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政黨爭鋒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聯合筆記》民主進步黨之民主退步
 瀏覽413,334|回應3,904推薦12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2)

馮紀游陸游:漫長當下
龍女CHANG, HSIU-FEN
呂謦煒
一杯飲料
ian≈ 這就是我們的生活 ≈
張打油
**J I M**
寮國志昊建築公司
大同
藍海翔

more...

【聯合報/范凌嘉】 2007.04.07 03:35 am 
 
民進黨初選決定採取排藍民調,以「理念接近」為取樣基礎,剔除政黨理念不同的樣本。看似言之成理,實則似是而非,理論上或實務上都禁不起檢驗,對民進黨長遠發展非常不利。

當初民進黨引進初選制度,被譽為「最進步的政黨」。九六年的開放式初選,後來的民調式初選,都反映出民進黨擴大支持基礎、追求永續執政的強烈企圖。詎料,執政多年後,民進黨這種進步因子反而銷聲匿跡,初選制度淪為打擊異己的鬥爭工具,實在荒謬至極!

排藍民調的第一個荒謬,在於倒果為因。初選採計民調,原是為了讓黨機器能動態適應主流社會,維持豐沛多元的支持基礎;結果當黨意與民意脫節時,不問民意流失的真正原因,卻反過來排拒相左的意見,十足阿Q「精神勝利法」。喪失反省能力的民進黨,還剩什麼改革動能?若認同泛綠者只剩一成,民進黨要排掉其他九成選民嗎?

第二個荒謬是張冠李戴,混淆「認同」與「投票」兩個民調概念。各派系目前錙銖必較的排藍計算方式,是以「理念接近」為篩選依據,但理念與投票並無因果關係,要推論「理念接近泛藍」就不會投民進黨,是張飛打岳飛,誰說理念接近泛綠的,就一定投給民進黨?

第三,排藍的立論之一,在於泛藍選民可能干擾民調過程,這是因噎廢食。倘若國民黨組織大規模動員,民調時一律謊報立場,提供假答案的泛藍受訪者,反而比中間選民或未表態者影響力更高,最後數字將有災難性後果。民進黨有把握選民都會完全配合演出,不會玩弄民調嗎?

排藍民調體現的是「逆我者亡」的霸權心態,是反動思維,更是退步制度,若放任保守派私設刑堂,整個黨難免集體走向毀滅。排藍所得的統計數字,已不配稱為「民意調查」結果,依照這個制度提名的政黨,也愧對「民主進步」之名。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155859
 回應文章 頁/共39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民進黨走向M型民主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05.15羅非易/北縣土城(公務員)

新潮流系在這次民進黨區域及不分區立委黨員投票初選的結果,可以說是「兵敗如山倒」,幾近「全軍覆沒」生死存亡、危急邊緣,仔細深究原因,除了黨內反新勢力的全面團結、刻意抵制打壓外,當然最為關鍵的影響因素,就是初選的遊戲規則迥異以往,變動幅度太大。

其實不管是採取「中度排藍」或「重度排藍」,民進黨的政治路線發展趨向,已經浮現了非常清楚、明顯的輪廓,那就是「只取深綠族群,排斥改革力量」,當初力推單一兩票制的國會改革修憲案,原本是期許未來的「政治氛圍」及「政治大環境」能走理性、中道的溫和路線,「多一點民主協商,少一些拳頭蠻力」;不料情勢發展卻演變、淪落為黨內派系相互放話、嗆聲的「政治口水戰」,游錫?所領導的黨中央儘是往訴求激烈的深綠、台獨基本教義派靠攏,未能站在公平、公正的中立「制高點」,民進黨的「黨內民主深化」改革大道,顯然已經走進了死胡同、走進了一條愈來愈窄化、順我者生,逆我者亡的政治極端不歸路,M型惡質民主與綁樁政權已然挾持了這個老朽、權謀的「大鳴大放」草根政黨。

新潮流的中間路線及務實主義的政策主張,其實是台灣眼前唯一能走的路,主客觀的政經環境與國際情勢都不允許我們走偏鋒;現在把新系打到「一敗塗地」的難勘窘境,恐怕會對明年民進黨總統大選的得票率極為不利,因為新潮流是民進黨內的一支勁旅,有自己的理念、組織、紀律和改革精神,圍剿新潮流只會嚇跑淺藍、淺綠和中間選民,只會讓民進黨加速沉淪、得不償失,加深「反新系就是反中間路線」的負面疑慮,如此的民粹掛帥、變質民主傾斜,會使民進黨缺乏改革開放的活力,而日漸西沉。在殺伐聲中,民進黨有識之士怎能不深自警惕呢?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12816
老人回鍋民進黨無人了
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adminton

中國時報2007.05.14林之丞/高雄市(自由業)

輸了民進黨總統初選的蘇貞昌,以「主動配合總統展布新局」為由閃電請辭閣揆,如果陳水扁真的任命前閣揆張俊雄接長行政院,國人倒要看由「老人」回鍋的扁政府,能展布什麼「新局」?

張俊雄是扁政府的第二任行政院長,他在一年四個月的任期中,非但毫無政績,更因宣布停建核四引發朝野嚴重對立,同時更浪費了數千億的民脂民膏,如果陳水扁再用張俊雄當行政院長,只能說民進黨真的是「蜀中無大將」!其實,陳水扁的總統任期僅餘一年,在過去七年都沒能展布新局,在已進入看守政府狀態下,是不可能展布新局的,「展布新局」的口號,說穿了是撤換蘇貞昌的藉口。

外傳陳水扁之所以可能再任命張俊雄,是因張熟悉政務並且有助派系平衡,這些說法應非事實,真正的實情應是張俊雄身段柔軟比較容易駕馭,就如核四停建雖是由張俊雄宣布,但大多數國人都知他只是奉行陳水扁的意旨。一個毫無主見的人,若說能展布「新局」豈非是笑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10751
七年經濟驟冷短命內閣難辭其咎
推薦1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文章推薦人 (1)

badminton

工商時報2007.05.13于國欽/新聞分析

閣揆又換了,這是二千年民進黨執政以來第五任下台的閣揆,第六任閣揆即將上台,閣揆更換速度之快,聞所未聞,難怪執政七年以來經濟時常迷航。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權力長期不更替,會導致官僚體系腐敗,但更替過於頻繁,則會迫使當權者只顧眼前近利,難有宏圖遠略,對於一國經濟發展大為不利。

不幸的是,近七年內閣異動之頻繁已超乎常態,這使得閣揆、閣員們經常自嘲為短期約聘人員,這雖屬自我解嘲的玩笑話,但卻也是實話。試想,將國家長期重大決策交付如此隨性短命內閣規畫,豈非大開全民玩笑?將國家名器如此隨性賜與,難怪閣員愈做愈小,口號愈來愈多,政策規畫愈來愈亂。

向來,有遠見的內閣沒有口號只有政策,但是短命內閣只有口號沒有政策,即或有些看似政策的宣示,但是致終連他們自己也忘了,近年來張俊雄喊的所得倍增(TAIWAN DOUBLE)、游錫?喊的觀光客倍增、蘇貞昌喊的大投資大溫暖,每一個看起來都很像樣,但何曾由主管機關認真管考具體落實?大約是沒有的,最後全成了中看不中用的口號。

穩定的內閣是一切政經發展的必要條件,今天台灣稅改何以寸步難行?生態保育何以淪為紙上談兵?部會首長何以人微言輕?富商巨賈何以無視內閣權威?究其根本,閣揆閣員任期過短,實為主因。

我們的閣揆自二千年以來已換六任,經長、財長也換了六任,若把二千年做為分界點,前面七年國民黨執政期間僅連戰、蕭萬長兩任閣揆,平均任期三年七個月,近七年已折損五任閣揆,每位任期平均僅一年四個月,稱為短命內閣,實不為過。國民黨執政的七年平均經濟成長六.二%,民進黨這七年驟降至三.四%,短命內閣,難辭其咎。

內閣的素質決定了台灣經濟政策的品質,七年六閣揆已超越日本九○年代十年七閣揆的紀錄,而九○年代日本經濟停滯被稱為「失去的十年」,台灣已失去七年了,當執政黨一切還是以選舉考量,台灣要失去的恐怕還不只七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10081
七年換六任閣揆如走馬燈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05.13何榮幸/特稿

陳水扁總統在七年內換了六任閣揆,閣揆耗損率高得驚人。行政院長猶如走馬燈,徒然讓閣揆愈做愈小,位子還沒坐暖就要換手;如今「大風吹」回到原點,儘管張俊雄為黨內各方所能接受,仍不免給予外界「走回頭路」的空轉觀感。

蘇貞昌請辭獲准固然壯志未酬,但與他的「賢拜」相較之下,「衝衝衝」的閣揆任期已高居第二名,比他更感傷的大有人在。

回顧政黨輪替以來,陳水扁最先啟用、深具實驗性質的「全民政府」,只撐了四個多月,首任閣揆唐飛更在民進黨秘書長吳乃仁的炮聲隆隆下黯然離去。

等到第一位民進黨籍閣揆張俊雄上台,「八么洞洞」的施政口號還沒喊熱,就被迫把棒子交給游錫?。游已奉命組閣時,張仍相信自己不會被撤換,兩相對照,情何以堪,徒留一年三個月回憶。

任期長達三年、橫跨兩屆總統任期的游錫?,可說是扁政府唯一「正常化閣揆」,「新十大建設、五年五千億」才有落實基礎。但游任內與扁的互動,最常被形容為「總統幕僚長」,讓憲法雙首長制精神嚴重失衡。

反觀任期最短、較有主見的謝長廷,閣揆寶座上坐不滿一年,下台前更深陷高捷弊案陰霾;但謝硬是發揮「二枚腰」精神,讓他的「和解共生」口號後來居上,成為任期最短卻最有後勁的「前閣揆」。

蘇貞昌的「實事內閣」、「大溫暖、大建設」原本有機會做到二○○八,卻因黨內初選失利、扁長二○○八布局而提早收場,對於向來以魄力、效率見長的蘇自是難言之痛。蘇的委屈,「賢拜」們恐也都感同身受。

諷刺的是,在蘇任內強調「權力下放」的陳水扁,此刻卻讓閣揆寶座「回到原點」,把棒子再交到一路為扁賣命的張俊雄身上。

持平而論,張俊雄是黨內都能接受的最大交集。然而扁政府「大風吹」的結果,不但無法呈現令人耳目一新的嶄新氣象,反而在選前一年產生「時光倒流」的負面觀感,也是扁政府換閣揆如走馬燈所須付出的代價。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10079
閣揆 猶如見習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龔祐民/電子業(嘉義市)】 2007.05.13 05:37 am
  
蘇揆閃電走人,七年換六位行政院長,這簡直是把行政院長的職務,當成民進黨執政的在職實習訓練中心的見習生。

是在野黨惡意杯葛、使得讓國家空轉?還是執政者施政能力不足、老是在官僚和財團間曖昧頻頻的糾葛不斷;我們實在很難接受老是看見城門失火、殃及池魚時,政府跳出來一邊滅火、還一邊吹捧誇耀自己危機處理能力很強。

如果這次是再隨隨便便的想用「回鍋油炸出酥脆的食物」,來訛騙人民對商家的信任;讓人民每次是花一個蘋果的成本、卻只能得到一個柳丁的效益時,人民一定會用選票來決定他自己的未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10069
國會癱瘓,國家癱瘓:只問選舉,不要治國!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社論】 2007.05.12 02:54 am 
 
立法院昨天院內院外的雙線對峙,表面上看是一個癱瘓的國會,深一層看,其實是一個癱瘓的國家。

立法院為了總預算和中選會組織條例連續衝撞數月,問題的根源,其實已不在朝小野大或藍綠對峙;真正的問題在主政當局完全缺乏執政意識。這個國家透過國會機制實踐民主的機制,基本上已經崩毀。

中央政府總預算與中選會組織條例,孰重?這其實不是「二選一」的問題,而是如何權衡和折衝的問題。如果是一個負責任的民主政府,一定會選擇以維護總預算為重,對其他法案的僵局則另外窮盡合法手段尋求救濟。但民進黨的態度,卻是寧可讓總預算陪葬,也要卡死中選會條例;寧可地方建設停頓,也不放棄自己壟斷中選會委員的任命特權。總預算延宕五個月未通過,與其說是在野黨杯葛,不如說是執政黨採取焦土戰略,蓄意把總預算當砲灰所致。

如果國民黨版的中選會條例有「違憲之虞」,那麼民進黨政府應設法提出一個更具說服力的版本,爭取民眾和對手的認同。但人們看到的,卻是執政黨把髒手深深伸進這個理應獨立的選舉機構,硬是不肯鬆手,卻還反咬屢因中選會不公而吃盡悶虧的在野黨野蠻。事實上,尚未通過立法的中選會只不過是有違憲「之虞」,而總預算案延宕五個月未能通過卻是「既遂」的違憲;民進黨拿它從來不尊重的中華民國憲法為藉口來阻擋中選會條例,豈不可笑之至?

在執政黨的天平上,中選會條例和總預算居然被放在等量齊觀的位置,也極耐人咀嚼:若非民進黨太不把總預算放在心上,便是中選會對它而言是太珍貴的政治法寶了,一點都不可鬆手。從這個角度看,立院的群毆、院外的群眾包圍,也就變得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民進黨在乎的不是施政的推展,它在乎的只是本黨能從中獲取多少選舉利益罷了!

觀察現實情況的發展,也確乎如此。行政院雖宣稱總預算延宕將影響百分之零點六四的經濟成長,使七百億元新興計畫無法進行;但我們看不出扁政府或民進黨對此有何焦慮,亦無意設法調解朝野矛盾。陳水扁照樣對老農津貼喊價加碼,蘇揆南下雲嘉南建設支票一開就是兩百多億;總預算過不過,於他們何有哉?

執政七年,還不肯面對協商妥協之必要;政績零蛋,還學不會尊重國會多數,這就是政府癱瘓、國家停滯的真相。試看民進黨四大天王及各派系在初選中的殘酷撕咬,是如何地顯露了一個政黨的兇狠本色。但真正令人心寒的是,這個政黨除了長於選舉、造勢和鬥爭,已完全不記得自己還有執政的責任。也正因如此,民進黨連國會的「表決機制」也敢悍然剝奪,不啻根本摧毀了民主憲政!

扁政府最厲害的本事,是將一切政策或措施均配合執政黨造勢的需要進行包裝,凡是不符政黨需要的政策,隨時可以抽換廢除。所以,蘇花高可以視選舉情勢反反覆覆,樂生的去留可以忽左忽右,大陸觀光客可以忽開忽停;包括對中油、中華郵政、乃至中正紀念堂的改名,目的也只是在轉移焦點以浮報自己的「業績」罷了,這能滿足民眾什麼獨立的渴望嗎?

在民主國家,選舉是手段,執政黨透過施政為社會大眾解決問題,才是政治的目的。但在台灣,人民每天看到的是無止盡的選舉造勢和政治鬥爭,政治人物忙完了這場選舉,立即開始忙下一場選舉,誰有心施政?試想,陳水扁放棄國家領導人的超然角色已經七年,執政黨既一切以政治鬥爭為首要,台灣還有什麼政策不是從一黨之私出發?

前幾年,民進黨被認為「只會選舉、不會治國」,如今,它更自我退化至「只問選舉,不要治國」。立法院為了兩個法案,幾度上演世界級的政治鬧劇,這是台灣的民主退化。原因在於,我們的執政黨其實是一個「不執政黨」。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08809
專訪》龍應台批民進黨「目光如豆」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記者張錦弘/專訪】 2007.05.12 03:32 am
  
清大教授龍應台昨天接受本報專訪時,痛批民進黨「目光如豆」,執政七年讓台灣嚴重「內視」,缺乏國際視野,甚至利用中國排斥台灣的壓力,合理化鎖國政策;拒大陸優秀學生來台留學,更是弱智作法。

龍應台說,她對民進黨執政本有很高期望,希望他們能除掉國民黨的惡習,但七年來希望完全落空。照理說,推動本土化,應和全球化相輔相成,絕不是「非此即彼」,但民進黨搞到最後,卻是讓台灣嚴重內視,目光如豆的操作手法,已嚴重阻礙台灣進步。

她舉例,最近中國政府釋出善意,歡迎台灣的大學到大陸招生,陸委會卻以大陸留學生可能影響台灣治安等理由打回票,「這根本是弱智說法」。

龍應台以她兼任教職的香港大學為例,這兩年卯足全力,提供最優厚的獎學金招攬大陸最優秀學生,進步神速;歐美及新加坡大學也都極力吸引大陸人才,「他們難道都是傻瓜?」還不是為了累積國力。台灣的條件本來就比別人差了,卻和國際作法背道而馳,真是不可思議。

曾長住歐洲的龍應台感嘆,歐洲多數中學生,每天會上網看國際新聞,台灣學生卻幾乎不接觸;大家總以為,大陸是共產國家,大學生比台灣還無國際觀,但她發現,這幾年大陸年輕人對全球知識的渴望、參與國際事務的意願,可能已超過台灣了。

但她也表示,台灣人缺乏國際觀,不能只怪民進黨,這和台灣長期退出聯合國及戒嚴有很大關係。

她分析,在中共無所不用其極打壓下,台灣邦交國太少、無法參與國際組織,讓台灣年輕人從小失去很多認識國際社會的「人權」,社會集體焦慮缺乏國際視野,反過頭來更憎恨大陸,影響兩岸關係,北京政府至今還未參透,反而成為民進黨更加鎖國的藉口。

電子媒體缺乏國際新聞,且全是美國、CNN觀點,「已到了弱智的程度」。她呼籲:「不管明年換誰執政,求求你,趕緊把台灣的未來放進全球化的大浪潮,快點找到台灣的位置。」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08284
新潮流也沉淪敗得不冤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05.11王洲明/台中梧棲(反賄選研究室負責人)

日前貴版刊載〈圍剿新潮流,黨魂沉淪〉一文,論及該派系「組織嚴密紀律嚴格始終是他派攻擊的對象、成員嚴守系規無良莠不齊弊端堪稱執政防腐劑、其存在尚能維持民進黨形象…猶如烏鴉提出執政缺失好比暮鼓晨鐘…」筆者昔時亦有同感,然今昔相比其系風,恐非全然如此。

以筆者縣市為例,該系廖永來一九九七年中縣執政,有人出書以「紅包來」加以影射,卻未聞廖某做出任何解釋或說明,既然傳聞不斷,○一年廖某要尋求連任當然翻船;其下台四年後,縣民恐怖記憶猶新,致○五年清新的邱太三參選時,全縣廿一鄉鎮市全部慘敗!

去年六月,該派系大老吳乃仁突請辭證交所董座;七月,原廖永來執政時的機要、前勞保局長史哲,也突然請辭!兩位身居經濟、勞工掌櫃要職,是否受到媒體諸多負面報導而請離,值得國人細究。

至於去年底舉行的北市議員選舉,該系新秀李偉民選前涉及賄選,選後被求刑六年。雖僅係起訴尚未定罪,然賄選乃民主之恥,且反賄選更是民進黨選舉期間的選戰主軸與核心價值!

以前的新系算是不錯,最近瘟疫連連,就讓系內成員與支持者共同反省吧!您說,新潮流真的輸得冤枉嗎?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07684
拯救民進黨要靠馬英九?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石之瑜/中山大學、台大教授(台北市)】2007.05.0703:39am

為什麼沒人鬥贏民進黨?因為他們的文化是鬥人不任事,以摧毀為手段。與民進黨比好,就是自取滅亡。只有等民進黨宰制一切後,屆時剩下可以摧毀的,唯有民進黨自己同志。必須等他們自毀殆盡,別人才有生機。就像毛澤東若不死,沒人能推翻他。

比我好的,我比不過,也追不上,或追上也沒好處,不如就毀掉。等能贏我的都毀了,我就理所當然變成最贏的—比我清廉的,把他們都弄成貪汙;比我台獨的,把他們都變成統派;賺錢愈多的台商,就起訴他們內線或逃稅。這樣一來,自己再貪,都不算貪;自己凍結台獨,卻還是最獨;自己不生財,依然攢最多。

民進黨的黨國文化發展至今,摧毀成為唯一的行動,任何言論思想都以摧毀為內涵。在別人眼裡是摧毀,他們則以為好處不斷。看到有錢的銀行,就設法兼併之,雖然體質大壞,起碼變成自己的金雞母;看到有能力的經營團隊,就驅逐之,讓自己人進駐分錢加薪,勞方則遭到瘦身減薪;看到好的基金會擁有名望,就千方百計打入董事會,利用之來宣傳政治。不論誰賺了錢,都要對之汲取保護費。

新聞工作最嚴重,絕對好不得。好記者,好報紙,好電台隨時就變成政治御用的廣告主抵制對象。記者報導醜聞,就搜索拘捕提告;報紙刊登弊案,就按鈴告發或發動退報;電台經營聯播成功,就取締罰款警告;節目揭發貪汙飆高收視率,就威脅撤照關台,發動群眾包圍;看到有好節目,就誘之以利,大言不慚推動置入性行銷,以致新聞變成演戲。

大陸政策也一樣。到大陸留學,成績再好也不承認學歷;學校能到大陸招生提升國際競爭力,一律不讓招;台商愈賺錢,就用內線或逃稅起訴;看到聖火可能風光來台,就反悔承諾,禁止聖火入台;有影響力的專家或藝文人士受邀,就延遲簽證,百般刁難,甚至刻意破壞;國共論壇協議一定抵制,包括民生大好的大陸觀光客來台。這些事,他們都得意洋洋宣告自己最贏。

鬥人不任事,成為民進黨的執政性格。在民進黨統治下,凡被統治集團認為是成功的,就有危險。有才能的人看破民進黨空虛;有道德的人看扁長官自肥;有經驗的人看穿民進黨無知不求長進。相反的,無能無德無知才令人放心。他們有把柄,自會聽話當打手,表面忠心耿耿,由無經驗的童子軍率領,突破一切大局,不擇手段,人人望而生畏。保衛政權,更是保衛自己。

理論上任何人都比民進黨強,但這些其他人若出頭,就會遭到摧毀。只有其他人都服輸不出頭,民進黨各頭目自然回頭在黨內找比自己好的同類去殘殺,等到像癌細胞一樣摧毀了民進黨本身,德才之士便有機會。當前民進黨初選的低級血腥,已經證實了這個觀點。若有提早出頭者如馬英九,反將是民進黨的救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00904
黨意壓民意民進黨危機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時報2007.05.07劉子琦

民進黨總統及立委初選到了最後一刻,高峰陡起,四天王間的交鋒,已然將民進黨初選的鬥爭格局帶向文場武鬥的新層次。蘇謝的爭勝,各單一選區立委的交鋒,所呈現的選戰型態,除了符號層次「台灣」與「本土」的旗幟分明、全面封殺的分類械鬥之外,更充斥著選舉戰術層次,火力全開的負面對決;從立委黨內初選名單表的派系版圖變動,不僅呈現民進黨對於台灣未來路向思考空間的萎縮,更透露出黨機器面臨黨員與民意落差的危機。

此次初選,從四天王乃至於各單一立委選區的爭戰,牽動未來地方政治勢力的資源分配與版圖。贏者全拿的單一選區,不僅是陣地戰,更是集團對決。而集團對決意味著從中央到地方的全面性開戰,也因此,選舉時的刀光劍影並不意外,負面選舉的招數也不難想見。首度施行的單一選區制,更讓各地立委競爭激烈程度超越以往,顯示了黨內群雄並起、呼群選邊的接班態勢,絲毫無助於黨的團結,反而因為利益競爭而加深裂痕。

為了勝出而大量操弄本土符號至於負面競選的衝殺,已經超越了歷屆黨內初選競爭程度而瀕臨政治內戰的層次。整個選舉期間,「台灣」與「本土」的符號,不僅是顏色之爭,更是派系結合本土媒體集體獵殺「新潮流系」的鬥爭。當「台灣」與「本土」成了不同政治利益分類械鬥的工具與判準時,黨的內傷因而清晰可見;再加上選舉過程中,各陣營在媒體電台的相互駁火、文宣語調的辛辣、無不讓人以為決戰關頭已到。初選時方法無所不用其極,視同志如寇讎,必然將對立推向頂點,臨界分裂,大選時又何去彌補傷痕,共赴戰場?

經過一番夾雜媒體與派系爭鬥的競選動員,不分區立委的排次,除了標示著黨派派系版圖的變遷,也意味著黨內論述空間的萎縮。儘管,不分區立委的設計代表黨意的表達,然而,此次,羅文嘉、沈富雄、洪奇昌等人排名的落後,顯現黨內意見單一化的趨勢。這些候選人的共同特色在於,社會知名度高,其批評與建言,不管是羅文嘉對於第一家庭批評,或是沈富雄出席泛藍媒體批綠,或是洪奇昌提出積極改革,面對經濟中國的挑戰,都在媒體、電台的批評下,成了「大寇」。而這些論題,難道無一不可辯論?無一不是體現民進黨堅持建立公共論述空間,以及發展論述能力的理念,如今卻因抱持不同意見而被「標籤化」,被視為除之而後快的標的。黨機制坐視黨內批判超越理性論政空間的範疇,反而讓民進黨脫離了社會現實的發展路線,讓民進黨漂浮在純化黨意與正視民意的分界點。

此次初選所留下的鬥爭傷痕,已讓過去團結對外、多元前瞻的民進黨看似煙消雲散。一個轉向終極深綠、無法容納異已、政治掛帥的民進黨正悄然浮現。黨內理性論政空間的壓縮,初選競爭手段的殺氣,「台灣」符號鬥爭的內部化,以名為排藍實為限縮政黨社會基礎,構成了此次初選充滿權鬥的煙硝味。過去曾上下一心對抗威權體制的政黨,因初選而進退失據;曾是並肩征戰的戰友,因爭奪權力大位而反目不合。選舉過程相害容易,對立廝殺後的相處更難。經過一番激烈烽火之後,民進黨領導階層該思考的不只是修補鬥爭後的裂痕,更在於檢視自身是正在自我削弱帶領台灣走出當前困局的路線與能力。(作者為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助理教授)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200896
頁/共391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