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兩岸四地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中共射導彈 摧毀自家衛星
2007/01/20 11:50 瀏覽5,260|回應3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本報編譯組/綜合報導】 2007.01.20 02:30 am
  
中共十一日在西昌基地以「反衛星系統」發射中程彈道飛彈,摧毀一枚中共自己八年前部署的氣象衛星「風雲一號C」。

奇特的是,美國國防部官員說,試射導彈當天,美一枚試驗中的間諜衛星失去聯絡。

暫時未有證據指兩件事有關連,但美國、英國和日本等國對中共展現其「不會在太空舞台缺席」的企圖心,紛紛表達抗議及關切。中共軍方則強調自主性。

中共此舉是全球廿多年來首次摧毀太空飛行器,過去只有美國和俄國曾有相關經驗,最近一次是美國在一九八○年代所做。

美國「航空與太空科技周刊」網站十六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國家安全局、國防部情報局、國家航太總署等部門都相信中共已進行此一測試。

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強德羅說:「美國認為,中方研發並測試此種武器,不符合兩國期望太空民用的合作精神。我們和其他國家都關切中國這項行動。」

「航太科技周刊」指出,中共測試展現軍事能力,也展示中共實力足以威脅美、日、俄、以色列和歐洲的偵察衛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2046582
 回應文章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中共試射新型東風-17導彈 專為攜高超音速彈頭研發
2017/12/29 14:5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共試射新型東風-17導彈 專為攜高超音速彈頭研發

2017-12-29 09:33聯合報 記者林庭瑤╱即時報導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網站28日報導,中共火箭軍近期試射新一代彈道導彈東風-17。(取自鳳凰網)
美國《外交家》(The Diplomat)雜誌網站昨日(28日)報導,中共火箭軍近期試射新一代彈道導彈東風-17。該導彈射程達到1800至2500公里,「 這種導彈是專門為在實際作戰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器(hypersonic glide vehicle, HGV)所設計,不是一種試驗平台」,目前的反導系統難以攔截。美國情報界認為,東風-17是「世界上第一種為了投入戰場實際作戰研製的此類武器」,會在2020年左右形成實戰能力。

《外交家》雜誌網站引述匿名美國政府人士透露,美國負責評估解放軍火箭軍的情報機關認為,中共分別在11月1日和15日試射兩枚東風-17導彈。1日的發射是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的,導彈飛行約1400公里,其攜帶的高超音速滑翔彈頭在導彈結束彈道飛行,再入大氣層後,在60公里的高度展開了高超音速滑翔,成功命中新疆境內且末縣的靶場,落點距離預定目標「在幾米內」。此次飛行中,高超音速滑翔器動力飛行時間約為11分鐘。

高超音速滑翔器由彈道導彈的助推器推進來獲得進入滑翔所需的速度,助推器按照標準的彈道導彈軌迹飛行,在下降段達到預定高度後與滑翔器分離。美國情報界評估,東風-17是射程1800至2500公里的中程彈道導彈。這種導彈估計可攜帶核彈頭和常規彈頭,如果不用來投射高超音速滑翔器,它也可以攜帶彈道可變的彈頭。

中共軍方11月測試的高超音速滑翔器是專門為東風-17研製的,消息指出,美國情報界的評估認為,東風-17主要是解放軍火箭軍的東風-16B導彈基礎上研製的,「這種導彈(東風-17)是專門為在實際作戰中使用高超音速滑翔器設計的,不是一種試驗平台。」美國情報界認為,東風-17是「世界上第一種為了投入戰場實際作戰研製的類似武器。」根據目前美國情報評估,東風-17會在2020年左右形成實戰能力。

除了最近的兩次,中共已經進行過7次高超音速滑翔器飛行試驗。這些實驗都在2014至2016年間展開。在東風-17這次試射前不久,央視在10月份的節目中首次發布一張疑似高超音速飛行器模型照片。現在還不清楚這個模型和東風-17是否有關係,但這是中國大陸官媒首次發布類似高超音速飛行器的照片。目前除了中國,美國和俄羅斯也在研製高超音速滑翔技術,但美俄迄今為止,尚未進行過為實戰部署而設計的此類武器的試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43289
中國東風41導彈 最快明年上半年服役
2017/11/19 21:05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東風41導彈 最快明年上半年服役

2017-11-19 16:40世界日報 採訪中心╱綜合報導

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神秘的新型洲際導彈「東風-41」揭開面紗,中央電視台(CCTV)日前播出的「海峽兩岸」節目報導,「東風-41」導彈的重量為60多噸,可攜帶十個分導核彈頭,射程達1萬2000公里,覆蓋全球各地,最快明年上半年就大規模服役。

一直保持低調神秘的「東風-41」型導彈,是美國等西方國家亟欲探知的中國長程武器,2010年美方傳聞該導彈已交付軍隊,並於去年正式裝備。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去年報導,美國推測「東風-41」將率先部署於河南,「一個旅大約有16枚飛彈,可以帶50多枚的彈頭,對美國來說是新的打擊的壓力。」

「東風-41」彈長16.5公尺,彈徑2.78公尺,整體重量達到63.5噸,採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採公路機動平台、鐵路機動平台、加固地井發射三種方式部署,可裝載一枚1200公斤的30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六枚200公斤30萬噸級當量熱核彈頭;或者裝載十枚20萬噸分導式熱核彈頭。

在2016年4月進行上一次測試的「東風-41」,據美國媒體報導,美國情報機關發現這枚導彈攜帶了兩個分彈頭,這是「東風-41」第二次進行攜帶兩個分彈頭的發射測試。報導分析,「東風-41」具有較強的突防能力和機動性能,此次測試說明這枚導彈技術已經逐漸成熟,可望近期進行實戰部署。

中國軍事專家徐光裕在央視「海峽兩岸」節目中解析,「東風-41」的射程突破1萬2000公里,這就意味可以全球覆蓋,所以威懾力比較大。精準度多高呢?過去像「東風-5」都是以公里級來計算,打一個點的偏差可能就好幾公里,但「東風-41」的偏差只有100公尺,精準度非常驚人。

徐光裕說,「東風-41」打擊能力非常強,它不是單彈頭,而是可以打六枚、十枚。因為導彈的重量達到60多噸,所以它的三級固體動力非常強勁,可以帶很多彈頭。「東風-41」已經有圖片出現,外媒透露從2012年開始試射的,六年試射了八次,快的話,也許明年上半年就可以大規模服役了。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726487
共軍鷹擊18飛彈發射照片 疑首次曝光
2017/08/15 23:32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共軍鷹擊18飛彈發射照片 疑首次曝光

2017-08-15 11:28中央社 香港15日電

中國大陸媒體今天刊登疑似是十分先進的「鷹擊18」反艦飛彈的垂直發射照片,並指這是鷹擊18發射照片首次曝光。

新浪軍網今天報導,中共海軍北海艦隊的052D型驅逐艦西寧號(舷號117)日前在黃海一處海域進行實戰化訓練,發射了一枚十分神祕的飛彈,其後軍媒刊登了發射照片。

報導指出,從外形來看,照片中的飛彈可能就是傳聞已久的大陸自製鷹擊18反艦飛彈。

報導表示,鷹擊18反艦飛彈採用次音速巡航、超音速衝刺的雙速飛行機制,曾被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稱為「最接近完美的反艦飛彈」。

很長時間以來,中共軍方擁有鷹擊18的傳聞不斷,但圖片卻難覓其蹤。

據報導,鷹擊18是大陸方面參考俄羅斯反艦飛彈3M54E而研製的,射程達數百公里,有岸艦(陸基反艦)發射版本。

鷹擊18的特點是透過052D垂發單元發射後,先以次音速巡航,此時使用彈載渦輪噴射發動機掠海飛行;飛彈距離目標40公里時,會打開固體火箭發動機進行3倍音速飛向目標。

一般而言,次音速反艦飛彈和全程超音速反艦飛彈各有優點,而3M54E這種雙速制反艦飛彈結合了兩者的優點。

陸媒15日刊登疑似是十分先進的「鷹擊18」反艦飛彈的垂直發射照片,並指這是鷹擊18發射照片首次曝光。圖擷自新浪軍事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95863
中國東風31AG導彈亮相 傳射程達夏威夷
2017/07/24 14:48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東風31AG導彈亮相 傳射程達夏威夷

2017-07-24 13:47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4日電

解放軍日前首度展出新型導彈東風31AG模型,該導彈可能就是「核常兼備」的洲際彈道導彈,外傳射程足以覆蓋夏威夷。

解放軍是在建軍90周年主題展中曝光此新型導彈,據觀察者網報導,東風31AG是東風31的改進型,該導彈採用了越野能力、機動性更高的8軸運輸發射車。該彈的發射筒上有條狀線路和檢修裝置,底部有緩衝墊層,類似東風26中遠程彈道導彈的「無依託發射技術」。

此外,該導彈的模型上可以看到類似俄羅斯白楊導彈的環控系統管線,表明其野外活動能力比東風31A進一步提高。

據報導,東風31A導彈是中國第一種射程能夠覆蓋美國大部分目標的洲際核導彈,其射程在東風31導彈基礎上提高了數千公里。從導彈發射車的配置來看,它已經能夠依託公路網進行大範圍機動部署,將來該型導彈可能將採用洞庫和公路機動相結合的部署方式,可以進一步提高生存能力。

改進型洲際彈道導彈使用了眾多新技術,東風31AG可能就是「核常兼備」洲際彈道導彈的先聲,未來該型導彈可能結合高超聲速滑翔戰斗部,用於攻擊大型水面艦艇、堅固地面設施等目標,由於常規彈頭重量大大超過核彈頭,因此此時導彈的射程將可能有一定降低,但仍足以覆蓋包括夏威夷在內的潛在敵對基地。

這次展覽的室外展區,同時出現了一款高機動底盤的多管巡航飛彈發射車,疑是東風-31AG的發射器。這款發射車有4小8大共12個發射筒,在一旁則配合展出了兩款口徑不同的飛彈。

建軍節展覽 搬來殲10、99A坦克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21日開幕的「銘記光輝歷史,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除展出1000多張照片圖表、1300多件文物外,還有殲10、直10武裝直升機、99A式坦克等16件軍武亮相。

據新華社報導,這些皆是從部隊調撥來的實裝。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副館長黃亦兵表示,現場還有殲10、99A式坦克、海軍艦船訓練模擬器供觀眾體驗。展覽將持續至10月底,7月26日前為專場參觀,7月27日起正式對公眾開放。團體和個人均可通過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自助預約。

解放軍建軍展展出東風31AG導彈模型,採用8軸運輸發射車,可以機動部署。圖取材自觀察者網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80702
東風26頻傳試射 可秒殺航母
2017/06/19 22:19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東風26頻傳試射 可秒殺航母

2017-06-19 15:10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19日電

解放軍新型彈道導彈東風26正逐漸揭開神秘面紗。近期,網上頻繁傳出東風26試射等消息,再度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外媒指,解放軍至少從去年9月起已開始部署東風26,它既可攜帶核彈頭,也可攜帶常規彈頭,核常一體,可無依託機動發射,具有快速核常轉換、快速公路機動、快速發射準備、快速轉移脫離等諸多 「快字當先」 先進性能,並且是 「一體多彈」 ,可對陸、海、空多種目標實施中遠程一體化精確打擊。

大公報報導,2015年9月3日,東風26作為新型彈道導彈首次在抗戰勝利日閱兵中亮相。去年8月底,軍媒稱在西北某訓練場,某新型導彈在演練時精準命中目標,取得了該型裝備首次列裝部隊即首發命中的傲人戰績。今年5月,中國國防部網站稱,火箭軍部隊近日在渤海某海域進行新型導彈武器作戰檢驗,達到了預期效果。5月底,有媒體又報導了一張「疑似解放軍新型東風26B導彈」照片,有分析認為,此型導彈可攜帶電子脈衝彈頭,能攻擊敵方反導系統的雷達,料可突破美韓將部署的薩德系統。

中國青年報報導,軍事科學院專家王長勤、方光明曾撰文指,東風26鮮明特點是核常一體,即同一個彈體,既可攜帶核彈頭對敵實施核反擊,也可攜帶常規彈頭對敵實施常規火力突擊,可通過「不換彈體換彈頭」,實現核常快速轉換。這兩位專家稱,東風26採用固體推進,這就簡化了發射準備,僅依託簡易陣地或不依託陣地就可發射,使技術狀態完好的導彈具有較長的戰備期。

大公報報導,專家認為,尤其是對水面艦船這類目標,東風26一旦捕捉其機動信息即可臨機打擊,使其 「避之不及」。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58465
共軍發展太空雷射武器?傳可攻擊衛星
2017/04/14 21:58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共軍發展太空雷射武器?傳可攻擊衛星

2017-04-14 15:48中央社 台北14日電

示意模擬圖。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日前報導,北京正在發展所謂的定向能武器(DEW),包括威力強大的雷射、電磁軌道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為未來的「光學戰」做準備。圖/擷自百度

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日前報導,中共軍方正在開發可攻擊衛星的太空雷射武器,為未來的「光學戰」做準備。陸媒今天引述專家說法指這是「炒作」,美國才是雷射武器的始作俑者。

「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官網12日以「準備迎接中國的雷射武器庫」為題報導,北京正在發展所謂的定向能武器(DEW),包括威力強大的雷射、電磁軌道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鎖定摧毀美國的情報網、通訊和導航衛星。

報導提到,「中國光學」期刊2013年12月刊登3名研究者的文章,揭露太空雷射槍的概念。這些任職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的作者寫道,在未來戰爭中,開發反衛星武器(ASAT)非常重要。

這篇文章還透露,中國大陸2005年就在新疆成功測試以陸基雷射武器「弄瞎」一顆低軌道衛星。

華府智庫國際評估暨戰略中心(IASC)中國武器專家費學禮(Richard Fisher)3月在美國國會作證時披露,中國大陸正在發展雷射武器,並警告上述文章意味北京希望全世界認為中國大陸能迅速在太空軍事化。

報導指出,中國大陸的太空計畫有支持民用和軍用需求的雙重用途,例如神舟太空船就用來執行軍事任務,未來的太空站也會有軍事應用。可以想見,中國大陸能向地球軌道發射偽裝成實驗艙的雷射槍。

費學禮當時說,「中國政府為欺瞞全世界建造太空站的真正目的,將毫不遲疑用太空人的生命當掩飾。」

中國大陸環球網今天引述大陸一名未具名專家報導,美國1980年代的「星戰」計畫就包括太空定向能武器,應該說美國是雷射武器的始作俑者和領跑者,「國家利益」提到的中國版太空雷射武器「只是學者的設想而已」。

示意模擬圖。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日前報導,北京正在發展所謂的定向能武器(DEW),包括威力強大的雷射、電磁軌道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為未來的「光學戰」做準備。圖/擷自百度

示意模擬圖。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日前報導,北京正在發展所謂的定向能武器(DEW),包括威力強大的雷射、電磁軌道砲和高功率微波武器,為未來的「光學戰」做準備。圖/擷自百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617952
秀肌肉!紅旗16出鞘畫面曝光
2016/08/22 13:36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秀肌肉!紅旗16出鞘畫面曝光

2016-08-22 12:40 世界日報 中國新聞組/北京22日電

紅旗16導彈出鞘瞬間。(央視畫面截圖)

紅旗16導彈出鞘瞬間。(央視畫面截圖)

針對美日韓合組反導系統圍堵中國,中國持續展示軍事實力還擊!央視日前高調曝光東海艦隊航空兵轟炸機,連續數日遠程奔襲日本海實戰演習打擊敵方艦艇編隊,並罕見公布紅旗16防空導彈發射瞬間畫面。

央視近日曝光紅旗16地空導彈發射出膛的精彩瞬間,實拍畫面從近距離多角度展示,場面十分震撼。

紅旗16導彈是中國第三代中低空、中近程地空導彈武器系統,最大速度4馬赫,射程40公里,和紅旗9構成了中高空區域防空網絡。

中國青年網報導,紅旗16(HQ-16)用於中近程區域防空和自衛反導作戰,主要攔截反艦導彈和飛機類目標。紅旗16防空導彈彈體採用了邊條翼氣動布局,這可以使導彈具有很強的大攻角飛行能力,可以更為有效地攔截來襲目標,甚至可攔截飛行速度在2馬赫以上的目標。作為一種同時被海軍和陸軍採用的防空導彈,紅旗16中程防空導彈做到了高低兼顧,而在對付低空目標方面尤其有效,最低射界在15米以下,可以有效對抗掠海飛行的反艦導彈,這一能力在多次海軍演習中得到了驗證。而作為陸軍部隊的伴隨防空武器,紅旗16防空導彈的野戰機動性很高,而且從行軍狀態轉入開火狀態僅需要13分鐘。

紅旗16防空導彈具備很強的多目標攻擊能力,一個火力發射單元可以同時跟蹤8個目標,並對其中4個進行攻擊。而它可以攻擊的目標種類眾多,從高空飛行的飛機到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甚至是飛機投擲的精確制導武器,紅旗16防空導彈都能夠有效對抗。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520424
解放軍報:大國劍鞘全面升級
2016/06/11 15:03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解放軍報:大國劍鞘全面升級

2016-06-11 02:10 聯合報 記者林克倫/綜合報導

中共「解放軍報」昨頭版頭條報導「為使長劍嘯九天」文章,內容疑似提及「長城工程」地下掩體進一步升級,顯示火箭軍開始為威懾能力更強的東風四一機動式洲際飛彈部署作準備。

這篇文章主角是火箭軍某所工程設計研究創新團隊。報導稱,該所創造性提出的「智慧陣地」設計理念,正步入實質操作階段;群山深處,凝望著一座座即將全面升級的「大國劍鞘」,悄悄拭去激動的淚水,想起更多嘔心瀝血、銳意創新的往事。在戰場管理上,報導指出,該所成功創新研發出「某道路橋梁數據信息管理系統」、「某發射場地及道路橋梁快速檢測系統」。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認為,「智慧陣地」可能是指九○年代為「東風三一」機動式洲際飛彈所建造的「長城工程」地下掩體;現「長城工程」建成至今已有十多年,一直是中國大陸戰略核威懾的可靠屏障。對這一系統進行升級,可能表明火箭軍開始為射程更遠、彈頭更多、尺寸更大、威懾能力更強的東風四一機動式洲際飛彈部署做準備;這是大陸官方媒體首次公開,發出東風四一洲際飛彈即將部署的相關信號。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90234
陸上核航母東風41發射升級 難追蹤
2015/12/23 18:50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2-23 01:48 世界日報 要聞組/綜合21日電


美國「華盛頓自由燈塔」網站21日報導,美國情報機構最近監測到中國利用軌道發射「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不僅其打擊範圍能夠覆蓋美國全境,且從「機動發射車技術」提升到「軌道發射」,更難被外國追蹤到。


中國試射東風-41洲際導彈射程覆蓋美國全境。圖為東風41彈道飛彈資料照片。(路透)
分享
報導稱,美國國防部官員表示,這次試射是於本月5日在中國西部地區進行的。盡管外界對此次試射的細節知之不多,但中國此前的確曾在山西五寨導彈試射中心進行過軌道發射導彈試驗。


在天安門廣場接受檢閱的東風41洲際導彈。(本報資料照片)
分享
報導指,五角大廈官員認為,12月進行的此次試射象徵著中國戰略武器開發達到一個新的里程碑階段,表明北京正在推動建設和部署更加難以定位的軌道發射「東風-41」導彈系統,而非之前的機動發射車技術。

此前發布的「東風-41」導彈圖片都表明,這是一種安裝在發射車上的洲際導彈,可以打擊7500英里之外的目標,是中國最強大的洲際彈道導彈。

文章還援引軍事分析人士的話稱,軌道機動發射導彈的技術旨在避免敵人對一國核部隊的先發打擊,如五角大廈設想的全球快速打擊計畫,該計畫利用精確制導常規武器在發現目標後數分鐘內,便可打擊地球任何一個角落的目標。

美國情報機構預測,「東風-41」導彈最多可攜帶十個彈頭。外界預計,北京目前擁有可用於單彈頭導彈上的300個彈頭。喬治城大學亞洲武器控制項目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國或許是從烏克蘭獲得了軌道發射導彈技術。

喬治城大學的報告表示,中國的軌道移動彈道導彈系統是以烏克蘭的SS-24導彈發射系統為原型設計的,後者也被稱作是「陸上核航母」。此外,中國還在中部地區修建龐大的鐵路和隧道系統,用於進行此種導彈發射系統的訓練。

中國軍事問題專家菲捨爾表示:「這極大地增加了追蹤中國洲際彈道導彈部隊的難度,因為中國目前擁有7萬4565英里長的鐵路線,其中包括9942英里長的高鐵線路」。

到2050年,中國將擁有17萬英里長的鐵路線路。高鐵線路將使得東風-41導彈迅速抵達部署地點,並加大他國偵查、追蹤和反制的難度。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415535
可摧毀美國衛星…中國測導彈
2015/11/11 19:47 推薦0


人民戰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11-11 03:38:10 世界日報 編譯宋凌蘭/綜合9日電

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8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載送遙感28號衛星升空。 (新華社)
分享中國最近對一種可摧毀美國衛星的新型導彈進行飛行測試,以作為北京不斷增加的太空武器之一。兩名美國國防官員透露,中國曾在10月30日於新疆庫爾勒導彈測試場,進行「動能3號」外大氣層載具的測試。
「華盛頓自由燈塔」(Washington Free Beacon)報導,中國媒體則曾就本月1日所謂的導彈防禦攔截器飛行測試提供細節,網上也公布了導彈軌跡的照片。然而,國防官員指出,動能3號主要是旨在撞擊和摧毀衛星的「直升式」導彈,雖然情報評估認為,該型武器也具有一些導彈防禦的能力。

動能3號飛行測試,是中國第八次進行反衛星導彈測試。前一次的測試在2014年7月進行,中國也稱是導彈防禦測試。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都拒絕評論反衛星測試,中國大使館發言人則說,沒有相關測試的細節。

目前尚不知美方是否已就10月30日的測試提出抗議。中國「觀察者網」1日報導,庫爾勒附近上空出現不尋常的飛行雲,似乎是發射太空船或「中段反導彈測試」的跡象。

香港明報則於4日報導,該測試顯然是「在上大氣層進行的最後階段導彈攔截測試」。

「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即將公布的報告,有一整章談及中國軍方和民間的太空能力,並討論到兩種反衛星導彈:SC-19和較大型的動能2號,能在預先設定的飛行路徑,對準經過中國上空的衛星發射。

報告暗示,中國把2010年、2013年和2014年的反衛星測試,掩飾為導彈防禦攔截器測試,「雖然中國把這些測試稱為陸基導彈攔截測試,但是證據顯示,其實是反衛星測試」。

今年2月,助理國務卿羅斯(Frank Rose)談到去年測試時也稱,儘管中國宣稱並非反衛星測試,但是美國對自己的評估很有把握,認為就是反衛星測試。羅斯又說,中國的反衛星計畫太過隱密,使得美國無法與北京在太空方面合作。

中國在2007年1月首度展開最具破壞性的反衛星測試,當時一枚直升導彈摧毀中國氣象衛星,使得數千碎片對衛星、太空船和國際太空站造成危險。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5396947
頁/共4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