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批觀塘案資料不足 中油:資料足就得諾貝爾獎了
2018-03-23 18:47聯合報 記者
侯俐安╱即時報導
深澳燃煤電廠擴建計畫3月14日闖關環評成功,外界擔心中油在桃園市觀塘海岸籌建第三天然氣計畫的「觀塘工業區環境現況差異分析」恐循深澳模式闖關並將危及大潭藻礁,環保署下午召開「觀塘工業區及工業專用港開發對大潭藻礁生態系統可能影響與因應」,大批環團與專家到現場關注,不過會議進行4小時專家、中油及環團皆未充分表達,專家也普遍認為中油調查資料不足,最後決議下回再開延續會議。
對此,中油董事長戴謙表示,中油有準備許多簡報但時間有限,對於資料不足則會盡力提供,「資料充足就得諾貝爾獎了」,也因資料永遠會不足、所以研究永遠要進行,他說,持續召開延續會議一定會耽誤到既定時程,他們希望正反兩面意見都能併案到環差小組,不過仍尊重會議決定。
蔡政府為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天然氣佔比將從現行30%提升至50%,中油規劃在桃園觀音觀塘工業區闢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但場址落在有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柴山多杯孔珊瑚」的大潭藻礁上,環團與學界去年發起聯署要求中油停止開發。
但今年1月23日環保署召開環差案審查時,部分環評委員認為中油生態調查太過草率,主張退件並做出「不應開發」決議;但也有環委主張再給中油一次機會,最後決議要求中油在4月30日前補件再審並召開生態影響專家會議,不過下午會議,光是處理程序問題就耗時將近2小時,最終沒能開完。
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簡報時表示,桃園藻礁長度達27公里,觀塘案「迴避替代方案」從232公頃縮小84%降為37公頃,避開裸露礁體及柴山多杯孔珊瑚,廢水量也從532CMD降88%為64CMD,外廓防波堤、碼頭、田地面積都縮小,並承諾成立觀塘工業區生態保育執行委員會,友善原棲地藻礁。
國立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教授戴昌鳳表示,20年前他調查藻礁就已奄奄一息,當時在1998年已提出藻礁要請相關單位注意、設立保護區,卻沒人重視,隨著歷年來工業區開發、汙染,大型電廠興建及運轉,讓藻礁生態大受影響,現在情況「只有更壞、沒有更好」
戴昌鳳也說,他認為專用港的興建政府高層已有定見,跟選前承諾保護藻礁大不一致,「既然高層決定要蓋了,現在邀請民間團體與專家學者廝殺,真的是浪費資源」,認為此案應請高層裁示,公開說明或說服大眾要蓋,不要讓學者承擔。
台大生態學與演化生物學研究所教授李培芬表示,中油所提供的調查資料必須正確,才能提供專家學者做後續判斷與處理,不過今天會議在調查呈現,無論是藻礁、魚類都仍有許多與實況不一致之處,替代方案是否可改善衝擊也是未知數。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生物學系王瑋龍則表示,中油資料有提及工業區與鄰近覆蓋藻礁調查月份為104年5月、 9月等,卻缺乏冬季調查資料。
環評委員劉小如質疑,她日前質疑進水口南側的近岸侵蝕與實際低不符,中油卻在書面回應中答覆「經檢討結果合理」,她質疑,「這合理是誰的判斷?對藻礁影響是什麼?可性度又是多少?」「請中油不要實問虛答」,另,報告中常出現「『僅』約幾公里、幾度C」,「僅」不是開發單位該寫的字,「價值判斷不是你們該做的」。
至於經濟部能源局表示為達成2025年非核家園,天然氣為低碳綠能發電、是穩定電力主要能源,中油已縮小規模並減少生態影響;農委會林務局建議應增加監測次數、樣點,驗證抽砂效果有增強生態豐富度;環保署督察總隊建議中油應承諾全數回收廢水,另監測地層應變應更具體,針對藻礁上設懸浮固體濃度監測站,應提供即時預防措施;台電代表回應時已離席;桃園市環保局沒有意見。
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說明觀塘工業區案。記者侯俐安/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