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反制珍愛藻礁公投,經濟部今年五月提出的三接外推方案今天首度進入環差審查,所有環評委員都建議「補正再審」,包括沿岸流速變慢易導致淤積不利藻礁生長、南邊風浪湧向港口恐不利船隻工作,尤其經濟部堅持留下北海堤棧橋可能壓到藻礁,也讓多名環評委員產生質疑。經濟部允諾再回去思考有無調整空間,也強調「沒有期待」在短時間內通過審查。
經濟部今年五月提出三接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外推455公尺,總計離岸1.2公里,今天首度進入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審查,會中有環評委員提出替代方案,委員張學文建議,經濟部跟中油可以考量利用台中港海管送天然氣到大潭電廠,就不用在觀塘設三接站,這比台北港建設接收站的替代方案影響更小;另外目前大潭藻礁G3區都被泥沙覆蓋,沒有裸露藻礁,可評估在G3設置棧橋跟外推起點,否則在G2區設置對藻礁影響反而更大。
張學文也說,依照外推方案,部分沿岸流速增加,但也有地點的最大流速從每秒0.31公尺下降到0.15公尺,代表可能有堆積現象,尤其東北季風來時,很多漂沙會經過漲潮跟退潮作用帶下來,對於G2藻礁有很大影響,尤其東北季風來臨時,正好是藻礁生長季節。
環評委員范光龍說,中油有許多在海邊的案子,如果波浪湧浪造成影響就要停止工作船作業,但現在三接外推案只從西邊、北邊做模擬,沒有從南邊或西南邊湧向港口的模擬,「相信會有一些問題」,該處在風浪影響下,未來可能會發生多次要停止作業的情形。
中油提出的環差報告,棧橋及沉箱施放工程對於生態各有正負面影響,但都稱「不顯著」,環評委員李堅明指出若確定有負面影響就代表會有衝擊,中油應該提出減輕作為跟因應作法。
環評委員李培芬表示,中油應該提出G1、G2、G3這二、三十年的淤積狀況,包括沒有工程前、以及有工程後對當地可能產生的影響,才有利針對外推方案做進一步評估,另外中油也應該考量是否實施清淤方案,讓生態做某種程度恢復。
環評委員李錫堤說,三年前環評他對此案投下贊成票,雖然過去也有委員提出台北港替代方案,但依照他的經驗來說並不可行,今天要做環差,相關替代方案無論台中港、台北港都可以討論,但要由專家討論工程技術、經濟及時程問題,還包括海岸管理計畫、區域計畫等,過去雖也開過公聽會,但如果再有機會開聽證會、公聽會都很好,「道理愈辯愈明」,讓外界把事情前因後果來龍去脈弄得更清楚。
閉門會議上,所有環評委員認為仍有不少疑慮尚待釐清,全數建議補正再審並作出14點要求,包括提出外推方案整體效益分析,釐清大潭藻礁生長及泥沙覆蓋情形,另外要補充說明水深超過18公尺、離岸1.2公里至1.7公里礁石分布的關聯性,以及北提水深19公尺的藻礁、珊瑚比例;更要強化說明保留北海堤保留的合理性。
針對外界及部分環評委員質疑,為何外推455公尺而非其他數字,其中並沒有科學根據,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說,此案12月確定公投,公投效力會比環評還來得高,「大家一定覺得為何這時還要把環差案子送進來?真的不是故意找環保署麻煩或為難委員」,如果現在開始到12月這段時間要把環差案審過,「相信環保署過去也沒有這樣的案例,經濟部也沒有這樣的期待」。
曾文生說,原本八月公投希望送案,但時間往後延,且海底地形、地質調查要花時間,環差報告到八月底才慢慢收斂,另外也希望透過環評討論讓訊息更清楚,公投時間要到了,剩下兩個多月時間,案子送進來第一是希望信守承諾,第二希望調查可以更精準,第三如果做成環評決議,具體承諾事項就會有法律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