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工人導演摩爾 文化戰爭鮮明代表
 瀏覽857|回應2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6/01  【聯合報/張鐵志】

當電影導演麥克摩爾(Michael Moore)在二○○三年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的致詞中,高聲痛罵「可恥的布希」時,他開始成為美國當前文化戰爭最鮮明的代表。

電影《華氏九一一》,以及此片在總統大選的效應,不僅使得保守派以他做為箭靶,主流派的民主黨和媒體也認為是他極端反戰、反布希急先鋒的立場導致民主黨總統大選的失敗。

但這其實是放大了麥可摩爾的政治角色和創作本質,也讓他的面貌開始模糊。的確,現在的麥可摩爾是超級暢銷作家,他的每一本書都是排行榜常勝軍;他的紀錄片電影更是「叫好又叫座」:不僅奪得奧斯卡最佳紀錄片、坎城影展金棕櫚,更是一部部接連創下美國紀錄片的票房紀錄。他是美國娛樂界的名人、政治界的明星、美國左翼的文化戰將。

但麥可摩爾畢竟不是喬姆斯基(Noam Chomsky)般的知識分子。他對戰爭和共和黨的批判不是建立在馬克思和列寧的文字或者抽象理念上,而是來自他的工人家庭背景,以及對美國工人階級的生活觀照。他的創作始終是透過這個視角來檢視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中的階級不平等本質,以及底層勞工面對經濟轉型的生命處境———不論他電影表面的主題是槍枝暴力、城鄉變遷或者伊拉克戰爭。

所以,《華氏九一一》所呈現的不只是美國戰爭機器的荒謬和醜陋,更揭露出這些上戰場送死的美國大兵其實是出身自美國最貧窮、生活上最絕望的地區。在電影中,這個地方的代表就是他的出身地,密西根的小鎮福林特(Flint)。

這裡也是他一九八九年第一部紀錄片Roger and Me的故事地點。這部片記錄了美國通用汽車關閉了這個汽車城的工廠,外移到墨西哥,而造成整個城鎮的衰敗,以及失業工人的生活困境。一九九七年,他出版了書討論美國企業的裁員風,並把書的巡迴演講過程拍成一部紀錄片The Big One———片中不是他如何推銷書,而是他如何在各個城市見證被解雇的工人,以及他如何親身對抗大企業———這是他最著名的影片風格:他總是以弱勢者代言人的姿態,想盡辦法去接近大企業CEO或者重要的權力菁英,然後質問他們的政策。在Roger and Me中,他嘗試說服通用總裁去看看被解雇勞工的生活;在The Big One中,他成功地和耐吉球鞋的CEO碰面,並準備好印尼的機票,請他實際去看看印尼工廠的童工;在《科倫拜校園殺人事件》(Bowling for Columbine)中,他造訪槍枝協會主席的私人豪宅,並帶著在槍擊事件受傷的學生去大賣場要求他們禁止販賣槍枝;而在《華氏九一一》中,我們則看到他在國會外質問議員們是否願意讓他們的孩子去當兵。當然,每次結果都是不歡而散,但都讓觀眾見到資本家或是權力菁英的傲慢與偽善。

麥克摩爾的電影理念是:「對我們這些出身自工人階級的人來說,你永遠無法聽到我們的聲音,看見我們的藝術,因為我們通常不會拍電影,我們也不擁有媒體。所以我感到很榮幸可以在這樣一個不是為我們打造的娛樂工業中獲得重視。」他的另一個特色是以高度娛樂性的電影語言來挖掘社會問題:他獨特的幽默感、深富想像力的剪接及配樂,甚至是導演與受訪者的直接衝突,都讓嚴肅的社會控訴可以接觸到更廣大的觀眾。但是很多人也批評他早已躋身為富有階級,且似乎對於製造自己的名聲比參與社會運動更熱衷,同時也常常把問題簡單化。

這當然是大眾媒體,不論是音樂或電視,作為一種理念傳遞工具的限制。對麥可摩爾而言,在這個高度娛樂化的時代,要讓更多人接受嚴肅的議題,似乎只能用娛樂的手段。但這也是社會運動透過文化媒介的一個永恆兩難:他們是要永遠被邊緣化,或者進入主流體制影響更多人但是也面臨被體制吸收的危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46814
 回應文章
摩爾再嗆美 「有病」被起訴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6/01  【聯合報/特派記者葛大維/坎城19日電】 

曾因「華氏911」激怒共和黨的美國導演麥克摩爾再推新片「有病」(SICKO),向美國政府的醫療體系提出嚴厲批判。儘管被斥為「大肥佬」,但摩爾似不以為意,仍以他一貫的幽默作風持續挑戰布希政府。圖片來源:法新社 

美國導演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再度在坎城影展引爆爭議,他批判布希政府管理下的美國醫療制度太爛的紀錄片「有病」(SICKO),因為違法去古巴取景,美國政府準備起訴他,麥可摩爾在記者會上公開嗆聲:「他們為甚麼不看了片子,再決定做甚麼呢?」

「有病」是今年坎城影展的正式觀摩片,延續麥可摩爾得坎城影展金棕櫚大獎的「華氏911」,「有病」中有一部分記錄美國九一一事件中因救人受傷的人卻在美國無法獲得完善的醫療與照顧,麥可摩爾隨這些傷患,進入古巴,在當地反而獲得醫療與照顧。影片充滿對布希政府的批判,卻也為麥可摩爾惹來麻煩。

因為古巴是美國政府規定的貿易禁運國,沒有特殊理由不能進入古巴,如今麥可摩爾不但進入古巴,還拍片留下「證據」,所以準備起訴他。麥可摩爾是否因此被判刑,擅長藉拍片點燃話題的麥可摩爾,讓「有病」再度引起國際矚目的焦點。

【2007-05-20 聯合報】

擔心被沒收 摩爾影片先藏境外

【歐洲日報/法新社法國坎城十六日電】

批評布希總統的爭議性製片人麥可摩爾(Michael Moore),在新片於坎城影展放映前,先將它藏起來以免被美國當局沒收。

溫斯坦公司發言人莎拉‧雷文森-羅茲曼(Sarah Lev-anson-Rothman)16日表示:「新片被安置在美國境外的秘密地點。」

2004年以「華氏 911」贏得坎城棕櫚獎的摩爾,將在19日的坎城影展介紹他的新紀錄片「Sicko」,該片嚴厲審視美國醫療業和其勢力龐大的保險遊說團體。

摩爾今年2月前往古巴拍攝新片其中片段而被美國當局調查,他把紐約九一一攻擊的救難工人帶到古巴接受醫療。美國對古巴實施禁運,限制美國公民旅遊,記者、政界人士和家人在古巴者除外,違法者面臨罰款。

溫斯坦公司老闆溫斯坦(Harvey Weinstein)說,摩爾在一封寫給聯邦財政部的信中,「暗示布希政府想先發制人,新片未上映便先破壞該片名聲」,並稱該公司已採取步驟保護影片的底片,「我們努力19日晚在坎城影展放映全片。」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46818
華氏911被批 摩爾:怕什麼?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07/06/01  【聯合報/記者項貽斐/專題報導】

紀錄片向來在影視產品中居於較邊緣的地位,但是麥可摩爾執導的紀錄片「華氏911」,卻有如一顆威力十足的炸彈,在今年美國大選年中,引爆支持布希與反對布希兩大陣營對立。

威力強 票房破一億美元

在美國影視文化界,麥可摩爾一直是個作風強悍、勇於批判社會議題的作者,他拍紀錄片,同時出書,無論文字或影像都一樣犀利尖銳,反應呈現兩極。繼探討美國槍枝文化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後,麥可摩爾又推出了紀錄片「華氏911」,並且打著要把布希拉下台的旗號,從法國坎城影展一路「討伐」到美國。該片不但拿到坎城影展最佳影片,同時也創下比好萊塢商業片更亮麗的破億美元票房。

罵布希 說他昏君笑他擦粉

「華氏911」裡,麥可摩爾從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開始說起,這場選舉中,代表民主黨的高爾落敗,共和黨的布希上台。不過在麥可摩爾鏡頭前的布希,只是個喜歡度假、與大石油公司關係密切的公子哥兒,不僅沒有能力處理國家大事,還把事情越弄越糟,甚至以出兵伊拉克之名,圖利特定廠商。

透過麥可摩爾充滿嘲諷意味的旁白,布希成了一無是處的昏君,他在911事件發生後,協助賓拉登家族離開美國,更在去年初以伊拉克擁有大批毀滅性武器之名派兵攻打,造成伊拉克與美國人民無謂的傷亡。

雖然對於布希反對者而言,「華氏911」正好投其所好,許多資料甚至顯示他的欺瞞、無能,但影片呈現的方式卻也失之偏頗,並流於情緒化。

他以小布希團隊上電視受訪前,有人在他們臉上擦粉,搭配該團隊「粉飾問題」的旁白,但上電視前擦粉,是任何來賓都會做的,以旁白導引觀眾產生負面觀感的企圖,顯而易見。影片也幾乎一面倒,多訪問親民主黨人士。

共和黨推「攝氏411」圍剿

雖然不少人因此批評麥可摩爾的「華氏911」不客觀,還有共和黨支持者急忙推出另一部圍剿他的紀錄片「攝氏411」,他卻坦然地說:「我又不選總統,怕什麼?」

麥可摩爾曾說:「我對美國不滿的地方在於,這個國家的人民無法控制政府與其經濟,這些權力全掌控在少數人的手中。」因此從他的第一部紀錄片「羅傑與我」開始,就針對美國勞資不平等問題著手,後來的「科倫拜校園事件」則將觸角朝向槍枝氾濫背後,美國歷史中因侵略他人而產生的被報復妄想,所以人人都想擁槍自重,怕別人開槍,所以自己先開槍。

至於「華氏911」,儘管爭議不斷,麥可摩爾卻有著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氣魄,並且說:「我的價值觀絕不妥協,我的作品也絕不妥協。」

【2004-10-23 聯合報】

觸怒共和黨 摩爾被罵大肥佬

【世界日報/美聯社紐約二日電】

紀錄片「華氏911」痛批布希政府。但該片導演麥克摩爾因此觸犯共和黨眾怒,斥摩爾為賣國賊、大騙子、惡棍,甚至干犯禁忌,痛罵他是個大肥佬。

摩爾應「今日美國報」邀請,以專欄作家身分參加在紐約舉行的共和黨全代會,而與會代表看到他,毫不客氣的叫他「肥豬」。這些代表也許看過大衛‧哈第和傑森‧克拉克的著作「麥克‧摩爾是個大胖呆白種男人」。

Andrea Harris在網誌「難以夢想」中,把摩爾稱為「肥肥、胖肥佬、大油囊」。保守派專欄作家班‧夏匹洛也斥之為「肥胖狡詐的製片家」。

摩爾確實身軀龐大,連奈德 (Ralph Nader)都認為他應該減肥。奈德說:「他體重超過三百磅,像個巨大的海灘球。」

但是,共和黨員一再罵他肥胖,證明了兩點:(一)他們確實非常、非常、非常不喜歡摩爾;(二)在 21世紀,「肥胖」仍然是個不但可以用,而且,可是極為惡毒的罵人辭。

曾撰寫「肥胖迷思:美國人滿腦子體重何以有害健康」一書的科羅拉多大學法律教授康波斯說:「這是讓人可以放肆辱罵的一種身體特徵。」

「胖又怎樣」 (FAT!SO?)一書作者瑪莉琳‧萬恩說,共和黨員的表現就像專門在學校裡欺負別人的小惡霸。全國促進接受胖子協會紐約分會會長珊蒂‧薛佛說:「他們藉此猛踩他的痛腳,對他做人身羞辱。」

摩爾表示他原來很瘦,可是八○年代靠著每周99元的失業救濟金過活,只能吃廉價的澱粉食物,體型開始膨脹。他曾宣稱有意減肥。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4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