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聯合筆記》進退不得的台商
 瀏覽58,217|回應417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華英惠】 2007.11.17 03:30 am 
 
近來,中國大陸的幾件事吸引全球的注意。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赴東莞演講,創下「一字千金」的天價紀錄。大陸的玩具、食品屢成西方國家的目標,引發限制出口風潮,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實力的成長,其許多產品也成為全球的公敵,面對四面八方設下的貿易障礙。

大陸十月的貿易順差又創下新高,一至十月的順差並已超過去年全年總額。為抑制貿易順差的快速成長,北京當局自七月起針對二千八百多項商品採取出口退稅調整措施,由於主要是針對服裝、鞋帽等傳統產業項目,抑制出口的效果已在九月顯現,不少台商首當其衝。

受次級房貸影響,全球經濟波動,美國明年經濟將走下坡,唯中國仍將一枝獨秀,仍可望維持兩位數的高成長。但隨著經濟發展的轉型需要,中國大陸作為廉價勞工供應地的條件已不如以往,對環境保護的要求也不斷提升,土地利用的成本也在急劇上升。在這種情況下,許多移往大陸的台灣傳統產業,若不能提升生產效能及技術水平,即將成為這一波中共產業政策調整下最大的受害者,且很快將遭到淘汰。

事實上,不僅台商如此,先前移往大陸的日本及南韓傳統產業,受到北京新政策的影響,漸感難以為繼,今年已出現大批撤出的現象。如何安排這些撤退的傳產找到新的出路,應該在國家層級作整體經濟戰略思考,而不是任由個別台商自生自滅。

目前,日韓政府及產業界都在作類似的戰略轉進調整,在台灣,經濟部門雖提出鼓勵台商回流措施,但實務面仍缺乏積極有效的作法。以電子產業為例,整個產業鍊都已外移大陸,孤鳥勢難單飛返台,即使回台也難以找到適合的投資項目;以致回流資金大量投入房地產,帶動房地產價格不合理飆漲。如此一來,非僅無助於產業發展,反造成島內民眾的荷包縮水,使社會兩極化愈發嚴重。

除了推責任、噴口水,請政府想辦法做點實在的事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08828
 回應文章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信貸緊縮 台商年關難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慧敏/台北報導】 2008.01.23 03:24 am 
 
台資企業今年將遭遇大陸更嚴峻的信貸緊縮情勢,不僅對陸資銀行融資難,轉往台、港調資金的利率成本也墊高,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怕台資企業倒閉,今年不太敢借給台商春節前的年終周轉金,缺乏資金的台資企業,今年年關將很難過。

國際金融業務分行從去年底到今年元月以來,生意好得沒話說,客戶主動上門求借款。台資一位OBU業務主管說,「目前最擔心是政府對各銀行的OBU授信額度有設限,我們可能到3月就用完了。」

這位OBU業務主管表示,企業貸款利率已加高到LIBRO(倫敦同業拆借利率),再加上150點起跳(一個基本點是0.01)。擔心企業在春節前會有倒閉潮,為避免風險,今年幾乎都不做年終周轉金的放貸。

台資企業今年年關要面對勞動成本、生產成本、出口退稅等大環境變化,更要面對銀根緊縮的危機,今年春節的年關將特別難過。

包括中國銀行、農業銀行等陸資銀行已宣告,將中共銀監會規定的第一季貸款額度用罄。中共人民銀行去年底敲定,大陸商業銀行今年的放款成長率限制在15%,銀監會規定每個季度貸款額度,第一季只能提供全年貸款額度的35%,到第二季總共不超過50%,第三季總量不超過75%,第四季剩下25%可用。

陸資銀行慎選客戶,台資企業從去年底以來,已是陸資銀行首先放棄的往來客戶。一位上海外資銀行行長分析,陸資銀行先放棄台資企業,主要是因台資企業在台灣長期與銀行互動,不管是利率、手續費等都精打細算,相反的,陸資企業並不計較這些費用,陸資銀行優先淘汰低利潤的台資客戶。

在大陸的外資銀行目前放貸極為保守,這位外資銀行行長說,人民銀行本周五將邀集外資銀行赴北京開會,決定今年的放貸額度,在官方規定的總額度尚未敲定前,誰都不敢輕舉妄動,怕超額放貸。

大陸貸款的利率計算是以大陸央行規定的信貸利率再往上加,沒有上限規定,目前央行規定的半年期信貸利率是6.59%,商業銀行採取的貿易進出口融資利率是7%,廠房抵押貸款利率是8%,不過,外資銀不做廠房放貸。

跟台灣OBU借款的台資企業要特別注意,根據「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金融業務往來許可辦法」規定,「不得超過海外分支機構及國際金融業務分行上年度資產淨額的30%,無擔保授信不能超過10%」,也就是說,OBU銀行仍有額度限制。一位OBU業務主管說,過去都沒有額度貸不完問題,今年生意太好,反而要擔心OBU貸款額度可能在3月就用光。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82421
台商融資 經部多管道解決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8.01.23 03:24 am 
 
配合政府「投資台灣優先」政策,經濟部今年再加碼50億元,擴大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規模;經濟部預估96年至98年可提供1.6兆元資金,協助投資台灣企業的融資需求。此外,經濟部也加強信用保證協助,大幅放寬信保業務門檻,有需要的台商,可向往來銀行或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提出需求。經濟部指出,過去台商為降低生產成本,將生產線移到大陸,東南亞等地,面對今年起大陸新稅制及新勞動合同法實施,台商在大陸經營環境愈來愈惡化。

經濟部指出,行政院在95年5月已核定由經建會中長期資金提撥2,000億元台商回台專案融資基金,每一申請計畫最高不得超過2億元,利率按中長期資金運用利率加承貸銀行加碼機動計息,銀行加碼以不超過1.5個百分點為限。

為提高台商申貸意願,及配合推動產業發展套案,已再大幅放寬中小企業信保基金的保證規定,包括(一)對資本性支出信用保證成數,由原來五成大幅提高至七成、(二)放寬設立未滿1年的一般事業及設立未滿半年的生產事業,只要取得政府機關、國營事業或上市櫃公司訂單,可向中小企業信用保證基金申請承保。

國發基金也匡列200億元投資基金,參與台灣中小企業及傳統產業投資,讓政府與民間創投共同投資中小企業,以創投的資源在生產技術、公司治理、行銷通路、品牌建立等方面提供專業意見,讓取得資金同時,可以獲得專業輔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82419
台商回流台灣 信保基金扮融資幫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 陳秀蘭】 2008.01.23 03:24 am 
 
引導台商回台投資,經濟部除匡列2,000億元「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融資貸款」外,經濟部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更積極充實基金規模,以期透過信保基金的融資保證乘數效果,扮演協助台商回台投資的融資小幫手。

擔任經濟部台商回台投資服務窗口的投資業務處,也與中小企業處融資服務窗口及數家承辦政策性專案貸款的專業銀行及創投公司,建立即時連繫窗口,透過貼心的諮詢與轉介服務,讓回台投資廠商,快速取得所需資金。

經濟部投資處官員表示,國內除傳統銀行融資管道外,也可以尋求創投業者的投資,資金成本較低廉,在投資處接觸的案例中,就有數家美國台商向投資處洽詢尋找創投資金,如某家旅美台籍菁英所創辦結合影像、聲音、手機、電腦四合一的通訊公司,曾在投資處安排下,與國內創投業者會談。

目前投資處正協助某家回台投資機能性紡織與竹炭紡織品業者,尋找創投基金投資。此外,投資處也積極推薦優質台商參與經濟部去年推出的國家發展基金100億元投資中小企業方案,透過多重管道,協助回台投資台商,便利取得資金。

中小企業需資金》投資轉介個案 接受融資輔導


大陸回台投資廠商偏好傳統融資管道,且需要資金協助者,以中小企業居多,投資處即透過中小企業處輔導資源,協助回台投資廠商解決資金問題,過去一年投資處已轉介七件回台投資案,接受中小企業處融資輔導。

信保基金扮演企業融資幫手的輔導案例不勝枚舉,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馬上辦中心,尋求融資協助案例,俯拾皆是,經濟部也強化中小企業信保基金輔導能量,時刻扮演協助中小企業投資台灣的後盾。

經濟部指出,資金是企業營運的活水,中小企業與傳統產業卻不像高科技產業較容易取得籌資管道,如何解決企業資金不足,特別是針對有意投資台灣的中小企業,提供各項協助,挹注資金活水,經濟部相當重視。


保證成數逾八成》曾債留台灣企業 經部幫忙協商


經濟部獎勵補助中小企業至少五成的創新研發,鼓勵中小企業開發新技術,也成立創新育成信託投資專戶,鼓勵回台升級的台商投資新興產業;在融資保證措施方面,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更透過各種多元化及創新的保證業務,充裕融資管道,包括:

(一)中小企業信保基金配合「台商回台投資專案融資貸款要點」,放寬信保對資本性支出貸款的授信規定,對有意投資台灣的企業,信保基金對其申請購買土地廠房及機器設備的資本性貸款,得以「政策性貸款」項目移送保證,對一般企業的貸款,從寬核保,提高銀行的貸放意願。

(二)開辦「直接保證」:不同於「間接保險」是由企業向銀行提出申請信用保證,直接保證的申辦對象,是申請企業如具備研發、創新能力,經有關機關認定或推薦者,信保基金可給予八成至九成的保證條件,提高銀行放貸意願。

(三)開辦火金姑基金,藉由龍頭企業與信保基金合作,提供上、中、下游信用,鼓勵企業投入創新研發、提高產品附加價值,促進產業升級。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財務融通組組長李俊德指出,火金姑專案由龍頭企業捐助專款,信保基金提供相對資金的20倍,提供其旗下協力廠商融資貸款,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更提供高達九成五的保證成數,企業負擔5%風險,相當划算。

中小企業處形容火金姑專案貸款,宛如提燈的小精靈,點亮自己,也照亮別人,在黑暗中引導大家走向光,經濟部希望藉由推出火金姑專案,成為爭取台商整合上中下游供應鏈,攜手回台的最佳利器。

隱匿在中小企業處一隅的馬上辦中心,提供諮詢及協助事項,從財務融通、經營管理、技術研發、工業安全、品質提昇到互助合作等相關輔導,琳瑯滿目。各項融資服務,最令李俊德引以自豪的是,經濟部提供資金協助與財務融通,完全不輸民間一些專業會計師事務所。

李俊德指出,曾有家在大陸成功開創第二春的上市公司,在國內欠了銀行數十億元,原本花了百萬元委由某會計師事務所幫他處理債務,但還是未果,最後求助中小企業處馬上辦中心,經濟部出面幫他找銀行進行債務協商後,除本金拉長還款期限,利息得以酌降,使財務困難企業得以再生。

經濟部官員坦言,一些當年出走台商,債留台灣,「案底」不少,有些人願意誠實回國面對過去的債務問題,想辦法與銀行協商解決,例如滯納金不還,只還本金或利息少算一些。官員強調,台灣金融體系健全且融資管道暢通,只要台商提出完善的償債計畫,一定可以取得融資解決方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82418
台商回台投資 專家提供服務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陳秀蘭/台北報導】 2008.01.09 03:18 am 
 
加強服務台商回台,經濟部投資處今年再大手筆投入近2,000萬元經費,增加產業趨勢及技術專家等生力軍,加入「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服務陣容,提供台商全方位的回台投資服務。

經濟部投資處為促進台商回台投資,去年7月底成立「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這也是投資處為加強台商服務,首度開設專案服務辦公室,由專人協助台商尋找回台投資商機、土地廠房、政策性優惠貸款及研發補助等諮詢與轉介。

經濟部投資處官員指出,過去政府為招商引資,曾成立單一服務窗口,像這樣擴大窗口服務陣容,開設「台商回台投資專案服務辦公室」,還是頭一遭。

專案辦公室也首度延攬財務及稅務專家,經濟部希望「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從提供投資優惠、融資等財務規畫及稅務規畫,提供台商全方面的服務。

「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諮詢專線為(02)27377340;(02)23612687電子信箱:doistwb@moea.gov.tw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2652
政府釋地優惠 台商回流成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記者 陳秀蘭】 2008.01.09 03:18 am 
 
亮泰企業是以生產戶外防水連接頭著稱的公司,在全球五大洲設有工廠,大陸昆山也有設廠,面對大陸投資環境的不確定性,陳威樺去年4月選擇進駐花蓮環保科技專區設立研發中心,讓台商回台投資再添一案例。

花蓮縣政府環保局長戴文堅說,亮泰企業選擇在花蓮環保科技專區設立研發中心,看上不僅是花蓮的好山好水及花蓮環保科技專區的低密度開發,是設立研發中心的絕佳環境,政府為推動台商回台,提供補貼五成土地租金及生產設備最高補助上限2,500萬元的優惠,也是吸引亮泰企業決定落腳花蓮的主因。

無獨有偶,以台灣「螺絲窟」聞名的高雄岡山本洲,在對岸低工資及低廉生產成本吸引下,四年前,廠商紛紛出走大陸。但這一年來,15家螺絲螺帽廠商深受政府「006688」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鼓舞與吸引,悄悄回流,其中不乏芳生螺絲、大寶精密工具等知名螺絲大廠,帶著衛星廠相約回台,讓岡山本洲成了名副其實的台商回流聚落。

經濟部官員指出,面對大陸取消出口退稅、實施新的勞動合同及日益嚴格的環保法令,台商在大陸的投資環境大不如前,加上大陸投資環境的不確定風險,相較國內產業聚落完整與法令健全,台商回流的「暗潮」,正在隱約成形中。


群聚升溫中》確定102件回台投資,且持續增加…

工業局指出,台灣產業聚落優勢,除高雄岡山本洲以螺絲窟聞名外,南港軟體園區,已形成IC設計、數位內容、生物科技群聚,外商投資金額高達30%,儼然形成國際型產業聚落;而逐漸形成金屬製品、玻璃專區的彰濱工業區,這次也有十家台商回流進駐,利澤工業區更是北部唯一僅剩的工業區,也吸引耀華電子等多家台商回流。

根據經濟部投資處掌握的台商回流案源,確定回台投資案源計畫高達102件,總投資金額107億元,其中大陸台商案源有60件,東南亞案源有九件,美加案源28件,其他五件,預料投資案源仍持續增加中。

投資處透露,最近兩個月接獲不少台商請求協尋土地、廠房及相關技術,而洽詢投資處代其尋找土地廠房的業者,從高科技的伺服器研發、PU透氣膜貼合產業、人造石檯面製造、無塵室插座製造到傳統產業的化粧品配件等多家業者。

從廈門回台投資的某化粧品配件業者,由投資處專人陪同勘查宜蘭、苗栗等多筆土地後,已確定進駐利澤工業區,並向利澤工業區申租1,500坪土地。宜蘭縣工策會透露,宜蘭有一家潛水衣製造業者,最近也利用閒置多年的廠房,回台投資新設備,生產高級潛水衣。

經常協助台商尋找工業用地的台開岡山本洲工業區招商中心的黃明輝並不感到意外。他分析,政府推出「006688」工業區的土地優惠誘因,允許由租轉購,等於提供廠商「零自備款」的建廠條件,這樣優惠條件,已與大陸提供台商三免五減半的優惠,差異不大。回流高雄岡山本洲的15家台商看上這項利基,決定攜手回巢,選擇在台擴產升級,生產附加價值較高的產品。

這些螺絲廠的大陸廠還在,但高附加價值生產選擇在台灣。一位廠商向黃明輝分析,台灣產業聚落完整,過去工資及土地上漲,他們選擇出走,這幾年在地方政府努力招商,加上006688工業區租金優惠,建廠成本與大陸比起來,台灣相對穩定的法治條件毫不遜色。

協助廠商尋找廠房及工業區的黃明輝分析利基,以一般廠商的建廠投資為例,投入成本中,土地成本占大宗,以1公頃建廠土地,至少要準備2,000至3,000萬元自備款,「006688」給予前兩年免租金優惠,台商可以把這筆錢用來建廠,建廠時程估計只需花費一年,如果這段量產期間,廠商已有訂單,景氣好,甚至可以賺一個資本額。

除了「006688」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措施,不輸大陸「三免五減半」優惠外,配合政府「大投資,大溫暖」政策,經濟部也推動台糖土地釋出,土地優惠價格,更勝「006688」優惠;另生技農業專區及環保專區,也基於吸引特定產業進駐,優惠更是加碼。


投資處訪查》大陸工資、土地上漲,優勢不再…

根據投資處訪查華東台商發現,大陸這幾年工資、土地上漲,價格優勢已不再,以技術工或組裝工為例,雇用一位陸勞薪資約台幣13,500至18,000元(含加班費),今年元月1日勞動合同法實施後,勞動成本再增加15%至40%,已經超過台灣基本工資了。

在土地方面,大陸土地現在都上網標售,已從一畝 (約200坪)人民幣4萬多元,漲到15萬至40萬元,折合台幣每坪3,375至9,000元,比起工業局在台灣中南部開發的工業區差距不大,以交通便利時,台灣還具有優勢。

負責工業區土地租售的工業局透露,工業局擴大辦理「006688工業區土地租金優惠第二期」,優惠程度讓額度即將用完,經濟部今年預計再加碼200億元,從目前工業區土地搶手情況下,截至去年底統計,工業局開發中的工業區,已公告但尚未租出去的土地,剩下不到524公頃,若加計地方縣政府開發工業區,全台剩下工業區用地恐怕不到1,200公頃。

工業局指出,台商對回台投資,擔心大陸關切,行事相當低調,不過,這股台商回台投資的暗潮,「投資腳步不快點,不到兩年,工業區土地就被搶租一空搶光」。

有興趣回台的台商,可與投資處「台商回台投資服務辦公室」聯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2646
話題》台商要轉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林則宏】 2008.01.06 04:40 am 
 
對於從事加工貿易的大陸台商,去年無疑是辛苦的一年。原物料與工資不斷上漲、出口退稅率卻一再調降,人民幣兌美元全年又升值6.88%,而一再爆發的「黑心商品」事件更讓消費者對「中國製造」失去信心。

新的一年情勢只怕會更嚴峻。勞動合同法、企業所得稅法、員工帶薪年休假制等新措施,都將加重在大陸投資企業的負擔。預估今年人民幣升值速度還要加快,高油價與次級房貸風波更可能衝擊美國等主要市場景氣。

過去靠著大陸的政策優惠及刻意壓低的匯價,賺取微薄代工利潤的台商,不少已面臨存亡關卡。另一方面,一批已在大陸市場占一席之地的台商,業績則是頻傳捷報。

這除與大陸近30年改革開放,民眾累積一定財富有關外,近兩年大陸股市、房市、匯市大漲,也產生相當的財富效應。但更重要的是,大陸官方一再透過財政補助,降低民眾在教育、醫療、住房等方面的負擔,也為大陸民眾創造敢消費、能消費的大環境。

中共人大常委會去年底將大陸個人所得稅起徵點提高至人民幣2,000元,可望進一步提升大陸民眾的消費意願。

為減緩外匯存底持續膨脹,大陸將加工貿易的門關小了,但內需市場的窗早已打開,台商能否安然度過今年的諸多挑戰,將取決於能否即時因應大陸市場與政策的快速轉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31714
突圍都來不及,難道還要鎖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8.01.04中時社論

 台灣近幾年所呈現的「M型社會」趨勢,可以全歸咎於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大陸投資嗎?陳總統在他任內最後一次元旦祝詞,顯然是這樣認為的。這樣的論述顯然並不想正視中國崛起的相關效應,其實是全球化的浪潮之一。而若是真依陳總統的邏輯,全面採取鎖國政策,後果恐怕更不堪設想,勢將逼得更多台商出走,台灣的貧富差距不僅無法改善,反將進一步惡化。

 台灣與中國大陸雙邊經貿的大幅成長,主要是在二○○一年兩岸分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無論在貿易或投資方面都倍增,以二○○一年為例,官方統計台商對大陸投資廿七.八億美元,到了二○○六年成長至七十六.四億美元,成長近三倍;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超方面,二○○一年為二五六億美元,去年一至十一月高達六三七.五億美元,成長速度亦非常驚人。

 如今,大陸是台灣最大投資地區,最大出口市場,也是最大出超來源,台商充分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力與土地成本,間接帶動兩岸經貿成長,同時為台灣賺取大量的外匯。這些年來台商對台灣經濟的貢獻不能完全被抹殺,更何況兩岸緊密的經貿往來,也不是任何政府的力量可以切得斷。

 沒錯,中國龐大的勞動力加入全球市場,對各經濟體都造成衝擊。大量低價的中國製商品進攻歐美市場,讓歐美政府又愛又怕,消費者雖然買到便宜的中國貨,同時工作機會也流失了。因而正當台灣自大陸賺取大量的貿易出超,令扁政府寢食難安之際,美國政府也同樣對中國巨額的貿易逆差而傷透腦筋。

 近年來美國自新興國家進口大量產品,這項比重自一九九○年代占國內生產毛額的二.五%快速成長至達六%。最初這些進口國來自亞洲四小龍,當時的工資只有美國的四分之一,然後換成墨西哥,接著便是工資更低的中國大陸。

 同樣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中國的投資環境也在改變。目前中國沿海地區的工資不斷上漲,官方陸續取消對出口退稅等租稅優惠,今年起更實施勞動合同法,對以代工為主、出口導向的台商衝擊最大。此外,基於環保的考量,台商想以最低成本在大陸投資高汙染產業,也開始困難重重。最明顯的例子是陳由豪的翔鷺集團,原先被批准在廈門興建對二甲苯化工廠,因為當地居民反對,最後被迫遷移地點。種種跡象顯示,台商在大陸的優勢不再,許多人因此轉往東南亞的越南,尋求新的投資機會。

 全球化帶來美麗的願景,但也有黑暗的一面。全球化效應導致許多國家貧富差距擴大,高技術專業人士及企業執行長薪資水漲船高,中、低所得勞工的薪資停滯不前,美國的情況尤其嚴重,台灣也無法擺脫全球化效應帶來的負面影響。

 面對全球化與中國崛起的效應,台灣該如何自處呢?陳總統強調的是保護主義,但新一代的總統候選人,無論馬英九或謝長廷都主張開放,因為鎖國政策不能解決問題,而且會把情況變得更糟。美國前聯準會主席葛林史班在《我們的新世界》一書中談全球化問題時指出,「一旦鎖國,國家就會失去競爭力並開始停滯,而停滯會為更多人帶來痛苦。」

 面對中國崛起,亞洲四小龍中的新加坡與南韓各有因應與突圍之道,但絕對不是禁止廠商赴中國投資。以南韓而言,近年來加速對中國的投資,積極發展國際品牌,在策略上,南韓企業已擺脫早期代工模式,成功轉型為品牌導向。其次,新加坡同樣受到中國的衝擊,這幾年大力發展生物科技與私人銀行,吸引高技術人才移入,如今國內生產毛額大幅超越競爭對手香港,去年經濟成長率達七.五%,遠超過台灣。

 全球化浪潮下,有贏家,也有輸家。面對中國崛起,陳總統一味地怪罪台商,怪罪中國,並不能解決問題。南韓與新加坡為了生存,紛紛發展出新的利基,唯獨台灣採取自我封閉政策,只會把路走得更窄。遺憾的是,經過八年的執政,扁政府仍無法正視中國崛起的效應,採取積極的突圍政策,限制台商的發展,最後只有逼走更多的台商,讓台灣經濟進一步陷入無底深淵。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25246
聯合筆記》台商造成M型台灣?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彭慧明】 2008.01.04 03:25 am 
 
台商外移大陸的「原罪」又多一樁。陳水扁在元旦祝詞說,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大陸投資,是「導致台灣出現M型社會最主要原因」。這種欲加之罪,台商可承受不起。

首先,台商登陸投資,政府從來不是「毫無節制與管理」。直到現在,晶圓業者僅台積電登陸,封測業仍然原封不動。美國積極管制高科技術外流,但英特爾不僅在大陸設了封測廠,更到大連設了晶片廠,技術還比台灣業者更高階。可見,不是台商毫無節制,而是政府管理不當,將台商的優勢和商機拱手讓給別人。

其次,台資的移出,是以勞力密集的製造業為主,就算關在台灣,島內消費力也不可能提升。政府一味管制的結果,只是讓「不想跟你玩」的台商紛紛成為私募基金或投資公司的購併對象。原因無他,賣了股權後,反而海闊天空。私募基金入台攻城掠地,雖受非議,卻成了台灣企業解套救星,何其諷刺!

製造業外移後,政府本應積極規畫接替發展的第三產業,扁政府卻一無作為;不三通,不但讓大陸觀光客進不來,連外資也遷出台灣。內需不振,企業營收不佳,不可能加薪水,加上台幣匯率弱勢,使進口原物料越來越貴,下游產品漲價。台灣M型社會的形成,有很大的原因是政府怠惰和無能所致,阿扁卻將之推給台商。請問,政府手握那麼多權力,什麼都不做,就只會怨東怨西,把責任推給別人嗎?

M型社會的形成,是各國都必須面對的問題。企業如果不賺錢,請不起員工、對不起股東,企業主應負決策責任,外移是迫於形勢不得不然。但是,改善企業生存的大環境,幫助產業升級轉型,卻是政府的責任。近年,政府任憑台幣匯率處於弱勢,以鎖國政策把台資和外資都逼走,導致產業空洞化;台商和人民,其實都是受害者。陳水扁分明是元兇,還敢反咬台商,只是出於心虛吧!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25212
開放害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經濟日報╱社論】 2008.01.04 03:25 am 
 
儘管今日大多數國人都主張兩岸政策應從鎖國走向開放,但至少仍有部分堅決反對開放;乃至主張開放者,也有人不無疑慮,認為開放固是擋不住的走向,仍有可能造成台灣產業空洞化或失業增加等副作用。

如困獸猶鬥的陳水扁總統在元旦總結其漫長八年的「偉大旅程」時,乃集中火力抨擊「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中國投資,是導致台灣出現M型社會的最主要原因」,若更予擴大,將助長趨勢之惡化;更進一步申述:「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大量吸引外資,導致投資國本身產業外移與空洞化,中高齡收入及就業機會減少,薪資所得長期停滯及內需產業持續不振」,顯見他已察覺甚多台灣人民心中存有疑慮。

我們首先必須辨明,他所謂的「過去毫無管制與管理」,指涉的正是十餘年來從李前總統的「戒急用忍、有效開放」到扁政權顛三倒四的「積極管理」;以為如此仍不足,顯然他希望應加以更嚴厲的管制措施。環顧當世,對中國大陸採取禁止直航、投資設限者,無有甚於李、陳二人所為;也正由於此「對全球開放、獨對岸不可」的違逆潮流的鎖國政策,使台灣自絕於各國欣欣向榮的行列,踽踽獨行。因而扁政權在經濟上乏善可陳,台灣人民對國家信心降至谷底,正是其獨樹一幟的鎖國政策招來的苦果,卻諉罪於被迫以腳投票的台灣企業、人才;不知他果然蒙昧一至於斯,還是強辭奪理,永不認錯。

在李、扁政權的重重封鎖之下,尚有許許多多企業家甘冒萬難前往對岸投資,而且投資金額依其估計,2006年高達GDP之2.15%,高於美、日、韓、星等國甚多,這顯示了十分重要的意義,而遠非李、扁等輩可以理解。那就是,當連遠在歐、美的先進國家都蜂擁投向對岸的世界工廠與世界市場時,台灣得天獨厚,不祇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更以其語言、文化全無隔閡、發展階段高度互補的優勢,長驅直入,連槍桿子也擋不住。

過去十年,我們果能挾此優越條件,有效利用大陸的廉價勞動,師法當初日本利用台灣進軍全球的故技,台灣經濟早已扶搖直上。台灣企業的控制成本功力、闖蕩全球膽識、先進的製造研發能力,若能藉廣袤的大陸市場一舉衝大規模,則台灣產品也早已揚名全球、顧盼自雄。惜乎我們的主政者全不見於此,一意拖住企業的腳步,讓他們錯失良機,羈困猛虎的爪牙,任令對岸初生之犢揚威。結果,生雞蛋的美事都落在他家,撿雞屎的差使全留自家,讓台灣落到今天這步田地。

在昨天的社論中,我們已清楚點明:台灣近年還有4%至5%的經濟成長,還能躋身全球前16名出口大國,還有巨額出超數百億美元、創造百萬以上的就業機會,全拜在重重羅網下仍艱苦西進的台商之賜。如非政府百般阻撓,台灣經濟所受之惠,還不知將高此幾許。

不過我們仍不能不闡明,所謂產業空洞化、促成M型社會等加諸台商的種種罪名。就產業空洞化而言,這本是外行人杜撰出來的一個嚇人的名詞。一國斷不會因某些產業向外發展而致國內產業消失無蹤。早期的經濟學大師已指出,每個國家在不同階段都有其相對優勢,即使行行都不如人,仍可找出相對有優勢的產業而與他國相互貿易得利。台灣與對岸相比,就非國防產業而言,幾可說樣樣領先,又豈會發生產業完全外移而消失的景象?

在日日新、又日新的經濟領域中,不合時宜、不適續存的產業不斷淘汰外移,方有空間與適當資源讓更高明、更有優勢的產業脫穎而出。靠廉價勞動取勝的加工出口業早該從台灣淘汰,正好有發展階段低的對岸接手,乃大舉西移,創造出更高昂的價值。問題卻在於,李、扁政權的自我封鎖,攔不住這些夕陽產業追逐第二春的腳步,卻封殺了新產業茁長壯大的空間,封堵住外來企業前進台灣這個亞太營運基地的腳步;是我們的領導者空洞了台灣產業!

封殺新產業、封堵外人投資,卻攔不住企業、人才、資金的失血,只靠外逃的企業回頭向台灣進口原材料、零組件,才導致內銷產業寥落、就業機會消滅、失業升高、M型社會加速成型。這種種痼疾,既是無知的鎖國一手造成,則解鈴仍須繫鈴人,唯有打破枷鎖,才能起死回生。因而,對抗不開放的種種禍患,解藥只有一種,開放、更開放!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25196
論述因果錯置會逼走更多台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8.01.02謝錦芳/特稿

 陳水扁總統元旦談話表示,「過去毫無節制與管理的對中國投資是造成台灣M型社會的主因」。陳總統這番話,因果錯置,把問題過度簡化,令人錯愕。

 首先,民進黨政府執政期間,對台商赴中國大陸投資採各種管制措施,其實是用錯方法,管錯方向,並非毫無管制。

 在政府「積極管理」下,台商赴大陸投資金額還是頻創新高,台灣對中國與香港出超的金額亦創歷史新高,中國大陸是台灣最大出口市場與對外投資國…,這都證明了,資金無國界,政府的管制是徒勞無功的。台商基於成本與市場的考量,不得不到大陸去,強迫企業死守台灣,最後只有走上關門一途,受傷的還是最底層的勞工,這樣的結果難道是執政黨所樂見?

 對於赴大陸投資上限的鬆綁,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馬英九主張立即鬆綁,同時推動兩岸直航,即便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謝長廷都主張開放,即將下台的陳水扁總統此時死抱著「積極管理」不放,又有什麼意義呢?

 其次,陳總統把台灣貧富差距擴大且所得分配兩極化的原因完全歸咎於台商對中國投資過熱,這顯然是過度簡化問題,且刻意迴避政府在資源分配過程中所造成的不公平與不正義的責任。

 事實上,中國的崛起對世界各國造成的震撼是全面的,並非只有台灣遭遇到產業外移且投資空洞化的困境。美國的鋼鐵工人失業,把矛頭指向中國,歐洲的成衣廠工人失業,也是因為工資無法與中國的勞工競爭。中國十三億人口與七億勞工加入全球市場所帶來的全球化效應,的確讓各國政府很頭痛,包括美國、歐盟的的經貿與財長都要與中國談判,以達到雙方互利的模式,以積極利用中國崛起,牟取自身國家利益。

 但反觀扁政府,除了怪中國、怪台商,積極防堵企業登陸外,面對中國崛起的全球化風潮,除了鎖國,幾乎沒有任何突圍的策略與辦法。

 結果,愈鎖國愈是蕭條。最近半年來,連新竹市中心的麵館都感覺到客人變少了,因為許多老主顧跑到大陸去了。更別提近年汽車銷售量下滑,百貨零售業銷售低迷。

 面對中國的崛起,陳水扁的論述因果錯置,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逼走更多的台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18351
頁/共42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