作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11542
中國超越日本 成美國頭號債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編譯彭淮棟/綜合十九日電】 2008.11.20 02:53 am 
 
中國持有美國公債總額9月已超越日本,正式成為美國政府最大的外國債主,顯示華府愈來愈依賴北京幫忙救經濟。美國股市當月失血9.1%,促使外國投資人群起投入相對安全的美國公債。

美國財政部資料顯示,至9月止的七個月間,中國有六個月持續增持美國公債,即使金融海嘯也沒有改變增持的大趨勢。大陸9月份持有金額增加436億美元,達到5,850億美元。

原來的最大持有國日本則在9月減持美國公債128億美元,持有額降到5,732億美元。在過去六個月裡,日本有四個月減持。

9月美國公債價格上揚,美國股市則下挫,標準普爾500種股價指數重挫9.1%,是2002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個月。

紐約梅隆銀行資深貨幣策略師伍弗克說,財政部的報告顯示,跨國投資遠比大家預料的更積極。

中國持有的美國公債自2005年7月以來已增加一倍,日本的持有額則從2004年8月的6,990億美元的峰頂往下降。英國仍是第三大持有國,持有額9月增加303億美元,達到3,384億美元。

美國公債的買主有70%是國際投資者,中國向來是主要買家,在全球金融風暴中,美國公債仍是比較安全的避險工具,因此需求大致上只增不減。

最近數月,各界呼籲或寄望中國大買美國公債協助救市的聲音此起彼落,北京當局連聲否認,但以9月為止近幾個月的數字看來,中國的確持續在增持美國公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09832
關鍵更在4兆之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11.15 02:46 am 
 
為避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中共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改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在兩年內推出總值高達人民幣4兆元的十項擴大內需重大措施,以刺激經濟平穩快速成長。

在10月份之前,歐美日各國紛紛提出貨幣及財政政策,以挽救經濟不景氣時,中國大陸似乎仍老神在在;但當10月份貿易及生產數據出爐後,大家都在想,未來中國大陸在貿易出口成長將受限、民間消費因股市房地產不振仍低迷,但又面對經濟成長率保八的壓力下,一定會提出一個超大型的擴大內需方案。

4兆人民幣(相當於5,680億美元)的規模,相對於中國大陸目前約3.5兆美元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來看,剛好是兩年共計16%的經濟成長率;也就是說,即便民間消費及外貿都不成長,單靠這4兆人民幣也足以保八。不過,從這十項擴大內需措施仍待填空的內容來看,也犯了台灣之前的錯誤:先匡列金額,再想具體內容,結果可能流於為花錢而花錢,資源反遭錯置的後果。

顯然,中國大陸政府也不完全放心;因此,在外貿上,繼11月1日逆向調高4,000多項產品出口退稅後,決定自12月1日起,再調高涉及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等3,770項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約占全部出口的27.9%;並且同步取消部分鋼材、化工與糧食的出口關稅,及降低部分化肥出口關稅和調整徵稅方式,調整過去對鋼鐵行業限制性出口的政策。

更勁爆的是,中國大陸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放出「不排除讓人民幣貶值」的風聲,一時間亞洲貨幣競相貶值,這與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期間,人民幣扮演抗貶指標性貨幣,不可同日而語。顯見中國大陸外貿情形的嚴峻,也預告了未來兩年間,國際貿易市場所可能出現的殺戮戰場。

另外,從台灣出口至中國大陸原物料的縮減,以及中國大陸對重化工業的調整政策來看,雖然沒有明講,但明顯地已啟動進口替代策略。若把中國大陸的製造業區分為民生、化學、金屬機械及資訊電子工業四大類來看,目前各類產業的國內需求占其產值的比率分別約為0.55、1.1、0.98及0.89,可以看出民生工業依賴國外市場的程度,同時,也反映出中國大陸化學及金屬工業國內產值之相對不足。

過去台灣在1973及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中,也曾啟用過進口替代策略,並奠定了往後產業中上游基礎工業的發展基礎。在此次風暴中,中國大陸對於產業的態度已趨明顯,再度祭出變相補助、甚至是殺戮策略搶占國際市場,並同時啟動進口替代策略。台灣產業發展也會因此而受牽動;雖然中國大陸穩住下游產業的國際市場,對台灣中上游產業的短期出口或許有利,但伴隨著中國大陸的進口替代策略,長期將對台灣上游產業產生更大的威脅;我們從近來石化及金屬相關產業大幅申請赴中國大陸投資,就可看出端倪。

相對於中國大陸產業策略的明確,台灣在這次風暴裡,政府對產業的態度,似乎只聽見紓困一詞,隨著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的中上游產業發展,過去利用中國大陸生產基地以帶動台灣貿易出超的效果,似乎已趨極限,到底台灣產業發展何去何從?不知政府心裡已有腹案否?轉型的必要性與契機,就在當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02766
大陸推出人民幣四兆元擴大內需措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央社╱北京九日電】 2008.11.09 10:49 pm 
 
為避免全球金融危機影響實體經濟,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日前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改採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並且推出總值高達人民幣四兆元的十項擴大內需重大措施,以刺激經濟平穩較快成長。

新華網今天報導,這項於五日舉行的會議認為,近兩個月來,世界經濟金融危機日趨嚴峻,為抵禦國際經濟環境對中國的不利影響,必須採取靈活審慎的宏觀經濟政策,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形勢。

會議決定,當前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推出更有力的擴大內需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建設和災後重建,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水準,促進經濟平穩較快成長。

會議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成長的十項措施:

一,加快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對廉租住房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棚戶區改造,實施遊牧民定居工程,擴大農村危房改造試點。

二,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沼氣、飲水安全工程和農村公路建設力度,完善農村電網,加快南水北調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和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加強大型灌區節水改造,加大扶貧開發力度。

三,加快鐵路、公路和機場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建設一批客運專線、煤運通道項目和西部幹線鐵路,完善高速公路網,安排中西部幹線機場和支線機場建設,加快城市電網改造。

四,加快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發展。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推進中西部地區特殊教育學校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

五,加強生態環境建設。加快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和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強重點防護林和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建設,支持重點節能減排工程建設。

六,加快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支持高技術產業化建設和產業技術進步,支持服務業發展。

七,加快地震災區災後重建各項工作。

八,提高城鄉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糧食最低收購價格,提高農業良種補貼、農機具補貼等標準,增加農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體等社保對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農村低保補助,繼續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和優撫對象生活補助標準。

九,在中國大陸所有的地區、所有行業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技術改造,減輕企業負擔一千兩百億元。

十,加大金融對經濟成長的支持力度。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合理擴大信貸規模,加大對重點工程、三農 (農業,農村,農民)、中小企業和技術改造、兼併重組的信貸支持,有針對性地培育和鞏固消費信貸增長點。

初步計算,實施上述工程建設,到二零一零年底約需投資人民幣四兆元。

為加快建設進度,會議決定,今年第四季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一千億元,明年災後重建基金提前安排兩百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到四千億元。

會議指出,儘管面臨不少困難,但中國大陸內需潛力巨大,金融體系總體穩健,企業因應市場變化的意識和能力較強,世界經濟調整為中國加快結構升級、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人才等帶來新機遇,只要及時果斷採取正確的政策措施,把握機遇,應對挑戰,就一定能夠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095116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