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去蔣又要觀光財 兩蔣陵寢該何去何從?
2018-03-03 08:00聯合報 記者
程嘉文╱報導
「台獨青年軍」激進人士於2月28日闖入桃園大溪的慈湖陵寢,以紅漆潑灑蔣中正總統的靈柩、遺像與室內布置,並拉起標語布條。現場駐守的軍方管理人員沒有強力制止,讓眾人揚長而去。消息傳出,輿論譁然。深綠陣營媒體邀請這幾位屢次「砍銅像」的年輕人上節目,盛讚他們的義舉;另一方面,藍營除了憤怒譴責,並且質疑軍方刻意縱放外,也出現不少揚言報復的聲音。
陵寢在慈湖 原是暫厝
桃園慈湖陵寢。 圖/桃園縣政府提供
民國64年4月5日,蔣中正總統病逝。由於其生前曾表示,希望未來光復大陸時,能夠葬在南京紫金山,繼續追隨國父孫中山。因此遺族與黨國重臣們第一時間決定,將靈柩暫厝於桃園大溪的慈湖行館。
慈湖土地原為板橋林本源家族所有,民國44年捐給政府,由榮工處興建一座平房行館,48年6月13日落成,原名洞口賓館。行館前方有一座小湖,原名「埤尾」,51年蔣題字命名為「慈湖」,以紀念母親王采玉。
在選定以慈湖作為陵寢後,榮工處火速趕工,修改行館相關設施。4月16日奉厝大典,靈柩運到慈湖,安放於正廳的黑色大理石外棺內。
民國77年1月13日,蔣經國總統逝世,決定遺體同樣採取暫厝,地點選定距離慈湖不遠的大溪頭寮。此地先前也建有一處行館,後來改為總統府資料室。1月30日,靈柩奉厝頭寮。
蔣孝勇、蔣緯國首提遷葬
1975年4月5日蔣中正逝世,家屬(由左至右)蔣孝武、蔣孝勇、蔣經國、蔣宋美齡、蔣緯國等家人在移靈慈湖前瞻仰遺容,並為蔣公蓋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李登輝時代,政壇本土化聲浪漸起,民進黨政治實力愈來愈大。社會對於兩蔣的評價,也不再是一面倒的「偉人」,開始有激烈批判聲音出現。
民國85年,蔣經國之弟蔣緯國與蔣經國之子蔣孝勇提出,將兩蔣移靈回故鄉浙江奉化。同年底,蔣孝勇因食道癌猝逝,年僅48歲,從發病到死亡不到一年。隔年9月,蔣緯國也因糖尿病去世。
蔣家第三代蔣孝勇(左)對當時國民黨處理兩位蔣故總統移靈的作法,公開表示不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蔣緯國、蔣孝勇的移靈主張,外界多半認為是國民黨非主流派不滿李登輝的氣話。陳水扁總統上台後,初期仍抱持尊蔣態度,總統夫人吳淑珍訪美過境紐約,曾特別送花向蔣宋美齡夫人致敬;蔣宋美齡於92年底去世,陳水扁也下令舉國下半旗致哀。
由於蔣經國的幾位嫡子(孝文、孝武、孝勇)都早逝,外界一直有傳言,認為是兩位先人不能入土,影響子孫運勢。民國93年,蔣經國遺孀蔣方良與蔣孝文遺孀講徐乃錦向政府提出,將兩蔣在台國葬。據傳這是蔣宋美齡當年就已同意,讓兩位蔣總統「入土為安」,等到未來國家統一,再遷回大陸。
陳水扁指示 五指山建「蔣陵」
五指山國軍公墓規畫整齊,包括前總統嚴家淦和蔣緯國將軍都葬在這個公墓,兩位蔣總統原計畫移靈在此安葬。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同年10月31日,陳水扁出席榮民節大會時宣布,將依「國葬法」將兩蔣遷葬於國軍示範公墓,並且呼籲大眾:「為了團結,為了和諧,更應該多學習包容,多學習尊重。」
國軍示範公墓位於汐止市五指山,是一片坐北朝南的山坡地。天氣晴朗時,可同時俯瞰台北盆地與東北海岸,景色壯觀。
由於高爾夫球場是廣闊的草地緩坡,相當適合傘兵空降,因此在戒嚴時期,高球場的開發必須得到警備總部同意。民國40年,政軍商界成立「台北高爾夫俱樂部」,球場原先設在北市南機場,只有9洞,後來配合市區發展改建青年公園,球場遷往五指山軍方用地。但五指山長年雲霧繚繞,能打球的時間太少,兩年後就關閉;原址改建為示範公墓,71年啟用。
國防部在後備司令部(現已改名指揮部)留守業務處之下設有軍墓組,負責管理示範公墓。此外,留守業務處在桃園的兩蔣陵寢設有「桃園管理組」,圓山忠烈祠有「忠烈祠管理組」。
「蔣陵」耗資近3000萬元,位於在示範公墓的特勳區旁,入口有篆字「蔣陵」,以及蔣中正遺訓「以國家興亡為己任,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共有兩座墓穴,蔣中正的墓穴較大、較高。規劃設計時蔣宋美齡已故,安葬在紐約的家族墓園,蔣方良則尚健在(93年12月15日去世),因此蔣中正的墓穴是單龕,蔣經國是雙龕。但因蔣經國並未入葬,因此蔣方良至今亦未葬於此處。
蔣家態度丕變 遷葬之議打住
兩蔣陵寢2007年底撤哨,蔣家媳婦蔣方智怡前往謁陵並表示,兩蔣陵寢移靈五指山國軍公墓的時間點已過,不如遷葬浙江奉化。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蔣陵於93年12月開工,原預計於94年9月啟用(實際於年底完工)。當年的4月5日蔣公逝世紀念日,因此湧入「把握最後機會」的謁陵人潮。桃園縣府與地方則擔心,兩蔣陵寢帶來的龐大觀光商機消失,主張仍在慈湖與頭寮,保持兩位總統的衣冠塚。
不料蔣家的態度丕變:此時蔣宋美齡、蔣方良、蔣徐乃錦都已去世。以蔣孝勇遺孀蔣方智怡為首的家屬,質疑五指山公墓地處偏僻,近年民進黨政府不斷強調去蔣、反蔣,未來如有激進人士前往破壞,根本難以防範。由於家屬意見生變,因此蔣陵落成之後,至今12年多,都在閒置狀態。
扁批蔣家出爾反爾 關閉兩蔣陵寢
蔣方智怡主張將兩蔣遺體移葬大陸故鄉,陳水扁痛批「遷與不遷都是蔣家人的話,實在欺人太甚」,這是對台灣政府與人民「裝肖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民國95年紅衫軍倒扁運動後,陳總統更向深綠靠攏。96年5月,他痛批蔣家當初願意遷葬,政府也花了前蓋好陵墓,結果又不肯遷。如果陵寢再不遷,家屬就自己請保全管理。接下來扁政府發動,利用第二年3月總統大選一併舉辦討黨產公投,國民黨執政縣市則表示,要以兩階段領票方式,不讓政府衝高領票率。陳水扁則回批,考慮「將位於桃園大溪的獨裁者、屠夫兼二二八凶手墓園的憲兵全數撤走,讓國民黨自己用黨產雇用保全」。
當時國民兩黨的總統候選人,謝長廷表示支持撤兵,反正國民黨有錢,請得起人。馬英九說,遷葬與否應尊重家屬決定,不能強求。
阿扁說到做到,國防部宣布:12月24日起兩蔣陵寢關閉,不開放外界謁陵。並且撤回支援禮兵勤務的三軍儀隊,以及維護安全與交通的憲兵,僅保留負責管理的後備司令部人員,進行財產清點,預備移交給桃園縣府。
蔣家遷葬大陸之議再起 藍色執政慈湖重新開放
紅衫軍倒扁運動後,陳水扁向深綠靠攏,授意國防部關閉溪慈湖陵寢,謝絕對外開放,並撤回支援禮兵勤務的三軍儀隊,以及維護安全與交通的憲兵,僅保留負責管理的後備司令部人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陵寢關閉前一天,23日慈湖湧入7萬人謁陵。蔣方智怡當天也到場,宣稱「移靈五指山的時間點已經過去了」,不如遵照蔣經國日記的遺願,移到浙江奉化安葬。陳水扁總統也隨之痛批,這是對台灣政府與人民「裝肖仔」(裝瘋賣傻、愚弄之意)。
原本國防部與桃園縣府達成共識,97年元旦起恢復開放陵寢。但國防部的決定,卻遭到行政院拒絕。13日蔣經國逝世紀念日,頭寮陵寢開放一天,不過隨後繼續關閉。
2007年底慈湖封園當天,民眾為參觀哨兵交接,把慈湖陵寢擠得水洩不通。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3月22日,馬蕭配以壓倒優勢贏得總統大選。4月5日,兩蔣陵寢開放一天,當天湧入10萬人潮。馬英九、蕭萬長與縣長朱立倫,都前往謁陵。5月20日馬英九、蕭萬長就職。31日,陵寢正式恢復開放。6月16日,三軍儀隊重回陵寢,21日首度進行禮兵交接表演。第二年3月23日,儀隊表演由僅限假日,恢復為每天。
兩蔣陵寢成觀光金雞母 周邊商品熱賣
由北橫旅遊服務中心改裝而成的慈湖遊客中心,外型古典,常被誤認為慈湖陵寢。其內部展示蔣公史料及勳章樣本,有很多獨賣的兩蔣商品。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隨著開放陸客來台觀光,桃園縣府更是積極行銷兩蔣園區的參觀行程。除了敦促軍方恢復儀隊表演外,98年5月,位於陵寢後方的後慈湖開放,由縣府管理至今。縣府或是民間,更是推出包括「蔣大頭」、「蔣小國」等Q版公仔,靠兩位蔣故總統大發觀光財。
101年1月,馬英九連任成功。同年4月,民進黨立委薛凌指出,耗資3000萬的蔣陵始終不用,形成公帑浪費。立委蔡煌瑯說,當年蔣家自稱不願在台獨的陳水扁總統主持下進行國葬,但現在由馬總統執政,就應按計劃遷往五指山。
第三方案「原地安葬」
對於綠委的提議,當時的國民黨鞭吳育昇說,考慮歷史背景與地方意見,將慈湖與頭寮由暫厝地點改作永續安葬,就像國父孫中山安厝在南京中山陵一樣,也不失為一個辦法。
桃園慈湖陵寢遭民眾闖入潑漆,拉起「創建台灣共和國」白布條。 圖/翻攝自蠻番島嶼社
「天然獨世代」興起,民進黨全面執政,對於二二八事件的追查,以及對蔣中正的抨擊,再度成為顯學。但隨著蔡政府施政不彰,清算昔日國民黨專政的「轉型正義」變得愈來愈重要。另一方面,政府大刀砍向退休軍公教的終身俸。政府雖強調這是為了國家財政的永續,但對於被改革者而言,怎麼看都像是對異己的清算。
就在潑漆事件的前一天,陸軍退役上校繆德生,因為出席抗議年金改革的抗議,在攀爬立院外牆時,不慎失足摔落,生命垂危。
潑漆事件前一天,陸軍退役上校繆德生(中)因抗議年金改革,在攀爬立院外牆時,不慎失足摔落,生命垂危。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蔣中正創立黃埔軍校,號稱「國民革命軍之父」。退伍軍人族群原本就因為退休金問題和蔡政府劍拔弩張,如今面對獨派人士公然挑戰「神主牌」,所蓄積的怨憤與不滿,有沒有爆發的可能?是否導致進一步衝突與相互仇恨?答案還有待觀察,但局勢實在不敢令人輕心與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