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6
【聯合報社論】
行政院主計處上周四上修今年的經濟預測,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率將達百分之四點四,優於去年表現;次日,國際知名的美國私募股權基金凱雷(Carlyle)向台灣的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公司發出要約,準備以新台幣二千一百億元的現金,收購這家全球排名第一的封測大廠,成為台灣歷來交易規模最大的收購案。這原是兩件好事,卻因各有結構性困境未解,不僅未激起一丁點兒的喜悅,反而挑起了更多的憂慮。
經過多年的努力,今年台灣經濟跨越了幾個關卡,包括國內生產毛額(GDP)突破十二兆元、出口與進口總額雙破二千億美元大關等;並在國際貿易超乎預期的高速成長下,讓主計處上調了經濟成長率。不過,這樣的預測不只跌破專家的眼鏡,也大出幾乎所有人的意外,因為企業投資遲緩、勞動工資停滯、消費信心疲弱等國內需求不振的現象,都是遮掩不了的事實;火熱的外貿需求或能在經濟指標上填補內需降溫的成長缺口,卻無法改變人民的生活感受。
「外熱內冷」是今年經濟成長的最大特色。根據統計,今年出口、進口都呈兩位數成長,外貿順差將達二百億美元,因而今年經濟成長中有七成五來自於活絡的外需;相對的,在民間投資及民間消費雙引擎減速下,今年國內需求僅微增百分之一點二,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陡降。內需與外需如同經濟成長的兩隻腳,步伐一致才能走得快、走得穩,現今此種內需嚴重落後於外需的跛足式成長,勢將制約台灣經濟未來的成長能量,實不容輕忽。
台灣的外需強勁,不只是受惠於全球景氣穩定擴張,多個核心產業所建構的競爭力,才是台灣競逐國際市場得以勝出的優勢;但此一優勢既有新興工業化國家的挑戰,也易隨國際情勢波動,故而相對穩定的內需市場就須妥適扮演好另一隻腳的角色。可是,在民國八○年代總能創造出五成以上成長動能的內需,近六年來對經濟成長的貢獻大不如前,今年更降到二成五,顯示經濟成長結構已然改觀;更糟的是,主計長許璋瑤已明言,若人口出生率下降與民眾到大陸工作的情況無法改變,民間消費成長率將只有百分之二、三。這意謂民間消費動能不再,低溫的內需將呈常態;也意謂當全球經濟減速時,少了外需挹注的台灣經濟,將沒有內需緩衝,衝擊將甚於以往;更意謂依附內需發展的產業,將陷入獲利衰退、研發不足、創新需求萎縮的惡性循環,進而蝕害台灣經濟成長的根基。
因此,內需失溫已成為制約經濟成長的長期結構性障礙,政府不能任令內需擴張乏力的情勢惡化,必須設法改變內外需跛足成長的失衡結構,否則目前的台灣經濟成長將是極限。在短期作法上,政府應儘速在短期內引入新的需求,例如提高公共建設執行效率、排除進行中民間重大投資案的障礙、早日實現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的政策等,以保持內需的溫度;長期而言,政府須從改善社會發展環境的總體面向著手,以提高生育意願、找回及重建中產階級、吸引台商回流等,逐步蓄積新的內需成長動能。
凱雷大手筆收購日月光的舉措,凸顯的是另一個結構性困境。從收購本質而言,凱雷有其全球產業布局的策略思考,也彰顯了台灣企業在國際產業裡的地位與價值,原是一種肯定;而在日月光之前,還有綠點、新竹商銀、中嘉網路、東森媒體科技等多個中大型企業,被外國投資者買走。從個體看,每樁交易案的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但從總體投資政策言,這已是一個趨勢,更是一個讓人不安的趨勢。
當愈來愈多的台灣企業主願意放棄多年心血、將經營權交由外人、甚至亟欲變身外商、遠赴海外掛牌時,這代表的不僅是台灣的投資環境不具吸引力,還意謂台資身分已成為限制成長的最大障礙,而其關鍵正是讓企業全球化布局無法完整的西進大陸禁令。企業突圍的動作愈來愈大,政府已不能再無動於衷,否則台灣企業也將加速消失,那將是更可怕的災難。
【2006/11/26 聯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