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請正視快速崩壞的台灣民主品質
 瀏覽7,011|回應4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0.09中時社論

 今年是解嚴廿周年,就民主國家而言,這本該是個里程碑,但正如同本報昨日刊登的「遭唾棄的政治」專題,民眾對行政、立法乃至朝野政黨所呈現的都是高度的不信任,台灣未來的民主路要如何走下去,年輕的台灣似乎正在失去可參考的座標。

 十年前,剛完成第一次總統直選,台灣意氣風發地面向全世界,相信我們終於和民主的普世價值接軌,南邊的新加坡是我們睥睨的對象;對當時的西方世界而言,台灣是「亞洲民主櫥窗」,新加坡的「軟性威權主義」進不了民主的門檻。

 但十年後,台灣是否比新加坡好,卻顯得不確定。新加坡不但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經商環境排名中,遙遙領先台灣;即使在和民主相關的政府清廉度,依照國際透明組織二○○七年的報告,新加坡排名第五,台灣名次卻從二○○一年起逐年下降,從廿七名降到三十四名。

 世界銀行二○○七年的全球政府治理報告,除了言論自由外,無論是政治穩定、政府效率、法律規章、貪汙管制,台灣全部比十年前退步。本報所作的民調,民眾對朝野的不信任度,都遠高於信任程度。

 這一切與其說是民主化後的台灣退步了,還不如說,是民主化後人民的標準提高了。因為,台灣參考的標準不只是新加坡,更不是中國,而是西方民主的原型,如果從這些標準來看,台灣在追求民主過程中,有不少指標是不進反退的,難怪民眾會感到失望與挫折。

 就以最簡單的政治公平性及政治中立而言,台灣仍然不合格。例如海基會中秋台商聯誼會,就只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到場,但這不過是一個表徵,因為總統屢次公開發言時,就以「不愛台」、「與對岸勾結」這樣的語言來指控在野黨,將在野黨視為國家的敵人。

 如果最簡單的公平性都做不到,更遑論尊重抽象的獨立機關,這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獨立機關,卻開始邁向黨派化,總統可以無視中選會必須超然中立的立場,竟然公開宣布,各項公投與選舉搭配的時間。

 政治機關間的制衡,是現代民主運作的核心,但是,我們的執政黨只知對抗,不論「正名」還是「入聯」,都刻意忽視國會多數的意見;而掌握國會多數的在野黨,六年來拿不出一套改革貪腐政治的法制。面對這樣的政治環境,人民的失落感正是來自於無從選擇,也找不到出路。

 當然,並不是每一項指標,台灣都是退步的,但在進步中,卻出現了反挫的力量,這一年來,司法體系逐漸建立獨立性,第一夫人及副總統被起訴,在台灣都是史無前例的,但是政治力道的反撲也是空前絕後,為了阻卻司法,綠營抹紅檢察官、總統打憲法官司、祭出國家機密特權;新生的司法力量,面對的是撲天蓋地的政治壓力。

 即使有這麼多挫折、失望,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有名的民主理論大師羅伯特.道爾(Robert A.Dahl)列出有利民主的條件中,最關鍵的就是「不存在強大的敵視民主的外部勢力」,對很多新舊民主國家而言,這種「敵視」通常不存在論,但台灣卻一直是在大陸的軍事威脅下實踐民主,過去這十幾年一路走來,確實是相當不容易。畢竟對岸之所以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大敵,除了它從不放棄武力威脅外,更重要的是,龐大的中國在台灣內部造成某種「恐懼感」。

 就像通俗史學家房龍所說,「恐懼讓人們不寬容」,在一個對立的環境中,要建立普及的民主文化已是事倍功半,更令人驚心的是,若當權者利用人們的恐懼,在國家內部區分同志與敵人,任何民主的監督勢力將屈服於民粹的暴力。

 國家存在的目的究竟為何?相當吊詭的是,台灣要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國家」,其實並不在它的名稱,而在它的實質,當大多數的台灣人,肯定我們的民主體制,相信政治人物是清廉、天下為公的,台灣就會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年輕的民主台灣,真的還需要再加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47611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憂心時局 柏楊:政爭讓民主倒退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王長鼎/台北縣報導】 2007.12.15 02:54 am 
 
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昨天上午與前台聯主席蘇進強等人,一起到新店市花園新城拜訪政治受難作家柏楊,蕭萬長稱譽柏楊是「台灣的良心」,蘇進強說柏楊人生多采多姿,是「台灣國寶」。

柏楊對蕭及蘇的來訪有頗多感觸,也憂心時局的紛亂。他對蕭萬長說,「你不可以退休,退休就完了,台灣就託付給你了。」

柏楊夫人張香華說,柏楊這幾天看電視不斷報導去蔣和戒嚴的話題,心情很不好,已經兩天不吃飯,連水也不喝,急死她了。蕭萬長連忙拿一杯豆漿給他,柏楊連喝好幾口。

柏楊說,過去的苦難和錯誤不要忘,但也不要報復,要有面對的寬大胸襟。他並說,政爭是要付出嚴重代價的,會讓民主倒退;做任何事情都要專業和專長,就像他是文人,寫的書要如何裝訂,也要由專業的人來做,治國也是一樣。

談到與柏楊的淵源,蕭萬長說,十年前他當行政院長時,當時擔任人權基金會董事長的柏楊,和陽明十字軍創辦人周碧瑟教授與蘇進強等三人,為了在綠島設立亞洲首座人權紀念碑來找他。當時柏楊說碑名是「垂淚碑」,但他覺得「垂淚」太悲傷,才改用紀念碑。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68062
彭明敏:雷震啟蒙台灣民主運動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2.10林晨柏/台北報導

 前總統府資政彭明敏九日在一場雷震與民主人權座談會表示,雷震勇敢挑戰當權,用實際行動打破報禁、黨禁,啟蒙台灣民主運動發展。

 彭明敏表示,台灣民主化廿年,雖然很多事情令人傷心、感慨,但民主就是不斷嘗試、錯誤和改革。

 國史館、公益信託雷震民主人權基金、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昨日下午舉辦「雷震與民主人權」系列座談會。

 國史館表示,一九六○年九月四日,警備總部以涉嫌為匪宣傳、知匪不報等罪名,逮捕「自由中國」雜誌社發行人雷震、編輯傅正等四人,為戒嚴體制迫害人權與言論自由的典型冤案。

 彭明敏指出,許多民主運動人士大談民主、自由、人權,但談到台灣的將來,「就轉不過來」,認為台灣怎可能離開中國?雷震雖自中國來台,但主張台灣人民有權決定未來,這是徹底的信仰民主、自由和人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56505
民主內戰 不容擦槍走火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施正鋒/淡江大學公行系暨公共政策所教授】 2007.12.07 03:26 am
  
自從納爾遜將軍紀念碑在一九六六年被愛爾蘭共和軍炸毀以來,英國在愛爾蘭的建築遺跡,大致已經在都市更新的洪流中被陸續摧毀殆盡;走過都柏林的街頭,碩果僅存的殖民統治官邸,在一九八○年代被轉變成購物中心,如果不經導遊的提醒,沒有人會記得這段悲慘的歷史。

戰後,台灣在日本時代的記憶幾乎被一筆勾消,不過,總督府卻被保留下來當作總統府,荒謬地象徵著最高的政治權力中心,不像韓國人硬是要拆掉總督府,另外蓋了一座青瓦台。

在包括俄羅斯在內的東歐國家,共產政權失勢之後,不要說列寧、史達林的雕像立即遭到推倒,各國獨裁者的銅像也有如過街老鼠,無一倖免。在台灣,蔣介石不僅能躲過鞭屍的命運,甚至於在全國的首善之地,仍然保有一塊宏偉的紀念堂,甚至成為外國旅客到此一遊的景點。綠色陣營的支持者稱呼為「蔣廟」,咬牙切齒卻莫可奈何;西班牙獨夫佛朗哥在九泉之下有知,想必羨慕不已。

對於威權統治如何進行正義轉型,就光譜而言,無非失憶、除罪、補償、真相、整肅、審判以及報復。捷克、德國,以及波蘭採取整肅的方式,算是比較極端;西班牙則裝聾作啞、集體逃避責任;南非及拉丁美洲國家以真相交換特赦,以就地合法換取和解;台灣則與眾不同,侷限於補償機制的建立,花了錢、卻未能如願消災了事。

究竟蔣介石對於台灣的歷史評價為何,由於涉及族群之間的齟齬,以及藍綠政黨之間的對抗,社會一直無法進行建設性的對話。如果歷史人物的臧否真的能黑白分明,那也就天下太平;如果是有功有過,而且是兩極對立,要如何來蓋棺論定?

進一步來看,如果有不少外省族群感念老蔣,有如摩西般攜眾跨海渡台,我們又如何忍心全盤否定?

表面上,由「中正紀念堂」到「民主紀念館」,似乎要為轉型正義作歷史詮釋的定調,然而,即使把蔣介石打為元凶,卻未能找出二二八事件,或是威權統治的結構性因素,真的就能洗滌受害者、嚇阻再犯、或是掙脫心靈的枷鎖?

當中央政府與台北市政府一再鬥法、口吐劍光、相互反制,除了凸顯我國憲法對於地方自治的權限規範不清,又能對於老百姓有任何教育效果?為何爭執的雙方不能平心靜氣,想辦法來摸索化解衝突的途徑,為未來的爭議建立和平互動的模式?其實,馬英九說的還是比較有道理,等他贏得總統,再把「大中至正」掛回去吧!郝龍斌市長不要把古蹟扯進來,民進黨也不要牽拖太監李蓮英。

在國會的肢體衝突,至少還是在封閉的空間,尚難立即蔓延;然而,當上下政府之間作無限的抗爭,彼此不斷升高叫囂怒罵,又如何防止兩邊的人馬擦槍走火,把「民主內戰」惡化為武力動亂?政治人物如果有一點良知,何忍一再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政務官小丑化已經令人搖頭不已,執政黨豈可放任教育官員像黑道般撂狠話?

同樣地,為了中央選舉委員會的組織法,朝野政黨已經在立法院對峙已久,甚至於連累年度預算;現在,彼此又是預告好戲即將上演,難道,政治不是為了解決問題?

或許,就像職業摔角的豬木及馬場,再怎麼激烈的打鬥,兩個人都不會流血,如果兩黨計算的是如何炒熱冷颼颼的立委選舉,尤其是堅壁清野,希望聯合壟斷政黨比例票,阻止選民進行分割投票,那麼,「死道友、不是死貧道」,也未免太沒有天良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50375
社會精英不該對「反民主」噤聲
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adminton

中國時報2007.12.01中時社論

 陳水扁在脫口說出「正在思考戒嚴」之後一天,大概發現事態嚴重而改口,但也發揮了「引蛇出洞」的效果;連日來若干知名人士的胡亂發言,嚴重暴露台灣社會對民主價值的理解不足。這樣殘破的民主認知,其實是非常令人擔心的。在解嚴廿年後的今天,我們認為仍然有必要對台灣的民主現況,做一番解析與警醒。

 任何了解民主ABC的人都知道,戒嚴是在社會發生戰爭或叛亂等極端混亂情況下所做的緊急措施;它大幅擴大了軍警的行政指揮權、也可以暫時接管司法權。簡單的說,戒嚴的頒布等於是凍結了民主,幾乎是回到行政權統馭一切的「帝制」。這對於歷經數十年一黨專政、白色恐怖等滄桑史的台灣而言,是何等嚴重、何等不堪的事?可是,台灣人民在享受了近廿年承平民主之後,竟然有這麼多人不知珍惜我們可貴的民主,令人震驚。

 最令人遺憾的,當然是若干御用媒體的主持人與所謂名嘴。這些人未曾在台灣民主奮鬥史上投入或參與,卻是率先發難要求總統頒布戒嚴的人。他們知識貧乏、民主概念不及格,除了偏狹的意識形態之外,只剩下兩張視當權派意志而制約反應的嘴皮,才會輕率地挑起戒嚴的話題。其次,則是國防部長竟然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戒嚴後將由六軍團司令接管台北市長職務,而若是立法院不同意戒嚴,他將服膺「統帥」的命令,這種對民主的了解簡直是近乎愚痴。當然,輕忽戒嚴危害的還包括若干習慣做政黨打手的民意代表。他們爭相對外表功,「向陳總統提出戒嚴之議的是我」,足見其盲目爭寵的荒誕。

 我們的社會也有一些自詡為社會精英者對近來台灣的反民主傾向保持沉默,同樣令人遺憾。八年前,當年中研院院長李遠哲先生結合了兩位大學校長、若干位企業家與藝文人士,共同發表了「向上提升、向下沉淪」的宣言,把陳水扁先生送進了總統府。他們當時的呼籲,是希望改變當年執政者的黑金掛勾、促成政黨輪替,希望藉此將台灣帶向康莊大道。但是任何人也都了解,黑金固然是惡、一黨專政固然易於腐敗,但改變黑金與扭轉腐敗都必須要依照民主的理念、要遵循民主的法制而為。換言之,民主的價值是在政治清明之上的,更是在任何統/獨、左/右、本土/非本土等立場選擇之上的。任何人若表明要凍結台灣民主,則一切政治清明的訴求都只能期待於掌權的獨裁者,不再是人民作主,這不是墮落是什麼?準此,民主與反黑金價值之輕重,當然也就不辯自明了。

 李遠哲先生八年前提出政黨輪替、消除黑金的呼籲,當然是出於對台灣社會的善良期待;八年中即使黑金更形猖獗、輪替未見成效,大家也只能怪自己當年的判斷不清,尚不能據此而貶抑其呼籲。但是,倘若當今社會的名嘴在唾棄民主、鼓吹戒嚴、猖言「敉平動亂、宣告選舉無效」,而主政者亦不斷地以切割、撕裂、二分等手段損毀台灣的民主根基時,則這批人就是在毀敗價值位階更高的「民主」。這個時候,當年帶領台灣人民走入如此險境的社會精英,就沒有再保持沉默的權利了。現在台灣面臨的,不是黑金或清明的選擇,而是人民做選擇的民主基礎受到挑戰。無論如何,台灣人民若是可能從「有選擇的不清明政治」跌落至「沒有選擇的戒嚴政治」,當年的始作俑者,不但沒有悶不吭聲的自由,恐怕連道歉一百次,都不足以謝罪國人了。

 很遺憾地說,台灣的政治人物與若干御用名嘴竟能將一個投票流程的技術問題、或是本土/非本土的假議題,上綱到一個以戒嚴手段摧毀民主的狂想主張。我們要正告所有政治人物一個簡單的政治學理:所有的統/獨、本土/非本土選擇,都築基於民主;所有的憲政主義、法治國理念,也是築基於民主;進一步言,幾乎台灣所有的價值,都繫於我們的民主。誰膽敢破壞台灣的民主,誰就是全民的公敵。而那些當年製造國王的人(king maker),如今果然創造了帝王,還有噤聲不語的權利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37279
請正視台灣日漸升高的反民主氛圍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26中時社論

 面對北市與泛藍執政縣市堅持兩階段領投票,陳水扁昨晚宣稱他正在慎重思考有人建議的四項方案,包括,宣布戒嚴、兩階段公投縣市選舉無效、撤銷泛藍縣市選委會主委重新指派,甚至由中央選委會宣布延後選舉,等說好之後再投票。如果陳水扁這些語言不是「信口開河」,那麼我們真的要呼籲台灣所有有識之士,千萬別讓台灣的民主根基毀在他一個人手上!更千萬別讓已邁向民主的台灣,走回威權戒嚴的回頭路!

 事實上,最近台灣的「反民主」氛圍,正在日漸升高,已經危及到台灣整個民主體質。要知道,若干縣市會堅持採取兩階段投票,主要是為抗議中選會違反基於祕密投票與選務中立,結果竟引來行政院、內政部、中選會、法務部等單位聯合召開記者會,揚言要對採取兩階段領票的選務人員逕行懲處,甚至以刑罰、退休金之有無做要脅。執政黨為了衝高公投領票率而採行爭議極大的領票方式已經是極為粗暴,如今竟還要用刑罰與行政懲處的手段脅迫本應中立的公教選務人員配合其粗暴,簡直就是野蠻。在台灣已經解嚴廿年之後,一個號稱愛鄉土的政黨,用這等不尊重人民頭家的方式肆行操弄選舉,真的是令有識之士痛心。

 早在數月之前,民進黨就為阻擋中央選委會的法制化與合理化,在立法院多次干擾議事,甚至封鎖議場、大打出手。泛藍所提的中選會組織法可能不理想,但絕對要用理性的方式討論,而非以粗野的方式阻止其討論。事後看來,這些粗野、反民主的行為,似乎都是在為今日執政黨操控中選會做準備。中央選委會理應是個客觀、中立、保障選舉公平運作、維護民主核心價值的機構,但是今日民進黨所主控的若干中選會委員,一個個都像是不知民主價值為何物的化外之民,甘為特定政黨之狹隘目的,而出賣自己的靈魂與良知。以今日情勢觀之,若說民進黨是蹂躪台灣民主的政黨、說中選會若干委員是摧毀選舉公平的劊子手,似乎並不為過。

 此外,執政黨為了拉抬入聯公投,其違背民主原則的手段不只是操控中選會而已。在過去數月之中,民進黨非法挪用法定預算宣傳該黨之入聯活動、壓迫媒體配合行銷、以各種行政手段脅迫民眾連署或支持其公投案、在公務上班時間召開徇私會議、在民眾文件與政府公物上貼標語貼紙、將政府網頁網站濫加入聯文宣連結,其種種違反行政中立、違反人民公僕應有分際的倒行逆施,真的是族繁不及備載。

 面對執政黨這樣悖離民主理念的作為,在野黨不是沒有指責、媒體也不是沒有嚴厲批評,但執政黨對此批評與指責,竟然是以幾近紅衛兵的方式回應。輿論若是指責入聯公投違反行政中立或選務中立,立刻就有御用媒體邀集鷹犬級的名嘴予以回擊。他們一貫的作法,就是先模糊焦點,再一竿子把自由派媒體濫批為統派,把自己神聖化為本土、愛台灣,以這樣的胡亂二分法,去遮掩其種種為入聯公投而扭曲民主價值的作為。無論如何,領票方式只涉及選務流程,但竟有名嘴以幾近瘋狂的語氣主張行兩階段投票的選區一律選舉無效,動亂要弭平,甚至不惜採取戒嚴。這是什麼樣的猖狂邏輯?

 同樣的,對於在野黨有關行政中立與選舉中立的質疑,執政黨也是把一切的批評都歸納為統/獨、愛台/不愛台、本土/反本土的二分法。於是,所有的粗魯蠻橫,似乎都成了這一批自稱愛台者的必要之惡。而一切對他們的質疑,又都變成了賣台者的吹毛求疵。一群人民公僕,竟然把人民頭家撕裂、分化、利用、蒙蔽到這種地步,坦白說,簡直已經有了中共當年「文革」的氛圍。

 如今,陳水扁連不惜宣布戒嚴、兩階段投票無效、延後選舉等的恫嚇都搬出來了,先不必提陳水扁曾做過他任內「絕不會宣布戒嚴」的保證,至少所有台灣人都有權利要問一聲:這該是一個民選領袖該吐出的語言嗎?這該是一個以民主信仰為尚的政黨該有的念頭嗎?今年剛好還是解嚴二十周年,一個幾乎把「解嚴」的功業全攬在自己身上的政黨,他們黨主席竟然公開恫嚇台灣人民要宣布戒嚴,理由只不過是有些縣市在投票程序上不依執政黨的意志而為,這恐怕是連威權國家都不敢有的作為,陳水扁一句話就說出來了!更駭人聽聞的是,陳水扁還意圖要將民主選舉所產生的結果直接宣布無效,換言之,當台灣占有三分之二版圖縣市的選民行使完他們投票權以後,陳水扁或是民進黨可以逕自宣布其為無效,再怎麼野蠻,再怎麼不把台灣人民的選票看在眼裡,也容不得這般胡作非為吧?

 我們今天對執政黨做這麼嚴厲的批評,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台灣是我們的家園,我們唯一的家園。我們要沉痛地指出;任何為求勝選而悖離民主原則的行為,都是對台灣的傷害。民進黨政治人物常在嘴上掛著兩句話:「選舉是一時的、民主是永久的」、「某某人可以輸、台灣卻不能輸」,如今讀來都十分刺耳。我們要正告民進黨內的有識之士,明年的選舉民進黨輸不輸尚未可知,但倘若你們再不仗義執言,台灣的民主就絕對是在慘輸。我們也要正告所有的政客,台灣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即便你們使出敗壞台灣民主的欺矇手段,人民也不會讓你們贏得一時的選舉。最後,我們也要呼籲所有的台灣人民,珍惜並堅持我們共有的民主理想,勇敢地抗議、唾棄、抵制所有悖離民主原則的作為。唯有我們堅持真正的民主,才能擊潰這一股文革逆流。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28808
選票變當票?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工商時報2007.11.21【工商小社論】

 最近半個月,隨著美國次級房貸風暴擴大及紐約股市股價多次暴跌,台北股市行情也委靡不振,跌幅最大時曾經超逾千點,大多數股民無不鬱卒到極點,即使行政院勉強祭出「都市更新擴增容積率」利多,營建股仍然不見有太大起色,看來執政團隊的爭取股民選票計畫業已踢到鐵板。

 任何一個民主法治國家,執政當局利用行政措施活絡經濟,進而帶動、鼓舞股市交易、提升股價,原本都不應受到責難或質疑,畢竟為國民,尤其投資大眾創造財富是執政者的責任。而因為政府專心、專業推動政務,即使景氣沒有預期中活絡,但股價仍然很可能領先反映而漲跌。此時,即使股價因為天災人禍或不明原因而下跌,理性的股民也會因為「願賭服輸」而心平氣和接受股價下跌命運,譬如最近的美國、香港、日本股民表現。

 但若政府一定程度的涉入,包括刻意製造、釋放政策利多,利用行政手段及外圍機構拉抬行情,因為相信政府而介入股市的投資大眾,在行情大漲時也許不會感謝政府,但行情不振時,卻會怪罪政府的「誤導」。譬如最近的號子內,即有很多股民對政府一再推出「一周一利多」,不但沒有提振股價,反而讓他們樂觀進場以致在這一波暴跌中套牢,而有不少怨言。

 原本是想藉由製造「利多與長紅」而爭取選票,孰知股民遭到套牢猶如進入當鋪,政府的選票變成當票,贖與不贖,可真為難。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15806
朝野政黨的不分區提名都令人失望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9中時社論

 立委的選舉時程近了;朝野政黨的提名名單已揭曉。立法院過去的表現,普遍不能讓國人感到滿意;此次選舉時是立委選區設計改變的初次體驗,各界對於國會體質與結構因而獲得改善,期望甚高。現在主要政黨的提名名單大致底定,新的國會將是什麼面貌,已可一窺究竟。

 容我們坦率直陳,朝野兩大政黨所推出的不分區候選人名單,並無理由讓人相信,新的國會可因選制的改變而脫胎換骨。立法院係由區域立委及不分區立委構成,此次選舉採取兩票制,選民可以分從區域選舉投票給候選人、不分區選舉投票給政黨,對人與對政黨進行切割選擇。可是,兩大政黨推出的候選人,不但區域選舉仍以舊面孔占絕大多數,就連不分區立委名單,也是少有新意;說它是嚴重遭分贓政治汙染,已失去原有的制度設計目的也絕不為過。選民完全不能從中嗅出任何銳意革新,改善國會政治環境的氣息。

 國親合作推出的不分區立委名單,幾乎成了區域立委僧多粥少的疏洪道,談不上社會代表性,也毫無政治理想的追求可言,連像詹啟賢這樣一位可以讓選民有些改革想像空間的人選,欲得一席之地也不可能,只讓選民看到了政治利益盤根錯節、妥協共生的嚴重程度,哪裡能夠激起支持者任何耳目一新的興奮期待?

 民進黨呢?除了一、二席製造若干政治宣傳效果之外,又比藍營的名單只是顧著分派政治既得利益的淺薄短視,好在哪裡?赫然出現的名字,頗不乏深陷金權利益旋渦,因案遭到起訴而與貪腐難脫關係的要角在內。民進黨是執政的政黨,行政立法兩部門因為各種舞弊貪汙案件而刑案纏身者,近年來不可勝數,其中高喊政治迫害而不知羞恥者頗不乏人,竟也可以在不分區立委名單排名甚高。明目張膽的程度,不但對於選民毫無尊重可言;未來國會生態如何,也已一葉而知秋。

 立法院做為彰顯民意的國會殿堂,最主要的任務在於制定品質優良的法律,做為行政部門依法行政的指南。可是歷年來立法院的立法品質低落,舉國周知,每屆會期,哪次不是到了期末囫圇吞棗,倉卒通過一些多數立委對其內容也不甚了了的法案,不以立法為主業的立委似乎愈來愈多,朝野政黨不約而同,在立法院中逕以少數黨鞭從事幕後政治利益交易,操縱決定一切,多數立委都成了投票部隊,只在甲級動員政黨廝殺的場合中發動人肉戰車的功能,怎樣的提名就會產生怎樣的國會,怎樣的政治思惟就會決定怎樣的提名方向。以權力是尚的政黨政治生態,正是朝野政黨立委提名名單充斥政治性,缺乏理想性的源頭理由。

 民主國家的國會,其實是立法專業菁英聚合的所在。歐美國家,優秀的法律人源源不斷地進入國會成為法律政治家,致力立法品質的改善,正是民主政治的動力原因之一。如果以立委提名名單中是否具備法律背景乃至專業立法能力的比例做為觀測指標,朝野政黨的提名大概連個位數都數不出幾位,事態的嚴重性可見一斑。

 在過去,如果要談綠營與藍營立委的區別特徵,有很長的一段時間,綠營立委係以律師為主幹,與藍營以政治人物居大多數是個明顯的差異。現在呢,不但藍營的不分區名單,連提名幾位法律專業人才做為點綴也已不可見,綠營方面也完全未見往昔的傳統。過去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法律人才,從江鵬堅、林義雄、姚嘉文、謝長廷、陳水扁、蘇貞昌、張俊雄、呂秀蓮、陳定南……曾經創造了一個時代,現在他們不是凋零,就是蜂湧進入行政體系追逐權力,其結果卻是搞壞了政府施政的行政品質,也連帶影響了行政部門向立法院提出法案的精緻嚴謹,進而使得國會立法專業人才形成空洞化,這種後繼無人的現象也重創了國會立法的把關能力。凡此種種,都只能令選民對於未來的民主政治前途感到悲觀,也完全無法透過手中的選票有效地加以遏阻。

 國會及總統大選就要登場,朝野的政治領袖們,誰能向選民解釋說明,扭轉惡質政治走向的願景與方法究竟在哪裡?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12933
看著兩爛黨,選民目眶紅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8謝赫民/北市(企業主)

 最近碰到老朋友,一談到明年大選,幾乎都異口同聲的說不投票了,不再被國、民兩黨玩弄了,因為那些政客總是狗咬狗、滿嘴毛,沒有一個好東西…。在各種選前的政治、社會情況完全毫無好轉的跡象下,投給民進黨有如「淑女受騙」,一夜之間人財兩空,後悔莫及。投給國民黨又有如上了「賊船」,不是被偷就是被搶,因此痛恨交加,乾脆選擇不投票,讓那兩個「一丘之貉」,朽木不可雕的政黨,見識一下人民的力量!

 至於籌組中的所謂第三勢力,一看就令人心裏涼了一半,像這類擬由「雜牌軍」所組成的政黨,不是不食人間煙火,就是不知今夕何夕,如何能分進合擊,打贏選戰?光是陶醉在理想的睡夢中,既無法洞悉世事,更無摸索台灣選情與選民結構的能耐,憑一張嘴巴就以為擁有超人的魅力與號召力,太幼稚也太自不量力了吧?

 台灣人民的民主素養與政治教育的水準根本無法與歐美先進民主國家並論,美、加、歐洲諸國的人民,其自主性與判斷力相當強,反觀台灣的選民不是被政黨與政客以「天花亂墜」的各種手段,所編織的騙局誘惑,就是盲目投己所好,卻不知不覺的踏入政黨與政客的陷阱中,台灣人民,只好受苦受難,自作作受。

 台灣名謠「補破網」的歌詞第一段是:「看著網,目眶紅,破到這麼大孔,想欲補沒半項,誰人知阮苦痛…」從這段歌詞中,正可反映台灣頭家--選民被兩大爛黨綁架的無力與茫然。痛定思痛,坦白說,除非有「令人感動」的奇蹟出現,藍綠兩大黨要我這一票,免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10480
封殺小黨,斲傷了誰?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8蔡季廷

 若有人問:封殺小黨,斲傷了誰?我的答案是:立法院。代表人民的兩大政黨,趕在明年一月選舉來臨前,為保有在僧多粥少的新選制中的席次,血淋淋地將小黨的政治前途幾告封殺。筆者認為新規定將改變既有的行政與立法關係,甚至削弱立法權。

 依據憲法規定,行政院需接受立法委員的質詢監督,且對於法律案有不同意見時,也較原憲法本文的規定,更傾向於以立法院的意見為依歸。這代表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不是只有權力的對抗,更是權力的傾聽及對話。所以,若立法院的權力更容易流向行政部門時,都可以說是改變現有行政立法的平衡關係,並可能降低立法院可以有效監督行政部門的效能。

 事實上,會改變憲法上這種平衡關係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立法院多數實力的消長。尤其,當行政及立法部門遇有重大爭議法案時,行政部門在自家黨籍立委人數不足,而另一大黨又祭出黨紀約束自家委員時,行政部門勢將尋求小黨的支持。要讓小黨支持,當然要釋出一定的政治資源作為回饋小黨支持的條件。而在施行單一選區制及新選舉提名規定後,行政部門遊說小黨支持的籌碼及誘因將比現在來得高。

 目前立法院「藍、綠、小黨」的席次分配為「一一四,一○一,一○」。由此可知,即便小黨全部與泛綠政黨合作,亦無法超越泛藍的人數。即便要遊說小黨與泛綠合作,亦需釋出許多政治資源,以鞏固其合作基礎。在此情況下,不與小黨交換支持條件,坐下來與泛藍政黨對話、或協商,反而變成是理性的選擇。我想這或可同時解釋,何以立法院藍綠對決時,小黨鮮少與泛綠政黨合作。

 若明年立法院選舉與本屆席次比例相當,在新選制下的席次分配則為「五六,五○,七」。此時,在政治資源相同的情況下,每一位小黨委員的結盟邊際價值大幅提高,泛綠政黨願意釋出政治資源的意願也隨之提升。此時,小黨與泛綠政黨結盟的機率也隨之升高。又,倘若明年總統選舉是泛藍獲勝,為確保其立法院的實力,泛藍也勢將運用其政治資源,與至少一位小黨委員合作以過半。若考量單一選區及新提名規定對小黨席次所帶來的衝擊,小黨席次比例恐怕更低。

 我們可以藉此得到一般性的結論:只要立法院兩大政黨席次差距不大,在一個不利小黨生存的選舉制度中,執政黨藉由優勢政治資源,將比過去容易贏得激烈的政治爭議案件。換言之,當小黨生存空間較大時,執政黨即便動用強大政治資源,也不見得能夠贏得多數。在這樣的政治環境下,反而容易培養出對話的民主,而不是只有結盟的數人頭民主。

 大法官在核四停建案解釋中呼籲:「倘立法院作成(反對)行政機關的決議,應視決議之內容,協商解決方案…以解決僵局。」大法官短短的一句話,告訴了我們,代議政治存在的意義,絕不只是單純多數的集合,而是藉由與行政部門的對話,達到監督施政的目標。以後在小黨不易生存的環境下,行政部門恐將喪失與立法部門對話溝通的誘因,而政治相互對抗的戲碼將會增加。憲法規定「行政向立法負責」的規定將成具文,同時損害立法權的監督力量。

 或許,有人會認為,行政院與立法院多數屬同一政黨的話,能使施政更為順暢,政黨的政治責任會更為清楚。美國耶魯大學教授David Mayhew在《分裂,我們治理》(Divided,We Govern)一書中,研究自一九四六至二○○二年以來的重大法案,發現當國會與總統分屬不同政黨時,平均每年通過重要法案的數量,與國會與總統同屬一個政黨時幾乎相同。當政府想要通過法案時,法案就會通過。即便在分裂政府時,總統與國會也會想盡辦法溝通,使它通過。

 另外,根據筆者研究資料發現,自一九六九年開始,當美國處於分裂政府時期,國會與總統發生違憲爭執的年平均數量,與國會及總統屬同一政黨時期,僅多出一.一個法案。由此可證,分裂政府不僅不會影響重大施政計畫,反而更能促成行政部門與國會的對話合作。

 美國經驗告訴我們:民主政治,是要學會在討論、及對話中化解歧見,而不是只以多數去征服少數。兩大政黨聯手修出來的選罷法,只是想著如何畫出兩大政黨可以把持的政治版圖,卻忘了自己在未來與行政部門互動的過程中,已經站在落後的起跑點上了。(作者為美國康乃爾大學法學博士候選人)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10473
派系把持兩黨沉淪恐更惡化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1.18林諭林/特稿

 伴隨立委減半的立委選制改革,將在明年一月十二日寫下歷史。但單一選區設計,原是希望候選人能以多數民眾利益為優先,淡化政治對決色彩。無奈地方派系把持下,候選人想勝選,不但處處遷就樁腳,更需砸下大筆選舉經費,單一選區未見其利,已見其害。

 可預見未來的立法院,如果黑金、地方勢力繼續把持,不但預算把關和立法功能淪喪,更將淪為規模龐大的「選民服務中心」。

 從立院現階段運作就可看得出來,許多爭取連任立委,因忙選區經營無心開會,國會研究室不是人去樓空,就是只剩一人留守接電話。立委廖本煙的辦公室門外,甚至貼了一張告示:「勝選後才回來」。

 對選民而言,或許短時間內,感覺立委服務「變好了」,甚至成為有求必應的「土地公、土地婆」。

 然而,這種國會議員地方化的現象,除了凸顯未來問政零碎化趨勢,也意味大方向的政策和立法,將愈來愈少有人下功夫研究。立法部門功能弱化、行政部門缺乏監督,損失的是國家利益。

 更嚴重的是,單一選區一對一選戰,立委為了要得到超過五十%選票,樁腳不但不能得罪,更造成樁腳吃定立委,甚至出現行政部門以「拔樁」威脅立委不得砍預算的狀況。

 藍營一位中南部立委表示,立院即將審查第二階段治水特別預算,就有官員打電話「嗆聲」說,假如立委刪預算,就要到該立委選區宣傳,讓他「選不下去」。他聽了火大摔電話,卻也真的不敢以自己名字提案砍預算。

 種種扭曲的選舉文化,已讓有識之士憂心忡忡。遺憾的是,兩大政黨在現實考量下也跟著沉淪。先是國民黨禮讓選區給形象不佳的立委,隨後兩黨更在選罷法修法刻意放水,聯手刪除「排黑條款」而引發抨擊。

 至於另一張政黨選票,將選出卅四席不分區立委,制度用意無非期盼政黨能提名各領域專業人才,以補足區域立委不足,但兩大黨不分區名單,仍多是檯面上政治勢力的分贓而已。

 由於單一選區未見其利、已見其害,選民更須多花功夫仔細思量,才能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對的選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10336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