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社論】 2007.04.15 04:26 am
台視釋股案決標,日資爭奪戰的內幕卻再爆醜聞。原來「富士宴」只是「續攤」,陳瑞隆其實早就在經濟部內幫自由時報出面邀日商「喬」過此事了。
堂堂經濟部長,竟然介入私人股權的買賣,實在是角色錯亂。何況,遊說的對象是國際知名的日資企業,陳瑞隆仍大剌剌為特定企業「牽猴仔」,且在遭到拒絕後,仍不知見壞就收。這項醜聞,不僅喪盡經濟部長的尊嚴,也丟盡台灣的顏面。
如果陳瑞隆介入,喬的是攸關國家或公眾利益的事,即使稍失分寸使日商略有微詞,一般民眾應該也能諒解。問題在,陳瑞隆的插手,主要在為特定財團關說,而他又公然在經濟部約見在台灣有重大投資的日商,擺明是要以部長之威來「震懾」對方。利用公權力赤裸裸捲入民間財團的商場戰爭,陳瑞隆不僅做錯事、選錯地方,也錯用了自己的職務。
陳瑞隆面對問題時表現的不誠實,更使他失格。面對社會質疑,他作出毫不知情的無辜狀;看著蘇揆被立委質問,他好整以暇冷眼旁觀;面對鄭文燦下台,他仍作事不關己狀。此事若果如他聲稱的是由於「自由時報請託」,他要如何解釋自己如此獨厚一家媒體?他又要如何解釋我駐日代表在日說項的「前戲」,與後來同鄭文燦共赴富士宴的「續攤」?他明知自己所言難以取信於人,卻又沒有說出真相的自由,那才是讓人為他感到悲哀之處。
我們無意高估陳瑞隆在此案中的角色,也知道那絕非事實。陳瑞隆在這場「喬日資」大戲中的角色,只是「上上級」的白手套而已。但讓人扼腕的正在於此:執政者為了替特定媒體護航,不惜派遣經濟部長去幫財團當推銷員;為了區區幾趴的股權,讓內閣一品大員斯文掃地,結果還一事無成。請問,政府這個算盤是怎麼打的?
民進黨重財團而輕閣員,並非始自今日。陳水扁執政七年,內閣各部會首長均創下破天荒的高折損率,執政者何嘗有過惋惜之情?然而,與其交好之財團名流,則長伴君側出入有風,相互嘉惠,而且予取予求。在這幅新的政治裙帶圖畫中,內閣部長哈腰服侍綠色財團權貴,已成官場習俗,不足為奇。且看,陳瑞隆兩度說項,皆未能說動日資於分毫,可見扁政府的紙老虎作風,早就被外商識破。而台灣經濟部長的尊榮和光環,亦早已蕩然無存了。
在陳瑞隆之前,有過糊裡糊塗的黃營杉,也有過「阿信部長」何美玥,再往前還有「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宗才怡;不難想見,近幾年台灣經濟部長的職能節節下墜,已落到與經濟發展脫線、乃至無關的地步。陳瑞隆以技術官僚出任部長,雖不被寄予厚望,但外界至少期待他可保持專業路線的穩健;孰料,他仍難逃政治的驅使,淪為綠色財團的馬前卒和「牽猴仔」。今後,外商進入經濟部,均不免想起這段「部長喬股權」的故事;台灣對外商的政治騷擾,這幅「經濟部長牽猴仔」的圖像已永難抹滅。
經濟部長角色的矮化,與台灣經濟的淪落,相互映照著彼此的悲涼。幾十年來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近幾年在「本土」論述下逐漸窄化,逐漸自我局限,乃至逐漸委頓。但這團「本土迷霧」,經過台視釋股案縱橫捭闔的風暴,輪廓已變得清晰。一眼可辨的是,政治與財團的利益勾結,雖然更換了主角,但手法依舊粗暴,而身影更形醜陋。陳瑞隆在此將他所剩無幾的尊嚴獻給了財團,蘇內閣則將它不知珍惜的經濟部長獻給了一場分贓惡鬥。
很久沒聽到讓人振奮的經濟政策了嗎?對不起,你的經濟部長正忙著幫財團「牽猴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