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不分版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請正視快速崩壞的台灣民主品質
 瀏覽7,017|回應4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0.09中時社論

 今年是解嚴廿周年,就民主國家而言,這本該是個里程碑,但正如同本報昨日刊登的「遭唾棄的政治」專題,民眾對行政、立法乃至朝野政黨所呈現的都是高度的不信任,台灣未來的民主路要如何走下去,年輕的台灣似乎正在失去可參考的座標。

 十年前,剛完成第一次總統直選,台灣意氣風發地面向全世界,相信我們終於和民主的普世價值接軌,南邊的新加坡是我們睥睨的對象;對當時的西方世界而言,台灣是「亞洲民主櫥窗」,新加坡的「軟性威權主義」進不了民主的門檻。

 但十年後,台灣是否比新加坡好,卻顯得不確定。新加坡不但在世界銀行的全球經商環境排名中,遙遙領先台灣;即使在和民主相關的政府清廉度,依照國際透明組織二○○七年的報告,新加坡排名第五,台灣名次卻從二○○一年起逐年下降,從廿七名降到三十四名。

 世界銀行二○○七年的全球政府治理報告,除了言論自由外,無論是政治穩定、政府效率、法律規章、貪汙管制,台灣全部比十年前退步。本報所作的民調,民眾對朝野的不信任度,都遠高於信任程度。

 這一切與其說是民主化後的台灣退步了,還不如說,是民主化後人民的標準提高了。因為,台灣參考的標準不只是新加坡,更不是中國,而是西方民主的原型,如果從這些標準來看,台灣在追求民主過程中,有不少指標是不進反退的,難怪民眾會感到失望與挫折。

 就以最簡單的政治公平性及政治中立而言,台灣仍然不合格。例如海基會中秋台商聯誼會,就只邀民進黨總統參選人到場,但這不過是一個表徵,因為總統屢次公開發言時,就以「不愛台」、「與對岸勾結」這樣的語言來指控在野黨,將在野黨視為國家的敵人。

 如果最簡單的公平性都做不到,更遑論尊重抽象的獨立機關,這十年來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獨立機關,卻開始邁向黨派化,總統可以無視中選會必須超然中立的立場,竟然公開宣布,各項公投與選舉搭配的時間。

 政治機關間的制衡,是現代民主運作的核心,但是,我們的執政黨只知對抗,不論「正名」還是「入聯」,都刻意忽視國會多數的意見;而掌握國會多數的在野黨,六年來拿不出一套改革貪腐政治的法制。面對這樣的政治環境,人民的失落感正是來自於無從選擇,也找不到出路。

 當然,並不是每一項指標,台灣都是退步的,但在進步中,卻出現了反挫的力量,這一年來,司法體系逐漸建立獨立性,第一夫人及副總統被起訴,在台灣都是史無前例的,但是政治力道的反撲也是空前絕後,為了阻卻司法,綠營抹紅檢察官、總統打憲法官司、祭出國家機密特權;新生的司法力量,面對的是撲天蓋地的政治壓力。

 即使有這麼多挫折、失望,我們必須承認,台灣的民主得來不易,有名的民主理論大師羅伯特.道爾(Robert A.Dahl)列出有利民主的條件中,最關鍵的就是「不存在強大的敵視民主的外部勢力」,對很多新舊民主國家而言,這種「敵視」通常不存在論,但台灣卻一直是在大陸的軍事威脅下實踐民主,過去這十幾年一路走來,確實是相當不容易。畢竟對岸之所以成為台灣民主發展的大敵,除了它從不放棄武力威脅外,更重要的是,龐大的中國在台灣內部造成某種「恐懼感」。

 就像通俗史學家房龍所說,「恐懼讓人們不寬容」,在一個對立的環境中,要建立普及的民主文化已是事倍功半,更令人驚心的是,若當權者利用人們的恐懼,在國家內部區分同志與敵人,任何民主的監督勢力將屈服於民粹的暴力。

 國家存在的目的究竟為何?相當吊詭的是,台灣要成為一個所謂的「正常國家」,其實並不在它的名稱,而在它的實質,當大多數的台灣人,肯定我們的民主體制,相信政治人物是清廉、天下為公的,台灣就會是一個正常的國家。年輕的民主台灣,真的還需要再加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447611
 回應文章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選區縮小 跑攤比提政見重要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 張家樂】 2008.01.11 03:46 am 
 
上屆立委選舉,全縣有11名候選人,今年劃成小選區,全縣只剩5人參選。今年選區縮小的另一效應是,兩個選區都呈現兩黨對決的態勢。

昔日多席次的選舉,候選人雖多,候選人只要按自己的步調前進,努力擠進前4名即可,不必太在意其他對手的情況。對手身上的瘡疤,自然有人急著戳它,用不著自己出手。

這次單一選區,選區縮小,擺明是「你死我活」的戰局。有人緊盯對手,從選舉起跑,就如影隨形,專朝對手的弱點猛攻。有人想出手修理對手,卻又怕失了格調,因而顯得揮灑不開。

擔任民代每天都在處理民眾案件,從交通罰單到人事異動,無奇不有。遇到選舉,平日服務的績效,大都能化作選票。很多候選人在選前,調出請託案件的當事人名單,逐一拜託。只是沒辦成的請託案件,這票肯定飛了。

大選區的時代,飛掉的選票,被眾多候選人稀釋掉,對選情影響不大。民代常把服務績效,視為自己的基本盤。但這次一對一的選舉,服務案件失敗的當事人,很容易被對手一個人吸收。有候選人就戲稱,「這次選舉,平日服務案件做得愈多,可能選票跑得愈兇」。這是民代勤於為民服務始料不及的。

前幾天黃道吉日,有候選人一個中午連趕9場喜宴。他說,選區縮小,候選人跑攤,簡直比提政見更重要。選民不會考量,立委應該待在國會開會,但跑攤才能有群眾魅力。何況,候選人都怕,「如果對手到場,我沒去,那就麻煩了」。

選情冷,不易找到百人以上的場子。跑攤,是最容易一次和大批選民面對接觸的場合。因此,候選人對紅白場子,入厝廟會,都不敢掉以輕心,候選人親自到,禮數不能少,有候選人在車上堆滿茶葉禮盒,每到喪家捻香,一定送上茶葉。小選區,選民數少了,也讓候選人對選民更貼心。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7539
返鄉投票傷荷包 大學生冷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姜穎/台北報導】 2008.01.10 03:03 pm 
 
選情冷,但景氣更冷。

年輕世代在網路上熱烈討論政治,但卻不會返鄉投票,因為「交通費太貴了」。有大學生表示,要把上千元的路費「省下來」,等總統選舉時再返鄉投票。也有網友發起共乘,組團回家投票。但也有年輕世代表示,花幾千元可以換一個讓自己和同胞變好的機會,很「值得」。

立委選舉在即,國內各大網路政治論壇版討論熱烈,不少年輕世代也十分熱中。但提到舉行在即的立委選舉,真的要返鄉投票的人卻不多,理由是「很傷荷包」。

淡江大學三年級的王同學,家住高雄,若搭高鐵返鄉投票,就要花上近三千元的車錢。王同學指出,他在早餐店打工,時薪100元,等於打拚30小時只為投一張票,實在划不來。但他也表示,會把這筆錢省下來,等總統大選時再返鄉投票。

返鄉投票傷荷包,已有網友積極尋找應變之道,有人考慮組團返鄉投票,互招「共乘」來省錢。但有設籍台南,人在台北工作的年輕上班族,早訂好返鄉機票,來回2300元。他表示,多花兩千多元可以換一個讓自己和同胞生活變好的機會,很值得。

其他網友則表示,立委、總統大選太接近,多數人要等選總統時才回家。家住彰化的李同學指出,時值大學期末考周,大學生都忙著趕報告、K書,實在無暇返鄉投票。但他也坦承,超過千元的交通費,實在「很傷」。他打趣道,「經濟不景氣」可能是政客的陰謀,讓大學生沒錢回家投票,無法用選票制裁不良政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7457
選舉結果難預料 學者催選民投票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晚報╱記者蔡佩芳/台北報導】 2008.01.10 11:07 pm 
 
選情冷藍綠急催票,連學者也對低投票率感到憂心。由學者組成的台灣競爭力論壇上午疾呼中間選民出來投票,不要立委選戰中缺席。

台灣競爭力論壇也直言,民眾投票意願低落,現有的選情預估並不夠正確,選後恐將有很多「跌破眼鏡」的結果,可能造成紛亂,論壇因此提早呼籲候選人跟支持者,要理性接受選舉結果。壇總召林建甫說,目前所有得知的民調,拒答的人實在太多,現有的民調結果恐怕都不準,他判斷選舉結果很多選區都將令人跌破眼鏡。

為此,台灣競爭力論壇上午在立法院門口演出行動劇,希望催化中間選民站出來踴躍投票、選賢與能,強調立法委員改採新制之後,立委席次減半權限更大,若不能選出好立委,未來綁架部會、各種弊案情況將更惡化。若立法院效力不彰,選民也有責任,拒絕爛立委應該踴躍投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7455
從人心求變到選擇改變─從美國總統大選初選談起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8.01.10中時社論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的總統提名初選一登場,就跌破了一堆選情專家的眼鏡。先是歐巴馬出乎大家意料,在愛荷華州擊敗希拉蕊;接著是希拉蕊出乎大家意料,在新罕布夏州贏得勝利。群雄並起的黨內初選,這種戲劇性的拉鋸所在多有,但民眾投票的趨向,卻已傳達出人心思變的共同心聲。

 今年美國總統選舉的一大特色,是重量級的戰將都屬在野的民主黨,無論希拉蕊還是歐巴馬,都是超級人氣王;反而執政的共和黨選將雖然不少,聲勢卻始終拉不上來,最近才有哈克比異軍突起,而堅持伊戰的票房毒藥小布希總統,對共和黨的選情幾乎毫無幫助。因此,打從一開始,共和黨這場仗就打得格外辛苦。

 歐巴馬和希拉蕊的出線,顛覆了長久以來推敲美國政情的準則。傳統的選戰思考認為,無論候選人多麼形形色色,國家畢竟還是會由「權力主流」的白人男性當家。要不然,女性候選人也會比非裔的黑人候選人機會大,至少女性占了一半人口,票源會比少數族裔多,也不致受種族對立的影響。民主黨本來就是非主流族群的集合,但這次最可能出馬角逐、並進駐白宮的,一是女性,一是黑人,卻也是前所未見的狀況。

 挾亮麗的從政經歷、金源、組織、人脈和宣傳造勢,希拉蕊和柯林頓宛如黃金拍檔,自選戰開打以來就氣勢如虹,還標榜一人當選兩人服務,把昔日小柯的執政資產悉數用上。歐巴馬從政經歷雖然不足,聲勢卻一路走俏,還得到歐普拉等名人的加持,在愛荷華州初選便先聲奪人,擊敗原本看好的希拉蕊,這項結果的政治意涵頗堪玩味,尤其愛荷華州還是個白人超過九成的地方。

 雙方情勢因此一夕逆轉,在新罕布夏州的初選前,民調顯示希拉蕊落後歐巴馬一三%,媒體與選情專家也唱衰希拉蕊,不料結果卻是希拉蕊以三九%勝出,歐巴馬以三六%居次。有人認為是希拉蕊的眼淚攻勢奏效,有人說是民主黨傳統支持者回籠,無論原因為何,由於雙方差距有限,要當總統,希拉蕊還有得拚,歐巴馬也仍然有機會。

 美國總統提名初選要經歷好幾場遭遇戰,總得好幾個來回才能分出勝負,不到二月初的「超級星期二」不能見真章。但從候選人的選戰文宣主軸,到民眾的投票傾向,都強烈傳達出一種渴望改變的心情。「改變」一字,既橫亙在歐巴馬的造勢會場,也頻頻出自希拉蕊口中,更在群眾之間迴盪翻騰。

 求變的渴望如此強烈,甚至願意接納一位不符傳統主流形象的候選人。最直接的原因,當然是美國陷在伊拉克戰爭裡焦頭爛額,始終沒有個脫身之計,如今經濟遲滯就業率不振,民眾怨氣沖天,共和黨候選人全都被牽累。另一方面,老布希當了四年總統、柯林頓八年、小布希八年,廿年來就光看這兩個家族那幾張臉孔,民眾實在也看膩了,希望來點不一樣的。

 當然,人格特質也是一大因素。希拉蕊容易引起激烈的愛憎反應,喜歡她的人很多,但討厭她的也不少。許多人認為她強悍權變而虛矯,曾經支持出兵伊拉克更是抹不掉的汙點。尤其她已年屆六旬,望之無新意。四十六歲的歐巴馬不但年輕得多,更給人溫暖真摰的感覺,不作嚴苛批判或人身攻擊,也從不挑撥種族意識。黑白混血的他,挑戰了傳統的政治習慣,卻能夠跨越種族藩籬得到其他族裔的支持,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當然,現在只是剛開跑,最後誰會勝出,還需經過一段漫長的競逐。但從日本自民黨去年參院選舉挫敗,到韓國政權輪替,乃至美國共和黨陷入苦戰,都有一個共同點:民眾厭倦了意識形態之爭與空泛的政治口水,希望切身的現實生活與經濟利益得到更多照顧,而且勇於改變。當民眾投票時,他們選擇的不是過去,而是未來,對於習慣用過去捆綁選民的政治人物,這點值得多加警惕。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5880
大選南韓泰俄理性抉擇 你呢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鄭竹園/美國博爾大學經濟系教授(美國印地安那州)】 2008.01.10 04:03 am 
 
最近幾個月中,有幾個重要國家先後舉行大選,如南韓、泰國及俄羅斯,選舉結果已經揭曉。另外,美國的總統大選仍在初選階段。在這幾場大選中,選民的理性抉擇,對台灣即將來臨的立委及總統大選,提供重要啟示。

古往今來的治國圭臬,不外「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南韓這次大選,選民摒棄政績平庸的執政黨,選擇幹練務實的李明博。李明博在首爾市長任內,致力於發展經濟,完成清溪川的整治,以卓越的政績,獲得各方推崇。這次出來競選,提出十年內建設南韓的具體藍圖,也得到選民的肯定,使南韓的政治轉型,在平和的程序中完成。韓國的選民在這次大選中作出了明智的抉擇。

泰國最近的總理選舉,選民同樣作出正確的決定。泰國在前年九月軍人發動政變以前,在總理塔信的領導下,有過五年的經濟繁榮,農民生活有明顯改善。但軍人執政以來,並未致力於發展經濟,以改善民生,而傾全力於追討塔信家族財產,推行「去塔信化」運動。二年多來經濟日趨蕭條。這次大選,人心思變,擁護塔信的人民力量黨,在國會大選中擊敗軍政府支持的民主黨。泰國選民摒棄鬥爭有術、治國無能的政府,與南韓同一歸趨。

俄羅斯大選,是人民對現任總統普亭政績的高度肯定。普亭執政以來,勵精圖治,經濟成長率不斷攀升。普亭的領導風格,雖未合西方的準則,但其提高國際地位,改善國計民生,則獲得大多數選民的支持。限於憲法規定,他已不能連任,但民意仍希望他轉任總理,繼續領導俄羅斯。

美國自八年前布希總統入主白宮,由於連年用兵,財政赤字激增,美元大幅下降,近年又由於次貸風波,經濟大傷元氣。人民對執政的共和黨已失去信心,今年大選民主黨的歐巴馬極可能勝出,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在大選中,美國選民擺脫族群觀念,體現典型的民主政治,值得舉世稱許。

由上舉四國大選過程可發現一明顯的趨向:凡致力於發展經濟,改善國計民生的政黨,必能獲得選民的擁戴;凡對內製造族群矛盾,或對外窮兵黷武的政黨,必遭選民所唾棄。台灣目前正進行攸關前途的立委與總統大選。台灣能否停止內鬥,走上類似南韓的政治轉型,就要看選民能否跳出族群觀念、選出真正能「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的領導班子,為台灣開創新局面,走上和平建設的康莊大道。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5723
惡黨與小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兩大課題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8.01.10 04:03 am 
 
二○○五年第七次修憲改為單一選區兩票制時,本報社論曾經表達過當時的矛盾心情。一方面,我們深知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後遺症,如「地方化」、「山頭化」及「反多元化」等;另一方面,我們卻也主張,單一選區兩票制勢在必行,非此不能使台灣政治跳出偏激與分裂的死谷。

台灣政治迄今的兩大絕症是「偏激」與「分裂」,主要導因於過去的複數選區一票制。由於一個大選區可選出多名國會議員,甚至只須一兩萬票即可出線,於是給了走偏鋒者操弄的空間,政治訴求及風格皆趨「偏激」;而小黨在此制中亦有存活的空間,皆以「關鍵的少數」自詡,政局遂趨「分裂」。經歷解嚴後二十年偏激與分裂的政治動盪,使政局陷於內耗空轉;而單一選區兩票制的主要效用,即是欲以「中道」與「整合」,來救治「偏激」與「分裂」。

「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第一個效用,在於鼓勵「中道」,用以淘汰走「偏激」路線的「惡黨」。「偏激」的形成,起初只是因少數人走極端,如「三寶」時代的民進黨;到了後來,整個黨卻被少數極端分子挾持,如民進黨今日被陳水扁綁架,整個黨遂偏離「中道」。因而,民進黨今年所受單一選區兩票制的考驗,最為嚴峻。

陳水扁迄今的整個選舉操作,倒行逆施,可謂與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馳。首先,排藍民調已違「中道」原則;繼而陳水扁以尖銳偏激的仇恨撕裂議題為選舉主軸,更與此制的精神大相逕庭。

然而,若仔細觀察今年民進黨立委選舉的手法,幾乎只聞陳水扁一人操作極端議題,卻鮮見區域立委候選人旗幟鮮明地標榜極端路線;即使以排藍民調出線的候選人,其競選言行,亦較往日收斂甚多。例如,陳水扁「去蔣拆匾」,幾乎未獲民進黨立委候選人的呼應。由此可見,單一選區對政治訴求及風格之「趨近中道」,已有立竿見影的功效。陳水扁的操作是個異數,不能視為此制的常態。

然而,民進黨立委候選人之趨於保留,是否能夠修補陳水扁所製造的「惡黨效應」,將是此次民進黨立委選舉成績高下的關鍵;而單一選區兩票制,能否節制偏激的「惡黨」,亦可藉此次立委選舉看出一個趨勢。

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第二個效用,是節制政局分裂,尤其採「並立制」,因而對小黨不利。小黨在今日情勢中極難贏得區域立委席次,因此皆以政黨票的不分區席次為目標。然而,迄今民調顯示,選民對小黨似乎已無憧憬,表態願將政黨票投給小黨者不多。

過去,幾個重要的小黨確曾完成其「階段性的任務」,但後來的表現卻令選民失望。親民黨演出「扁宋會」;台聯則長期挾持民進黨,到這最後一個月,李登輝才罵陳水扁「瘋了」。選民嚐盡了「關鍵少數」的翻雲覆雨,願見政局出現「整合」,所以小黨的行情看跌。

然而,在藍綠兩大陣營中,相對而言,今年國民黨所受小黨的影響,可能較民進黨所受的影響為大。因為,在十二個掛名選票的政黨中,可以分得民進黨政黨票的小黨,幾乎只有台聯一黨;但所有的小黨都可能分得國民黨的政黨票,如新黨、紅黨、農民黨、第三社會黨,及台聯等。

投給「小黨」,有否「浪費」的風險,已成熱門話題。小黨想要贏得立委席次的門檻相當高,需有五%的得票率,即約五十餘或六十餘萬票的得票數;換句話說,如果操作不當,藍綠陣營的任一小黨若獲得「五%減一票」的選票,即可能形同投了近五十或六十萬張「廢票」;非但小黨自己不能獲得任何席次,且可能會相對影響同色系大黨(國民黨/民進黨)損失不分區席位。得失相較,怕「浪費」選票,選民對投小黨不免有戒心。

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實施,是使政局由「偏激/分裂」,趨向「中道/整合」的契機。台灣政局敗壞到今日這種地步,即使政局重返中道與整合尚不知是否有救;但倘若繼續偏激、分裂下去,則必無生路可言。準此以論,單一選區兩票制雖非對台灣政局病症標本兼治的處方,但畢竟有其階段性的功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5713
選風惡質 離人民越來越遠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 2008.01.09  林雅芳/台中大肚(大學生)

     最近電視上的廣告幾乎都被選舉所佔據,而這些廣告又以揭發對方的醜事為目的,不論是在立委開會的亂象與言論的謾罵,或是對方在執政時「黑」了多少錢,都被放大當成廣告的重點,難道這是大家唯一可以打敗對手的方法嗎?台灣的教育教出來所謂的「勝利者」,難道就是狠狠的踩在別人頭上,才能登上這個「寶座」的嗎?

     在我看來,這些各式各樣、定期更新的廣告,只是更加讓人民失望罷了!每每看到那些「億」、「兆」的字眼跑出來,或許是我們這些成天關心菜價、油價的小老百姓所不能想像也可能一輩子都不能及的數目,在他們口中卻是如此輕鬆了得且樂此不疲。當他們發現自己的瘡疤被揭發時,應對措施就是把他人的瘡疤挖的更深,好像這樣就表示自己比別人強,但是卻深深傷了我們這些小老百姓的心。

     如果政治人物真要想擄獲選民的心,或許可以把這些廣告的錢花在需要幫助的人身上,把他們浪費掉或者真的是「黑」掉的錢用在國家建設上,而不只是耍耍嘴皮子要「拚經濟」;把跟對手謾罵的精力,花在自己的政見、政策等議題設定上,當選後付諸實行而不只是開空頭支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2815
他們的「第一次」…冷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林法/教(高雄市)】 2008.01.09 02:17 am 
 
立委選舉在即,上課又剛好講到政治參與,沒想到當我問班上幾位好發議論且已年過廿的學生,是否看重「自己的第一次」,反應卻是出奇冷淡。原因不外「藍綠一樣爛」、「不差我一票」或「沒興趣」等。

驚訝、無奈之餘,我問難道抬面上這些令人厭的政治人物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結果馬上有人接話:反正不投票,誰當選都與我無關。我反問怎麼無關,像五年前發生在高雄因議長賄選而補選市議員,竟有多位案主的家屬「含冤出征」,一樣輕鬆選上,主因就在創下歷史新低的三成投票率,大家的疏離或厭棄直接使當選門檻劇降,而傳統的「樁腳和人情戰」得以發揮最大效益,就和不投票有關。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希望所有自認愛台灣的年輕人都能珍惜手中神聖的一票。民主就是「自作自受」,若連你們都喪失理想或熱情,那麼永遠在這些宵小政客的手中,台灣豈能有更好的將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42638
聯合筆記》你聽懂了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蕭衡倩】 2007.12.30 03:17 am 
 
愛台灣、本土化、拚經濟、護現狀,這些話你聽懂了嗎?台灣社會多年來充斥著這樣的語言,你究竟聽懂了沒?

英國「每日郵報」日前報導,每個人都知道,政治人物說的話未必就是那個意思,這種情況各國皆然。在英國,特別是因為工黨多年來的操弄,導致許多語言更讓人聽不懂。於是一個智庫下的研究中心,編纂出一本辭典,幫助民眾了解首長與國會議員那些令人混淆的語言,到底真意為何。

這本字典在序中說,政治人物操縱語言,經常是為了創造一種行動與目的的感覺,藉此證明他們存在是有理的。

過去在中國,也有所謂的「官話」。它本來只是一種語言的代表名稱,後來也被比喻為為官者的用語。近幾年,有批評者認為官話最大特徵就是冠冕堂皇、空洞模糊,最大妙用就是規避風險、敷衍塞責、裝腔作勢、藉以嚇人。

在台灣,拜實行民主化及政黨惡鬥之賜,政治人物的話也愈來愈讓人困惑不解。口號和形容詞占據了所有的政治語言,在陳水扁總統七年多來的操弄下,已經深深影響了台灣社會各界。不管你喜不喜歡,不管是在野黨或民間,都已被「潛移默化」。只要看國民黨這次選舉的語言,就知道那只是陳水扁語法的翻版罷了。

大家都跟著陳總統走,以他操弄語言的方式說話、選舉、對抗,扁式語言已經成為「台灣官話」。也許有些人嘴上不承認,不過這卻是不爭的事實。就這點言,陳總統是成功了,絕對不能說他任期內「一事無成」。

只要碰到政治和選舉,大家都陳水扁化了。用盡一切的可能,在語言、口號上,讓選民認為可以和陳總統相抗衡,不管人們是否聽得懂,反正跟著走就對了。只要敢說,就可以讓選民以為是真的,似已變成我們的政治主軸。

扁式語言四處可見,深植藍綠政治人物的言行。問題是,選民你真的聽懂了嗎?你信以為真嗎?看來台灣也該出一本辭典,好好解讀一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610412
你也被政客利用了嗎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12.22李家同

 立法院休會了,一如往常,本屆立法院仍上演著政黨密室協商,不同黨派立委相互攻訐,甚至議會殿堂演出全武行。我想從立法院的現象,來檢討我們的民主素養。

 民主國家有別於獨裁國家,在於民主社會一定會有不同的聲音,民主社會的功用不僅是以最後的表決方式來選擇其中的一個想法,最重要的是經由民主的程序,不同的想法最後一定會有一個共識出現。理想的民主社會之所以偉大,就在於維持了社會的和諧。因此一個好的民主社會,一定給大家一個討論的機會,經由非常理性而且平和的討論,不論一開始時,眾人的想法如何分歧,到最後一定大家會心平氣和地接受決定的。

 我們可以說民主政治一定建築在理性的討論上面,理性的討論一定有以下的特色:

 一、討論不是爭論,因此必須心平氣和。任何過份激動語言都不只是民主社會中可以使用的語言。至於漫罵,更是不該做的事。

 二、討論時不可以說對方不愛國,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原則。我們一定要假設對方想法可以不同,但是都為國家的好處。如果給對方擔上了一個不愛國的帽子,討論就只好終止了。

 三、討論的內容必須和政治有關,不能討論到一些與政治毫無關連的事情。

 我國有關政治的討論絕對不能用心平氣和來形容。以立法院為例,自從解嚴以後,立法院就經常有全武行的上演。試想,有了全武行,還有什麼討論可言?既使沒有全武行,平時立法委員們對於政府官員的質詢,也是極無禮貌,粗魯之至。既不是辯論,也不是討論。

 尤其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我國的政治語言中有相當多是漫罵式的,在選舉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大型的謾罵式看板,罵的言語粗俗不堪,但是大家似乎無所謂。

 令我們該十分感到憂慮的是我們政客們經常會指責對方不愛國,這是民主社會最不該有的現象。我們不是惟一的這種國家,美國人也經常如此。在九一一事件發生以後,美國所通過的反恐法案,叫做「愛國法案」,我敢打賭,當時的國會議員們一定沒有人敢反對這種法案的,誰敢被人扣上「不愛國」的大帽子呢?

 一個經常將愛國不愛國放在嘴巴裡講的國家,都表示這個國家的民主素養不夠成熟。英國人從來不提愛國這兩個字。二次世界大戰以前,英國的大學生仍在大聲地批評政府。希特勒誤以為英國人不會團結一致,因此決定向英國宣戰,沒有想到英國人批評政府與愛國不愛國毫無關連。一旦有了外侮,他們團結了起來。

 民主國家所討論的議題,可能與政治無關,但是狡猾的政客們會利用這些議題來增加他們的選票。美國人有時會忽然對所謂「家庭價值」表示興趣,布希總統就是靠一些非常保守的人坐上總統寶座的。但是誰也不知道為什麼總統大選與家庭價值有什麼關係。至少我看不出來。最奇怪的是,這些大談家庭價值的政客們都往往並沒有好的家庭。

 在美國總統大選中,有一次有一位候選人在辯論會中被人問到「如果你的家人被強姦了,你會怎麼想?」這是多麼愚蠢而且無聊的問題,但是這是典型美式民主。很多人會對一些與政治無關的議題大感興趣。

 反之,英國人又是成熟得多了,他們的政客們從不管這些奇怪的議題,他們所談的永遠與健保、教育、外交、國防、財政和經濟有關,政客們一定要被迫將這些問題搞得很清楚,而且也要有非常清楚的主張。

 我要提醒大家,民主國家中,是不該由太忠心的黨員出現的,我們所選出來的人是我們的公僕,我們不必忠於他,但他必須忠於我們,因為我們是主人。遺憾的是,在我們的國家中,很多人毫無留地對某些人物或政黨表示無條件的忠誠,這真可惜。英國人民在二次大戰還沒有結束的時候,就請走了邱吉爾,這種對政客們冷酷無情的做法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在好的民主國家,我們老百姓利用政客來替我們做事,在不成熟的國家,政客們可以利用我們。國人不妨冷靜一下,仔細地想想看,我們有沒有被利用。我敢說如果我們在政治上表現得太過激情,如果我們的社會有分裂的現象,我們就是在被利用了。

 (作者為暨南國際大學資訊工程學系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589136
頁/共5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