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2007.11.15黃森松
第五十四頻道《大話新聞》節目,最近密集以晚近幾年出版的歷史書刊圖文,比較「日本治台五十年」與「國民黨領台半世紀」的得失功過。對於前者,極盡歌功頌德;對於後者,則是批評得體無完膚。多位來賓的發言,彷彿有「恨不為日本人」的遺憾!
台灣鄉土文學之父吳濁流說過,「拍馬屁的不是文學」;為兇殘暴虐的異族統治者擦脂抹粉的歷史論述,則是令人不齒。
比較歷史本屬不易,更何況是比較日本與國民黨政府的治台功過。但是歷史系畢業生都知道,解釋歷史千萬不能「只說一半」。
日本從滿清政府拿下台灣以後,確實在交通建設、戶政、衛生、地政等方面建樹良多(當然也是為了統治方便與經濟掠奪)。但是不容《大話新聞》遺忘的「另外一半」是:
一、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歷經十五次前往東京努力,最後還是一事無成。日本政府一直到戰敗投降前夕,才任命辜顯榮等人為貴族院國會議員。日本治台五十年間,非但不准台灣設置立法議會,台灣同胞也未曾以直接或間接投票方式,參選或選出日本國會議員。
在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地方自治聯盟賡續努力下,台灣總督府雖然在一九三五年開辦台灣第一次選舉,但是只有極少數台灣人可以參與這場「半數官派、半數民選」的州市街庄協議會員選舉,因為參選和投票資格是「男子,年滿二十五歲,年納稅額五圓以上者」。州市街庄長不但兼任議長,上級主管機關還可以隨時解散協議會。
所謂「終戰」以後,備受詬病辱罵的行政長官陳儀,不但完成省縣市參議員、鄉鎮市區長及代表選舉,並且辦理國民參政員、制憲國大代表選舉。一九四七年歲末(年初發生二二八事變)起,也陸續完成國大代表、立委、監委選舉(除監委外都是公民普選)。中央撤退來台以後不到一年,更以直選方式產生縣市長和鄉鎮市區長、縣市議員等。
二、日本人讀「小學校」,台灣人(極少數除外)只能讀「公學校」。第一所「台灣人的中學校」台中中學校雖然在一九一五年成立,卻是四年制的「不完全中學校」。現名建中、雄中的五年制中學校,台生不到兩成。
三、一九三七年中日戰爭以後,開始禁止台灣報紙使用「漢文」,所有政治活動也全盤受到禁制。到了珍珠港事變後,更是如火如荼地推展「皇民化」運動。
1、改姓氏:林氏改為「西河」或「二木」,鍾氏改為「金重」或「金童」。
2、傳統神佛「升天」:關公、媽祖、開漳聖王、福德正神遭到廢棄,家戶改拜日本天照大神,自家祖宗牌位縮居神桌角落。
3、穿和服演歌仔歲,布袋戲、皮影戲以日語演出。
4、鼓勵申請為「國語家庭」,可以得到較多食物配給。
5、在家修行、不圓頂、不穿袈裟、不拜偶像的「菜堂」齋教,以及尊奉儒宗、扶鸞起乩勸善的「善堂」,都被迫依附東洋佛教(臨濟宗、曹洞宗),須延請剔光頭的和尚擔任住持,才能繼續存在。
四、台灣人的經濟活動,只能侷限於街庄級信用組合(即今半個農會)。台中人陳炘想成立信託公司,不准;前行政院長蘇貞昌的曾祖父蘇雲英,雖然與里港董家、美濃宋守四(宋宦勳的曾祖父),合組台灣商工銀行(戰後易名第一銀行),但是只有出錢的分,實際營運都掌握在日籍董監事手中。
第一憨,呷菸噴風;
第二憨,種甘蔗給會社磅;
第三憨,選舉運動;
第四憨,背祖忘宗?
七年多前,民進黨執政至今,御用學者紛紛致力於「去中國化」,並且歪曲歷史,試圖把殺死台胞無數、對台胞採取歧視統治的日本視為「宗主國」,但是嘴裡口中卻只會幾句從「三井」學來的「空棒哇」、「哦亥哦」日本話而已。
最後,誠摯地建議阿扁政權所屬學者們,趕緊把握最後七個月任期,不要再操弄與「台灣議會」必然命運相同的「入聯」,不如徹底「去中國」化──廢除中文漢字,改用日本五十音做為國語文吧。
不過,阿扁總統的姓不能改為「潁川」,因為舊時潁川郡是在現今中國河南省。
(作者曾任蓬萊島週刊總編輯,目前為自由撰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