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張榮興/中正大學副教授(嘉縣民雄)】 2007.12.21 02:46 am
「你是那裡人?」這句話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回答方式,若人在國外,我們通常會回答:「台灣人」;當回到國內,同樣的問題我們往往回答:「台北人、嘉義人或某某縣市的人」;若人已經在某一縣市,我們則會回答來自某某鄉鎮。可見言語行為與範疇大小息息相關。
「台客」一詞隨著範疇的改變也會產生不同的解讀。在美國「台客」代表來自台灣的人,如同我們稱呼來自紐約的人為「紐約客」。在中國大陸,「台客」的稱呼一般用來指生活水平高、較富裕的台灣人;若在台灣,同樣的稱呼有些人則用來稱呼穿著隨性土氣的一群人。一個原本中性的詞在較大的範疇之下具有正面的意義,而在較小的範疇之下竟然產生負面的意義。
適逢年底,選舉將至,深究為何政府的努力不但無法提升國家競爭力,反而造成國內紛爭日益嚴重,或許可以從以下的施政看出一些端倪。
在外交方面,政府希望為台灣正名,加入聯合國,因此有了「牽手護台灣」的全民運動和「UN for Taiwan」的全民慢跑。後來遭到聯合國嚴詞拒絕提案,政府在受挫之餘,告知全民國家尊嚴絕不可失,轉而推動國內正名,先是「中正國際機場」改成「桃園國際機場」,之後再將「中正紀念堂」改成「民主紀念館」,以提升國家民主形象。
在經濟方面,政府信誓旦旦要讓台灣經濟起飛,人民安樂。結果別國的經濟發展起來了,台灣經濟仍居亞洲四小龍之末。於是,政府力圖振作,帶領人民「討黨產」以繁榮國家經濟。
在政治方面,政府對國內外嚴正聲明,我們絕對不接受中國的「一國兩制」。然而政府無法突破兩岸的僵局,轉而投注於選舉一階段投票或兩階段投票的議題,政府表示在選前一定強力排除所有可能造成「一國兩制」的情事。
政府的努力原本是希望台灣在外交、經濟及政治方面都有所突破,然而常常因為對外爭取空間失利,轉而砲口向內,非但不能對外有所突破,對內也引起諸多衝突。本來渴望民眾的正面鼓勵,卻變成人民失望,這一點政府恐怕是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