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報╱本報記者朱文漢紐約報導】 2007.07.27 08:35 pm
隨著華裔移民人口不斷增加,加上他們來自中國各地、說著不同的方言,傳統習俗也有差異,使擁有百年歷史的紐約華人社區產生極大變化。
1985年移民來美的馬來西亞華僑趙惠玲,一家三口住在華埠麥迪臣街(Madison St.),談及當年的華埠,讓她印象最深刻的是治安問題。她說,和以往相比,現在安全得多。
想當年 沒身分酬勞低
來美時年僅23歲的趙惠玲,抵埠後首份工作是在一家酒樓推點心車,之後轉到另一家餐館當企台(侍應),一做就是七年。她說,現在的酒樓或餐館員工可「幸福」多了,凡事都有工會支持,而當年由於自己是持旅遊簽證「跳機」來美打工,即使受老闆欺負,還是得忍氣吞聲。她說,有合法身分者每個月有八百元,她只有七百元。
1995年,趙惠玲和數名友人合夥開了家「新印馬」馬來餐館。當年在華埠經營馬來餐的餐館不多,最早是「蓮姐海南雞飯」、「興興馬來餐館」,但兩家都歇業了,只有新印馬撐了下來。不過,近10年卻加入許多新餐館,華埠地區目前最少有10家馬來餐館,競爭變得激烈。
她表示,當年餐館營收不錯,而且本錢不需要太多,不過,卻有著不同的壓力,最讓她頭痛的是幫派收「保護費」。
談現在 沒幫派少劫匪
她說,當年只要在華埠開門做生意,自然就有人上門傳話。他們都不會直接提到幫派,只說「這條街是我們看的」,然後每周會送兩箱菜,每箱收50元。此外,逢年過節都會送來月餅、桃花或舞獅,每次紅包至少一百元,商家雖不願意,但也不能不給。
相對來說,現今的華埠不單沒有了幫派,連治安也改善不少。趙惠玲的母親黃玉英早年在華埠就被搶劫過。黃玉英憶述,當年的華埠居民不多,加上下東城區較複雜,有天傍晚經過兩橋大廈時,被四個非裔男子搶劫,幸好她不斷反抗,歹徒才放過她。
黃玉英在美做了20年保母,她說,華埠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多了,而且都是華人,現在走在華埠街頭,幾乎不覺得自己身在美國。隨著華人增多,過去租房每月只需二百元,如今兩房一廳的單位,房租在兩千元以上。此外,當年一杯咖啡只要40分錢,如今雙倍都不止;而地鐵票價更從九分錢漲到目前兩元。
家居皇后區的吳倩蘭雖然已搬離華埠多年,但至今依然與丈夫溫明康一周七天在華埠經營自己的生意。她認為華埠一直在變,許多在華埠做生意和居住的華人,都紛紛搬離華埠。
1978年從台灣舉家移民來美的吳倩蘭一家,母親吳朱鑽芳是衣廠工人,雖然本身為廣東人,但過去華埠以台山人為主,吳朱鑽芳說,如果買東西不會講台山話,會被批評「唐人不會講唐話」。如今的華埠不再以台山話為主,相反地,來自各地的華人都有自己的方言,而大家的共同語言就只有普通話。
吳朱鑽芳說,除語言外,華人所經營的生意也有所改變,從餐館到禮品店、超市、雜貨店、藥房、甚至診所,都看得出整個社區及華人的改變。不過,唯一沒有變的,就是「隨地吐痰」。
吳倩蘭隨父母來美時只有15歲,在本地讀完高中。1984年,她與丈夫在華埠伊利沙白街開了一家唱片行至今。她說,過去華埠範圍不大,加上當時治安不好,天黑以後人們都儘量不出門,唱片行也在傍晚7時30分打烊。
當年的華埠也沒有卡拉OK或酒吧等,唯一的娛樂就是看電影,例如在東百老匯「新聲戲院」,就是情侶拍拖的勝地。吳倩蘭說,近10年來,紐約華人社區的娛樂場所增加了不少,但都開設在皇后區或布碌崙,而未落腳華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