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電視送獎節目騙人
 瀏覽1,142|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電視送獎節目騙人  愚弄百萬觀眾學者:NCC一定要處理

【劉曉君、徐毓莉╱台北報導】電視綜藝節目動輒送汽車、百萬元吸引觀眾,其實獎品大部分作假。以中天《小氣大財神》為例,兩年前爆出藝人黃建群在節目中贏得一輛八十萬元休旅車,追討後只拿到價值六十多萬的車子。以該節目平均十五萬收視人口計算,加上同性質的益智競賽節目總收視人口,估計一百三十萬電視觀眾可能受騙。但《小氣》主持人徐乃麟昨反駁:「國家一天到晚欺騙老百姓,大家怎麼都沒反應。」

真可惡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教授黃葳威則認為,這種「節目不實」是欺騙社會大眾,以作假贈獎品虛張聲勢,此風不可長,在電視台降低製作成本與激烈競爭下,欺騙內容恐怕越來越多,NCC一定要處理。

贏汽車只拿通告費
對節目贈獎品作假一事,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ation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NCC)傳播內容處副處長何吉森表示,將側錄資料並請製作單位說明,若確實有作假問題,將提送「廣播電視節目廣告諮詢會議」討論,判斷內容是否會誤導觀眾、或有妨害公序良俗欺瞞觀眾,若作假情節屬實,依《衛星廣播電視法》可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鍰。至於有節目請來臨時演員依劇本演出,讓觀眾誤以為是真實民眾的爭執,NCC也將請製作單位說明,並訂出遊戲規則避免誤導觀眾。

藝人黃建群前年六月二十八日於中天的《小氣》贏得一輛市價八十萬元休旅車,他苦等一個月卻沒領到車子,他找中天索討,中天希望將車子折價成三十萬元現金,黃建群認為有廠商贊助,堅持要車不要錢,五個月後他收到一輛六十幾萬的陽春基本款。他昨說:「雖然配備不同,過程有波折,不過製作單位講話算話。」

作假贈品節目還有陽帆、白歆惠主持民視的《超級大精彩》,一個月內送出兩輛汽車大獎,兩得主NONO、陳漢典至今只領回通告費;郭世倫也在吳宗憲主持台視的《齊天大勝》得二十五萬元獎金,事後只拿到通告費;張勛傑上中天《康熙來了》獲十六萬元獎金,只拿到兩萬元通告費。

手上有《小氣》、年代MUCH台的《至尊百家樂》、衛視中文台的《嚦咕嚦咕樂翻》三個益智節目主持人徐乃麟昨反駁:「這就是雞生蛋與蛋生雞的道理,追究問題根本,就是製作費那麼少,獎金能給多少?」

《齊天大勝》主持人吳宗憲不覺得是欺騙電視觀眾,他說:「其實我們主持人只是按表操課,製作單位與藝人是很好的Partner(夥伴),真假如何很難論斷。」

《超級大精彩》主持人陽帆推說:「都是製作單位的安排,我不清楚,若有問題藝人與製作單位會去溝通。」少付張勛傑獎金的《康熙》主持人蔡康永也說:「如果來賓需要這獎金的話,可以找製作人好好談談,其實節目不是作假,只是事先溝通好的遊戲規則。」

消基會擬發起拒看
衛視節目總監洪任中表示,以目前各電視台製播的益智節目收視人數總和來看,收視人口估計一百三十萬人。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程仁宏則表示,這根本是欺騙閱聽眾,把消費者當成戲弄對象,這種作假亂象不知道已存在多久,呼籲NCC調查,若製作單位不改善,消基會不排除發起拒看運動。他說:「若真的中獎的消費者,可向製作單位要求實質金額或獎品,若獎金或獎品打折扣,可向消基會申訴。」

而《蘋果》昨電腦語音調查四百一十三人,有百分之六十九點五八受訪者認為,電視節目送汽車、百萬等大獎作假是欺騙觀眾,主管機關應開罰。

中天《小氣大財神》標榜真送獎,但也曾被爆遲給藝人獎品糾紛。圖為玩遊戲送獎畫面。《壹週刊》

節目名稱:《小氣大財神》
播出頻道╱主持人:中天╱徐乃麟與曾國城
平均收視率:0.7
收視人口:15萬731人
贈獎作假:藝人黃建群於2005年6月獲價值80萬元休旅車,但製作單位只給他價值60多萬元的車。

節目名稱:《超級大精彩》
播出頻道╱主持人:民視╱陽帆與白歆惠
平均收視率:1
收視人口:21萬5330人
贈獎作假:藝人NONO、陳漢典各獲汽車1輛,但都未拿到,陳漢典說拿不到車,事先已知情。

張勛傑在《康熙來了》贏十六萬元,事後只拿到兩萬元。

節目名稱:《康熙來了》
播出頻道╱主持人:中天╱蔡康永與小S
平均收視率:0.8
收視人口:17萬2264人
贈獎作假:2006年8月藝人張勛傑錄影獲16萬元獎金,事後只拿到2萬元通告費,製作人詹仁雄表示玩遊戲拿獎金只是做效果。

《齊天大勝》也爆發送獎不實。

節目名稱:《齊天大勝》
播出頻道╱主持人:台視╱吳宗憲與小潘潘
平均收視率:1.5
收視人口:32萬2995人
贈獎作假:約3個月前,藝人郭世倫玩遊戲獲25萬元獎金

資料來源:節目製作單位、AGB尼爾森5月收視調查、《蘋果》資料室

觀眾談節目作假

台北Wendy 學生20歲

盼能玩真的
我覺得這是一種欺騙行為,原來緊張氣氛全是造假出來的,還是很好看,希望製作單位下次能玩真的。

台北林志鴻學生24歲

「笑」果不錯
為收視效果而作假,手段不是很好,但是「笑」果不錯,由於看這類節目不需動腦,所以還會繼續看。

屏東Lily 室內設計28歲

不會想再看
怎麼可能那麼好康!不過是為節目效果罷了,我看過一次就不想看了,獎金再怎麼多我都沒感覺。

蘋果日報  96 06 1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55231
 回應文章
電視綜藝節目的墮落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由中視製作的《超級星光大道》節目,一夕暴紅,吸引不少年輕「追星族」的目光,也捧紅了所謂的「星光幫」,還創造了一個「山頂洞人」的楊宗緯。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卻能透過媒體公關行銷的手法,「製造」各種話題,並使爭議不斷,讓媒體「追、追、追」,直至近日猶「創造」高潮,就是爆發楊宗緯的「謊報年齡」事件,致使他揮淚灑別,又再引發各界熱烈討論,無論褒貶如何,就新聞炒作和商業利益而言,是成功了,但卻是電視綜藝節目的一種墮落!

像台灣電視綜藝節目動輒送汽車、百萬元以吸引觀眾,近日也被爆料「作假」。而如英美、希臘及日本等國,也有許多類似電視綜藝節目「作假」案例,像日本的關西電視台社長還因此下台,可為鑒戒。然就電視綜藝節目而言,原就較偏重娛樂、八卦性質,常是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若要談「文以載道」,便不免太沉重了。問題是,今天的媒體資訊發達,反使藝人成了公眾人物,其言行舉措,往往成為青少年模仿、孺慕的對象,而在電視、網路、報紙的「三結合」之下,往往更能擴散其傳播影響力。

《超級星光大道》爆發參賽者「謊報年齡」事件。圖為楊宗緯淚灑錄影現場。資料照片

不斷渲染譁眾取寵
有鑒於此,在閱聽成人的壓力下,使得媒體須負起社會及教育或教化的責任,亦使大學的傳播科系除了新聞專業外,更增加「新聞倫理」的道德規範課程,然一旦進入實務層面,其功效卻不彰,此乃媒體的市場劇烈競爭使然。因為「功利」和商業化的取向,反使這類電視綜藝節目,成了一項「利器」,何況只要在「無傷大雅」、不觸犯公序良俗法律的範疇內,發揮的空間更大。結果由於「狗仔化、羶色腥、八卦化」的不斷渲染,不惜譁眾取寵,加以捲入媒體公關和商業的操弄,反產生社會錯誤示範和負面的效應。

過去幾年便曾發生過許多的類此的事例,像去年4月間的「金曲獎噴乳秀」、7月間民視的《成名一瞬間》之「SUNNY爆點事件」等,例不勝舉。而此次《星光大道》的暴紅惹是非事件,在在說明於「成名」與「功利」的推波助瀾下,像楊宗緯和「星光幫」的一些具有才藝的青年,便不幸成了祭品,能說類此的操弄,不是一種墮落嗎?一般而言,像影響社會大眾關係密切的電視、網路及報紙中,電視的綜藝節目占了相當重要的部分,因為不分年齡、性別、階級都愛看,也不易分辨箇中的「真偽」,或是否摻入商業的「變味、走樣」,如果一味以市場導向,或不斷「消費」特定對象,卻不計其後果,將不只是道德良心淪喪,更是一種墮落、自殘的表徵!

1996年義大利波馬大學(University of Parma)在研究猴子「有樣學樣」的一系列實驗中,發現其腦部含有模仿的「鏡子神經元」(mirror neurons)。之後,美國、荷蘭等國的研究團隊,更發現人類腦內比猴子擁有的更多,其分布在腦內的區塊也更廣闊。換言之,這種腦內的模仿效應,不僅能模仿彼此行為的能力,還能全盤接受,模仿來自電視、電影、媒體廣告、電玩等訊息,進而影響其生活習慣、價值觀、道德觀等,特別是在22歲前尚未定型的青少年。足見類如影視新聞和演藝節目的無形影響力,是不容吾人輕忽的。因此在所謂「一代不如一代」的興嘆之餘,大人們是否也該想想我們究竟作了多少孽?

作者為前《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呂一銘

蘋果日報  96 06 13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58746
希臘節目騙觀眾主持人挨告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國外亦有不少競賽節目造假,最經典例子為五○年代美國益智問答節目《二十一點》(Twenty-One)冠軍內定事件,一九九四年還改編成電影《益智遊戲》(Quiz Show)。

今年三月英國第五頻道節目《動動腦》(Brainteaser)被揭發,節目安排工作人員假冒觀眾參加有獎徵答,讓觀眾誤以為大獎已被抱走,並多次假造得獎人名單。

觀眾花四億電話費
英國《今日生活》(GMTV Today)節目邀請觀眾撥打每通一點八英鎊(約一百一十七元台幣)的電話參加抽獎,四月卻被爆出早在答題時間結束前就選出得獎人,數萬不知情的觀眾繼續撥電話,每年共浪費一千萬英鎊(約六點五億元台幣)電話費。

三年前希臘也有綜藝節目邀觀眾call in參加有獎徵答,但節目只接聽預先安排的來電,真正觀眾來電則被擱置十五分鐘後斷線,無法爭取獎金。節目播出五個月,有超過十一萬名觀眾受騙,共花費一千萬歐元(約四點四億元台幣)電話費,該節目主持人、製作人及電視台長官都被控詐欺罪名。記者劉怡女

蘋果日報  96 06 11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55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