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球點滴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2008中國年 躍登世界舞台中央
 瀏覽50,561|回應346推薦4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4)


一杯飲料
大同
藍海翔

【聯合報╱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2007.12.25 03:06 am 
 
廿四日上市的美國新聞周刊以「中國崛起」(What's Next: China)為封面故事,指出中國成為全球超級強權不再是個預測,而是事實,中、美兩國必須妥為因應此一事實。

北京奧運 等待已久的派對 

新聞周刊在「一個強悍又脆弱超級強權的崛起」的專文指出,2008是美國總統大選年,但大部分國家地區則視2008為中國躍登世界舞台中央的一年,奧運會是中國等待已久的亮相派對。

中國去年對全球經濟成長的貢獻已大,是自1930年以來,首次超過美國的國家;不論在貿易、暖化、蘇丹達富爾或北韓問題,中國變成一個新關鍵因素,缺了它就不可能達成永久的解決方案。

蘇珊‧謝克最近在新書「脆弱的超級強權」中指出,一般美國人不認為中國是脆弱的,反而中國人並不自認為是超級強權。但中國兩者都是,且其脆弱與崛起有直接的關係。

地方坐大 政治改革很重要 

北京政權主要的問題是逐漸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權,中央的指令常被各省忽略,貧富懸殊也加大。解決之道在於政治改革,但高層對改革仍莫衷一是。

世界秩序 很適合和平崛起

有專家指出,歷史上新強權的崛起會引起國際秩序失衡,造成強權之間的衝突,甚至戰爭,因而中美衝突不可避免。但也有專家表示,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第一強權時,並未引起戰爭。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衝突和競爭無可避免,但是否會惡化,主要取決於華府與北京未來十年的政策選擇。

普林斯頓大學的艾肯貝瑞指出,目前的世界秩序是整合、有規則、基礎深廣,非常適合中國的和平崛起,中國也可在參與此秩序中獲得經濟利益。

中美之間存在和平與合作的條件,但也有製造對立的因素。中國的力量增長,民族主義情緒也在高漲,這將在奧運充分展示,北京權貴認為美國希望中國不利,慣於獨霸的美國也不習慣與人分享權力,或遷就另一個強權的利益。某些引爆點,如人權、台灣問題或一些不可預見的事件,在互不信任和兩國人民都有意表示強硬的氣氛中,可能擴大。

如何因應 美國嚴肅的一年

新聞周刊表示,2008年是中國年,也應該是美國制定出嚴肅的長期中國政策的一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94961
 回應文章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大陸 將成全球最大專利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何蕙安/綜合報導】 2009.03.13 03:52 am 
 
中國大陸專利發展迅速,近年來申請案呈現爆炸性成長,每年以兩位數的成長幅度增加,國際市場研究業者「Evalueserv」最新一期研究報告指出,如果目前趨勢不變,大陸會在2010年成為全球專利案最多的國家。

大陸從2006年起到2008年,有關風能、太陽能和海洋能源等專利申請已經排行全球第一,超越日本、美國與德國等先進國家,展現急於發展綠色能源產業的野心。

美國商業週刊最近發表標題為「中國是創新者,而不僅僅是模仿者」的文章,認為即使當前經濟危機來襲,因中國發展專利,急於創新,讓中國經濟穩健成長,不但對世界GDP增長的貢獻已連續兩年居於首位,還是全球為數不多、仍保持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之一。

根據統計,大陸國家知識產權局(SIPO)從2000年受理17萬件專利申請案,每年申請案直線成長,2007年共受理69.4萬件,2008年受理82.8萬件,比前年增加19.4%;2008年專利授權案件也有41.1萬件,比前年多17.1%。

SIPO副局長李玉光向知識產權報表示,大陸原本有99%以上的中小企業從來沒有申請過專利,專利概念非常薄弱,但近年來專利概念大幅提升,SIPO 2007年受理的發明專利案中,有高達60%的申請案來自大陸,顯示大陸企業積極尋求專利保護。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26733
七個FTA已生效》中國 強打多元市場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綜合報導】 2009.02.25 03:33 am 
 
全球金融海嘯衝擊,中國大陸對美國市場出口大幅衰退,刻正展開市場多元化戰略,力抗貿易保護主義;大陸商務部統計,目前已與五大洲各國推動自由貿易協定,其中有七個自由貿易協定已生效。

為因應全球金融危機,各國陸續採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甚至有民族主義化的傾向,由於外需市場大幅下滑,大陸積極深化實施市場多元化,大力開拓開發中國家和周邊國家市場機會,以轉換美國市場的進口需求。

大陸商務部指出,在亞洲地區,擴大對香港、澳門的開放,簽署「內地與港澳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CEPA)及五個補充協議;與東協十國簽署「貨物貿易協定」和「服務貿易協定」,完成投資談判。

中國與巴基斯坦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服務貿易協定」,另與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定」,並推進與海灣合作委員會(包括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阿聯酋、阿曼、卡塔爾和巴林六國)的自由貿易談判。同時,中國與智利簽署「自由貿易協定」和「自貿區服務貿易協定」,正開展投資談判;剛結束與秘魯的自由貿易談判,推進與哥斯大黎加的自由貿易談判。

中國與紐西蘭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推進與澳大利亞的「自由貿易談判」;推進與冰島、挪威的自由貿易談判;與南部非洲關稅同盟推動自由貿易談判。

中國已完成與印度的區域貿易安排聯合研究,正在開展與韓國的自貿區聯合研究,推進「亞太貿易協定」第四輪談判,2009年下半年將推動與瑞士的自由貿易區聯合研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302138
摩擦加劇》中印貿易戰一觸即發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林庭瑤/綜合報導】 2009.02.16 04:13 am 
 
全球經濟大環境走弱,印度片面宣布禁止中國玩具進口後,最近一個月內對中國發動七起特殊保障調查措施,雙方貿易摩擦加劇,中國對印度也啟動外交斡旋,貿易戰一觸即發。

美國商業周刊報導,印度為避免中國低價傾銷,保護國內新興玩具市場,背後原因是中印十年來互不信任,及地緣政治的糾葛;中印兩國經濟過去雖有兩位數成長,但因全球景氣衰退,增加兩國鋼鐵、石化、紡織等產業的競爭壓力。

玩具產業是其中之一。印度官方和消保團體皆指出,含鉛成份高的玩具產品充斥印度市場,尤其是中國製造玩具,必須抵制中國貨。印度衛生單位更聲稱,這項禁令是基於安全考量,不應與貿易爭端混為一談。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廣東一家大型玩具廠負責人表示,該企業現在對印度出口的玩具已無法入境,估計4月廣交會前後,中國玩具接單高峰期受此禁令衝擊。今年訂單不樂觀,市場需求減弱將會促進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玩具貿易戰只是一個開端,根據大陸商務部貿易救濟資訊網,近一個月內,印度向中國發起八起有關「特殊保障調查」等措施,包括車用鋼鐵、亞麻布、純鹼和鋁產品的貿易保護措施。

所謂「特殊保障調查」,有別於一般的反傾銷、反補貼措施。反傾銷措施採取「先調查、後保護」,調查時間較長;但特殊保障調查採取「先保護、後調查」的做法,調查時間較短。

大陸政府對此問題高度重視,商務部日前急晤印度駐中國大使進行交涉。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公開表示,中方希望印方在世界經濟面臨嚴峻挑戰的特殊時期,審慎克制使用貿易救濟措施,否則將對雙邊經貿關係造成影響。

中國經營報引述一位國際貿易法律師表示,針對中印貿易爭端,「這雖然還算不上國際貿易戰的全面爆發,但已足以引發更大規模的貿易戰爭」。

這位律師指出,禁止進口中國玩具是印度政府單方面的行動,完全超越世界貿易組織(WTO)協議所允許採取的反傾銷、反補貼及特殊保障等措施,中國可以將印度政府上告至WTO爭端解決機構外,還可以採取貿易報復手段。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主席李晶認為,中國貿易最大的不確定性仍在外部環境,「除了外需市場萎縮外,還包括各國間愈演愈烈的貿易保護戰。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84678
胡錦濤承諾:中將繼續增加對非援助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新社╱巴馬科二月十二日電】 2009.02.13 12:00 pm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十二日在巴馬科代表中國政府鄭重承諾:中方將認真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確定的各項援非舉措,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繼續增加對非援助、減免非洲國家債務、擴大對非貿易和投資、加強中非務實合作。

剛剛抵達馬里進行國事訪問的胡錦濤,當地時間十二日下午同馬里總統杜爾舉行會談。在談到國際金融危機對中非合作的影響時,胡錦濤作以上表示。他指出,當前,國際形勢正發生復雜深刻的變化,中非關系處於重要發展階段。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加強中非團結合作意義更加重大。

胡錦濤指出,二00六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以來,中非政治關系更加密切,務實合作深入發展。中國政府宣布的加強對非務實合作、支持非洲國家發展的八項政策措施落實工作取得積極進展。二00八年中非貿易額首次突破一千億美元。中方愿同包括馬里在內的非洲國家一道努力,積極籌備第四屆部長級會議,扎實推進中非新型戰略伙伴關系,造福中非人民。

胡錦濤強調,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非洲的負面影響已經顯現,中國十分重視非洲朋友的困難和關切,愿同包括馬里在內的非洲國家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加強交流和溝通,同非洲朋友共渡難關。

杜爾總統同意胡錦濤的意見,并介紹了馬里國內及非洲地區局勢,感謝中國政府對非洲一體化進程以及非盟的支持。胡錦濤對馬方奉行睦鄰友好政策、積極推動非洲一體化進程、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表示贊賞。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75914
英:經濟答案在中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2009.01.24 03:50 am 
 
英鎊匯率持續走貶,去年英國第三季、第四季的經濟連續兩季呈現負增長,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表示,全球經濟面臨危機的此刻,中國大陸是至關重要的「答案」。

米利班德廿二日在曼徹斯特發布英國政府的首份對華關係框架性文件,強調英國加強與中共合作,發展更緊密關係的重要性。

他表示,中共改革開放卅年來,經濟每年以平均百分之十的速度增長,現在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比其他任何國家都要大。而在發達經濟體相對虛弱之時,大陸作為世界增長的驅動力甚至變得更為重要。

米利班德說,「廿年前西方人很難想像要從東方尋找全球經濟的答案。」他表示,中國在十年內將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到這個世紀末,將可能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對英國乃至對整個歐盟而言,與中共交往非常必要。

英國首相布朗為這份文件撰寫前言,稱「英國、歐洲和世界其它國家都能從大陸的崛起中受益」。布朗還強調了大陸在扭轉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方面的重要性,表示要恢復經濟和就業增長,真正創造開放、靈活、健康的國際經濟,就需要大陸的全面合作。
 
歐巴馬相信 中共操縱人民幣
 
【聯合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2009.01.24 03:50 am 
 
美國準財長蓋納說,歐巴馬政府相信中共當局「操縱」人民幣匯率。蓋納還說,奧巴馬總統將「積極地」使用所有的外交途徑,尋求改變中共的匯率政策。

蓋納以書面答覆參院財政委員會的問題時指出,「歐巴馬總統根據眾多經濟學家達成的結論,認為中共操縱貨幣」。他並且說,政府將要求中共「採取比較積極的刺激方案」,以提振其國內經濟。他廿一日在聽證會曾警告中共、日本與其他貿易夥伴,必須避免干預外匯市場。

路透報導,大陸人民銀行一名官員表示,已知悉蓋納近日的說法並向告知中央相關部門,目前正等待指示。

布希政府的財政部長寶森以往都採取視而不見的作法,寧可採取外交途徑解決,不願正面與中共鬧翻,財政部半年一次的匯率報告,也都很克制地未對大陸貼上貨幣「操縱國」的標籤。

「操縱」(manipulation)一詞有法律含意,布希政府一直刻意避用。美國財政部必須每半年向國會報告,說明其他國家是否利用他們的貨幣,獲取不公平的貿易優勢。許多國會議員也一直尋求政府立法,擴大懲罰貨幣匯率低估的國家。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33047
超越德國 中國躍居全球第3大經濟體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1-15 工商時報 【楊泰興/綜合報導】

     根據彭博社報導,中國統計局發布2007年最新核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修正數據顯示,中國已於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

     此外,「日本經濟新聞」昨天也分析,中國大陸2008年出口成長17.2%至1.42兆美元,應該已超越德國,躍居全球最大出口國。

     根據中國統計局最新數據,中國大陸2007年經濟成長率經核實後達13%,高於先前估計的11.9%,調等幅度達1.1個百分點,彭博社以2007年平均匯率換算,中國2007年年國內生產毛額達3.38兆美元,超過德國的3.32兆美元。

     而日方則分析指出,中國去年貿易順差增至2954.6億美元,也可能取代德國,成為最大貿易順差國。

     自2001年12月加入 WTO(世貿組織)以來,中國出口一直快速成長,在2004年超越日本成為第 3大出口國,並在2007年取代美國,成為第 2大出口國。

     針對此一數據,花旗銀行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黃益平表示:「這個數字說明了中國已然成為全球舞台上重要參與者之一。」

     彭博社稱,中國的經濟規模已是鄧小平在1978年提出改革時的70倍。據世銀駐中國的經濟學家表示,2007年中國經濟規模首度超越了德國;現時的經濟規模可能超越德國15%。中國不但在經濟規模超越德國,同時也完成了太空漫步跟舉辦奧運的艱鉅任務。

     荷蘭ING集團亞洲研究員提姆康登表示:「如果中美兩國維持跟過去一樣的經濟成長率,在20年內中國經濟規模有可能會追上美國」;「毫無疑問地,這將只是時間問題。」

     中國目前是全球經濟成長的最大貢獻者,支撐了全球的金屬、穀物需求,吸納了亞洲鄰國出口。同時它也持有6529億元美元的美國國庫券

     黃益平表示:「中國的重要性甚至超越了排名第三的,因為它是現在國際上唯一能迅速恢復活力的經濟體。」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12083
看懂天下事》金融海嘯,誰說是中國害的!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建甫】 2009.01.09 04:10 am 
 
紐約時報日前發表一篇題為「美元轉移:美國人口袋空空,中國人口袋鼓鼓」的分析長文。文章一出,全球各地部落格紛紛轉貼,引起廣大熱烈討論。香港大公報在討論此文時下的標題為「美媒拋出怪論:中國引發金融危機」。

現在紐時網路上已將標題更改成「中國儲蓄助長美國泡沫化」,並在文末加註:中國人並未從美國經濟衰退中獲利,文章只是要討論這次金融危機是房地產泡沫及大量消費的惡果。企圖修正原先引發的誤解,將此文導到理性思考層面。該文開宗明義引用蘇格蘭史學家佛格森(Niall Ferguson)的洞見:通常只有富國借錢給窮國,但這次是窮國借錢給富國。其次借用聯準會主席柏南克2005年還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時的論文,說明美國人過度消費、舉債度日,而借債的對象是中國,因為中國人過度儲蓄。

柏南克當時並未提出解決辦法,只建議耐心等待,這種不合理的現象終會過去。他可以說是先知,能預見問題的嚴重性。只時沒有想到,現在這個問題演變成這次金融海嘯的原因。他也成為關鍵的當事人,亟思解決之道。

借錢上癮 美佬像煙毒犯

金融海嘯由次貸風暴、二房危機引起。房地產泡沫及不合理的過度消費,是資本主義發展漫無節制的後果。怎麼會跟中國有關?背後的邏輯是因為美國對中國大量入超,美國消費太多中國廉價商品。中國賺取巨額美元順差,累積近兩兆外匯存底,有一兆美元買了美國國債,使美國壓低利率,也因此造成貸款成本超低,資金流動氾濫。

過度消費和低利率的惡性循環一直沒有終止的跡象。紐時文章說「美國現在才知道,靠從外國借來的資金無法支撐過度消費的生活,即便如此,也很難解決問題。甚至為了減緩金融危機扶持經濟,現在反而要從外國借更多錢。」文中也引曾想立法提高關稅以懲罰中國的參議員葛蘭姆的話說:「美國現在如同煙毒犯,沒有人想戒除毒癮。」

代罪羔羊 美今找上中國

人性遇到災難後,總會找藉口卸責。現在美國就怪罪中國一直不肯遵循浮動匯率制度的自動調整機制:順差就應該要升值來減少出口,增加進口,以平衡貿易。多年來,人民幣一直採釘住美元的方式,雖然人民幣略微升值,但杯水車薪無法改變大局。因此惹火美國,這也是意料之事。2001年諾貝爾獎得主史迪格里茲倒是持平公允的說:「美國一直試圖找代罪羔羊,1980年代歸咎日本,今天則怪罪中國。」

歐元之父、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岱爾也幫中國講話,他指稱,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百害而無一利」。中國相對是比較貧窮的國家,維持穩定的匯率制度,發展經濟,全世界都同蒙其利。

貨幣戰爭 亞洲國家應合作

另外,中國也記取1985年廣場協定(Plaza Accord)的教訓。廣場協定簽訂後,不到3年,日圓兌美元升值達50%,日本製造業大受打擊,美元資產卻因此大幅縮水,金融受到美國控制,陷入長期經濟危機。因此緩慢升值,成了中國奉行的政策。在台灣,我們不用管美中的「貨幣戰爭」。

但平心而論,歐元上路10年了仍未成氣候。長久以來,美元因為是世界通用貨幣,美國貿易財政雙赤字,印鈔票解決,也沒引起通貨膨脹,享有世界上的許多利益。現在美國金融海嘯拖累全球,全世界可以說都被美國綁架了。

如果亞洲國家能通力合作,成立強大的亞洲經濟體,發展一個穩定的貨幣新單位,華元或亞元,超越美元、歐元的世界地位,讓該貨幣成為原油計價單位,各國外匯存底的儲存單位,未來的世界應該會更美好。

(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200484
大陸財長釋利多 減稅1,200億人民幣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1-06 工商時報 【李書良/台北報導】

     為了達成2009年經濟上「保八」(經濟成長率8%)與降低失業率兩大目標,中國政府不惜「割肉」,以犧牲今年度財政稅收的方式來營造寬鬆的稅負與投資氣氛。根據大陸財政部部長謝旭人的說法,今年將在房產稅、出口退稅率、印花稅等方面,為內外資企業釋放利多。

     外界評估,中國政府自去年下半年起不斷擴大財政支出來「拚經濟」,如今在稅收上自行「割肉」的做法,預料將減少稅收1,200億元人民幣,「收少支多」將使大陸財政在2009年面臨嚴竣考驗。

     新華社報導,謝旭人昨(5)天在「全國財政會議」上指出,今年要繼續執行降低證券交易印花稅率及單邊徵收政策;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房產稅;調整出口退稅和關稅政策;積極落實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財稅優惠政策。

     謝旭人強調,下一步中央財政要加快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拉動消費需求,並要進一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重點加大「三農」、教育、就業、住房、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投入,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專家表示,最惹台商注意的,當屬出口退稅率的調高與統一內外資企業和個人的房產稅,至於續行的對證券交易賣方單邊徵收千分之一的印花稅率,在此市場低迷之際,也能多少維繫投資人進場意願。

     普華永道高級經理蔣季穎表示,大陸GDP約有4成仰賴出口,如今出口遭受極大打擊,對「保八」目標明顯不利,因此中國政府近期頻頻調高出口退稅率,如將航空慣性導航儀、工業機器人等產品出口退稅率由13%、 14%提高到17%;摩托車、縫紉機等由11%、13%提高到14%。

     至於房產稅的統一也能有效減輕企業的經營壓力。過去外資企業買廠房1年需繳交成交價1%的房產稅,租廠房每年也需繳交租金十分之一房產稅,相較之下,內資企業繳交的費用僅只外資企業的一半。

     群益證券上海代表處副代表林靜華表示,中國政府續行印花稅單邊徵收千分之一稅率的政策,符合市場原先預期,畢竟在股市尚未回穩之前,必須設法維繫投資人進場意願,因此實行寬鬆稅率可以理解。

為保八與就業 不惜割肉
2009-01-06 工商時報 【李書良】

     中國大陸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昨天的談話明確透露,中國政府將持續推動寬鬆的稅負政策,此舉除了減輕個人與企業負擔之外,更有助於創造良好投資環境及對外形象。儘管這種「割肉」的做法將大不利於今年財政收入,但為了穩住「保八」與「就業」兩大年度目標,財稅政策自然也得調整方向做配合。

     比起1年前中國政府為了打壓通膨所推動的緊縮財稅政策,如今在金融海嘯強襲下,中國政府卻是急忙調整步伐,在財稅上不斷釋出寬鬆措施,唯恐經濟增長引擎就此熄火。

     儘管中國政府憑藉著本錢雄厚不斷推出財稅利多,但對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開發中大國來說,如此近乎「自殘」的稅務政策,無疑也將給財政帶來極大壓力。謝旭人昨日即坦言:「今年將是財政十分困難的一年,收入明顯下降,支出壓力進一步加大,財政收支矛盾將非常突出。」

     無奈的是,中國政府目前似乎也沒有別的路好走。僅以出口退稅率和統一內外資企業與個人的房產稅來看,出口是大陸經濟增長重要的引擎之一,以達成「保八」的目標來說,自然不可或缺。

     而統一內外資房產稅則有助於減輕企業(特別是外資企業)的經營成本,在當前市場環境惡劣情況下,這些稅務措施不僅可刺激經濟成長,也可搶救企業,以避免更多民眾因而失業,既可促成「保八」,也能解決民眾就業問題。

     當然,稅務優惠並非只獨厚外商,對於自家企業與民眾中國政府同樣推出措施,其目的就是希望內外資與民眾共同拚經濟。因此儘管今年度財政上會蒙受不小損失,但為了總體經濟大局,這點事,也只好硬吞下去。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94326
1,200名歐洲經理人力挺 全球競爭力 中國稱一哥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1-05 工商時報 【賀靜萍/綜合報導】

     德國「商報」近日發表委託企業諮詢公司Droege & Comp進行的競爭力調查報告。該公司專家Sven Mandewirth表示,對出口的強烈依賴,拖住了中國經濟的後腿。但受訪的1,200名歐洲頂級企業管理人普遍認為,中國是全球競爭力最高的國家。

     「商報」委託Psephos研究所、Innofact和「市場代理員」在德國、英國、法國、義大利、奧地利和瑞士每半年做一個類似的調查;該報此次針對歐洲10個國家的1,200名頂級經理人做了一個特別問卷調查,頂級經理人普遍認為,在金融海嘯來襲後,可以看出,德國仍是歐洲具競爭力的國家,與瑞士並列第二,而中國位居第一。

     這項調查是以1至5打分,在以1分為滿分的體制裡,中國得分是2.4,位居第一;其次依序是德國與瑞士,均為2.6;第4至10名為奧地利;歐盟與日本並列第五名;英國、法國、美國及義大利。

     這些高級企業管理人員對當前危機中各國經濟發展的預計,比危機前都大幅下調,但他們對德國競爭力的信心卻出乎意外的強,僅次於對中國競爭力的信心。而這一點,與稍早歐洲各國經濟研究所的悲觀估計形成鮮明對照。

     而根據美聯社報導,在這1,200名頂級經理人中,59%的受訪者表示德國的競爭力「很好」或「好」,且在過去四年裡,沒有一個國家如德國一樣競爭力持續上升;至於中國,雖受到出口下滑的巨大衝擊,但仍有可能扮演世界經濟引擎;而美國的經濟區位分值一直在下降。

     此外,英國「金融時報」也發布一項針對經濟專家的民調顯示,在金融海嘯困境中,首先會走出來的是美國,其次是中國。該報指出,中國政府有足夠政策來刺激內需,從危機中恢復經濟成長。

大陸去年貿易順差2,900億美元
2009-01-05 工商時報 【賀靜萍/綜合報導】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佈的分析報告預計,2008年全年中國的進出口總值將達2.55兆美元,同比增幅在18%左右,全年順差在2,900億美元左右。

     據海關統計,2008年前11個月,中國對外貿易進出口總值2兆3783億美元,同比增長20.9%,較去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9.3%,進口增長22.8%。累計實現貿易順差2559.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淨增加163.9億美元。

     而受當前國際金融危機惡化,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等因素影響,11月當月中國外貿進出口形勢急轉直下,月度進出口總值自2001年10月份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月度進、出口增速則為1998年10月以來首次同時呈現下降走勢(除春節影響的月份之外)。

     去年11月當月中國進出口總額增速由前一個月的增長17.5%轉為下降9%;其中出口增速由前一個月增長19.1%轉為下降2.2%;進口增速由前一個月增長15.5%轉為下降17.9%。當月貿易順差達400.9億美元,同比增52.2%,淨增加136.7億美元。

     分析指出,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國外需求的萎縮已對中國出口形成了強約束,加上國際大宗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下挫,中國國內經濟增長的回落,進口下跌的幅度在短期內將顯著高於出口。明年進出口下滑的趨勢還將持續一段時間。



本文於 修改第 1 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91905
危機就是轉機 大陸蛻變經濟強權 金融海嘯成契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9-01-03 工商時報 【康彰榮/專題報導】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中國大陸靠著沉穩的貨幣政策,協助東亞各國度過危機,使中國成為亞洲經濟大國。如今,席捲全球的金融海嘯迎面而來,中國能否藉此次危機再度蛻變為全球經濟強權,已經成為財經界觀察的焦點。

     此波金融海嘯始於2007年的美國次級房貸危機,接踵而至的「兩房(房地美、房利美)」危機、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倒閉等,一波波衝擊全球金融業。諷刺的是,屢遭西方工業國家批評金融市場不夠開放的中國大陸,其金融業卻因此逃過一劫,僅受到皮肉輕傷。

     但做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大陸,由於在經濟上與國際的連動日益緊密,當此波金融海嘯波及實體經濟,造成全球景氣衰退,需求不振之際,中國大陸也不可避免捲入這場風暴中。

     再者,中國大陸從2007年下半年起,為抑制當時過熱的經濟,實施一系列措施抑制以出口為主的產業,雖使經濟降溫,卻造成去年上半年珠三角、江浙一帶出現中小企業倒閉潮。當年下半年全球經濟急轉直下,企業外銷訂單急遽下滑,景氣更是雪上加霜。

     2008年9月份,因應全球央行的降息行動,中國人民銀行也一改多年的升息趨勢,開始進入降息週期,至去年底,已先後調降5次利息、4次存準率,這項舉動除了活化國內的流動資金,同時有效阻止國際熱錢藉機套利。

     此外,人民幣在11月底至12初連續4天貶值,其中12月1日更大貶156個基點,外界解讀是人行釋放讓人民幣貶值來救出口產業的風向球。但在歐美關切和輿情反對下,人民幣並未繼續走貶。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在稍後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強調,將維持人民幣匯率的穩定,而商務部長陳德銘也表示,不用利用人民幣貶值來協助出口產業,算是為近期的匯率政策定調。

     從中國政府近期推出的政策看出,大陸與全球經濟脈動相連,往往牽一髮而動全身,這也使中國財經部門在政策制定上更加謹慎小心。

     中國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認為,隨著2007年下半年宏觀調控影響力的完全釋放,以及近期「保增長」措施的落實,2009年第三季內需的回暖可能抵住外部的影響,他預估2009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比全球經濟更快地復甦。

     可預見的是,在這場金融風暴中,中國若能穩住陣腳,從維持自己經濟穩定增長做起,並帶動全球經濟復甦,不久的將來中國將是在全球擁有重要發言權的經濟大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3188267
頁/共3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