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有關媒體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彼得阿奈特揭發煙硝中的真相
 瀏覽1,150|回應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04.20江慧真/台北報導

曾經大膽揭露美國政府轟炸伊拉克化武工廠,其實錯擊嬰兒奶粉工廠,而引爆國際震撼的美國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昨天訪台。明(廿一)日晚間他將於中山堂發表「從西貢到巴格達─煙硝中的真相」演說。

龍應台文化基金會、天下雜誌合辦的「國際名家論壇」,邀彼得阿奈特來台分享戰地採訪經驗,及如何把煙硝中的真相傳播給世人的傳奇人生。 二○○三年,美軍入侵伊拉克,阿奈特曾在伊拉克電視上指「美國戰爭計畫是失敗的」,因而引起美國政府強烈反彈,隨後他即遭到美電視新聞網NBC解聘。但隨著後來事態發展,卻證明阿奈特對美伊戰爭的「預言」正確,凸顯了敢於挑戰主流價值的專業精神。

彼得阿奈特的戰地採訪經驗超過四十年,年紀輕輕三十二歲時,就以越戰新聞獲得普立茲獎。波灣戰爭爆發隔周,他獨家專訪伊拉克領袖海珊。一九九七年,第二次波灣戰爭時,他仍是第一個專訪賓拉登的西方記者。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175813
 回應文章
阿奈特:看到人死一堆 不可能中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何定照/台北報導】 2007.04.23 03:20 am
  
美國知名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昨天應龍應台基金會之邀,舉行「國際名家私塾」,現場聚集來自北中南的卅名學生,其中有不少高中生,全程英語問答。會後大家都變成彼得粉絲,排隊簽名拍照,直呼「彼得好神」。

「我們是在記錄歷史。」彼得在演講時表示,「記者是個棒透了的職業」,可以認識很多有趣的人,還可以問他們問題,並透過不斷的溝通,將故事與真相傳播出去、做出貢獻。雖然有趣,也充滿冒險與挑戰,雖然他因選擇這個職業而「被老婆炒魷魚、常常不在家、老是讓女兒擔心安危」,但從不後悔。

他勉勵學生,只要像他一樣勤於察看世事動態,積極與人溝通、拍照、寫出自己的故事,持之以恆,「就會共同創造出我們的故事」。

在回答學生提問時,他再度提及前晚強調的觀點:「我從不作判斷,只是在溝通、見證」。他也再度提及情感融入的重要:「當你看到人死成一堆,聽到炸彈隆隆、尖叫不斷……你不可能保持中立。」

立志作記者而參與盛會的武陵女中尹同學,會後興奮表示,她雖看過許多戰地記者的書,但其中分析性較少,而彼得卻能條理分明地剖析現象和原因,「好厲害」。秀氣靦腆的她說,這次會後,更堅定她想當像彼得那樣「影響力大的國際記者」的決心

台南一中二年級的羅同學則說,他對國際現況很感興趣,但目前媒體國際新聞多是名人、趣聞,缺少教育價值,這次講座給了他很深刻的view,讓他體會到美國政治上的外交政策完全失敗,非常震撼。

在會中公開稱自己「反布希」的台大國企系邱同學也說,他喜好研究國際事務,覺得彼得多年出入戰場的經歷「好神」,看到他活生生站在眼前,「覺得好特別」。他並說,過去對媒體頗失望,但彼得讓他發現「原來當記者可以如此」,現在他也想當記者了。

龍應台基金會這回辦名家私塾,報名者皆須交自傳、短文,基金會再從中選出卅人。基金會表示,共有六十人報名,入選者男女各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178928
彼得阿奈特:身為記者 我不能介入歷史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素鈴/台北報導】 2007.04.22 03:40 am  
 
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應邀在國際名家論壇以「美國,從西貢戰場到巴格達戰場」為題演講,現場並播放紀錄片「戰爭現場」。
記者盧振昇/攝影  
 
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應邀在國際名家論壇以「美國,從西貢戰場到巴格達戰場」為題演講,現場並播放紀錄片「戰爭現場」。
記者盧振昇/攝影
 
「十年前我獨家專訪賓拉丹時,誰會相信他對美國的宣戰是真的?」美國知名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指出:「如今在巴格達他是最有影響力的人,絕不能低估。更何況,這場戰爭從頭就不應該開始!」

曾歷任美聯社、CNN、NBC等重要媒體記者,現年七十三歲的阿奈特,四十五年戰地記者生涯中,曾經採訪廿多個戰爭,已成為當代新聞史上的傳奇人物之一。昨晚他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以「美國,從西貢戰場到巴格達戰場」為題演講,果然高潮迭起。

阿奈特自知幸運。儘管戰地記者殉職時有所聞,他至今毫髮無傷。「雖然我幾乎一個月有三周在戰地,但我從未想過讓我太太變成寡婦、子女成為孤兒。」阿奈特說:「我的樂觀就是我的護身符。」

一九六二年至七五年間長期深入報導越戰,阿奈特對戰地報導上了癮。他在越南第一次喝椰汁,也確知他會以新聞為終生志業。他娶了美麗知性的越南女子妮娜為妻,一子一女都在越南長大。

越戰報導讓阿奈特年僅卅二歲就獲得普立茲獎,提及備受爭議的和尚自焚報導,阿奈特說,曾有同行問他為何當時不出手救人?他回答,那非意外而是政治聲明,「身為記者,我不能介入歷史。」

阿奈特一生見過的大人物如林。蔣經國、鄧小平、巴基斯坦女總理不在話下,獨家專訪海珊、賓拉丹最令人津津樂道,也讓人格外好奇。

海珊受訪時不斷眨眼,一分鐘至少四十下;賓拉丹則是眼睛貶也不眨,完全面無表情。同樣都要接受非常嚴格的安全檢查,見海珊前還要全身消毒,不過海珊像好萊塢舊片男主角的時髦打扮,頗令阿奈特意外;賓拉丹當時則匿居在阿富汗山區的山洞,蓋達組織不許他們使用自備攝影設備,因為擔心追蹤裝置,阿奈特通過層層關卡之後,還等一小時才見到帶著自動步槍的賓拉丹。

阿奈特印象深刻於第一次波灣戰爭,所有國際媒體撤離巴格達,只有他堅持留守,當時他與CNN同事尼克,有番「不能背叛新聞」與「無法捨棄家人」的爭辯;眾人都離開之後,尼克在十天後帶著女友和衛星通訊設備回來與阿奈特同在。「我的血液中留著冒險的因子,我願意為我的志業冒險。」阿奈特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177489
彼得阿奈特:媒體已失批政府能力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賴素鈴/台北報導】 2007.04.21 03:11 am  
 
美國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應邀來台演講,昨天記者會中展示當年訪問賓拉丹時的合照。
記者盧振昇/攝影

「媒體的監督,是保持一個國家清醒的關鍵。」美國知名戰地記者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指出,現今美國媒體失職,未能監督掀起戰事的美國政府,已讓全球付出極大代價,需要向世界道歉。

阿奈特應龍應台文化基金會邀請來台,將於今晚在台北中山堂以「美國,從西貢戰場到巴格達戰場」為題演講,分享他半生戰地採訪,把硝煙中的真相傳播給世人的傳奇人生。

阿奈特曾於六○年代初來台採訪,當時他見到了蔣經國、住在圓山飯店;阿奈特目前應廣東汕頭大學邀請客座一學期。

阿奈特訪問過不少大人物,他曾獨家專訪海珊,也是第一位專訪賓拉丹的西方記者。他卅二歲就以越戰報導贏得普立茲獎,並在第二次波灣戰爭時揭發美國政府轟炸的伊拉克化武工廠,實際上是嬰兒奶粉工廠,引起國際震撼。

阿奈特也頗富爭議。越戰期間,他在自焚的和尚旁猶能冷靜報導,受到無數抨擊;在新聞生涯中多次被解雇,阿奈特離開CNN、NBC都屢成話題。

離開NBC後,阿奈特仍留在伊拉克,當起獨立記者,他認識巴格達比認識紐約還多。阿奈特感歎現在的西方記者,跟他們的戰地故事之間只有膚淺的關聯,還能成天上網,給家人、女友打電話,想當年他們在西貢,可是扎扎實實生活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現今的媒體已失去六○年代媒體報導越戰、水門案的穿透力和質疑政府的能力。阿奈特指出,赴伊拉克的記者必須簽下八張協議書,國家機器操控媒體、布希政府強力批評媒體不愛國,都造成媒體的多重壓力。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176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