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月刊2008/01/30
十五年前,台商是中國經濟最重要的推升力量;十五年來,中國成為台商最重要的投資市場,然而如今台商在中國的地位已大不如前。面對中國改革開放將近卅年來最劇烈的一波招商引資政策大調整,恰巧成為「被調整」主角的台商將何去何從?
【文/田習如】
「這半年來大家碰面都是在訴苦,」一位大陸台商嘆著氣說。事實上,從二○○五年中共宣布十一‧五經濟計畫以來,台商就逐漸感受到政策變化帶來的成本上升壓力;去年中共加緊推出各種新措施,直到今年元旦正式實施勞動合同法,帶來最大震撼,台資、外資甚至中國內資企業紛紛出現嚴重的勞資糾紛。海基會一位官員形容中共近年招商政策的改變是「溫水煮青蛙」,加工出口型台商在加溫的鍋子裡占最大一塊,如今「水燒開了」。
原本利用中國低成本優勢從事加工出口的台商,目前面臨三股強大壓力,可說遭到美、中「夾殺」:一、美國景氣下滑,出口市場萎縮;二、中國投資環境丕變,包括人民幣升值、工資上漲,以及中共為調控過熱經濟而升息、限制銀行放款,去年十一月以來業者就感受到這股收緊銀根的陰霾罩頂;三、中國調整產業結構及財富分配的連串收傘政策,剛好都打到了以加工出口、勞力密集為主的台商,海基會官員私下估算,若把所有不利因素相加,幾乎沒有一家台商能夠獲利。
中共「煮蛙水開了」台商苦日子來了
胡錦濤主政開啟了中國從世界工廠邁向世界市場的大轉彎,也點明了高耗能、高汙染產業,以及過去是「出口創匯」、現在是「引起貿易摩擦」的出口業紛紛被打入冷宮,代表政策包括連續兩年調降台商原本視同收入的出口退稅,以及要求廠商投入資金防汙等。根據前東莞台商協會會長、家具業者郭山輝估算,一七%的出口增值稅在去年七月退稅率被調降到九%(家具業、自行車業等)後,將使業者利潤減少近六%。有色金屬加工、染料化工等汙染性產品更被完全取消退稅。
一面打擊汙染、壓抑出口,另一面則是拉抬內需、降低貧富差距,從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政策轉回頭造福共產黨建政基礎的工農大軍,這部分可用勞動合同法和即將在今年公布草案的工資條例為代表,「形成一整套有史以來最照顧勞工的法律,等於用行政手段強力將財富移轉給勞工,並以全球僅見的細節程度介入資方的勞動管理權,」誠泰創意管理公司莊景泰律師分析。
一般認為,受勞動合同法衝擊最鉅的首推珠三角一帶的勞力密集型企業,因為相較於長三角地區,珠三角地方政府過去對勞動法中已規定但無罰則的社會保險金較為「放水」,如今勞動合同法明定資方不為勞工繳納社保金的處罰,還有經濟補償(類似台灣資遣費)、試用、培訓等各種利於勞方且鼓勵勞工爭權抗議的規定,估計可使企業用人成本增加二至四成不等。
一位傳產台商表示,八九年他決定從台灣移到東莞設廠時,台灣的工資約占總成本一三%,而東莞只占三%,如今東莞工資漲到也占成本一二、三%了;勞動合同法一旦落實,新增成本更將占掉產品售價的四%,對薄利產業絕對是雪上加霜。台灣工銀證券更評估,雇用最多陸勞的鴻海將因此侵蝕淨利率一○%。
不過,換個角度思考,發展內需將帶動服務業,而台灣人在此領域頗有機會;中經院研究員史惠慈也認為台幹將因勞動合同法而受益,因近年漸採管理幹部當地化的台商,發現用陸幹成本上升、勞資關係易緊張後,「比較好講話」的台幹可望重新吃香,如果三通就更有利於台灣人赴大陸任職。可見,順著中共的產業轉型思維來投資,台商仍可找到不少機會,不過對許多傳產、雇用大量勞力業者而言,眼前如何應付新政已夠傷腦筋,往中國內陸遷移,或乾脆離開中國、把生產重心逐漸挪移到東南亞,成了兩大應變之道。
中國政府除了挑選高科技等產業續予優惠,並以加高規費等行政手段試圖打散科技業台商聚落,讓分散的台商必須釋出技術給中國本地的配合廠之外,另一面也試圖引導傳產台商往內陸設廠,複製華南、華東的引資發展模式,因此相較於沿海省分土地等優惠不再,內陸仍提供兩免三減半及低價能源等誘因。然而,特別對出口業來說,內陸運輸成本是沿海的好幾倍,且許多台商也認為中國此番政策調整終將一體適用,移往內陸頂多是再撐個兩三年。目前內移的台商多半是轉進江西、湖南等較中間地區,以高耗能、勞力密集但組裝簡單的初級加工等型態較為有利,如鞋業代工大廠寶成已在江西設廠、台達電最近則伸腳到安徽蕪湖。
大台商加速全球布局小台商成風暴核心
此外,雖然中央政策強力調整,傳產外商聚集的深圳、東莞等地方政府卻也擔心外資出走。當地機構統計,○六年深圳就倒了七百家、東莞更關了上千家外資企業,○七年數字更會增加。台商透露,為了留住他們,東莞勞動局甚至指導外商一些規避新勞工法令的方式,暗示政策執行「上緊下鬆」,不過,台商是否願把前途繫於地方政府的「善意」也很難說。
於是,東南亞,尤其當紅的越南,成了台商逐低成本而居的遷廠或擴廠首選。電機電子公會副總幹事羅懷家表示,中國新政策促使台商必須建立第二個出口基地、加速全球布局腳步,像緯創到蘇比克灣、仁寶到越南,就是應外國客戶要求,分散在大陸的風險;即使中國官方想引導台商往西部移動,人民幣的升值也會使台商考慮離開中國。
人民幣從○五年九月起漲至今,對美元已升值約一三%,今年更挑戰七元大關,「一百萬美元的生意,一年就少收十幾萬元,」一位出口型台商抱怨,經歷一九八六到八八年台幣升值衝擊出口的噩夢,如今又在中國重演。
其實,八○年代中期以來的台幣升值、勞基法實施、環保標準趨嚴……,使台商大量外移東南亞,如今中國隨著經濟發展進程而重演類似情況是很自然的事,何況「中國已有實力承受產業調整的代價,」中國台商投資經營協會理事長陳明璋指出。只是,相較於歐美日等企業在中國布局是著眼內銷市場,台、港、韓等企業重兵則擺在加工出口,成為被淘汰、壓制的一群。南韓皮革業在近來強調環保的青島就傳出倒掉四成,珠三角也傳出一萬多家港商關門大吉,甚至中國本地傳產業也難倖免,台商轉進東南亞的同時,韓、港、中加工貿易業者也沒閒著。
台商因中小傳產業是在中國投資的主力而成為風暴核心,未來半年將是關廠潮擴大程度的觀察期,尤其中共實施新政欠缺緩衝期,常使業者措手不及。雖然大企業較有重整生產線、改變成本結構的調適能力,不過若上游配合廠受新政衝擊大,也會帶來供應鏈中斷、停工待料、無法準時交件的連鎖衝擊,使生產流程中的不確定性大增。
歸納起來,台商目前主要態度是一腳留在原地觀望、另一腳往外伸,雖然心知中國「輕外重內」的大政方針已難扭轉,但仍期待一些減緩衝擊的措施(例如香港商界就爭取到海關進料保證金可改由中國銀行出具保證函代替,此緩衝亦適用於台商);另就長期而言,台商也明白中國作為生產基地的優勢日減,尋找新天地已是勢在必行了。
相關內容:
-再見!中小企業台商的黃金年代
-台灣電子製造業該跟大陸分手了嗎?
-新興市場,何必單戀中國?
【更多內容,請見財訊月刊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