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回本城市首頁 民生戰線
市長:星火  副市長:
加入本城市推薦本城市加入我的最愛訂閱最新文章
udn城市政治社會公共議題【民生戰線】城市/討論區/
討論區環保能源氣候災變 字體:
看回應文章  上一個討論主題 回文章列表 下一個討論主題
生物塑膠 綠色生活新寵
 瀏覽1,035|回應3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生報/記者薛荷玉、祁安國/報導】 2006.11.22 05:08 am  
 
生物塑膠大大風行,從紙杯內層淋膜、免洗餐具,到吸管、叉子,都有生物塑膠產品。
記者徐兆玄/攝影  
 
生物塑膠製成的牙籤,還分玉米、馬鈴薯、地瓜口味呢。
記者徐兆玄/攝影
 
可分解、無毒、且不耗用石化資源的「生物塑膠」近來在全球吹起一股綠色風潮。國內受限塑政策衝擊的傳統塑膠工廠也紛紛改製生物塑膠產品,重燃生機,產品甚至外銷韓、日、歐、美,包括醫療用的人體骨釘、縫線、馬克杯、牙籤、衣服、毯子、汽車內裝、球鞋、免洗餐具、光碟片等,什麼都有,什麼都可以分解!

南韓在四、五年前開始推動廚餘回收,回收後的餿水多半拿來餵豬,其中難免含有鐵筷子、湯匙,還可用機器篩出,但體積較小又尖銳的牙籤卻會刺穿豬的喉嚨,因此,南韓政府一聲令下,不能再用竹、木製牙籤,全部改用生物分解材質,一煮就融;很少人知道,這款生物塑膠牙籤,其實是「台灣製造」。

國內最大的生物塑膠原料供應商——偉盟副總經理黃志賢,展示了這批分別用樹薯、太白粉(馬鈴薯粉)、地瓜粉、玉米製造的植物成分牙籤,還因為使用原料的不同,分別呈白、綠、黃等色澤,如果剔牙時「細細品味」,還可嘗出地瓜甜、玉米香呢。

黃志賢說明,這些直接用植物磨粉壓製成的生物塑膠,受到料性限制,能做的產品型式有限,且容易遭蟲蛀鼠咬;但偉盟進口的另一種生物分解原料聚乳酸(PLA)則是將玉米等植物的澱粉萃取出來,轉成葡萄糖、乳酸,再經聚合作用成為聚乳酸原粒,就可以像一般塑膠原料一樣射出、壓出、吹瓶,做出各式各樣的產品。

一般人也許會擔心,聚乳酸等生物塑膠製成的衣服、毯子能清洗、烘乾嗎?製成球鞋會不會在路上跑一跑就四分五裂了呢?黃志賢表示,聚乳酸產品若埋在土裡,有水氣(相對溼度90%以上)、氧氣及養分供微生物孳長的環境,及58~70℃的適當溫度下,會在約二個月內完全分解為水及二氧化碳,但在一般大氣環境下,則不必擔心分解問題。

雖然國內的垃圾幾乎全都採焚化處理,並不進入掩埋場,「六個月內會慢慢分解」的功能難以凸顯;但黃志賢強調,又稱「綠色塑膠」的生物塑膠不使用塑化劑及溶劑,事實上,也不含任何塑膠成分,因此也完全不釋出環境荷爾蒙,作為食品容器的安全性更高。

另一項值得推廣生物塑膠的原因是,回應溫室效應及全球暖化問題,許多國內或國際大公司都提出自己的二氧化碳減量計畫,用生物塑膠取代傳統塑膠後,其能源耗用及二氧化碳都有漂亮的減量成績。

【2006/11/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956944
 回應文章
生物塑膠的環保帳 須從全角度來考量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生報/記者薛荷玉/特稿】 2006.11.22 05:08 am 
 
乍聽「生物分解塑膠」,多數民眾直覺都稱環保;但問題是,如果花大錢買來的生物分解產品,卻不待分解、直接送到焚化廠去燒掉,可就要被笑腦袋「控固力」了。

台灣因地狹人稠,垃圾規畫朝焚化方式處理,目前台北市99.9%的垃圾都送進焚化爐,剩下的0.1則是家具等大型垃圾,生物分解塑膠如何能有用武之地?

環保署規定,廢棄物應分三類──垃圾、資源、廚餘,如果要把生物分解塑膠當成資源回收,因其難以納入目前國際塑膠1~7的分類號碼,也難回收再生。

且環境問題的解決,非看一端,而應全面觀察。如今年美國玉米就因被大量拿去製造乙醇汽油及生物塑膠,價格漲了一倍,達十年來的新高,連帶還牽動以玉米為飼料的雞隻格價暴漲,可謂牽一髮動全身。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產製生物塑膠的玉米等穀物,都非本土生產,全部仰賴進口,長程運輸所耗費的能源及產生的汙染,也該算在生物塑膠這筆帳上。

因此,在推動生物塑膠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從「搖籃到墳墓」、從生命周期分析的全角度來考量,拒絕「漂綠」及「綠皮黑骨」的產品!

【2006/11/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956948
國內推廣 無毒、減碳是重點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生報/台北訊】 2006.11.22 05:08 am 
 
「國內要推廣生物塑膠,應該朝無毒、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來看,否則現在垃圾全都焚化、傳統塑膠也都當成資源回收再生,並沒有生物分解塑膠發展的空間。」現接受環保署委託、負責執行環保標章規格制訂及認證工作的「環境與發展基金會」總經理于寧指出。

由於國內使用塑膠製品的頻率偏高,甚至用塑膠袋裝熱湯,紙杯、紙餐盒的內側塑膠淋膜也會釋出環境荷爾蒙;成功大學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研究發現,台灣孕婦尿液中的環境荷爾蒙是美國20倍,易導致產下過動兒、自閉兒。

環發會接受國內廠商委託,檢驗銷美的產品發現,紙杯內側的塑膠淋膜如改用不含塑膠的聚乳酸,就完全不會釋出環境荷爾蒙,盛裝滾燙的熱咖啡、熱茶都沒問題。

但于寧也承認,假貨充斥的確形成生物分解塑膠推廣的一大難題,「我們把生物分解率標準提高到90%,就是希望讓民眾能用生分解袋來裝廚餘,直接丟進廚餘筒,不必再用小桶子裝、或從傳統塑膠袋倒出來,可以增加廚餘回收的便利性,並提升廚餘回收率。」

且如免洗餐具、叉子、吸管都用生物塑膠製造,吃完後就可與廚餘一同做堆肥,十分方便;但事實是,假貨比真貨多得太多,沒有一個單位敢讓民眾把塑膠袋丟進廚餘筒。

于寧建議,環保署應出面稽查假貨,以扼止造假歪風;且採用簡易的X光、紅外線,先行篩檢受測樣品,每樣品檢驗費只要數百元,有問題再進行詳盡檢驗,實務上才可行。

【2006/11/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956947
缺乏認證機制 九成以上是假的
推薦0


星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民生報/台北訊】 2006.11.22 05:08 am  
 
傳統塑膠燃燒會有黑煙及惡臭(見圖),不像生物塑膠只有少許白煙及淡淡麥芽香,可簡易辨識。
記者徐兆玄/攝影

許多民眾現在買便當、豆花,常會拿到上面標有「生物可分解」字樣的塑膠袋,但根據熟悉業界的人士表示,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假的,沒有任何一家取得環保署的環保標章;由於假袋充斥,環保單位根本也不敢宣傳要民眾把生物分解袋丟入廚餘中,免得把豬噎死。

生物塑膠真假難辨的另一原因是檢驗單位太少、檢驗費用太高、耗時太長;目前檢驗一樣品的花費約27萬元,且要埋在土裡六個月,看看是否真能分解,連環保署對抓假貨都稱「無能為力」,難怪做假的業者愈來愈多。

市面上充斥的生物分解袋上往往有各式各樣自行發明的標章,或標示經檢驗合格,但事實上,由環保署認證、並授予環保標章的「生物可分解塑膠」廠商僅有偉盟、安捷、優可三家,共23種商品,但據了解,目前這三家廠商都未生產塑膠袋,因此,市面上所宣稱可分解的塑膠袋是否真能分解,無人能知。

「由價格來看,未認證的塑膠袋售價與普通塑膠袋一樣,怎麼可能採用聚乳酸等高級材料?」業者明白表示,「有的廠商在製袋時加了少許玉米粉、太白粉,有的則是加了一點碳酸鈣成分,就說是可以分解,其實差得遠了。」聚乳酸的原料價格雖降了一些,但與傳統的PE、PP塑膠相比,仍高出三、四成。

環保署早期訂出了四項分解塑膠的環保標章,包括衛生用品、農業資材、包裝材等,其中還包括光分解的尿片、衛生棉等,宣稱六個月後會逐漸崩解,但「誰會把衛生棉拿去曬半年太陽?」不但被環保團體譏為無用,也沒有任何一廠商申請。

在各界質疑聲中,環保署廢除了前述四項標準,新訂生物可分解塑膠規格標準,排除光分解產品,且把生物分解率由原來的50%提高為90%,即達到可堆肥化水準,可與剩菜剩飯一同併入「廚餘」類做堆肥;但提高標準後,能符合的廠商只剩三家,且全都採用聚乳酸材料,原來在傳統塑膠中添加澱粉成分的廠商均無法達到新標準。

【2006/11/22 民生報】

回應 回應給此人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引用網址:https://city.udn.com/forum/trackback.jsp?no=54543&aid=1956945